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维透视

2023-09-03 13:21张昭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中国式现代化唯物史观

摘要: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价值目标、本质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以及世界背景下人类和平发展的正确通道,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既不同于西方传统以资本为主导的现代化,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把握,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关键词:唯物史观;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规律;辩证思维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从唯物史观视域下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我们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更加自觉的历史主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物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要想实现从落后农业国到先进工业国的顺利转变,使亿万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为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大力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迅速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局面,为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强调从本国国情出发,致力于发展生产力,“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1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2 ]。明确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这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层面深刻阐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与发展状况。他将人的生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直接依附于社会共同体而无独立性可言。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人具有了相对独立性与自由。但此阶段的自由与独立具有普遍的物化性质。第三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与社会理想状态。

(二)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了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分两个阶段予以实现。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阶段,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必然以劳动为尺度,是建立在按劳分配为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充分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真正实现。新时代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性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需要我们在现有的发展阶段中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这一远大目标奋勇前行。

三、社会整體性发展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有机体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构筑起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大合力。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从本质上看,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内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经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基础性位置,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前提与基础,是综合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增强的物力支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同时会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体。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是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整体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之路。

(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本质要求与核心抓手。当前,在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一方面,在面临国内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不懈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尤其是意识形态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范式变革的显著体现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有机体的发展理念,强调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一)构建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念先导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概括为有机体。一方面,突出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人是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必须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站在全球视野,提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动员全人类保障全球生态安全,维护全球生态环境。构建生命共同体始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念先导。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而美丽中国建设则是这五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建设既是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实践表达,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的应有之义。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对美好生活环境、健康綠色产品、蓝天碧水净土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全球生态资源约束不断束紧的背景下,要求摆脱传统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与人类发展的路径安排

马克思深刻揭露与批判了由于资本的扩张性掠夺所带来的殖民战争和称霸战争,强调世界各国交往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和平发展。纵观新中国70多年的建国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爱好和平,捍卫和平,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

天下大同是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底框,基本特征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始终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与方针。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阻止战争、捍卫和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显著提升。

(二)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树立了大国典范”。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力度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实践充分证明,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既是始终如一的价值坚守,更是实实在在的实践行动。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作者简介:张昭,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中国式现代化唯物史观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