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机理及其研究发展

2023-08-31 09:46周正慧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8期
关键词:质子阴极燃料电池

周正慧

(上海华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1800)

1 MFC技术的发展历史

1910年,英国植物学者Potter 以铂金为电极,以大肠杆菌、酵母为催化剂,获得少量电能。但那时的MFC 技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MFC 技术的发展也比较缓慢。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采用了大量的电子转移中间体,使其输出功率极大增加,从而促进了MAC技术的发展。2002年以后,一种细菌被发现,它可以将电子直接传输到一个固体的电子接收器上。

近年来,人们发现微生物燃料电池在水处理方面优点显著。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Logan 等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废水处理的单槽式微生物燃料电池。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电极材料、结构优化、产电微生物驯化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对 MFC 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MFC的反应机理

2.1 MFC的各种分类

该系统由四大模块组成:燃料电池反应器(包含阴极、阳极池)、循环水、数据收集、外部电路负荷。

(1)按照阴极池的结构,可将其划分为单池MFC 和双池MFC。

(2)根据电池形状分为矩形MFC、圆筒形双室MFC 及上流式MFC(与UASB 相结合)等。

(3)根据阴极生物活性分为非生物阴极型MFC及生物型阴极MFC。

(4)根据阳极侧电子转移方式分为间接MFC 和直接MFC。

2.2 MFC的基本结构

MFC 的主要工作部件包括:阴极、阳极、质子交换膜、电微生物、有机溶剂等。传统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的双池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原理图

2.2.1 阳极

2.2.1.1 发生在阳极的反应

阳极反应时需要厌氧,在阳极,有机物在厌氧产电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氢离子、电子和二氧化碳。由于微生物的性质不同,电子载体可能是外源性染料分子、与呼吸链相关的NADH 和色素分子,也可能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还原性物质。

(1)阳极到微生物膜的电子传递。

(2)阳极上的电子由外电路转移到阴极,从而形成电流。

(3)在电池的内部,阳极的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逐渐扩散到阴极。

2.2.1.2 阳极材料

阳极材料对微生物的电子传输能力有很大影响。微生物与阳极结合,对其生物相容性的要求很高。阳极材料的电阻、腐蚀、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比表面积、机械强度和韧性都要高。

2.2.1.2.1 传统碳材料

常规碳素包括碳纸、碳布、石墨棒、石墨纤维刷及活性炭。由于其价格低廉、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好、易于微生物在其表面吸附、生长等优点,成为一种新型的阳极材料。以碳纸和碳布为代表的平板电极,减少阴极间距可以改善 MFC 的性能。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电导率随其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其比表面积大,所以很容易成为生物膜的载体。

2.2.1.2.2 碳材料修饰

碳材料修饰可以提高产电的效率,以及MFC 的性能。有文献表明,有许多方法可以改善碳性能。Feng 等对高温碳化石墨刷进行了高温氨化处理,使MFC 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 280 MW/m2,功率增加34%[1]。这是因为氨法可以提高表面的电子数量,而碳布电极则通过弱氮化技术来提高带负电的微生物对其的吸收,从而确保其正常的电子传输和微生物的正常生长[2]。

碳材料的酸化也可以提高MFC 的性能,在Scott使用的5种方法里,硝酸酸化电极处理的石墨毡电极,活性最佳,并将其功率输出提高了2倍[3]。

在阳极加入金属离子作为电子传递的中间体,也可提高MFC 性能。但这种方式仍存在争议,主要原因在于金属电极的高疏水性,对产电微生物的吸附能力降低,同时金属易被腐蚀。

2.2.1.2.3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具有特定孔隙结构,并且其具有导电性良好、机械强度高及比表面积大等特点。由于其可以使电极的表面积增加,并提高微生物电子转移的能力,因此碳纳米管应用前景广泛[4]。

2.2.2 阴极

2.2.2.1 发生在阴极的反应

阴极室可以利用电镀废水和金属离子作为受体生成金属单质。同时,空气中的氧也可以作为电子受体生成水。所以阴极反应是需要好氧的环境。在阴极表面,处于氧化状态的物质与阳极传输的质子和电子结合,产生还原反应。

以阴极氧气作为受体,阳极使用葡萄糖为例,两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式为:

阳极:C6H12O6+6H2O →6CO2+24H++24e-

阴极:24H++24e+6O2→12H2O

总反应:C6H12O6+6O2→6CO2+6H2O

以阳极为葡萄糖,阴极铜离子为受体为例,两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式为:

阳极:C6H12O6+6H2O →6CO2+24H++24e-

阴极:24e-+12Cu2+→12Cu

总反应:C6H12O6+6H2O+12Cu2+→6CO2+12Cu+24H+

综合来看,MFC 对有机物质的消耗和对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并对金属元素进行了回收。

