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兵团革命文化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2023-09-02 03:27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雪张传辉王雪萍
办公室业务 2023年8期
关键词:兵团党史革命

文/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雪 张传辉 王雪萍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具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兵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和延安精神,以智慧和勇气凝聚了兵团精神,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运用好兵团革命文化,对于党史学习教育至关重要。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兵团革命文化基因,有助于巩固育人成果,帮助学生从兵团发展历程中感悟初心使命。

一、兵团革命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兵团革命文化的内涵。兵团革命文化是兵团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诞生的具有地域性的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是中国革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革命文化是在屯垦戍边和维稳戍边的伟大斗争中构建的特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精神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军队传统,借鉴了中原文化、海派文化等优秀文化,是具有鲜明兵团特色的先进文化。

(二)兵团革命文化的特征。继承性是兵团革命文化最突出的特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精神,一声令下,不远万里来到祖国的西北角,听从命令,集体转业,建设祖国边疆;其次,发扬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不怕艰难困苦,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生命;最后,在长期的屯垦戍边与维稳戍边斗争实践中延续着兵团人不与民争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政治性是兵团革命文化最根本的特性。首先,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红色历程,展现了兵团人积极向上、不怕苦的精神气质;其次,兵团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艰苦奋斗,为民谋利,为建设美丽新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后,兵团长期服务于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中,继承并发扬了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在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地域性是兵团革命文化最独特的特性。首先,在发展历程中产生创作的优秀文化作品及模范人物多以兵团特殊的地理条件和革命文化为背景,具有鲜明的兵团特色;其次,区别于其他革命文化,兵团革命文化在屯垦戍边、社会维稳等方面的特殊价值是其他革命文化不能呈现的;最后,兵团革命文化用其独特的精神所展现出的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特征也呈现出了浓郁的地域特色。

二、兵团革命文化融入新疆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做到“学史增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是对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兵团革命文化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变革,见证了兵团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兵团革命文化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进行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兵团大学生将中国共产党和兵团的发展历程相结合,形成昂扬、向上、奋进的精神状态,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大学生更直观地从兵团发展变化中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理解百年辉煌的来之不易,进而胸怀伟志,有所作为;有利于大学生正确把握党史的发展脉络、重大事件及党的指导思想,在学党史中不断增强中国人的信心、志气和骨气。

(二)有助于大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关键期,是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是引导其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政治导向的第一步。将兵团革命文化与百年党史结合进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科学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从党史中汲取智慧,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进而有担当、敢作为,有助于大学生从兵团革命文化中汲取对兵团的认同,以兵团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人物为榜样,有助于大学生从平凡人物的事迹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和爱国情怀。

(三)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面对更高要求的培养目标,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要求。兵团革命文化作为兵团的宝贵文化财富,是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兵团革命文化资源为依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加学史力行的实践环节,丰富党史学习的内容,促进大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形成勤俭朴素、甘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兵团革命文化相结合,有利于高校结合兵团特色更好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依托兵团革命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

(一)积极整合兵团革命文化资源。大力促进兵团革命文化的开发。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首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发挥共建力量。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谋划,系统梳理兵团发展历史、革命文化纪念馆和先进模范的事迹等,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其次,充分吸收各师市的优秀文化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在兵团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精神,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不能只将侧重点放在兵团精神、胡杨精神上,要将老兵精神、柯柯牙精神、孙龙珍精神等纳入党史学习教育体系;最后,要加强革命文化旅游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不仅能够增加经济收益,还能扩大兵团革命文化的影响力,加大红色旅游的力度,传承和发展兵团革命文化。

认真筛选兵团革命文化中具有育人价值的资源。兵团革命文化内容丰富,高校在选择革命文化时要有针对性,打造具有兵团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首先,要系统分析兵团所蕴含的红色资源,加大对兵团革命文化的挖掘力度,对其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分类;其次,要认真分析兵团革命文化的“小内容”与党史学习教育的“大主导”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兵团发展过程中的先进人物事迹、优秀文艺作品、红色革命纪念馆来挖掘兵团革命文化中的党史故事;最后,要仔细分析革命文化资源中可利用的具有育人价值的典型人物及事例,比如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和田的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在进行案例教学时突出其坚定的信仰,挖掘其心中爱国爱疆的坚守。

