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郁富 李广枢
[摘 要]“双减”政策是深化课改的重要措施,旨在降低学生的学业压力,减轻教师和家长的负担。立足这一背景,教师可基于“生活即教育”理论提出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运用契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理论;初中语文教学;应用;“双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5-0007-03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教学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性分析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提质增效”成了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提质”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课后服务质量,“增效”强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进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得到有效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一直以来,语文是学生学习道路上必不可缺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对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文化意識、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能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日后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在当前“双减”政策不断推行的背景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基于“双减”政策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教学形式,营造轻松而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不断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生活即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非常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认为真正的教育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 ,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只有这样 ,初中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成效。
三、“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引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因此,想要真正在“双减”政策下实现语文教学的“提质增效”,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模式和手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分析、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促使学生愿意“沉浸式”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可结合“生活即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手段优化。
1. 再现生活,深入文本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师应努力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事物,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重视对学生观察再现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容易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若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算教师在课堂上再现相关场景,学生也可能会难以融入,不能基于场景准确理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汪曾祺《昆明的雨》的过程中,在介绍昆明雨季的菌子时可以播放制作好的视频《舌尖上的中国》,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昆明雨季菌子的种类及特点,采摘、烹饪这些菌子的方法等,调动自身的视觉、听觉去感受昆明的雨所带来的乐趣。此外,在汪曾祺《昆明的雨》的熏陶启发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家乡的某一特产或景点写一段推介语。这样做使语文教学实现了从生活到文本,再从文本到生活的突破,还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体验生活,习得能力
根据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初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开拓教学渠道,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学生要想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外自学积累文化知识,还要通过社会生活实践丰富生活阅历,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访问、考察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认真观察和体验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社会实践让学生从“烦写”“难写”的怪圈中解脱出来,真切感受写作是自我情感的表达。
例如,班里学生即将参加区运会开幕式,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非常新奇的体验。在出发前,教师为学生准备好了如下思考清单:(1)路上所见所闻中有哪些事情或风景吸引了你的注意力,有什么细节是让你难忘的?(2)看到这些事情或风景,你的感受如何?用一到两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你的感受。(3)在会场上,你更喜欢哪些节目?请说出两到三个,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4)开幕式即将结束,你的感受如何?请用抒情性的语言表达。列好清单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事物,调动各个感官,感受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增强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增长见识,还能够提高体验生活的能力。有了这些,学生在写作时不再空洞地描写和“假大空”地抒情,而能够进行细节描写,组织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言。
(二)设计多样化作业,落实“提质增效”的目标
“双减”政策下的“提质增效”既指向语文课堂,又指向语文课后作业。“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量,避免重复、机械且乏味的作业。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与学习应贴近生活,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关教学更应贴近日常生活。教师要更多地联系生活情境,科学合理地布置多样化作业,并引导学生按照自身情况选择作业类型,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进而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作业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六种作业:基础知识巩固作业、口语表达训练作业、拓展阅读实践作业、人文趣味探索作业、分层写作训练作业、跨学科综合学习作业。受篇幅限制,笔者以口语表达训练作业设计(见表1)为例进行说明。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在“双减”背景下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首先应该明确“提质增效”的重要性,熟悉“生活即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以“生活即教育”理论为指引,创新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学语文、练语文,真正利用好“生活”这一丰富的课堂资源。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