葛召波,张福垒
(1.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2.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群体,且此病的发病率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胸闷、胸痛是冠心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且活动后症状会进一步加剧。通过心电图检查可见部分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ST-T 改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患者达130 万,且正在以每年20% 的速度增加[1]。冠心病的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壁斑块的累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导致血流受阻,这一过程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诸多,如遗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饮食习惯不良等。近年来,中医在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中医学将冠心病归属为“胸痹”“厥心痛”等范畴。《素问·痹论篇》中有云:“心痹者,脉不通。”《千金方》中有云:“胸痹有绞痛如刺……”“不治数日死”。心脉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治疗上强调急治标、缓治本[2]。心主血脉,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主;血为气之母,血瘀则气机升降出入受阻。脉者,血之府也,濇则心痛,血凝不流而致“心痛”,由此形成了心脏脉络不通的血瘀理论。“从瘀论治”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从瘀论治”强调,冠心病作为临床急症,治疗时应坚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从疾病直接因素“血瘀”出发,气血兼治、祛瘀生新。本文基于“从瘀论治”理论,分析了冠心病的中医病机与诊疗思路,旨在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
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其发病是气虚、阴虚、气滞、血瘀、寒凝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血瘀贯穿疾病的始末,与冠心病关系最为密切。气,血之帅,血,气之母,心气不足、虚弱无力,血行受阻,导致心血瘀滞,形成胸痹。元气虚无法抵达血管,血中无气,瘀滞而不前;或气虚无法充于脉道、不得生化,由此产生瘀滞,所谓不通则痛,故发为心绞痛。年迈者心肾亏虚,津液难以填充脉道,血滞则瘀,心脉瘀阻则表现为心痛。《血症论》中关于“胸痹”有如下描述:“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血脉畅通。”若患者长期气郁、忧思、恼怒,会导致气滞、肝郁,疏泄不得,长此以往会导致气机郁滞,形成血瘀,使心脉受阻,致胸痹、心痛。若患者为阳虚体质,受到寒邪侵袭,可引起血脉凝滞,胸痹生痛[3]。《素问·举痛论》中对“胸痹”的病机也作出了说明,认为经脉流行不止,寒气入经,引起稽迟,客于脉外,血流减少;客于脉中,气流受阻,卒然而痛。胸有清阳之府之称,长期饮食不节,进食肥甘,脾胃受损,内生痰浊,致使脉络受阻;血滞生瘀,痰瘀交互,导致心脉痹阻,典型表现为心痛。“胸痹”的典型表现为心绞痛,并呈现发作急、预后差的特点。临床治疗“胸痹”往往以“急则治标”“祛瘀为先”为原则。众多中医学家认为,“胸痹”急性期多为“标实”,主要病机为血瘀;缓解期主要为“本虚”,病机为心阳、心气虚衰。综上,血瘀贯穿“胸痹”的始末,同时也是最具危害、治疗需求最紧迫的病理产物[4]。另外,血瘀在“胸痹”后续发展的继发因素中还具有主导作用,心脉受到瘀血阻滞,引起气血失和,使得心气受损,形成“本虚”状态,因瘀致虚,与西医冠心病的病理过程不谋而合。“血瘀”既是“胸痹”的重要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胸痹”的致病因素,形成了冠心病的主要矛盾。中医认为祛邪可通瘀,血行通畅,通过消除直接致病因素,能够遏制疾病的进展,采取“活血化瘀”治法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虚弱无力,呈现出明显的“多虚、多瘀、多疾”特征。治疗时不仅要关注机体的血行状态,还要保障气充足、血通达。除活血化瘀外,还应兼顾补气、调气,气行则瘀除,能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针对“血瘀”一味“通之”效果有限,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配合补气、运气,鼓动胸阳,以补为通。由此可知,基于“从瘀论治”理论,治疗“血瘀”病灶,应以气血理论作为指导,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实现全方位、多靶点治疗。
