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策略研究

2023-09-03 08:14王旭东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质部门责任

王旭东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高校审计整改工作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审计成效、体现审计价值的重要途径。审计工作开展主要以问题为导向。揭示问题是审计的起点,但其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规范管理,促进单位高质高效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2)中共新增了7 个条款,其中有两个条款分别对问题整改和结果运用作了具体规定,可见国家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高度重视。做好审计整改工作对于推进高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现实价值,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高校审计整改工作概述

(一)高校审计整改工作内涵

高校审计整改工作是指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和处理,达到促进机制优化、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目的的活动。整改范围主要包含学校各类内部审计项目和上级机关对学校实施的外部审计项目所发现的问题。内部审计部门主要立足审计报告,依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整改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二)高校审计整改工作制度背景

抓好审计整改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善审计制度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审计严肃性、提高审计监督实效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1)、《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2)均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办法》(2017)、《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2020),要求建立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明确审计整改责任人,完善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审计整改情况跟踪检查、审计整改约谈等制度[1]。《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21)中明确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整改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人员本人档案。国家对审计整改工作愈发重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急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促进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全面推进。

二、高校审计整改工作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法规意识,促进完善内部管理

审计整改是促进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有效途径,是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再把脉”,只有将审计整改工作做好做细,才能把好“治病关”,强化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法治观念、担当精神,促进领导干部践行新理念、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促进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化,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和内部审计公信力

审而不改、改而不全、屡改屡犯会极大地降低审计公信力,更不利于学校管理效能提升。审计整改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是审计机关发挥监督性、建议性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体现。高质高效完成审计整改工作有利于充分展现审计的威慑力和执行力。

(三)有利于强化风险防范,提高财经管理水平

审计整改是对问题深挖病根、标本兼治的过程,也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的过程。审计整改需要分析出问题背后的潜在风险,以便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根据潜在风险自查自纠,堵塞漏洞、补齐短板,撞击反射、举一反三,从而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的结合,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审计整改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整改制度不完善,机制运行不顺畅

高校审计整改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审计整改条文散落在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各类型审计相关制度规定中,未遵循上位法及上级制度规定单独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未形成科学的工作流程,审计整改范围、实施主体以及各方责任、结果认定、问责等均不够明确。同时,未建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多以审计委员会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方式推进,未形成从上而下、多方协作的专门整改机制,单兵作战多、合力推进少,导致审计整改力度不够,缺乏统筹性、全面性。

(二)审计整改受重视程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

高校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重心多放在发现问题或违规违纪查处上,未意识到一些问题会影响学校发展,对问题背后的风险点关注不够。内部审计部门还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力量不足,无暇顾及审计整改环节,对审计整改推进缺乏专业性、科学性。被审计单位或部门落实整改责任心不够,特别是需要本单位牵头推进、多单位配合的问题,牵头单位未完全履行主体责任,存在避重就轻、选择性整改现象,对整改工作有抵触情绪,在问题求证、责任认定等环节存在不配合情况,缺乏主观能动性,有推诿、等靠思想,整改“只动皮毛、不及筋骨”,未整改到位,未形成长效机制。

(三)审计建议针对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彻底

审计整改建议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够强;整改目标指向不明确,未完全对相关整改指标量化;整改建议缺乏长远性,未达到根源治理的目的。同时,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审计建议落实不彻底,未严格按照整改建议进行整改,想当然或者按照主观臆断推进,整改过程中缺乏沟通,整改指导和反馈不够,整改措施不落地,整改进程推进不力,尤其需要举一反三或者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无相关落实举措。此外,一些问题整改措施与支撑材料不匹配,导致事倍功半,达不到整改目的,又耽误时间,超出整改时限。

(四)审计整改未分类推进,整改时机不恰当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未按时间维度、问题属性、责任划分分类推进。未做到“短期问题即知即改、常规问题立行立改、长期问题建章立制解决”,整改区间设置混乱、阶段目标把握不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整改一刀切,未实现“被审计单位主改、主管部门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协同”的整改局面。有些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成因复杂,导致解决程序复杂和工作周期长,短期内难以整改,推进迟缓,强行整改又造成多方矛盾,不利于学校事业发展。个别问题整改不够彻底,未追根溯源,未从源头治理,导致整改完的问题换一种样式重新出现。

