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沙溪

2023-09-02 03:00唐学佩
大理文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沙溪古道古镇

●唐学佩

剑川的沙溪,多少次曾听人提到过,虽心仪已久,身在大理却无缘探访。正好趁南涧彝族学会组织的一次剑川采风之行,圆了我多年的沙溪情结。去沙溪前我并没有做功课,只想随缘一睹其芳容,真正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宁静、古朴、休闲时光的岁月静好,还有那些关于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看看沙溪与南涧虎街茶马古集市不同的零星碎片,能否重新勾起我对赶马汉子血性男儿搏击山川的认识,看看沙溪是否能“为君弹响古道弦,是谁踏醒茶马梦”。

刚到沙溪便下起了小雨,在“有风的地方”遇到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人,是不是天正当时?不去遐思,寺登街便缓缓现于眼前,潺潺溪水声传入耳际,先顾及眼前寺登街这条碧水欢流的小溪吧。街道上由麻石板铺成的小路极具特色。走入寺登街,便见雪白的水花,在溪中欢腾跳跃,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也有溪水环绕,但是感觉沙溪的溪水跟二者不同。沙溪古镇不大,方圆不足半里,这汪清溪碧水便是沙溪的灵魂,把古镇滋养得灵动秀雅,看一看店铺里外的花草树木便知,每家每铺的每个店面,均有绿藤、鲜花点缀、门面古朴典雅,庄重不失文艺。门前的溪水吟唱着悦耳的旋律,在安静又喧闹的小镇里悠然慢行,既洗净古镇的铅华,又陶冶着心灵的尘埃,现在看看沙溪流水,细细品味到“水流岁月千秋画,人品沙溪一部书”的真正意境了,也许这就是沙溪古镇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专家誉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原因所在。

如果仅仅从一个游客的眼里看沙溪,那么沙溪的一切都是匆匆忙忙地。短短的日出日落,浅浅的古街时光,放眼所望皆是历史的痕迹。古老土墙上的吊马灯、木质门窗下悬挂的腊猪腿、简朴杂货店里等待游客上门的老售货员、所有摆放在老店的土罐、土陶、土锅、竹制品,还有琢木坊、何氏木艺里那些木制的器物,都在等待游客匆匆一暼的目光。红砂石小巷太长,那个结着丁香一样忧郁、打着油纸伞的女孩最终还是被我遇上了,那美丽的披肩配上长发,留给我了一个修长的背影。我能体会到这段马帮踏过的红砂石有多么绵长,这些古老房子所记录的情爱故事有多么令人为之动容。

寺登街,是沙溪古镇的灵魂与核心,是古时茶、马、盐的交易地。历史上的寺登街,被称为“南塘”,明后期因兴教寺修成,才改称“寺登四方街”寺。“登”是白族语,意思是地方,位于兴教寺旁边,呈方形的街子,这就是“寺登街”的名称由来,其实我浅显的理解就是“有寺庙有街子的地方”。寺登街四周巷道、街面两旁的店铺都保留着前铺后马店的建筑格局,散发着浓郁的商业气息。这是商业发达地区的一个特点,前面是商铺,后面的房子及院落则开成马店,供南来北往的马帮、客商住宿,存放、代养马匹,在这个共同点上跟南涧虎街的古集市是如出一辙,只不过在虎街有好几口饮马井,而沙溪古镇,是一座被水美化了的古集市。现在,整个寺登街周围及三条古巷道两旁,还全是这种格局的建筑房舍,徜徉其中,仿佛自己也置身在那个久远的热闹集市。我无数次想象沙溪四方街茶马古集市不同的地方,那夜晚暖暖的火塘下赶马人和白族妹子相聚时的《赶马调》:“霜降时节夜风凉么哎……三月呢乐郎,小星点点么乐郎,照愁肠么阿妹我的心肝;郎要出门哎……么乐郎——赶马呢克,丢妹家中么乐郎--好孤单么阿妹我的心肝……”男女深情演绎一场离别、牵挂、照顾公婆子女、同行互助、归期等赶马人一生的悲壮故事。斑斑驳驳的马蹄印铺满我的思绪,街道上热闹的对歌声通过层层小楼传来:“砍柴莫砍葡萄藤,嫁人莫嫁赶马人;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初二要出门。”赶马人翻山越岭奔波,终日饥不果腹,但是“讨你差下夷方债,不走夷方还不清!”女方睿智地回答:“差钱差债还得了,我俩情谊还那日(那日还)。”不去想也不去回忆曾经的那些火塘夜话,更不去纠结赶马人带给货郎那些“三尺扁担三担三,三担白米下镇康”的快乐故事,我眼里所及寺登街上这些和赶马有关的马鞍、马掌、马笼头、马垛子,还有赶马人用的炊具、水具、竹具、酒壶,四面八方聚拢来的风流韵事、委婉哀歌、心酸苦调,都在寺登街上那“噔、噔、噔”的马蹄声中流逝。