近年来,中西医对血管新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强调通过对症治疗产生血管因子,有利于血管的再生,使缺血组织的代偿性侧支循环得以重建。这不仅能使病变血管的供血转向发生改变,而且还能建立新的血管支路,有利于血流量的增加,对于冠心病患者心肌的缺氧缺血状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目前,中医在促进血管新生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体现出鲜明的优势与发展潜力。中医以活血化瘀为基础,配合疏肝、化痰、益气,能够有效祛瘀生新。《素问·针解篇》有云:“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清代医学家唐荣川认为,祛瘀是生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法,生新则为祛瘀之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此可见,“从瘀论治”冠心病应充分考虑新生血管的作用[5]。
藏医在研究中发现,瘀血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肝脏疏泄异常有关。现代西医研究认为,肝功能异常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可见肝疏泄功能在冠心病中的重要性。相关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60%以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精神、心理问题,精神因素与心血管病的病理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被称为“双心病”[6],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肝气郁滞诱发的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应兼顾活血化瘀、疏肝解郁,通过柔肝养血,以促情志条达。
“本虚标实”是“胸痹”的主要病理变化,正气亏虚是此病之本,心脉瘀阻为标。目前,中医治疗“胸痹”主张的活血化瘀并非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单纯集合,而是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将活血化瘀作为基础,注重通补结合,合理配伍各类中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中医理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阳气日渐虚衰。阳气的主要功能为“主温熙”、推动气血运行。正气亏虚日久,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血瘀滞于体内,气滞血瘀,滋生细菌、斑块。部分斑块附着于血管壁,容易引起血管狭窄,减少了供给心脏的血流量。正气亏虚、瘀血阻滞者,症多见心前区隐痛、胸闷乏力、气促,活动后有加重趋势,自汗增多,舌脉象表现为舌淡苔白、瘀斑,脉细涩。治疗上主张补养心气、通脉活血,方用保元汤合丹参饮加减,组方如下:人参15 g、丹参15 g、桂枝6 g、炙甘草10 g、红花6 g、檀香6 g、砂仁6 g、黄芪15 g。针对合并严重气虚者,重用黄芪,可配伍白术、五味子以益气;胸痛甚者合失笑散,以达活血化瘀、止痛之效[7]。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心脉瘀阻者,临床表现为胸部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肝郁日久、气滞心胸者,症见心胸满闷,阵发隐痛,常因情志不遂诱发或加重,情志变化而致胸闷憋气、急躁易怒,舌脉象:舌红苔薄白,脉弦。脾虚生痰,痰浊闭阻者,表现为胸部闷重,痰多气短,形体肥胖,伴倦怠乏力,纳呆便溏。久病及肾者,可见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四肢不温或肿胀等心肾阳虚的症状,针对此类患者建议心与五脏通调,病在心,根在于五脏功能失调,强调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组方包括:柴胡9 g、香附9 g、陈皮12 g、甘草6 g、白芍12 g、枳壳12 g、当归15 g、红花9 g、川芎15 g。柴胡的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退热、补阳;香附能起到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的作用;陈皮可健脾开胃、燥湿化痰,对胸脘胀满、脾胃气滞有显著的疗效;白芍、枳壳可疏肝理气、柔肝止痛;当归、红花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川芎可祛风止痛、镇静;甘草能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效[8]。对于气郁日久者,可加用栀子、丹皮,以清热、疏肝;合并失眠多梦者,可加炒酸枣仁、远志,以宁心安神。
