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炜 邵而行
摘要:2022年初,课题组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开展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调查得出,大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网络依赖、就业压力突出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互联网的高连通性和使用智能终端的低成本使得大学生参与户外社交时间较少,更易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同时独生子女群组、博士生群组和女性学生群组相对于其他对照组的心理防御程度较高,主动寻求专业援助的动力不足。对此,本文提出应强化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包括构建横向支持和垂直支持相互支撑的校-家-同伴社会网络体系,注重功能性社会支持和预防性社会支持的结合,积极应用大学生团体咨询和工作机制等建议,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婚恋等各方面的压力难以有效纾解,而由此引发的焦虑、抑郁问题日益严峻,并逐渐引发社会关注。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应把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的健康体检内容,更是将学生作为四大重点防治群体之一。青年大学生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群体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发展乃至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也应是我们持续关注的课题。
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社会支持网络即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和表达性支持(Lin. N,1986),因为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艾略特·阿伦森,乔舒亚·阿伦森,2007)①,故受情感性动机与工具性动机驱使的社会网络能够为个体提供重要的社会资源(林南,2005)[1]。基于此,为厘清当前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我们于2022年初面向全国大学生群体开展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结果,从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韧性提升的价值与应用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和主要特征分析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水平的基本现状,识别大学生心理危机,2022年2月底至3月中旬,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背景,我们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发放了关于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的在线调查问卷。该问卷是在Sarason等(1981)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包括基本信息、生活和心理状态以及应对态度三部分。为确保信效度,我们采用专家小组评定法对问卷的语言一致性及内容效度进行评价。调查共收到来自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浙江、甘肃等省份高校的问卷2292份,剔除作答小于30秒以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2275份,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人口学特征如表1所示。
(一)大学生生活心理与社会支持总体状态
从这一时期被测者的情绪主观判断来看,440人(19.34%)表示“非常好”,840人(36.92%)表示“比较好”,811人(35.65%)表示“一般”,128人(5.63%)表示“糟糕”,56人(2.37%)表示“非常糟糕”。
大學生最难以适应主要还是由封闭式管理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外出减少(54.37%),长期居家、隔离或封闭管理(53.23%),无法正常参加社交活动(46.68%),无法实施既定的学习计划(30.15%)等,仅有16.4%的调查对象表示均能适应。面对居家、隔离或封闭管理,仅有37.67%的调查对象感受放松和享受,62.33%的调查对象具有负面感受,包括“无聊,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39.6%),“心情烦躁”(38.07%),“孤独感”(17.49%)。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了焦虑、恐慌、烦躁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容易诱发加剧孤独感和抑郁感。在负面情绪妨碍频次的调查中,有77.93%的调查对象表示曾经感受到身体健康或情绪问题的烦恼,在这些群体当中,5.41%经常感到有妨碍,7.5%感到大部分时间有妨碍。
(二)大学生心理应对状态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业和就业压力等可能导致的心理危机,仅有50.68%的调查对象表示会向外界倾诉和交流,对象包括父母或其他家人(49.01%)、朋友(64.4%)、舍友/同学(46.37%)、学校心理专干(7.34%)、辅导员(6.81%)、心理沙龙等团体咨询活动(4.04%),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倾诉对象的选择上会更偏向于朋友等身边亲近的人,寻求专业援助的学生比重仍然比较低。需要注意的是,“不向外界求助”的学生比例高达49.32%,其中“打游戏打发时间”的比例最高(29.41%),网络依赖或游戏依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情绪焦点,但不利于有效解决焦虑、抑郁等问题;选择“不管它,慢慢就忘了”占比其次(14.42%),选择“其他”的学生大多数也表示“解决不了”“转移注意力”“娱乐活动”等(5.49%)。与求助方式相对应的是,求助频次为“经常”的学生仅占比5.63%,如图3所示。在选择交流与倾诉频率为“经常”的128名调查对象中,有35人(27%)自评情绪状态为“非常好”,远高于平均水平19.34%;这体现出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情绪状态存在相关性,自述有较多社会支持的大学生往往有着较小的心理健康风险。
曾得到实质性帮助的主要来源是“家人”(85.41%),其次是“朋友”(42.99%)、“舍友/同学”(29.27%)。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社会支持仍主要来源于家人,核心同伴网络的形成亟需进一步加强。同时,来自于学校心理专干(2.68%)、辅导员(9.71%)等渠道的支持比例仍相对过低,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寻求专业援助的学生比例较小、求助意愿不强,且更习惯于依赖家庭;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现有心理专职教师师生比仍然较低,心理服务供给存在一定压力。
(三)性别与大学生心理及应对状态
