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花笺语,心香一瓣留辞章
——马福民诗意人生

2023-09-02 03:00马韶华
大理文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书法

●马韶华 文/图

“漾备江城清家人,品高学养胤传鲜。诗情翰墨游于艺,腹中文章锦绣篇。”这是我在聆听了大理书家、诗人马福民先生诗意人生广播访谈节目后,偶感而作的一首小诗。谨以此诗句表达对马福民老师的敬仰和爱戴。

细细想来,我同马老师的相识,还是颇有些偶然性。那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我们一家人还在丽江生活,当时的丽江相对闭塞,人员流动往来稀疏,一般外地人走在新大街上,一眼就能分辨出。我与马老师的第一次相遇相识,就在丽江新大街,街边新华书店旁的一个读报栏。那天吃过晚饭,母亲带着我到丽江新大街购买学习用品,来到街头读报栏,我们母子驻足报刊亭前,正浏览当天的报纸新闻。这时听到身后有人在喊母亲的小名。扭头转过身,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站在我们母子的身后,母亲迟疑片刻说道:“阿慈!”母亲与这位叫阿慈的中年男子片刻的对视后,欣喜地拉起了话茬。听到这久违的乡音,母亲多少有些激动,母亲向来不善于掩饰自己内心情感,此时,我看到母亲眼眶内噙着激动的泪水,他乡遇故知,确实是一桩幸事。母亲忙把我拉到身边,给“阿慈”介绍:“这是我儿子,读五年级”。母亲又摩挲着我的后脑对我说:“快叫表叔,表叔毛笔字写得很漂亮,你要跟表叔好好学学,把你那几个鸡脚字好好练一练。”这个时候我在心里才反应过来,身边这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常听母亲提起,漾濞街有名的书法家马福民。我转过头低声问母亲,他是马福民?母亲小声回答我:“是的,要叫表叔。”马老师与我母亲是同乡又是族胞,能在异乡相遇,显得格外亲切。我与马老师也就这样认识了。

第二天,母亲专程到丽江宾馆邀请马老师到家中小坐。母亲请假,在家准备了酥油、核桃仁等配料,烤制丽江葱油粑粑,打酥油茶热情款待阿慈老表。父亲极其钟爱书法,听得母亲邀请马福民书法家到家里来,早早备好笔墨纸砚。在20 世纪70 年代,要找一张宣纸是困难的事,我记得父亲就找到那种花纹底板的道林纸和黄色蜡光纸,墨汁也就是学生用的普通书写墨汁。马老师非常守时,安排好公事他准时来到我家。我家也就是简陋的民租房,在丽江古城新义街的一个老院子里,租了二楼的两间民房,厨房兼餐厅就设在走廊上。当天我同样很兴奋,一会儿协助母亲烧火拣菜,一会儿又去帮父亲挪书桌。马老师到家后,跟我们家人彬彬有礼地打招呼,看他气定神闲,儒雅随和话不多,不喜欢问长道短,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陌生的距离感。马老师同我们父子初次相识,进家后有一种随和放松的亲切感,再看看桌上丰盛的食物,马老师非常感动,落座后他与父亲轻松愉快打开话匣。俩人似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俩相谈甚欢,从民族文化谈到书法艺术、诗词格律。吃过母亲制作的酥油茶、葱油粑粑,马老师兴致盎然,来到父亲铺好的书桌前,饱含真情披风泼墨,先用行楷书体,书录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创作了一幅中堂,又用隶书体创作一副对联。我们父子俩在旁细心观摩,抻纸研墨互动,参与到马老师的整个书写创作过程中,零距离观摩到马老师的书法创作。马老师手握椽笔悬肘泼墨,神采飞扬,书如心画,一按一提,时而舒缓匀速,时而飞扬急速,或是飞流直泻。有如音乐指挥家挥洒自如,韵律舒缓,节奏明快。在书写创作中,马老师还在间歇停笔时,给我们父子讲解运笔提按的要领,结字架构的美学感悟。至今我还清楚记得,当时马老师就对我讲:“小朋友,学书法写好毛笔字,首先要打好楷书基础。要认真临习颜体书法,特别是颜体的《勤礼碑》《多宝塔碑》要勤练,学会把每个字落在纸上都站稳了,中宫收紧。然后再横向学习,根据自己爱好取向再选学其他书家。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拓展学习行草书体,学行书一定认真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国第一行书法帖。”