人至中年,体质下降,五脏渐衰,多伴脏腑功能失调,这也是“胸痹”的发病基础。素体阳气缺乏,受寒暑邪气入侵,或饮食不节,或忧思劳碌,或情志失调,容易引起瘀血阻滞。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等密切相关。气血阴阳失调、心血不足,引起寒凝、痰浊、气滞,心脉痹阻,而发病。本虚标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本虚即心血、心气亏虚或心肾阳虚;标实则为气滞、寒凝、痰浊,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导致病情加重。本病的主证为心胸冷痛,遇冷更甚;次证为四肢冷寒,舌质淡、脉沉紧。所谓“寒则凝,温则通”,治疗当以温经散寒、通脉活血为主,尤重温补心肾,方选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加减,组方如下:人参10 g、附片10 g、生黄芪20 g、桂枝10 g、淫羊藿10 g、菟丝子10 g。合并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者,加熟地,与附片配伍可阴中求阳;合并脘腹胀满者,配伍香附、砂仁、干姜等;胸闷重者,加栝楼,以通阳宣痹;胸闷刺痛者,加赤芍、降香,以活血止痛[9]。
瘀血痰浊、心脉受阻者,可见胸闷、刺痛,有形体肥胖之势,部分伴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脉象表现为苔白腻、舌质暗红,脉弦滑。治疗上主张泄浊化痰、止痛活血化瘀,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组方如下:瓜蒌15 g、当归15 g、半夏12 g、生地15 g、赤芍15 g、桃仁12 g、川芎12 g、牛膝9 g、红花9 g、薤白9 g、桔梗6 g、甘草6 g、枳壳6 g。合并痰浊者可配伍活血化瘀药物,以清热化痰;合并脾虚者加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祛湿化痰。
心肾阴虚、瘀血阻络者,以心胸隐痛久发不愈为主证,多伴心神不宁、盗汗乏力、腰膝酸软,部分可见气短气促,耳鸣,舌脉象表现为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上主张滋养心肾、活血通络,方选左归饮合丹参饮加减,组方如下:丹参15 g、淮山药12 g、熟地黄15 g、枸杞12 g、檀香6 g、茯苓15 g、山茱萸12 g、砂仁6 g、炙甘草6 g。合并阴虚者加石决明、珍珠母,以重振潜阳;严重瘀血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止痛[10]。
患者张某某,男,56 岁,于2021 年6 月初诊。患者于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刺痛,时而发作、时而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5 d 后好转出院。患者于1 d 前出现不明原因胸闷、胸痛加重,发作时持续8 ~10 min不等,同时伴心悸、头晕。患者平时自备速效救心丸,服用后症状缓解。现症见:肢体乏力、纳呆寐差,二便正常;舌质暗、苔厚腻。查体:血压(BP):134 mmHg/89 mmHg,心率(HR):72 次/min,体温(T):36.7℃。经心电图(ECG)检查提示有S-T 改变。冠状动脉造影(CTA)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多出现钙化,局部重度狭窄。生化指标检测显示:总胆固醇(TC):6.6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79 mmol/L。经询问,患者平素多食肥甘厚味,有25 年吸烟史,每天吸烟超过20 支。中医诊断:胸痹,辨证分型:痰浊血瘀,治以大柴胡汤加减,组方如下:柴胡15 g、枳实12 g、大黄9 g、黄芩12 g、清半夏12 g、赤芍12 g、白芍12 g、白术15 g、柏子仁20 g、红花12 g、桃仁15 g、泽泻10 g、党参15 g、陈皮15 g、当归15 g。上述中药以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 剂/d,连续服用15 剂。15 d 后复诊,患者诉胸闷、胸痛症状不明显,睡眠质量改善,二便正常;舌质暗、苔薄,脉细。继服原方治疗,患者坚持用药,期间遵从医嘱保持良好的休息,膳食规律,饮食清淡,低脂低盐,配合运动锻炼。2 个月后复查,患者诉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血脂指标恢复正常。
按:本例患者确诊为“胸痹”,临床辨证分型为痰浊血瘀。患者平素多食肥甘厚味,有多年的吸烟史,脾胃功能不佳,脾失健运,生痰浊,侵犯心胸,引起心脉瘀阻。痰属阴邪,损伤阳气,气机失调,痰瘀滞于血脉,血行受阻,痰浊、瘀血相互作用,痹阻心胸,所谓不通则痛,因此可见胸闷、胸痛。大柴胡汤的主要功效为化痰祛瘀,可达到通腑降浊的目的。方中党参、白术均为健脾益气药物,对脾虚导致的肢体乏力、纳差等作用显著;陈皮、当归配伍可起到理气活血、健脾养胃的作用;红花、桃仁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大黄、芍药、半夏既能荡涤胃肠实热积滞,又有活血化瘀之功。全方诸药配伍,可豁痰宣痹、祛邪通脉。
“从瘀论治”理论下对冠心病进行病机分析,将治疗中心归为“血瘀”,强调辨证论治,通过活血与益气、局部兼整体、生理与心理的多维度诊疗,有利于清除病理产物,遏制病情进展。体质虚弱者,主张气血同治、通补并用;肝气郁滞者,重在疏肝行气,情志畅达则气畅瘀除。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多靶点、多维度的优势,未来还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持,发挥中医的优势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