参与问卷调查的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在总人数中分别占比33.23%和66.77%。从男性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群组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如图4所示,在主观判断自身情绪状态上,男性调查对象有26.2%(198人)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情绪状态“非常好”,而女性的比例只有15.9%(242人);女性调查对象中自我评价“比较好”和“一般”的占比分别为38.1%和38.4%,多于男性的34.7%和30.2%;但认为“非常糟糕”的男性大学生比例(3.5%)多于女性。在负面情绪妨碍频次方面,如图5所示,仅有18.5%的女性调查对象没有感受过身心健康妨碍,男性的比例是29.2%,这可能与男女总体人格特质上的差异有关,有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自信、有更高的自尊;女性比男性更依赖社会支持网络,同时女性也可能具有更高的焦虑程度和更丰富的幻想。[2]
当心理问题给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时,女性调查对象往往会选择向家人(75.25%)、朋友(74.52%)、舍友/同学(74.67%)交流倾诉。如图6所示,选择此类求助方式的女性大学生比例高于平均性别比例(66.77%),女性相比男性更擅长利用社会核心支持网络来疏解消极情绪。主动寻求专业援助的男性大学生比例相对高于女性,不求助(“打游戏打发时间”和“不管它,慢慢就忘了”)的男性调查对象比例同样也相对高于女性。
(四)在读学历阶段与大学生心理及应对状态
从在读学历学生群组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如图7所示,硕士研究生调查对象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业和就业压力等的情绪状态为“非常糟糕”的比例高达2.9%(33人),“糟糕”比例同样高于其他群组,“非常好”比例远小于其他群组。硕士研究生的消极情绪可能来源于疫情下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再加之硕士研究生处于本科向研究生的过渡阶段,还未完全适应与本科相比变化较大的学习生活。这也说明了硕士研究生需要更多心理上和社会支持上的关注,以降低在校大学生潜在的心理风险。
如图8和表2所示,在出现心理问题困扰时,“从不”求助的博士生在该群组占比56.8%,高于其他群组,“不管它”的博士生人次占比高达22.1%,博士生相对更缺少主动寻求帮助的动力,而需要注意的是,博士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又常常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值得注意的是,主动寻求专业援助的本科生人次占比高于其他群组,这可能是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面向本科生,由此急需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五)独生子女与否与大学生心理及应对状态
独生子女的主观情绪评价较为两极化,如图9所示,表示心理状态“非常好”和“非常糟糕”的独生子女群组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这是由于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受到过度保护,极易依赖父母,而正处于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和集体生活的特殊过渡期,由于缺乏与同龄人深入交往的生活经验,容易引发生活不适应、人际交往障碍和网络依赖等各种问题,进而诱发各类心理失调或障碍。
如图10所示,独生子女群组利用同伴社会网络和专业援助来解决心理问题的程度也低于非独生子女,较多地还是依赖于父母等家人;同时独生子女选择“打游戏打发时间”(32.3%)“不管它,慢慢就好了”(15.5%)等不应对措施的比重高于非独生子女(27.4%和13.7%)。这种长期人际疏离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易引发学生孤独感,产生可能的心理和行为偏差。
(六)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供需状况
82.24%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学校已提供的心理服务,这表明调查涉及到的绝大多数高校都针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开展了相应活动。。。在大学生希望得到的心理援助的内容上,情绪调节(61.19%)占比最高,此外,行为指导(28.09%)、家庭关系(19.21%)、伴侣关系(19.27%)也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根据调查,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以心理讲座、个体辅导等常规形式为主,力求在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但心理讲座往往针对性不强、效果有限,而部分高校心理专职教师规模有限,个体心理辅导存在供不及需的压力。
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和必要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造成的生理损害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但对心理的影响却会持续很长时间[3]。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根据我们开展的调查分析,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网络依赖、就业压力突出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的“Z世代”正逐步成为主要的大学生群体,如果身为独生子女,受到家庭中长辈的关注度更高,承受的压力也相对更多[4],表现出独立决策能力较为缺乏、面对面社交经验不足、人际关系障碍等特点;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高连通性和使用智能终端的低成本使得大学生参与户外社交时间较少,更易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情绪,部分大学生进入集体生活时可能会产生孤独、空虚、社交恐惧等情感[5],同时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群组、博士生群组和女性学生群组相对于其他对照组的心理防御程度较高,主动寻求专业援助的动力不足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社会濡染、社会比较等三种机制影响健康(House et al, 1988[6];Berkman et al.,2000[7];姚远,程诚,2021[8]),其中格林“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实验(1995)同时证实了社会支持保护个体心理健康的缓冲假说和直接作用假说。一方面,社会支持通过提升个体自尊水平、归属感、心理弹性、调节行为方式等方式直接对健康产生积极影响(Harandi,2017[9];顾芮萌,2019[10];Yildirim et al,2020[11];舒雅聪 等,2021[12]);另一方面,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通过发挥缓冲作用,降低个体应激水平,間接地保护健康(Uchino,2006)[13]。社会支持网络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不仅作用于网络中心的个体,还具有积极的外部效应。因为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社会交换,特别是在非正式支持中的情感支持。各种支持关系的建立与巩固能够联结和帮助网络中其他个体,在利用自身社会支持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方的归属感,使彼此都更好地重新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社会支持的接受者有时也是社会支持的提供者,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一则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在交流沟通、相互帮扶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心理免疫能力和助人能力[14],减少大学生群体潜在心理风险;二则可以有效缓解当下存在的心理援助供不及需和缺少针对性等问题,而团体咨询的协作者作为中介角色,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协助成员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归属感
