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粤东地区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群建设研究*

2023-09-01 10:38方春城陈耿新孙培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6期
关键词:揭阳高水平集群

方春城 陈耿新 孙培明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广东揭阳 522051

0 引言

2019 年4 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 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1-3],实施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拉开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新序幕。国家“双高计划”着力打造一批支撑、推动、引领区域支柱产业和国家重点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1],其实质内涵体现在“紧扣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引领区域产业发展、达到业内先进、参与国际交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为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人才支撑[4]。专业群建设是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的现实需要,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5]。

“双高计划”建设主要包括九大方面的内容:打造人才培养高地、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信息化水平,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务发展水平、学校治理水平、国际化水平等[3]。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揭阳职院”)为例,研究“双高”背景下粤东地区机电专业群建设。揭阳职院正深化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加快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积极探索适应揭阳本地、融入大湾区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机电专业群建设。

1 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揭阳市“十四五”期间明确定位产业布局为“8+3”战略性产业集群。“8+3”战略性产业集群分别是现代轻工纺织、先进材料、智能家电、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与食品、生物医药与健康、绿色石化、软件与信息服务八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安全应急与环保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十四五”期间,揭阳市将战略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持续加快传统支柱行业转型升级,增强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改善供给质量,推动先进制造业迈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为当地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6-7]。揭阳市在深化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坚决落实省委对揭阳发展的定位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五金、注塑、服装、小家电等传统产业附加值,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扩大技改投资[7]。设备制造和电气机械等为揭阳市主要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 397 家,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9.1%。揭阳市当地的五金加工获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揭阳市先后荣获“广东省金属制品专业区”“中国五金基地市”等荣誉称号[8],五金、模具、注塑业更是海内外闻名。

2 专业群建设基本模式

国家“双高计划”强调着力建设一批支撑、推动、引领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9],达到“紧扣区域产业链发展、引领区域产业发展、达到业内先进、参与国际交流”。高水平专业群对区域发展具有标杆、推动、引领的作用。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提供人才储备和支撑。深化产教融合,在区域内联合上规模、具有一定标杆意义的企业共创实训条件、共建实训室;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9],保证基地在技术、设备处于本地区的先进水平,并能作为一些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投产前的试验场。借鉴行业新标准、技术规范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高水平专业群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匹配企业需求,能够适应本地区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新技术推广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军。

教师具有良好的教科研创新能力,能充分将自己的技术专长应用于为企业、行业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中,与企业技术人员一道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同时,企业的技术人员为学校学生实训课程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形成一支包括校企双方技术人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工作紧密联系,能相互交叉任职。高水平专业群不仅要服务国内,也要放眼世界,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10]。专业建设目标实现能吸引与中国有教育合作的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选派专任教师到德国、法国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开展国际化合作,选派专任教师到国外指导和开展当地员工培训,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提升在专业群国际舞台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扩大国际影响[10]。

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作为龙头专业,若干个应用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集群[11]。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引领学校专业建设,使专业群建设在一定范围内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双高计划”专业群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3]。专业群内的专业有一定的共同服务基础和对象,使专业群在建设时能在教学资源、合作企业等方面共建共享,分工协作、特色发展。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发挥群内专业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全方位深度融合[3,10]。

揭阳职院现有四个机电类专业,分别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切入点、强化智能装备制造的专业应用,以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抓手,完善并丰富机电专业群建设内涵。积极探索适应揭阳本地、融入大湾区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机电专业群。本专业群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中心,面向区域五金、模具、注塑、太阳能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链包括产品设计、零部件加工、装配、设备安装和调试、营销和运维等,本专业群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满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中涉及的主要岗位需求,如零部件加工、工艺方案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能源装备制造、设备维护与管理、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五金制品营销、制造装备营销与服务等[12]。专业群紧扣装备制造产业链相关岗位,对接大湾区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服务揭阳产业升级、融湾建带。