(二)发挥思政课的主导作用,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打造专业师资团队、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专业性。思政课教师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兵团革命文化结合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首先,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兵团革命文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进入思政课堂的总体部署,加大对兵团革命文化的研究力度,组建校内兵团革命文化研究牵头团队,对现有的素材库进行再梳理,提取可运用到教学的内容;其次,高校要广泛引进人才。比如招聘专业对口的专职教师,邀请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退伍老兵、先进模范代表结合自身经历来校讲述兵团的发展历程,传播红色故事;最后,思政教师要认真钻研兵团革命文化。对教师进行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等的教育教学培训,深刻把握新时代兵团革命文化的新内涵。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在教学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将党史中所蕴含的兵团革命文化内容进行筛选,再结合必修课进行体现,比如在进行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授课讲到理想信念教育时,要预先想好这里应插入什么样的兵团红色人物事迹和兵团红色视频;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在进行授课时,采取自学法、分组讨论法、个人展示法、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最后,思政课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生活中,树立起学党史的先进榜样,在实践中践行兵团精神、胡杨精神,争做兵团的先进代表。

(三)依托网络媒体平台,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依靠网络开展相关活动,以办促学。高校要意识到网络媒体的先进性,不断促进互联网这一变量变成为兵团革命文化建设的增量。首先,要创新学习方式。充分依靠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每日学党史”和“我为兵团代言”系列主题学习活动,累计学习时长,设置闯关答题,表现优秀者可领取奖品,鼓励学生参与,充分依靠高校官方抖音、微博账号开展“强国有我——我对祖国有话说”“兵团振兴——做弘扬兵团精神的践行者”等系列视频征集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展现青春面貌,抒发内心情感。其次,充分依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等APP,根据其推送的内容让大学生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最新政策,在相应版块知晓身边事,做理论上的先锋。最后,充分依靠钉钉、腾讯会议、QQ微信群等平台,观看相关影视剧。比如《觉醒年代》《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我是兵团人》等,在优秀文艺作品中熏陶大学生情感,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最佳效果。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体验感。在多媒体时代,无人不网,无时不网,要把握多媒体的特点,推进教学成果创造性转化。首先,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运用“互联网+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构建兵团革命文化专题学习网站,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其次,充分运用3D、VR等技术,在相关革命纪念馆打造专题体验环节,利用先进技术使兵团革命文化和党史中的重要场景再现,在体验中感受历史。最后,充分发展自媒体。李子柒依靠互联网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可以打造相关账号传承兵团革命文化,不断增强兵团革命文化的影响力。

(四)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说服性。注重与学校有机结合。高校要依靠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以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首先,结合学校特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比如位于第一师的塔里木大学,可在教育中添加胡杨精神的专项学习版块,依托重大节日来开展各项活动。比如塔里木大学在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时开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表演60年校庆朗读诗《我的名字叫胡杨》。以上活动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将百年党史与兵团革命文化、胡杨精神相结合,有效培育了大学生爱国爱疆的情感。其次,开展“我为校园办实事”大型公益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思悟践相结合,号召大学生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做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鼓励学生为学校做贡献,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升华个人价值。比如,在疫情期间,塔里木大学的胡杨志愿者协助学校接返校学生,为隔离的学生送饭,在学校路口、餐厅维持秩序,在行动中践行了兵团精神、胡杨精神。

注重与课外实践融合。党史学习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课外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组织学生参观相关革命文化纪念馆。兵团革命文化资源丰富,例如军垦博物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等,感受红色传统,汲取奋进力量。其次,开展社会调研。组织“我来说家乡的变化”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而使大学生铭记党的恩情,立报国志,砥砺前行。最后,优化校园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党史氛围。高校要利用好重大相关节日,在校园里营造红色氛围,在学生密集的路口、教室、餐厅悬挂标语或党史主题展板;利用校史中蕴含的革命文化,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撰写观后感;利用高校相关硬件措施,开展“我来讲党史”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用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来激发大学生的报国志。

四、结语

如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站在新高度,让兵团革命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是新一代兵团人的使命和担当。兵团革命文化创造性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既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途径,也是做好弘扬兵团革命文化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促进党史与兵团革命文化有机融合,让兵团革命文化绽放时代光彩,长久不衰。

猜你喜欢
兵团党史革命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兵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