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水平测度、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

2023-08-30 07:40余川江阳盼盼
西北人口 2023年4期
关键词:成渝人口耦合

赵 智,余川江,阳盼盼

(1.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经济管理教研部,重庆 400041;2.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成都 610065)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关系民族兴衰、家国存亡,不可不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口问题,强调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2021年6月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代人口均衡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为优化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目前,思考如何将新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人口均衡发展,探究人口均衡发展的发展水平、内外联动机理,筑牢人口安全底线、突破社会经济上限、严守资源环境红线,确保区域人口发展的成色与稳定性,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刘渝琳,2018)[1]。以往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人口变动引发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学习系统更新、技术进步和知识迭代,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Goodfriend&Mcdermott,1998)[2]。人口特别是劳动力人口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关乎国运(张明娣,1993)[3]。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国,人口多、人力足、市场阔可以说就是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底气和根基所在(蔡昉,2018)[4]。当然,人口数量不足固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可人口的无遏制膨胀也并非社会之福(Agabo et al.,2021)[5]。超过人口与资源危机临界点后,便容易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口相对过剩”①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19-621。,陷入“马尔萨斯陷阱”之中(Pfister&Fertig,2020)[6],让整个社会面临饥荒、战争、疫病或其他文明存续危机。其实,除了数量之外,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同样重要。当下,我国数量型的既往“人口红利”已难以契合现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努力方向,保障质量型“人才红利”俨然成为新时代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运行的新底线(黄凡、段成荣,2022)[7]。

(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背景下城乡人口分布研究。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参照物(Duttet al.,2004)[8]。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渐进式城镇化在助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上功不可没(夏柱智、贺雪峰,2017)[9],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了人口红利释放平台(魏后凯等,2020)[10],缓解了城市人口老龄化危机,改变了区域空间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影响了城市发展方向(Aguilaret al.,2003)[11],深刻地改变了国内经济地理格局(樊杰、王亚飞,2019)[12]。同时,先发城镇从落后乡村虹吸大量资源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与城市改造,却造成了乡村尤其是中西部乡村的人口“大失血”(马胜春,2022)[13],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乡村发展的人力基础(黄祖辉、马彦丽,2020)[14]。长此以往可能会抑制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影响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

(三)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资源环境向来是动态制约人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沈镭等,2022)[15],伴随当代人口发展而来的资源紧缺、环境压力等人口承载问题同样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邱东,2014)[16]。当下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环境恶化、资源紧缺、交通拥堵、局部气候异常等外部资源环境问题较为突出(Yanget al.,2021)[17],形成制约地方人口发展的新桎梏(Mehrazaret al.,2020)[18]。如近年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触发了社会对人与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再次思考(石峰等,2022)[19]。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为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更加笃定而顺畅,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势在必行(Liet al.,2020)[20]。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其人口与发展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体位于胡焕庸线东南侧,坐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盆地,气候温润、沃野千里、人口稠密,独享西南唯二(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是世人公认的西南重心所在(李东晋、林楠,2022)[21],其人口发展状况在国家战略层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成渝地区人口发展形势日趋严峻: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外部承载协调不理想(陈影等,2022)[22],人口再生产乏力、人口人才净流出、少子老龄化等人口内部均衡问题突出(李孜等,2019)[23]。前“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成渝前身、重庆直辖前的四川省)”的过往名头,更像是套在成渝地区身上的光鲜外罩,容易让人降低对区域人口可持续、高水平均衡发展的重视程度(冯月,2022)[24],在“地广人多”的温水中慢慢丧失对人口变局将至的理性认知。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人口发展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已有成果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的定性或经验研究,微观数据的定量验证相对不多,抑或聚焦于全国或省级行政区划层面的探讨,而对组成经济发展重要板块的经济组团特别是西部经济圈关切不够。且多数研究缺乏对人口总量、质量、分布与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内外部要素协同问题的系统关注,难以反映长期均衡问题的庞杂性,致使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受限。因此,本文拟从西部经济圈的成渝地区出发,尝试透视人口与发展的人口学本质,树立起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系统解析人口总量、质量、分布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承载的关系,从时空演化的视角,深入剖析在区域发展中的均衡态势、耦合机理,期望找出切实可行的人口均衡发展之道。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基本参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来框定,范围涵盖了川渝两省市多数地区①资料来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http://www.gov.cn/zhengce/2021-10/21/content_5643875.htm。。考虑到研究目的、数据资料连续性以及结果可对比性等因素,研究区域最终确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16个地级市(含直辖市重庆与副省级城市成都)。整个区域的面积是18.5万平方千米,2021年总人口接近1个亿,GDP合计7.39万亿元。研究成渝地区的人口均衡发展问题,就意味着明晰“保发展、调政策”与“稳数量、提质量、优布局、重承载、促均衡”的操作尺度,让成渝能够在高水平人口均态中壮大“双核”中心城市都市圈,同时带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方法