揭阳职院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带动群内所有专业共同发展,主动对接本地龙头企业巨轮智能、中诚集团、大立模具、海兴塑胶、蒙泰高新等制造业企业,调研装备制造、零部件加工、生产制造和检修维护等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形成“专业—企业—行业—产业”的专业群建设新模式。落实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依托产教融合,对接制造业企业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世界500 强企业,建设专业群校外实训基地,引进企业新技术、新标准和新工艺,解决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匹配度不高等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积极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探索“双元制、混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13]。打通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与产业链能力要求对接通道,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 专业群构建途径

3.1 依托专业共同基础建设专业群

“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以“9+1”的建设思路为指导,“9”个规定动作从人才培养质量、合作交流、创新服务、保障机制四个不同维度展开,“1”个自选动作则各具特色[14]。将若干个具有共同基础的专业整合优化为专业群,以共性引领专业群建设,打造满足智能装备制造技术需求的专业群交叉课程体系、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专业师资队伍。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四个专业的技术领域相近,基础课程相同或相近,企业岗位关联度高。依据专业群中各专业主体位置对应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关键技术[15],重新布局各专业共性课程。四个专业的共性基础课程主要有机器人应用技术、PLC 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产品营销与服务、设备运维技术等。四个专业的就业方向大致相同,毕业生可以在装备制造业企业,也可以在生产性企业就业,制造业企业对这四个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

3.2 中高职衔接

揭阳职院在专业群内开办的专业在普通高考和学业考试中招收三年制大专生的同时,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五年制招生,面向省内中专院校招生三年制大专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每年拿出一定的招生名额开展中高职衔接招生,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打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后一公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普宁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产业学院,招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学生;面向广州轻工职业学校、捷和工业高中、渔湖综合中专等省内中专学校招收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中专毕业生到校就读大专。

3.3 专业群对接产业链

揭阳市已基本形成“8+3”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将衍生产品设计、试验检测、维保运营等产业链。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具备从设计、制造到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本专业群依托本地企业集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形成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产品设计、数控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设备运维技术为共性技术,由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组成,服务于五金、模具、光伏发电、智能家电等产业链的产品设计、3D 打印应用技术、智能生产、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岗位。四个专业扩展性好、互补性强,无缝对接产业链。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关系图如图1 所示。克服专业群与产业链融合不够的缺点,专业群建设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业发展良性协调发展。

图1 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关系图

3.4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双高”建设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企业,必须取得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协调各方力量支持专业群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府、行业协会牵头构建资源库,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在本地拓展建设更多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揭阳市大立模具厂有限公司、揭阳中诚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库,互派师资、技术力量参与教学、课题和技术攻关等。与世界500 强企业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等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学校深化改革,聚焦专业群建设,健全责任机制,确保建设成效。

通过多元协同构建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创新专业群运行模式,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重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创新“校企轮转、师徒对接”课程学徒育人模式,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5]。

3.5 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教师是学生技术技能提升、理论知识学习、职业素养养成的引导者与领路人,而“双师型”教师是师资队伍的领军人[16],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围绕智能制造领域产业选派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产品开发、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研究研发服务。鼓励、要求教师每年挤时间下企业锻炼实践,真正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一支不仅能教学,而且具备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的教学团队。

4 结束语

“双高计划”是国家在新时期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和建设目标。为此,高职院校应当主动作为,以区域产业为导向,构建专业群发展新模式,时刻关注本地乃至国家支柱性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加强行业、岗位需求和人才需求调研,锲而不舍地实施产教融合战略,强化人才技能培养。揭阳市“十四五”期间明确定位产业布局为“8+3”战略性产业集群,即“8”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为当地的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和专业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因此,揭阳职院在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目标更为明确,专业群建设也紧紧围绕当地“8+3”战略性产业集群,时刻紧密跟随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优化调整,与当地的企业、行业、产业保持紧密联系,对区域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结构需求有一定的预判,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情况。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切入点,密切对接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教融合度,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10],实现专业群建设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揭阳高水平集群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揭阳开放大学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揭阳引韩供水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揭阳·黄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