马福民先生与作者合影

离开我家的时候,我深深记得,马老师还一再嘱咐我:“学好毛笔字一定要坚持不懈,每天坚持半小时,时间长了就会有大的进步。”走时还给我父亲留了两支他常用的毛笔,真诚邀请我们一家回漾濞时到他家里玩。细想起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真正接受到的书法教育。就在这样一次遇见中,老乡亲戚之间的礼尚往来交往中。时代大背景的原因,在20 世纪70 年代,整个中国处于一种文化贫乏的时代,特别是身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我,根本就接触不到什么书法艺术,最多就知道用毛笔写字是写大幅标语,写大字报。一般学生学习都是用钢笔、圆珠笔,印象中学校搞庆典活动,才由美术老师带着几个写字工整的学生,写几幅仿宋体美术字。我对毛笔书法的认知,就这么一点浅显的碎片。

马老师第一次到我家,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书法课,几十年过后,回想当时马老师在那样简陋条件下挥毫泼墨的情景,依然是历历在目。对我来说是一次直击心底的启迪,亦是一次让我受用终身的文化教育。

自此以后,我们一家人与马老师有了更多的联系和交往,亲情关系源远流长。马老师多次到丽江出公差都要到我家里坐坐,与我父亲交流攀谈。多年后我父母退休回到大理定居,他们时常到马老师家里走动走动,两位有着共同爱好的老人,惺惺相惜,深情交流。马老师不因是书法家、诗人、文化名人而自诩孤傲,他平易近人,淡定而朴实,低调而内敛,父亲与他交往是那么纯粹而朴素,他们共同游弋在书画诗情中,钟情于收藏捡漏。两位老人常常畅谈书画诗意而忘我,父亲拜马老师为师,马老师视父亲为知己挚友。他们淡泊名利,心心相印。马老师常常鼓励父亲勤动笔,多投稿。在工作岗位上时,父亲没有多少时间勤练书法,填词赋诗。在与马老师交往的几年中,父亲创作激情高昂,诗艺书法大有精进,一些书法作品还被相关机构收藏、收录付梓成书。这一些不菲的成绩,对一生钟情于诗词书画的父亲,也是一种慰藉,是情思意爱的人生收获。两位老友有共同的爱好,喜欢淘古玩。每当对方淘到一件宝贝,每每都相邀品茗鉴赏。说来也是笑谈,两位老友淘到的宝贝十有八九是赝品,是现代工艺品。但两位老人还是乐此不疲,经常到旧货市场淘宝,互相间还有一种小忌妒,每当欣赏到马老师淘的宝贝,父亲回到家就心生不悦,总是责备自己做得不到位。过后父亲都要照样去踅摸,找到一种收存的快乐。回过头来想一想,既然是古玩收藏,淘宝捡漏,哪能是照葫芦画样,一件宝贝有重样出现,注定就是假货。但两位老人在收藏中寻找乐趣,凸显出他们率真的性情。

马老师出生于漾濞江畔一户传统的回族侨商家庭,祖辈走夷方,长年落居缅甸经商。马老师幼年丧父,四岁时他们兄弟就与母亲相依为命,由曾祖父教育成长。祖母和母亲早早就守寡孀居,共同抚养两个孙儿,婆媳相互尊重,宽容相待,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在漾濞街传为佳话。马老师的母亲同样出生于漾濞一户传统回族侨商家庭,自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对老对小真诚相待,对人以礼相迎,温文尔雅、秀外慧中、贤良淑德,在漾濞街逢人口口称赞,马老师撰七绝《慈母吟》:“云滋雨润贵天成,有母犊牛始获生。走过崎岖心坦荡,自强不息苦耕耘。”母子情深由心而生。常言道:“母贤子圣流寓千秋,继往开来荣显百世。”马老师自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并得到曾祖父在国学文化上的点拨教化,国学文化的种子早早就种植在他的心田。在曾祖父的督促教育下,小小年纪就临池不辍,每天描红习帖,熟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先生初临柳体《玄秘塔碑》,尔后长临颜书《多宝塔碑》,多年苦练欧楷《九成宫》,打下唐楷书法的坚实基础。进入行书的创作学习,先生师法二王,长期精研《兰亭序》,对临、背临反复揣摩学习。先生始终以《兰亭序》为精神法帖,一直伴其左右,闲时就拿出默临,读帖、背帖烂熟于心。先生学生时代毛笔书写即艺过师长,常拔头筹,在漾濞县城小有名气。先生初期书法,风格以追求秀逸娟雅,清丽恬美,结字以欧楷为神韵,中宫紧密,结体稳重。进入社会步入中年,先生主攻行草书,并以汉隶,籀篆为辅,博采众芳,扎进中华书法的宝库中,汲取古代书法艺术的营养。