数据标准化预处理主要通过最大最小值法实现,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用于确定指标权重,系统耦合协调分析则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来达成。

1.最大最小值法

指标值的变动与系统的发展相向而行时,可判定指标方向为正;反之则为负向指标。适度指标理想区间两侧的数据处理,则根据指标性质分别参照正负向指标步骤操作,即理想区间取值100,其他数据越靠近理想区间,其标准值越大。最大最小值法标准化处理方法如下:

在式1、式2里,xij'指代第i个区域第j项具体指标的标准值。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决策方法,其操作步骤是:首先在明确系统目标与评价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起层次结构模型,紧接着梳理出系统各因素彼此相对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最后利用指标优劣次序、重要性排序,以矩阵求值的方式合理地测取指标权数。

3.熵值法

熵值法是利用数据的不确定性来判别指标的离散变异程度,进而确定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力大小,其计算步骤是:根据原始数据矩阵A,逐一获得第j项具体指标里第i个区域值的占比Pij、指标熵值ej以及差异系数gj,最后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值Wj(式3~式7)。

为规避主观层次分析法过于随意、客观熵值法稍显机械的赋权风险,研究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的权值进行平均组合,以期实现二者彼此补偿纠偏的目的。人口均衡发展水平(指数)测算方法如下:

其中,人口均衡发展水平si∈[0,1],指数变动对系统发展产生的作用方向为正。

4.耦合协调度模型

容量耦合早先多应用于物理学领域,耦合度与协调度能够识别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强度,度量子系统当中的协调效应大小,直观反映系统耦合协调状况的优劣。参照前人研究(武宵旭等,2022[25];孔芳霞等,2022[26]),构建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9~式11中,U1、U2分别代表人口内部均衡系统、外部均衡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人口内外部均衡系统的待定系数,按照二者同等重要的研究思路,取值皆是0.5;C、T、D分别是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综合评价指数,C∈[0,1],D∈[0,1],C、D值越大说明人口内外部系统相互作用越强,协同发展状况越理想。根据区间判定惯例(Garnautet al.,2008[27];林树高等,2022[28]),将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度划分为4个阶段,耦合协调度关系类型分为3 个类别、10 个等次、3 种关系(滞后、同步)类型(表1)。

表1 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关系类型划分

(三)评价指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人口均衡发展内外部系统交互耦合逻辑和研究区域实际,从内外部系统分别选取了19 个、25 个评价指标,涵盖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以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7个维度,并完成指标赋权(表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多重表征的部分指标,研究针对指标特性、维度区分进行综合取舍,比如,考量到思想道德素质的量化可比性、相对代表性,便将民事、个人道德属性更显著的批捕、决定逮捕数与起诉数指标纳入人口质量维度范畴,而相对更偏重社会安定属性的万人治安案件受理数,则被定义为社会子系统的指标。

表2 人口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四)数据来源与说明

考虑到市域行政区划的动态调整、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国家人口普查的年份设定,综合选定了2000年、2010年、2020年这三个年份展开时间序列分析。指标原始数据的来源较多,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循环经济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重庆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五普”“六普”与“七普”公报,以及各地市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专项规划、工作报告、新闻公告等。当数据出处较多、口径出现不一致甚至矛盾的情况之时,以官方的、最新的、相对层级高、业内权威、贴近现实常理的统计口径、统计值为准。不少指标数据需要预处理方可获得,像人口净迁移率、经济密度等。此外,研究摒弃了忽略个别缺失值的做法,而是根据不同指标属性采取热卡(就近)填充、均值补齐、回归补缺等方法进行数据代替。