三、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建构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横向支持和垂直支持相互支撑的校-家-同伴社会网络体系
应积极贯彻“健康中国”理念,进一步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特别是通过构建横向支持系统和垂直支持系统相互支撑的校-家-同伴社会网络体系,加强大学生群体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提升。首先,学校应继续加强心理健康评估工作,借助大数据手段和校园网络系统进行综合监测研判,实施精准引导,必要时提供紧急心理援助,使有需要的学生都能收获恰到好处的援助;其次,心理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应切实加强与学生家人的实质性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对于社会支持网络较为单一、社会交往频率较低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建议对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研究生群体给予更多关注,提高对社会支持的感受程度和利用程度;再次,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与舍友、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做到助人者和被助者的统一。
(二)注重功能性社会支持和预防性社会支持的结合
对于已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要注意“对症下药”,一方面给予专业心理干预,另一方面提升其朋辈互助能力,借助替代性支持系统帮助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大学生缩短心理调适周期,在互助沟通中积极调整情绪,提高自主性和社会性,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和校园环境;对于尚未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弹性作用和预防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做好应对心理问题的自主意识,以建立良性社会关系为手段实现心理调适平衡;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动态,从大学生意识水平、心理自控力、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发现问题的早期症状,分析原因,通过开展一系列心理宣传教育活动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的社会支持网络
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组织实施的各种带有制度色彩的支持,包括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校园活动和送温暖活动,有一定规范性和持续性,应增强其稳定性和长期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等;非正式支持主要指家庭、亲友、同学和社会团体等方面提供的相关支持,可以发动大学生关于个人成长的“集体记忆”活动,以较大规模高效提升心理支持的有效性和参与度。
(四)积极应用大学生团体咨询和工作机制
团体咨询(group counseling)也称团体辅导或小组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实践证明,尽管团体咨询技术被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仅有二十多年,但对于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改善学生抑郁、提升学生自信、促进人格发展具有正向作用[15][16]。针对部分独生子女、博士生和女性学生心理防御较强的情况,设计一套适用于在线团体咨询的工作流程,建立温暖、真诚的小组氛围和具有同感的倾听,并注重保护参与者隐私和尊重个人意愿,在同伴情景中为具有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注重将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工作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
高校应厘清当前在校大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需采取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多种方式明确大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类型以及程度,系统地研判心理健康风险,并确保能够通过多元渠道及时集中反馈。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及其分布确定多样化的心理干预与预防措施,构筑全方位的大学生防疫心理健康阵地。强化社会支持网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加强思政教育、挫折教育、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其他多样化的集体活动,鼓励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受益于互助理念。
结语
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仍面对来自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学业和就业的多重挑战,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网络依赖、就业压力突出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参与户外社交时间较少,更易出现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同时独生子女、博士生和女性学生群组相对于其他对照组的心理防御程度较高,主动寻求专业援助的动力不足。而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核心社会网络以家人为主,核心同伴网络的形成亟需加强,正式支持系统力度不足,社会支持网络的完整程度和利用程度有待加强。据此,我们依据社会支持理论在心理干预中的价值与应用,从社会支持网络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升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提供参考,并期待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进一步关注。