步入中年,50 岁后马福民先生书法艺术风格,有超越自我的突变。先生法古不泥古,他涉猎广博,集众家之长,突变自己,在书法气韵上,美学追求上,作品章法布局上都有了更新的突破,一改以唐楷法帖,二王书风为主格调的恬美、工稳路线,融入碑版金石气韵,悉心研习“南碑瑰宝”二爨碑版,方圆入笔,一波三折,动感中存有古风。综观先生中年时期的书艺风格,在沉稳凝练的楷书风格基础上,他以行草书创作了大量书法艺术作品。所书作品不论是楹联、匾额、中堂、对联、斗方、长卷都传达出个人审美取向,价值追求。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石刻题字以应景暗合点题外,都以激励歌咏,催人奋进的警句箴言入书,大量的作品诸如横批、中堂、对联以自撰诗词、绝句、律诗、古风入书,且以诗咏家乡风物,风花雪月四季景致,咏颂新时代、新气象,赞美伟大祖国、民族团结,高擎爱党、爱人民的主题,创作了极具诗意书情,文人气象,自成一家的书艺作品。

马老师自幼就浸润在诗海墨香中,在曾祖父马卿灵的膝下学书,扎下坚实的童子功,一路走来筚路蓝缕,以不变的决心勤奋钻研,苦学精进。他的艺术之路是走了一条天赋加勤奋加悟性的路径,也就是说,在孤独的艺术道路上,他以不变的初心,夹持着先天的聪慧,在不断寻求自我完善时,充分审视文化的广度和厚度,汲取更多的文化养分,将独特的艺术领悟和文化自觉融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中。先生的书法,完全可以用书、气、情、文来概括。他真草隶篆皆通,尤以行草见长,书以颜体书为精神气象,这样一种气韵墨色,承载着各体书法。楷书以落墨沉稳,行笔熟稔,线条圆润淳美,结字规范厚朴,颜筋柳骨的正统法度运用自如,行笔创作中又不失个性化张力的独家之美。行草书以二王笔法入笔,中锋用笔,点画线形态自然老辣,结书雄劲峻峭,妍美生动,又不失其法度,章法结体不失灵动自然,形散神不散,流淌出自由活泼的生气,儒家仁和精神的气韵。先生所创作作品大多以行草呈现,勒石碑刻,楹联题对大多以行草书为主,大理州范围内各佛教寺庙、道教道观、清真寺、名山景区、学校、文化单位、私家花园都收藏悬挂有先生的书法题字题词。对此,先生乐此不疲,有求必应,真正做到艺术服务于人民,艺术来源于人民。

马老师大半生在书艺翰墨海中遨游,以笔墨线条体味人生,在黑白艺术空间中,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每一件成功的作品都体现出文人情怀的气韵,热爱家乡故土的深情,诗人般的旷达。湖北大学中文系喻学才教授曾这样评价先生:“君之诗书堪称大理画像人。”书法是较难成功的艺术门类,没有雄强的决心,广博的文化素养是无法登上塔尖摘取明珠的,先生深谙其理。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和决心,在创作中打磨,在探索中求变革。先生一路走来,没有丢失对古典诗词的创作吸收。书法不仅仅是把字写好了,写周正了。写的字漂亮规范,是成功的写字匠。要脱去这几分匠气,要以厚重的文化素养为基,勇于自我突破创新,师古不泥古,才能达到书法的高境界。先生常常对我说:书法艺术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是诗言志意的传递。在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国宝级书法作品,都是书文双璧,文以言志的文学名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短短的324 字,高度表现出王羲之崇尚老庄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向往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抒发内心对人生的感慨。南朝时期,雕辞琢句的骈文已盛行,而《兰亭序》虽属骈文系列,但以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另辟蹊径,叙事抒情,自然清新,朴实真挚而著称,达到了极高境界。文字、书法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可谓精妙绝伦。先生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一头扎进中国古诗词海洋中,汲取中国诗词文化的营养。以自己的激情,炙热的胸怀,饱蘸笔墨书写家乡的青绿山水,风花雪月。先生以自作诗词入书,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书法创作,形成了书卷气、文化气的艺术风格,成为书诗双璧的学者型书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马老师非常喜欢毛主席诗词,在他漫漫艺术道路上,先生都用这两句诗激励自己,所以到了今天,虽已是八十耄耋,他的艺术源泉还在喷涌。2022年先生85周岁时,作自励诗七律一首“人生最应惜春光,柳映李桃苍洱芳。溪水潺潺流碧玉,画堂静静秉书香。兰芬宜诵苏辛句,笔润勤临宝子章。八五畅怀松励志,白头如雪灿朝阳。”先生艺术生命的宽度和长度都在延伸,他的作品一直以文人气、学者气为主格调,具备才、情、文相统一的个人风格。