三、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一)成渝地区人口均衡水平测度

对于指标的正、负、适度属性进行相应最大最小值处理,完成指标数据的标准化。然后把指标标准值代入权重体系,完成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的综合测算(表3)。

表3 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二)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的时序分析

从结果来看(图1),从2000年到2020年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在时间上的主要表现有3个:

图1 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变化趋势

1.人口均衡发展的基础较差,2000年区域人口均衡水平普遍较低。在2000年,成渝地区人口综合均衡发展水平呈现纺锤状、橄榄状分布,多达13 个地区维持在0.300~0.400 之间,占比超过八成(81.25%);仅余宜宾、雅安(稍低)以及成都(偏高)等少数地区不在此列。说明当时成渝地区的人口均衡发展态势并不理想,区域整体人口均衡发展多维持在偏低水平。

2.总体均衡层次不断提升,2010年、2020年区域人口发展局面持续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指数呈不断上升态势。到2010年,人口均衡发展指数的得分超过0.500的城市占据半壁江山,区域内开始出现0.600以上得分;在2020年,区域人口均衡发展指数多介于0.600~0.700之间,各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状况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重现纺锤状、橄榄状分布结构,普遍呈现出较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发展态势。

3.与内部均衡相比,区域外部整体均衡水平提升较快。与主要讨论自身提升的人口内部均衡相比,更关注人口承载的外部均衡的指数时序增幅稍大。2000年,除了个别城市外(成都),绝大多数地区的外部均衡得分都低于0.400;同时期,内部均衡指数处于0.400分值之下的地区仅有一半。经过20年发展,2020年各地区的外部均衡指数已全部跃升至0.700~0.800区间,而内部均衡指数尚有八成地区未突破0.600关口,依旧徘徊在中低水平。

(三)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的空间分析

尽管在时间线上实现了区域人口均衡水平的整体提升,但就内部而言,仍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利用ArcGIS10.7软件平台将研究区人口均衡整体发展水平绘制成图(图2)①基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图(审图号:渝S(2021)035号)标准地图制作,下同。,可以归纳出3个空间变动表征:

图2 成渝地区人口均衡整体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1.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两大都市圈的人口均衡水平相对较高。作为区域极核城市,成都、重庆的人口均衡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不偏科”的成都更是以超量级的综合得分长期领先;由于发展基础与发展模式的差异,重庆人口均衡发展指数得分或许不及成都惊艳,但多数得分仍处于区域上游水平,亦可称之为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优等生。

2.诸多川北、川南地区的人口均衡发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20年间,以绵阳、遂宁、德阳为代表的川北地区,以及以泸州、宜宾为典型的川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指数提升幅度较大,与极核城市之间的差异不断缩小,基本摆脱了新千年开局不利的尴尬局面。2020年绵阳更是以0.703的综合得分超越重庆(0.684),一举夺得“榜眼”之位;宜宾从区域排名垫底上升至中游位置;雅安则依靠优良的外部均衡得分取得了不俗成绩,同样成为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的新亮点。

3.部分川渝毗邻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相对滞后。虽然人口均衡发展状况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达州、自贡、内江、资阳等部分川渝毗邻地区还是出现了蓉渝“灯下黑”,其2020 年均衡发展指数尚徘徊于0.600上下,稍有不慎将在人口均衡发展方面彻底掉队。

四、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一)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测算

将人口均衡发展指数代入计算公式,即可获得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度、协调度。参照表1确定的判定标准,就能完成耦合协调类型、滞后类型的归纳(表4)。

表4 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二)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度分析