2.2.2.2 阴极材料

多数使用具有优良特性的含碳的铂类(碳载铂)材料。在阴极室中,电极的表面和材质、溶液中的氧气含量对输出电有很大影响。目前,大部分的负极材料是由石墨、碳布或碳纸等制成。含铂的电极更易于与氧结合,在氧参与的电极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并能降低氧向阳极的扩散。但是成本较高。因此,在负极材料领域,寻找便宜的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阴极材料[5]的研发有贵金属铂催化剂,但其原料较贵限制了其发展。还有非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但是由于产电功率不是很理想,没有广泛应用,但是其成本低且制备方法简便。

2.2.3 质子交换膜(PEM)

PEM 对电池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在双室 MFC 中,PEM 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隔开和转移,并防止氧向阳极腔的扩散。在单室 MFC 中,通常使用“二合一”的电极,在阴极内部进行热压。质子交换膜在常规燃料电池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不仅能有效地传递质子,而且还能抑制反应气体的渗入[6]。

3 MFC技术的研究进展

3.1 反应室结构的研究进展

MFC 最初是一个双室系统,包括一个阳极室和一个阴极室,是通过材料被质子分隔组成的。为了确保细菌处于厌氧环境中,阳极室必须密封,防止氧气进入。阴极室被氰化铁取代,以提供溶解氧。最大输出功率提高至1.5~1.8倍。该系统操作简单,但最大的缺点是需要不断补充这种电解质,功耗低,成本高。

与大部分间歇运行MFC 相比,上流MFC 系统[7]的能量输出更稳定。同时,上流式反应器可以在不设置搅拌设备的情况下起到混合菌液的作用。采用连续工作模式下的上流式空气阴极电池,其发电性能良好,稳定性好,抗冲击载荷性能良好。在外部电阻为9 000 Ω 时,最大输出电压为0.915 V。水力滞留时间对电池的发电性能和COD 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8 h后,COD 脱除率达到45%。此外根据处理不同类型废水还有平板式MFC 系统、微型MFC 系统、单室MFC 系统及管式MFC 系统等结构。

3.2 产电微生物

目前MFC 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无介质微生物,即可以自行制造电子中间体,或利用自身细胞组织进行电子转移,从而有效地提高能量密度。目前,已有的几种不需要添加介质的产电微生物主要有Geobacter sulferreducen、Rhodoferax ferrireducens、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Shewanella putrefacien 等。

其电子传输机制主要有两种。

(1)利用细胞膜上的细胞色素,其具有较好的氧化和还原能力。

(2)利用自己的分泌物质或代谢物为载体。尽管单个种类具有很好的电子传输效率,但它们对基质的特异性很高,而且单个种类的生长速度较慢。将其混合之后就可以消除专一性的影响,抗冲击负荷,底物降解速率快,能量输出高。这样,在实际生产中,污水的处理效果会更好。具有高的COD 脱除率。其中大部分来自生活污水、活性污泥、厌氧颗粒污泥及海底淤泥等[8]。

4 MFC的前景

4.1 前景

由于MFC 的巨大潜力,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当前,MFC 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能力,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并进行MFC的工业化应用。从垃圾回收的观点来看,MFC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当前的MFC 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经济效益下降。MFC 的成本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其价格高昂的阴极催化剂和电极材料。MFC 生物能源的发展趋势是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化学催化剂和生物阴极。

从生物燃料的角度看,MFC 是一种高效的废水生物燃料。其中MFC 的作用主要包括:①电助产氢;②生物传感器;③作为污水处理的新工艺;④淡化盐水。

4.2 研究重点

MFC 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大的突破。然而,由于其功耗较小,尚未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从动力学问题、传递问题和内阻问题考虑,基于其产电性能的制约因素,MFC 从作用上来看研究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对MFC 的发电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MFC 的发电理论还处在初级阶段,其输出功率偏低,成为MFC 在实际中的重要限制。MFC 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电和呼吸代谢过程,并将其用作电子受体,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2)对高活性菌的筛选和培养。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微生物种类较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找到一种既能产生一种新的氧化还原介质,又能利用一种新型的膜结合电子转移材料。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寻找并筛选出具有较强活性的微生物。

(3)对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优化,以及单室和多级串联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并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贵金属修饰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选用吸附性能良好、导电性良好的材料,以及具有高吸氧电位和易捕捉质子的材料。

猜你喜欢
质子阴极燃料电池
Evaluation of Arctic Sea Ice Drif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ar-surface Wind and Ocean Current in Nine CMIP6 Models from China
质子束放疗在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
燃料电池题解法分析
场发射ZrO/W肖特基式场发射阴极研究进展
试驾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后的六个疑问?
燃料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浅谈质子守恒
IT-SOFCs阴极材料Sm0.8La0.2Ba1-xSrxFe2O5+δ的制备与表征
微生物燃料电池空气阴极的研究进展
“质子”号一箭发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