(五)审计整改结果认定不够科学,标准设置不合理

审计整改结果认定与审计整改推进均由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有时内部审计部门急于完成审计整改推进任务,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结果认定就会出现不严格的现象。同时,内部审计项目类型复杂、问题多发,使得内部审计部门疲于奔命,难以集中时间去作审计整改结果认定。此外,由于审计发现问题多样、违反审计依据不同,审计整改很难形成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审计整改结果认定多靠审计人员主观判断,有的审计项目委托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实施,审计人员专业性不强、对问题认识不够也会使得审计整改效果大打折扣。

四、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策略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审计整改机制

制度机制是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的基础保证。高校要根据上位法及上级规定制定适合学校的审计整改实施办法和细则,优化审计整改流程。建立审计整改工作领导机制,联合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以及国有资产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处,成立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审计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财务的校领导担任,统筹协调重要事项的审计整改督查,指导、协调相关部门的联动整改工作,对整改过程中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疑难问题进行总结研究,确定解决方案,确保审计整改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

(二)增强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审计整改氛围

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是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的重要保障[3]。审计整改工作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的特点,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加强统筹谋划、以上率下、全程督办。要全面落实“被审计单位或主责单位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学校各级要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内部审计部门要结合年度审计项目,根据审计整改情况建立经济活动风险提示清单,深入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开展审计结果反馈及风险提示,提升领导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的风险意识,引导各单位深刻认识审计整改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升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审计整改氛围。

(三)明确整改目标,提出合理的审计整改建议

目标建立是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的前提条件。高校要强化风险意识,注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分阶段、分层次制订审计整改方案,确定合理的审计整改目标和整改时限。要增强审计处理意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抓住问题实质,多提具体、可量化的指标,明确整改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避免审计整改流于形式。对于需要中长期解决的问题,要紧盯不放、加强督办,将形成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措施固化下来,推进整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4]。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的硬约束力,推动健全依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避免旧的问题还未整改,新的同样问题又产生,历史遗留的疑难问题还未解决,新的疑难问题又形成遗留,否则将会对学校管理造成影响,对学校经济造成损失。

(四)确定评价标准,严格整改结果认定

标准认定是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的重要举措。审计整改要针对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进展、整改结果表述及支撑材料提供等整个整改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评价和判定标准,使得审计整改有规可循。对于审计整改结果的认定,应该采取审计整改机制与具体审计项目领导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可以根据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定期向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在校领导带领下,由审计领导小组成员联合认定并提出下一步整改意见。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发现的问题,可以由各自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向审计整改领导小组报备。这样可以极大地保证审计整改结果认定的严谨性、客观性、时效性。

(五)加强过程把控,提升审计整改质量

过程把控是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的关键环节。要采取“立审立改、限期整改、整改销号、季度推进”模式,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对接机制,实施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实行台账动态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逐项分解任务,明确问题类别及问题表现、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及时掌握整改进展情况,倒排工期,统筹推动解决整改中的困难,集中攻坚历史遗留问题。要加强过程调度,严格销号验收,遇到未按时限完成整改、整改缓慢、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要督促被审计单位或主责单位向审计整改领导小组以专题形式报告原因,按照问题到人的原则,实行“交办—整改—反馈—审核—销号”闭环管理,统筹推进问题整改[5]。

(六)强化整改跟踪,充分运用审计结果

跟踪督导是高校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的重要手段。要结合审计整改情况,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运转及风险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开展审计整改后续跟踪审计,以风险为导向建立审计整改结果库,充分发挥“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作用,由人事、组织、财务、国资、纪委等部门分领域高效利用审计整改结果。对部分违法违规问题,被审计单位事后已经无法整改的,要及时将问题通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采取“纪审结合、监审联动”模式,形成监督合力,增强攻坚克难的“突破力”,提升保障健康发展的“免疫力”,保持全面起势的“上升力”,推动整改成果向治理效能转化。

五、结语

审计整改工作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急需内部审计部门立足学校实际,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方法途径,加强过程控制和跟踪督导,促进审计整改工作高质高效发展,提升审计质效,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高质部门责任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