尽管研究采用的测算方法得出的耦合度普遍偏高,但依旧可以从中分辨出各地区的相对层次(刘海滨等,2018)[29]。由表4的评价结果可知,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基础良好,从2000年到2020年各地区耦合度皆维持在较高水平的良性耦合类别。细分来看,成都、重庆的耦合分值长期稳定在0.998及之上,甚至达到1.000。说明两地已是区域人口内外系统均衡发展的耦合标杆,其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有着融合共振、动态耦合、互促共生的强关联特征,在20年的时空演变中,通过“依存与制约”“需求与供给”“传承与承载”产生内外同频共振的最佳耦合效益;无有独偶,绵阳、南充、泸州与遂宁的耦合表现同样不俗,三个年份的耦合度均在0.990以上,表明这4个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内外系统亦处在和合共生、相宜相长的较佳耦合状态;此外,其他地区的耦合度虽然均处0.900以上且偶有高值,但相对蓉渝而言,其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度处于相对低位或不稳定状态,系统耦合时或有一定的磨合与拮抗,内外系统之间存在些许不适应、弱相关。造成耦合度分层的原因很多,比如高耦合度通常出现在区位优势突出、自然禀赋上佳、发展底蕴深厚、人口与产业相对集聚的中心城市,这里人口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更容易产生向上合力与融合共进;反观低耦合度的地区,多有历史包袱重、人口流失多、环境压力大的发展桎梏,人口内外系统的关联则相对脱节,共生共强难度偏大。

(三)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分析

从时代进程上看(图3),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有二:

图3 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类别与滞后类型变化趋势

1.人口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初始基础并不尽如人意。新千年伊始,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都不高。2000年仅有4地协调度超过0.600,也就是说,堪堪迈过初级协调发展门槛的地区只有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其他地区均勉力维持在勉强协调的层级,整个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协调面临向上发展的压力较大。

2.人口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整体趋势不断向好。20年间由弱转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状况不断好转。2010年协调度飙升但分布参差,各地区协调度全部在0.600以上,甚至成都市取得了0.810高分值,归属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发展类型的地区分别有6个、9个、1个;到2020年,区域人口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结构持续优化,符合次优级良好协调标准的地区比重接近四成(37.50%),其余地区也都满足了中级协调发展类型的要求,但迄今尚无最佳等次的优质协调类型面世。

(四)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析

从空间尺度来分析,各地区人口均衡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存在一定异质性,逐步呈现出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的空间格局(图4)。具体表现有三:

图4 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化

1.成都、重庆的耦合协调值相对靠前,区域资源虹吸与中心辐射效应凸显。在耦合协调方面上,成都三个年份的得分皆遥遥领先,其2020 年协调度更是高达0.881,为区域人口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最佳样板,绵阳、德阳、遂宁、雅安等地从中不同程度获益。与同级别城市的轻装上阵不同,重庆直辖伊始就以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穷、基础最差的“头衔”著称,时至今日,仍是全国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出的副省级以上城市。但重庆在人口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成效有目共睹,经济突破、人口回流、社会进步、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等成绩斐然,协调度从2000年排名区域中游悄然上升到2020 年稳摘“探花”,还带动了广安、泸州等周边地区的人口协调发展,有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2.绵阳、泸州、遂宁、雅安等节点地区的耦合协调表现较为亮眼,成为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支点。在蓉渝之外,不少城市亦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产业、人口、科教、区位等优势,以高分值迈入了良好协调发展类型行列。比如,绵阳作为区域科教中心之一,坐拥多家重量级科研院所,电子信息、航天科工、装备制造、先进材料、核技术应用等产业从有到优,由链及圈,有力推动了地方产业人口集聚、社会经济发展,使其人口均衡发展的耦合协调得分多年稳定在区域前列。当然,泸州、遂宁、雅安等地也在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生态旅游、新能源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发展底蕴,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各地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科创、经济、金融等要素壁垒,成为区域人口均衡发展耦合协调正面评价中不可轻忽的积极存在。

