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应用研究

2023-09-03 14:01:09武中华
客联 2023年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武中华

摘 要: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它关乎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必要性,以及创新应用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柱。然而,在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地位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并未被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教材中已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元素,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研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地应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初中学生处在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深远。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他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自身的民族和文化在世界中的位置,理解民族的过去,珍视民族的现在,对未来充满信心。許多传统文化,如诗词歌赋、故事寓言等,都富含了深远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以使他们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自我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树立起文化自信心。

(二)有助于个人素养的提升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以及生活智慧。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有助于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养。例如,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诗词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传统文化也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知识,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理解社会、了解历史,提升自我认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精神层面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各种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更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语文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积极响应这个时代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只有深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学生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应用策略

(一)优选课外读物,丰富知识储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途径,课外读物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通过优选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课外读物,如古诗词选集、历史小说、传统故事等,可以在学生休闲阅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优质的课外读物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吸收知识,而且还能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人文精神等深层次的内涵,使他们在无形中提升文化素养。

(二)采用情境教学,营造生动课堂

情境教学是一种将教学内容放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从而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次古诗词朗诵会,让学生们在模拟的诗社环境中朗诵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既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生活的情境,也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到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通过情境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更好地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也会得到深化。

(三)感受文化内涵,传承时代精神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对古诗词、历史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哲理和道德观念,感受那些积极的精神风貌,如崇高的道德情操、追求真理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斗志等。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精神元素,如孝、忠、仁、爱、信、义等,都是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财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这些精神元素,以此传承时代精神,为自己的人生导航。

(四)讲好地域文化,渗透文化教育

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地域特色,讲解当地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特色文化等,让学生在了解家乡文化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例如,如果教学地点位于古都,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古诗词,讲述诗人的生平事迹和诗词创作背景,通过对诗人和诗词的解读,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地方文化自豪感,也有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三、结语

全球化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这个重要平台,教师会能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培养出一代代既具备现代科技知识,又热爱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人才。这不仅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对祖国未来具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J].文学教育(下),2022,No.591(09):134-136.DOI:10.16692/j.cnki.wxjyx.2022.09.02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