注释:
①艾略特·阿伦森和乔舒亚·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中引用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的相关论述,指出“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man is by nature a social animal)。
参考文献:
[1]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27
[2]杨雄.关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 46-51.
[3]胡俊峰,侯培森.當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10.
[4]王水雄.中国“Z世代”青年群体观察[J].人民论坛, 2021(25):24-27.
[5]胡静敏,陆云,朱娜.居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生活方式及学习能力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J].心理月刊, 2020, 15(17):28-30.
[6]James S. House, Karl R. Landis, Debra Umberson.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J]. Science, New Series, Vol. 241, No. 4865, (Jul. 29, 1988), pp. 540-545.
[7] Berkman,L. F. ,Thomas Glass,Ian Brissette & Teresa E. Seeman. From social integration to health: Durkheim in the new millennium[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0 Sep;51(6):843-57
[8]姚远,程诚.同伴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青年研究,2021(05):24-34+95.
[9]Harandi, T. F., M. M. Taghinasab & T. D. Nayeri. The Correlation of Social Support with Mental Health: A Meta- analysis[J]. Electronic Physician,2017,9(9): 5212-5222.
[10]顾芮萌,宋焕霞,李荐中.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5):570-574.
[11]Yildirim M, Tanriverdi FC. Social support, resili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Positive School Psychology, 2020, 5(2): 127-135.
[12]舒雅聰,杨佳,杨少云,王雨欣,黄鹏飞,林闻正,李毕琴.COVID-19控制期间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自尊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06):1333-1336+1342.
[13]Uchino BN.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a review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potentially underlying links to disease outcomes. J Behav Med. 2006 Aug;29(4):377-87.
[14]向晓蜜.朋辈心理服务机制在高校抗击新冠疫情中的运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5(2):25-28.
[15]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心理科学,2000(1):77-79+127.
[16] 刘春燕.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75-81.
A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on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IANG Wei SHAO Er-xing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Shaanxi,710127)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 condi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2022, this paper finds that as follows:problems still exist such as poor social adapt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network dependence, and protruding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high connectivity of the Internet and low cost of using smart terminals lead to less involved in outdoor social time, so that they are more prone to loneliness and anxiety; additionally the only-child group, doctoral student group, and female student group have higher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defense than other control groups, and are less motivated to seek professional assistance. According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cluding building a school-home-peer social network system with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upport, focus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social support and preventive social support, applying the group consult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resilienc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责任编辑:侯净雯)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24日
作者简介:梁 炜(1984—),女,陕西彬州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管理。
邵而行(2002—),女,浙江杭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管理。
基金项目:西北大学2022年创新训练项目(202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