步入盛年期,先生遇见了中国文化的春天。20 世纪80 年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大讨论,释放了思想上的僵化偏左的桎梏,文化迎来了春天的新气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之风,吹拂着中国文化的苏醒,同时古诗词的赏析和创作,也吹响了回归的号角,汉唐诗赋,宋词元曲如雨后清风沁入人们的心田。这时的马老师从事于群众文化事业宣传、引导,民间诗歌的收集整理,推陈出新的大文化工作。先生在曾祖父驱策下,自小熟读唐诗宋词,对骈文对仗有天生悟性。在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下,身处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先生对古诗词的热情和创作欲望。青年时代开始创作现代诗《青年赶马人》《未婚媳妇到婆家》等作品发表于《边疆文艺》《云南青年报》,先生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灵感,有一种“奋进不息”(吴作人先生赠马福民寄语)的热情和勤奋。一路走来,马老师对自己诗词作了三个阶段的境界总结,作出客观务实的评估。第一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最初的勤奋期。

先生自述,20世纪80年代,传统古诗词文化悄然复苏。北京成立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各地古诗词培训学习如雨后春笋。这时他内心种植着的诗词种子,欲喷薄而出。寄情于诗意人生,先生甘当学生,报名参加广西楹联函授学习,重拾诗韵格律,熟悉掌握格律诗创作的律韵要求。后又参加作家杨美清同志参与举办的诗词培训班,开始以歌颂大理风物和重大节日活动为主题的古诗词创作。1987 年4 月,先生带队到思茅、西双版进行两地州书法交流展。第一次在景洪参加泼水节,对傣族风情浓郁的泼水节盛况感触颇深,又深入傣家村寨,其间满腔热情地创作了30多首诗词,真有大丰收的一种喜悦。过后,他把手稿给杨美清同志看,看后杨美清同志对他说:“你的诗词创作起点很高。”

马福民先生指导学生创作

1989 年春,湖南省作协举办全国“屈原杯”文学竞赛,征稿小说、散文、诗歌(含古诗词),首次开启了古诗词征稿。马老师看到这次征稿,心里很激动,于是选了几首到普洱、西双版纳的诗词大胆寄出,其中七律《南疆吟》荣获优秀奖:“万里南疆耀彩云,花红柳绿色缤纷。佤山迷雾吟诗画,茶地层峦系彩裙。洗马河边思汉相,凤凰树下响笙琴。蛮烟瘴雨终消尽,入眼风光处处明。”湖南作协主席、著名诗人未央在序中云:“这次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12 个,优秀奖50 个。评委会从中选出一部分,编辑出版,使我们有机会读到这些佳作,享受‘屈原杯’文学竞赛的果实,令人高兴。”先生称:“我能获优秀奖,实属意外。”这对先生尔后创作古诗词起到了鞭策和鼓励的作用。接着大理诗社杨永新社长、杜乙简副社长、周祜副社长提名先生为大理诗社秘书长,开会时顾问张旭说让先生任副社长兼秘书长,并任诗社刊物副主编。1990年编辑的《大理诗社诗词作品集》(第6 期)共刊诗词500 多首。由于大理诗社是中华诗词学会团体发起会员,每年出版的作品集都寄给学会选编优秀作品,先生创作的词《临江仙·大理吟》:“玉带云霞横翠岭,白帆依恋清波。丝丝烟柳舞婆娑。层楼高望远,最喜听渔歌。不尽乡思常入梦,名城户户花多,苍峰溪水泻银河,情斟洱海水,奋进莫蹉跎。”入编《中华诗词年鉴》(1990、1991 年合辑),尔后又被云南省著名作曲家张汉举谱成曲传唱。1992 年,河南省社科院在数以万计的古诗词中精选出1116 首古诗词公开出版,先生有《虞美人·勐龙风情》和《踏莎行·景洪傣历泼水节》两词入选。龚依群主编评:“作者对当地傣族风俗人情特别熟悉,又善于描绘。此二词的特点是将描写景洪境内绮丽风光和介绍当地傣族节日的多姿多彩的浪漫风情结合起来,历历如绘,娓娓动人,恍如一幅灿烂的风俗画。”著名教授霍松林还在序言中点赞:“五、七言律、绝和词,占很大比例,但无一不合格律,其中一部分,格高调雅,在艺术上达到完美的境界,可与唐宋名篇争衡。另一部分,则咏今事,绘今景,写今意,抒今情,锤炼新词语,创造新意境,从而体现崭新的时代精神。”

