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孙华东
书法教育既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统文化育人的典型体现。近年来,深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在中小学书法教育领域展开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确立了书法教育“润德、启智、审美”多维立体的育人目标,构建了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的书法课程体系。
自2013年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以来,我们迅速启动了“开展书法教育研究”的专项教研,以优化书法教育为核心任务,确定了具体目标:
1.规范学校书法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探索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有效路径。
2.提升学生书写能力,增强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传承意识。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研能力和综合素养。
4.创设书法文化氛围,打造墨香校园,创建书法教育特色学校。
国家一系列关于书法教育的文件为深州市的书法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撑,指明了研究方向。深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立足本域,先后制订了《关于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专项教研的实施方案》《深州市书法教师培训方案》《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组织编写“深州市中小学文化读本”的实施方案》《深州市教研室关于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教改项目的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对教师培训、课堂建设、教学教研、书法活动、学科评价等方面做了规划和指导,为构建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的书法课程体系打下了基础。
深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多次组织书法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领会书法教育文件精神;深入学习与书法教育密切关联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广泛研读书法育人领域权威著作和论述;组织书法鉴赏、书法史论、三笔字技法等理论学习;指导学校建立书法教学基本功训练制度,开展教师学、练、比系列活动,重视板书和作业批语的书写;联合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书法实训基地;从县书法协会请来专业人士,在节假日开展公益讲座;举办多场“书法大讲堂”,邀请书法名家担任主讲,并入校示范、指导。
立足课堂建设,开展区片教研,选定书法师资优势学校,作为区片教研引领校。遵循书法教育艺术性、审美性、文化性的课程特征,挖掘区片优势,探索高效教学模式。通过听评课、课例展评、骨干引领等途径,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带动区片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北街小学“识、赏、练、展”、长城小学“章法训练三步走”、深州市第二中学“两案、三步、六环节”,形成了书法课堂示范性教学模式。
引导学校依托校本课程,探索学科融合的教研路径。在实施书法教育过程中,以道德与法治、美术、语文三个学科为主要融合项,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在书法教学中融入思想建设、审美塑造、人文教育等内容,形成“3+N学科融合”教学研究模式,增强了各学科之间“借鉴与输出”的教研氛围,书法教师积极输出专业资源,对其他学科教师的板书、学生作业等进行专业的评价与指导,实现了学科之间渗透互补、关联互助。
指导学校组建班级书法小组和书法社团,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举办“书法家的故事”演讲会、师生硬笔字比赛、毛笔字现场赛、板书大赛等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开展“一封家书”活动,重拾了“见字如面”的文化亲情;开展“春联进万家”活动,使学生感受软笔书法的高雅和传统节日的美好;开展“家校联合书法赛”,鼓励家长写一手好字,成为学生的榜样;开展“书法家进校园”活动,邀请社会专业人士助力学校书法教育,将丰富优质的书法文化引入校园。由深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与深州市书协共同参与组织的首届“盈亿义仓杯全国书法大赛”“迎新春师生书画赛”“书我之兰亭书法篆刻展”等活动,践行了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评价目的、评价重点、评价方式与方法的论述为指导,结合传统的圈点法、批注法、示范法、作业分析法等,创新了“展示激励法”,指导学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校园书法特色档案集。在自评、他评、互评的基础上增加了“家校共评”,这种多方式、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使书法育人的评价体系更立体、更完善,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学生成长记录袋、校园书法特色档案集使个人和集体的进步轨迹动态化呈现,彰显了书法教育特质。
经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深州市的书法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提升了学生书写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涌现出了深州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北街小学、长城小学等书法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