3.自贡、达州、资阳、内江等川渝毗邻区耦合协调状况不甚理想,盆中塌陷依然存在。相对之下,还有部分川渝毗邻区的耦合协调值不高,总体得分提升速度有限,至今未能跳出中级协调发展类型范畴,区域排名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的范围与人口均衡发展指数排名靠后的名单有不少重叠之处,说明“盆中塌陷”“中部凹地”的特征仍旧显著。比如川中南的自贡,在2000年尚能凭借传统交通、劳动力资源、老工业、商贸物流的发展加持,取得0.613的耦合协调分值,甚至力压重庆紧追成都、跻身区域两强;可时至2020年,高铁建设滞后、人口大量外流、生态环境压力大、科教资源薄弱、新兴产业规模小等发展弊端日渐显现,耦合协调得分仅为0.766,排名滑至区域垫底。达州、资阳、内江等地协调状况与自贡大同小异,原因可能是由于早期发展中过度透支了资源环境、劳动力资源的红利,在相对封闭的传统发展模式中人口内外系统逐渐“适应”了低水平的内卷协调,而在高强度、高标准的高水平人口均衡发展压力下,新内外系统耦合协调相对脱节,人口均衡节奏出现了些许凌乱,亟待扬长避短、激发潜力、提速发展。

(五)成渝地区人口内外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滞后类型判定

1.由外及内,人口均衡发展子系统的滞后类型时间变化显著。在2000年,属于外部主导内部滞后范畴的仅有3 个地区,却有多达13 个地区的人口外部发展滞后于内部的承载与禀赋,数量超过八成(图3)。表明这个时期不少地区由于土地破碎、生态脆弱、资源缺乏、灾害频繁等自然制约,经济总量小,地狭人繁,产业发展层次偏低,硬件基础配套存在明显短板,外部系统带动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的作用尚不充分。经过十年的变化,到2010年内部、外部系统发展滞后地区的数量平分秋色,皆为8个;时至2020年,已有15个地区成为外部主导内部滞后类别,仅余成都1地的滞后类型仍为外部滞后。说明随着时间的演进,成渝地区绝大多数城市无论在人口控制、落后产业改造升级推进还是节能降耗上,都能够严守发展底线,不盲目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外部系统的补强终见成效。当然,目前人口均衡发展形势依然不容盲目乐观,过去一个时期人口内部系统并未能跟上人口协调发展的总体步伐,人口集聚格局不合理、成熟劳动力不足与人口质量偏低等内部系统问题并存,已经成为当下迫切需要破解的人口均衡发展新瓶颈。

2.由点及面,人口均衡发展子系统的滞后类型空间变异明显。极核城市在新时代国内外竞合、国家人口战略布局中占据着发展高地、肩负着资源配置、示范引领、争夺时代话语权的时代使命,成都便是其中佼佼者。2000~2020年,成都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维持内部主导外部系统滞后的地区,其大能级的城镇化推进、外来人口虹吸与人口素质提升赢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将人口内部发展水平推升到区域极致。持续保持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视,全面补齐外部系统的短板弱项,将是成都进一步推动人口均衡发展的重点方向。与此同时,20年间泸州、广安、达州一直未能摆脱外部主导内部系统滞后的标签;而以自贡、资阳、重庆等为代表的12个地区,则陆续完成了从内部滞后向外部滞后的转变。这说明人口再生产乏力、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失、劳动力素质提升、人口分布格局优化等人口内部发展问题,已经普遍取代外部承载不足,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的最大挑战。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研究得出四点主要结论:第一,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的整体耦合状况尚可,各分值差别不大,但均衡发展综合水平、内外系统协调性相对欠佳,各地区、各年份的得分层次更加分明。三个年份各地区的耦合度均属于良性耦合区间,而测得人口均衡发展指数范围则相对较广(0.264~0.776),耦合协调度也横跨了过渡调和的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以及中级、良好等多种协调发展类型。第二,就时间尺度而言,2000~2020年,成渝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由低到高,整体趋势向好,但内部系统均衡水平提升速度相对缓慢。第三,从空间视角来看,人口均衡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地区异质性显著。区域内不只有渝、蓉及绵、遂、德、泸、宜等相对高均衡值、高耦合度地区,也存在诸如达州、自贡、内江等人口均衡发展指数低、耦合度低的地区。第四,内部系统发展滞后开始逐渐取代外部系统,普遍成为制约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的主因。2000~2020年,除了成都始终保持外部系统滞后外,其余地区当下均属于内部系统滞后类型,稳定数量、提升质量、优化分布格局对于今后促进区域人口内外协调发展更具意义。