多年来先生沉醉于古诗词创作,以大理的山水风光,风情故事为题材,矶珠佳句信手拈来,先生在创作中不断学习打磨提高。据先生讲述:几年下来,翻烂了几本《诗律词谱》和《诗韵新编》,学填长调词牌“沁园春”“满江红”“水调歌头”,一有空就钻研,如醉如痴,甚至废寝忘食,一种拼命的劲头扑在诗词的创作上。每天都以苍山洱海为题材填词创作,写出了大量的诗词作品,熬更度夜,填好一首词才能入睡。所谓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掌握诗词格律后,写出的作品发表了,入选了,精神为之振奋,顿然产生了创新的念头。能按词谱音韵创作出诗词作品,进入了一种新境界。这个阶段先生的诗词创作,进入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的诗词风格,那种抒情浪漫的笔调谱写出一曲曲、一阕阕、一对对传情达意的咏叹,饱含真情的意境。兰笔留香徽墨鲜,白头书翁藏佳臻。歌咏绝代吟苍洱,百二山河画像人。先生一副短联:“风摇竹影婵娟舞,水映江楼墨客情。”“是继赵藩题写的那副著名的武侯祠楹联之后,大理人又一次名扬人才荟萃、高士如云的蜀中。”这是云南著名诗人晓雪先生发自心底的赞美。先生以笔为琴,吟诗拨弦,吟哦讽诵,吐吞出挚爱家乡的真情。畅怀政通人和的新时代,勾勒出文人笔下的新画面。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先生以书会友,以诗抒情。在诗书笔会上,雅集流觞中结识良师益友。中南大学教授、楹联家余德全教授篆书体题赠书联寄语:“福民方家:事业皆成玩物外,风流正在读书中。”云南大学教授、训诂学专家、诗人,中华诗词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张文勋先生,收到先生诗集《大理吟》阅后,欣然秉笔回书言道:“苍洱山水之秀,本自天然,民风淳朴,亦由性灵,文献名邦,风骚传世,此岂非钟灵毓秀之谓欤!君诗情独有钟,得山川之助,涵乡里之情,是以风物之美,感情之深,俱称意而出,洋溢于篇什之中。有感情,自有真诗,风花雪月,无不为诗人而设。此绝非无病而呻吟者所能道也。君之诗情景俱胜,格律工稳,如能于意境多推敲锤炼,自能更入佳境。作诗之道,知之固难,能之者尤难,推敲之议,亦取学无止境之意,与足下共勉耳!”先生勤勉自励,长于诗海遨游,博闻强记,广交益友。诗书创作渐入佳境,自作诗词、对联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类型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或被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甚至远传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美、英、法等国。先生用笔墨书写诗情,托词章描摹家乡。这个时期,诗情才智俱佳,创作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因苍洱得助诗情人,君之诗情画苍洱。天道酬勤,先生大半生以诗书为伴,步入古稀之年渐入佳境,创作颇丰,佳作名联频现。多有优秀作品编入国家级诗选集,斫刻于风景名胜处,如陕西凤翔县东湖碑林;江苏无锡太湖公园“江南兰苑”刻有他的作品七律咏兰诗。作为一位大理知名诗人、书家,先生声名远播,常常受邀参加笔会雅集。1997 年,他应邀出席了由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山城主办的“全球汉诗第六届研讨大会暨怡保、山城诗社五周年社庆”,其间,填《沁园春·山城花艳》一阙:气爽天高,争艳繁花,春早吐苞。看山城怡保,诗家欣会,狂歌纵笔,各领风骚。海竞千帆,椰风温煦,霹雳风光分外娇。研讨会,互切磋诗意,乐奏笙箫。全球喜涌花潮。有辈出新人吟墨涛。爱诗雄词媚,唐诗浩邈,宋词庄雅,水阔山遥。笔蘸云霞,墨含霖雨,四海华章着意雕。珍友谊,再层楼更上,共架金桥。在为马福民接风的宴席雅集上,飞花令吟作,颇具雅趣。徐持庆社长先吟一句诗,接着第二人、第三人都以格律诗平仄、韵脚相继吟出,轮到马福民接第四句,他轻松吟出,受到大家夸奖。第二次诗友雅集,两位诗友把他带入诗中:“独喜云南来远客”和“还从怡保播骚风”两句,称赞先生把中华文化带到怡保传播。诗会后,当地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邱天华先生亲自驱车陪他游览槟城,在灯光璀璨的海滨茶吧吟诗,并拜会了一位曾在抗战期间到过昆明的华侨老教授。在欢送先生离开怡保归国时,四位诗友又为他即兴一首诗:“马国迎来马福民,行云流水笔传神。今朝茶点酬名士,交友结朋暖似春。”先生则应社长之邀,为一座名为“美化园”的私家花园撰写联句。他即兴写就“美景同辉天上月,化园常驻世间春”,把墨宝永久留在那里。在国际,地区间的诗书画交流活动中,先后受邀前往日本,台湾、香港等地会友交流,先生不啻诗人书家,而是带着大理人真情厚意,大理人的性格作为文化使者广泛交流。2010 年11 月,应台湾“中华世纪书画协会”邀请,大陆书画家一行十五人到台北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在开幕式上,应大陆一方李桂林团长的要求,先生代表大陆书画家即兴创作七律一首(新韵)即兴朗诵:书画交流到宝岛,春风大雅会高朋。墨辉两岸千般意,情系炎黄一脉宗。山水披霞多俊秀,襟怀似海义相通。月圆花好常来往,日照丹心气吐虹。

