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叶壮
叶博士:
您好!
我们老师最近给我们布置了一项阅读任务,并且还要求写读后感。可我读完了之后,不仅毫无感触,甚至觉得这部小说写得一点都不好,这下读后感可不好写了,有的同学劝我“憋”一篇出来算了!我很奇怪,既然是读后感,那为什么不能是反感,为什么一定要说那些作家写得好?
如果我是你的老师,倘若你在读后感里表现出的反感言之有据、合情合理的话,我不仅不会觉得自己被冒犯,甚至会非常开心,因为我有个能独立思考,还敢于表达自己的学生。我想到我的老师当年就是这样待我的。
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每周都写周记。正好赶上某周下大雪,老师索性安排了“咏雪”的主题。不用说,绝大多数同学都说这雪洁白、美丽、纯粹……但我那天回家路上,因为下雪路滑,跌了一跤,所以满腔都是对那场雪的愤愤之情。
于是我写了一篇周记,说因为下大雪,路人摔跤、车辆打滑、工厂减产,“既然雪那么好,为什么学校、工厂和机关单位还要组织大家铲雪呢?”我甚至拿脸盆去户外盛了半盆雪,拿回家放到暖气上烤化,得到了小半盆脏水。这下,我更找到了论据:你们看!表面洁白,内里肮脏!
作文交上去,居然得了个优。作为全班唯一一个对雪持消极态度的人,老师却给了我比较积极的评价:虽然是不同的声音,但却是真实的、有理有据的、有思考的声音。
同样,读后感当然可以是“反感”。因为好感反感本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背后有迹可循的心理活动、理性思考、情感冲击。
虽然这些文章都叫“感”,但是“感”本身,在心理学上有非常深刻复杂的内涵,你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情感三阶”。
情感三阶
第一阶叫体验——看笑话笑了,看电影哭了,吃巧克力开心,被欺负难过,这些直接而汹涌的情绪本身,属于体验。
第二阶叫信念——比体验更深的观点、态度,都属于信念。
第三阶叫价值——它比信念更加深刻,更加抽象。价值是你产生思想、观点、信念的底色与土壤。
从情感三阶的角度来看,你的问题纠结于:到底要对某个文学作品呈现出怎样的体验,以及担心自己真实的体验会不会有些不合时宜?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其实是这个:读后感、观后感的“感”,到底该是“感受”,还是“思考”?
感受人人有,甚至就算没有,也可以靠华丽辞藻的刻意堆砌,显得好像有。但独到的思考、鞭辟入里的辨析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果你不喜欢,那说出你的理由,复盘你的逻辑,照样可以是篇好文章。
我甚至认为,去强调感受背后的缘由能更好地让你从“读后感”的段位升得更高,进入“美学批评”的范畴。不要一听到“批评”,就觉得是声严色厉的指责,其实它恰恰指的是对艺术作品走心的解读。这种解读,可能包含着对作品的积极认可,也可能有对其局限性、短板的评论——这样很好,因为被评价的事物很少会有那么纯粹而明显的“好”与“坏”。
这甚至还可以成为你的努力方向。
如果你有朝一日进了大学,读了中文系,不但必修“文学理论”,还绕不过要做“文学批评”。你甚至还能以此为业,文学批评者有不少发表自己“读后感”的报刊阵地。
就算无意在未来走这条路,作为一个躲不开阅读的当代人,拥有对文学作品深入赏析并产生个人见解的能力,依然很重要。
阅读过后,敢于“反感”,意味着你能尊重文字而不盲从文字,能欣赏文字而不耽于文字,能让自己的思想和纸面上的文章之间保持优雅的距离。
不仅理解你的“反感”,更希望能听你谈谈在这种感受背后的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