沙溪古戏台王红喜/摄

与兴教寺面对面的便是沙溪古镇最有名的古戏台。如果说兴教寺代表着佛祖的神秘,那么古戏台则是沙溪老百姓自娱自乐的场所。我们一行人到古戏台的时候,有一个“卓别林”打扮的人在帮游客画像,人很幽默画风很好,收费每张66 元,数字非常吉利。还有一位穿着民族服饰的美女在“茶马古道,沙溪之眼”下专注地拍摄视频,眼睛流动的风景在上镜。我们“彝学会”的老师们也来为沙溪的小雨和古戏台助兴,身着亮丽的彝族服装热闹着沙溪这个“有风的地方”。

大家走进兴教寺去感受佛教文化的内涵,在古戏台听一听沙溪洞经古乐,体会古老民族古音乐的韵味,看一次白族传统的霸王鞭,跳一曲白族传统的舞蹈,听沙溪姑娘唱一曲白族调;在沙溪客栈尝一尝沙溪土特产地参子、松茸、羊乳饼,真是不虚此行呢。

沙溪古镇各种店铺不同颜色的木牌有序无序排列成一面侧墙,上写古雅的客栈名称及电话号码,既是广告又是导航,同时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有的还特别注明“几号院”“什么店”。木质门配上雕刻的木板对联显得古色古香,门心也十分雅趣,不贴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恭二将,而是自画的花鸟山水画,看上去十分清新秀丽,这是我这次沙溪之行较为震惊的地方,看来沙溪不但风景好还有许多作画能人。

现今的寺登古街,依然还保留着三道古寨门:东寨门——通往大理地区;南寨门——连接古寨南面与西面的滇西盐井;北寨门——通往香格里拉及西藏地区。东门外是黑潓江,潺潺流动的江水上,那座古石桥芳名为玉津桥,桥上的红砂石被川流的马帮踩踏得坑坑洼洼,仿佛述说着茶马古道上的故事;桥下庙宇旁有一个流浪歌手在弹唱原创歌曲,外来的游客痴迷地听他弹唱,当即购买了他的五张唱片,并且还依依不舍地跟他合影留念。玉津桥始建于康熙年间,为沟通两岸交通、贸易之重要桥梁。经历战乱,屡毁屡修。1931 年,因旧木桥腐朽,乡民筹款重建单孔石桥,其跨空12米,高6 米,桥长35.4 米,宽5 米,拱顶上有石雕鳌头,雄视黑潓江上游,另一侧是石雕鳌尾,护栏尽头有4只似“娃娃鱼”样的瑞兽石雕。桥头有桥廊,刻着赵藩先生的《修桥募引》与《功德碑记》。玉津桥下一条悠长的黑潓江水从古镇外滑过,江边柳树成荫,更是显得格外优美。玉津桥下这些千丝碧绿的垂柳,使我想起柳永的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骤雨初歇,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杨柳是多情的,今天玉津桥旁有众多的游人穿梭其中,大多都是心有所属的情侣,雨后的沙溪古镇,只有极少量的垂钓爱好者不解杨柳风情,其他都是心有所属了。玉津桥是沙溪古“八景”之一,奇特之处就在于上半桥身倒映在水中,形成一个圆圆满满的“中秋月”。月亮是中国文人的情结,从不同的角度、时刻来拍摄玉津桥,都会有不同的诗意和感受,最终代表圆满和思念。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以后,沙溪古镇也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白族老奶奶坐过的石凳子如今已磨得光滑,那棵高19.5 米、有着520 年树龄的黄连木注视着寺登街发生的一切故事,发黄的土基墙砌成的拱洞城门、老旧木楼房装饰的店面、一副木刻的别致对联、具有文学造诣的院名,这一切配上流水、垂柳、古树、花草、字画、古迹、马道,构成我对沙溪乡愁的倒影。随着黑潓江的清幽、玉津桥的映月、石板路的马蹄印、古镇小巷的烟雨、远处鳌峰山的迷雾、小店里“韦陀木雕”的庄严、精致“红包”的祝愿、美女如云的惹眼……

沙溪,今夜别问我为何沉醉!初遇古道时光雕琢的别致,感受茶马古道厚重的文化。我想:再次成为一个远走夷方的赶马人,驮着沙溪轻轻一暼无限深情的目光,奔走在披星戴月的诗和远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梦回沙溪,圆一个甜甜的美梦。此时,玉津桥上弦月已上眉梢!

猜你喜欢
沙溪古道古镇
走古道
绘画篇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TRMM降水数据在沙溪流域的精度验证
诗梦江南,沙溪雅集
——中韩诗歌对话会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