2010年4月15日至22日,又应日本国“中日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马福民先生赴日本东京参加第三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20 日上午,在东京的一个展览馆里,举行中日两国书画名家现场创作笔会,有五十位中国书画家、近六十位日本书法家到会,大多数人都书写唐诗宋词或毛主席诗词。当主持人宣布请先生挥毫时,他铺开一张四尺整宣,此时尚处于日本樱花盛开季节,他诗兴焕发,即兴创作七绝(六麻韵)一首:“扶桑邀我赏樱花,富士山前焕彩霞。书画交流深厚谊,同挥椽笔壮天涯。”写完后,他朗读一遍,获得大家热烈掌声。应主持人邀请,马福民再次吟诗一首:“交流艺术到扶桑,中日名家聚一堂。泼墨山川大手笔,狂书写意倾衷肠。樱花渐落飘红雨,友谊加深续雅章。三届有缘游岛国,和平共沐奋腾骧。”先生落墨沉稳,俊秀流畅的书法和饱含真情的诗句给两国书画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同行来自大陆的书画家说:“您的诗写出了我们代表团的心声,‘扶桑邀我赏樱花’很贴切,有豪情,马先生不愧德艺双馨,值得骄傲。”先生生于书香之家,耕于文化之沃野,燃于诗书之情怀。

马老师生于1937 年,属牛。冥冥中他那种内敛朴实、平静和蔼的温良性情,透出一股牛的精神。在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回族学会编辑出版的回族丛书《马福民诗词书法作品选》一书中,大理知名作家张焰铎老师在《难得平常心》一文中是这评价先生的:“平常心,是明志的淡泊,是致远的宁静,是不欺人欺己欺世的持平守常之心,是不作超然状不着超然语实实际际的十分健康十分宽容的心态。”

作为老师的忘年之友,也是老师的一名学生。多年相识相交,先生确实怀揣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持平守常,浅浅一笑,走过八旬人生。在灯红酒绿的世俗大潮中,先生依然坚守着那份难得的淡定与平常,他忧心于文化的失落和衰微,他更忧虑于现代文明下社会人素质的低落,文化品位的丢失。出于对诗词文化艺术的那分热忱,对家乡人民的炽热情怀。先生以传承文化艺术为己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志愿者之路。

