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后疫情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共同参与、彼此配合、有效补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
一、强化中学家校联动心育的育人屬性
其一,强化育人的原则性和方向性,在育人过程中始终牢记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使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德育人,以道德教育激发心理健康教育,以道德原则含蕴中学生品德心理。
其二,强化育人的教育性,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性问题来解决,扭转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必须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尊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增强中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其三,强化育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充分运用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建设家校联动协同的心育体系
其一,充分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资源,形成家校联动、家校合力。中学家校联动心育必须整合家校教育资源,建设家校联动、家校协同、家校一体的心育体系,把心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
其二,建设家校协同工作机制,转换家校心理健康教育角色,明确家庭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最大程度保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建设家校协同工作机制,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家生校生”策略、以家庭为主导的“家校家”策略、以学校为主导的“校家校策略”,在不同的策略中帮助青少年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增强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应激能力。
其三,创造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设计和开发灵活多样的、有创意的、贴近生活的活动课程。中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快乐活动中成长,在快乐教育中进步。
其四,做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统一,打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应重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将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引领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净化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即“德心融合”育人模式。应积极开展“德心融合”育人活动,在心理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快乐,感受幸福。
三、构建立体多元的中学家校心育平台
其一,树立大数据思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应树立大数据思维,做到具有整体化的数据思维、兼容性的多样思维、整合团队的合作思维。专业数据平台的开发是大数据时代中学家校联动心育有效开展的关键。应着力开发数据获取、专业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共享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平台。
其二,强化学校数字化水平,搭建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测评与动态监控系统。为提高后疫情时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防护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加强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联合校外专家组建心理测评研发团队,在原有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基础上开发针对后疫情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测评与动态监控系统。
其三,通过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在线上与学生充分进行互动交流。为了有效地实现家校共育,必须与时俱进,了解中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适应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学家校联动心育也倡导家长和教师借助日常使用的聊天APP(微信、QQ等),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四、设计开放多元的中学家校心育课程
其一,以学科育人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学学科课程中,充分激发中学学科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力,利用中学学科课程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做到在不增加当下中学生日常学业压力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达到增长学科知识和提升心理素质的双重目标。学科育人的内容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选择学科教学内容与心理素质培养内容兼容的教学内容。
其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学科课程的整体布局,把握好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主题和重点难点,从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确定家校联动心育课程大纲。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尊重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课程设计经验,也要汲取数字化课程框架下智能化的课程设计经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进行要点提炼和主题分解,解构成不同主题的多样化的课程群,便于中学生形成科学、连贯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脉络与体系。
其三,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微课程的设计应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构架清晰。微课程的实施要注重与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合,强调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微课程在视频教学或翻转课堂中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与训练内容,将情境体验、知识学习和行为训练相结合,保证中学家校联动心育微课程的多层次效果。
五、夯实中学家校联动心育的专业底蕴
其一,组建专业的校园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夯实校园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底蕴。应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具备心理学专业资质,能够运用科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其二,对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提升家长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抓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培训,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应注重提升家长的学习力,让家长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更好地陪伴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提升家长的协作力,让家长与学校密切合作,打造家校共育共同体;提升家长的胜任力,让家长成为孩子热爱的父母,成为新时代的合格父母。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