从研究中可以得到三点的政策启示:

第一,夯实人口均衡发展的内部系统根基。

一是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动态保持区域人口总量的势能优势。比如,营造宽松的婚恋社会环境。搭建适龄单身男女交流平台,解决圈子狭小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适时开设城乡未婚男女青年婚恋知识讲座和交流活动专场,为适婚男女的自由配对创造更多线下机会。提升底层未婚青年的向上发展积极性与个人资本禀赋,纠正部分人过高心理期望与婚恋禀赋错位而产生的心理偏差,摒弃唯金钱论、唯外貌论、重男轻女等观念,帮助树立正确婚恋观。同时,完善生育假期、津贴和税收减免制度,促成有生育意愿者付诸行动。严格落实带薪产假、陪产假的制度,切实保证生育假期时长,以更好完成生产恢复、育儿精力回升;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生育、育儿或综合家庭津贴制度,加大对二孩多孩的税收减免力度,以降低家庭生育、育儿的经济压力和思想负担。

二是提升劳动力质量,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着眼于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创新型、应用型、高技能、高素质为培养方向,深化科企、校地合作,进一步提升全民受教育年限,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应用技能和身体健康素质,增加劳动力人力资本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协调好城城、城乡之间的关系,优化人口分布格局。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同步推动、相得益彰。补齐中心城市发展短板,构建差异化城镇群。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布局,做到大中小不同层次城市的规模梯度规划、产业科学布局和社会功能协调发展,并差异化配置区域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第二,解除人口均衡发展的外部系统束缚。

一是大力发展幼托服务,降低社会教育焦虑。改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降低家庭抚育的机会成本;收回公建民营幼儿园,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科学布局普惠性幼儿园,解决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通过改扩建学校、政府购买学位等形式来增加紧俏区域学位供给,落实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不限户籍的入学政策;结合学校特色和教育需求,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合理布局,稳妥推进“空心学校”、乡镇学校撤并整合,最大限度精准匹配城乡发展、满足家庭教育需求。

二是提升城市发展层次,继续吸引外来人才。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水平,锻造出特色优势明显的城市产业品牌,重视小微科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多层次拓展外来人才人口的就业空间;做好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基础配套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层次与居民生活品质。

三是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的可获得量和一般需求量,做好自然资源整体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坚持资源利用“五量调控”,即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避免因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此外,还要鼓励绿色创新研究,提升自然资源开采利用的技术水平,降低过程损耗率,并促进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研发使用,减少对传统自然资源的依赖度。

四是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强化规划协同和政策协同,协调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保证计划基本同步。推动地区间环境科研合作,联合针对成渝地区流域性、持久性环境问题攻关,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措施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撑。落实环境责任,制定负面清单,构建完善透明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并及时发布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的来源及去向,加强环境监督。同时,探索构建区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保障保护者获得补偿、受害者获得赔偿的权利,督促受益者履行补偿、破坏者履行赔偿的义务,完善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协调制度。

第三,动态维持人口发展内外系统的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学理研究。要强化人口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开展起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动态评估,推动人口再生产、养老等人口政策体系的完善,内外结合夯实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梳理内部根基与外部约束之间的“适应与补偿”逻辑,为提高地方人口均衡发展水平、协调度,逐步实现区域之间的人口均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因地制宜维持高水平、高协调的人口均衡。人口均衡发展要始终以地方实际为导向,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民生、城市与乡村、眼下与长远等几个辩证关系,克服急功近利、不顾客观发展规律的决策冲动,下功夫把握好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节奏,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各子系统的相互匹配、同步共进。

本文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成渝地区为例展开了综合水平的实证分析,模拟了人口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和合共生、相宜相长的耦合状态,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空间分异性,为今后区域人口相关研究提供了视角拓展。但鉴于人口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繁杂多样,系统指标、视角尺度、方法模型的异同是否会得出不一样的研究结论等,值得今后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成渝人口耦合
活色生香新成渝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求解奇异摄动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