马老师在担任大理州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致力于书法、古诗词文化的传承。同大理书画界同仁一道,在书法艺术的探索、书法知识的普及和人才培养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在文献名邦的大理,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水墨彩绘是符号,是寓于民间的美学。书法诗词艺术在民间有着深厚土壤,白族民居外墙上,通常都是白墙作底绘水墨画,配之诗文格言,院内和大门照壁居中位置,都要请书法高手手书警句箴言,或是姓氏联句,诸如“琴鹤家声”“百忍家声”“清白家声”。此外就是每年的春联更新,字写得好不好,内容如何,民间的鉴赏水平是比较高的。为充分满足富裕后的群众文化需求,先生带领州书协同事一行,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走遍大理州山山水水,把书画艺术送到农户家中。通常是借一个集镇的赶街天,举行笔会,即兴创作,挥毫泼墨,群众则排队索要,提出内容要求。每在这种场合,先生总是最“高产”的一人,有求必应,直写到手臂抬不起为止。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到乡下或部队、工厂写春联,更是从清晨写到太阳落山,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令人十分感动,百姓也往往为得到马老师的作品而兴奋万分。几十年来,先生坚持不懈地在书法诗词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他的足迹。除推动中小学试验开展书法教育课外,也经常应邀到大专院校做书法艺术讲座,开设书法欣赏课,经他培养指导的一些年轻书法人,后来也都走上了以书法相伴的人生之路,有的还成长为知名的书法家。1985 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大理分校成立,马福民被聘为副校长兼书法系主任,八年中教授学生两千多名,形成了以大理地区为主,辐射滇西的一批书法骨干人才和诗词楹联创作队伍,带动到了香格里拉、丽江、腾沖、临沧等地的书画艺术活动,为传承中华书画文化、繁荣地方民族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老牛亦解春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先生在传授书法诗词知识方面从不讲条件,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有叫必到。先生一直关注关心家乡漾濞的文化事业建设,但凡听到家乡后生在书画艺术、诗词方面小有成就,他内心很喜悦,总要打听清楚创作者的详细情况,牢记在心。家乡文联宣传部门,民间社团的一切文化活动找到先生,他从不推辞,不讲条件。身体条件不允许,无法到场都会以诗书作品回谢。他对家乡的眷顾已经是融入血液里的情怀,种植在心田的真情,回故乡讲课,传授书法诗词创作知识不计其数,在漾濞但凡爱好书法和古诗词创作的作者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受益于先生的传道。先生把老年人当朋友,当知己,热心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服务,他长期担任老年大学书法诗词老师,讲授书法、古诗词创作,为老年朋友答疑解惑,培养了一批古诗词爱好者,在先生的指导下,他们不定期雅集交流,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仅丰富了老年生活,提升了文化欣赏能力,有的还自己出版了诗集。先生在书法诗词文化道路上苦旅攀登,他秉持为群众文化服务的初心不变,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箪食壶浆,将艺术融入群众,雅俗共赏,并非束之高阁孤芳自赏。

先生纫秋兰为佩,抱朴守真。他深知艺术来源群众,来源于生活本真,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际中,他走进各民族中间,走遍山乡村寨,得益于人民群众的恩惠。先生给我讲述:20世纪50年代,他在云岭腹地的大山里奔走,断了干粮走不出重重叠叠的大山。那时内心就感到了山的凶险。但那些根本没见过他根本不认识他的山民,把苦荞面包谷面和成的粑粑递给他,他就着凉冰冰的山泉吞下火辣辣的大山情感。他把那些普普通通的人,记牢心里。无论今后走出大山多远,离了他们多远,都要把心搁他们中间。用真诚的心铭记他们,歌咏他们。

先生一生追求,视书法古诗词艺术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这部分艺术生命的宽度和长度来源于生他养他的这方水土,来源于各民族兄弟姊妹们,来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先生守此初心,情系各族人民,白族老爹亲切称他:“马老师”,彝族大妈同样称他:“马老师”,回族阿巴(爷爷)也叫:“马老师”。

一声亲切的马老师,在人群中回响,是那么亲热,是多么质朴。是家人发自内心对有文化,有修养,有学识亲人的称呼——“马老师”。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书法
书法
踏青古诗词
书法欣赏
书法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书法欣赏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