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大量非肿瘤性脂肪沉积1例报道

2023-08-30 06:31田红斌曹丹阳申旭旗
云南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纳差肿瘤性脂肪组织

田红斌,安 辉,叶 贇,曹丹阳,申旭旗

(解放军32261部队478医院放射科,云南 昆明 6502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间断腹胀伴纳差2个月余就诊。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腹部胀痛不适、纳差,未给予治疗。近来自感症状逐渐加重,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1年来体重增加约4kg。查体:BMI:31.6kg/m2。患者眼睑部水肿、倦怠无力,体态肥胖,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出血点,腹部膨隆,腹肌不紧张,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墨菲氏征(Murphy征)(-),腹部叩诊实音,无液波震颤,双侧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1~2次/min。患者在外院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口服强的松,初始足量治疗剂量为40mg/d,服用8周,后逐渐减量,最后维持用药剂量10mg/d,已服用1年余。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尿沉渣镜检:一个高倍视野内红细胞13个(++),尿蛋白:1.8g/d;肾功能:肌酐清除率74mL/m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心电图:窦性心律;腹部超声:腹腔、腹膜后脏器间隙内可见大量类似脂肪组织回声充填,弥漫性分布,边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其内未引出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腹部CT平扫见:(1)腹膜腔、网膜、腹膜后脏器间隙见弥漫分布的大量脂肪影,密度基本均匀,CT值:-90HU±,边界不清;(2)脂肪组织推压肠管移居腹腔外围,紧贴腹壁,肠腔受压变形;(3)腹壁脂肪层明显增厚。见图1。初步诊断:(1)慢性肾小球肾炎;(2)腹腔大量非肿瘤性脂肪沉积症。患者及家属不同意手术治疗,给予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及中药腹部外敷等促进胃肠蠕动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后多次入院对症治疗。

图1 腹部CT平扫

2 讨论

腹腔非肿瘤性脂肪沉积是指腹腔内、脏器间隙脂肪组织过度丰富,组织学正常,无包膜的脂肪过度堆积,其形成与肥胖、糖尿病、激素治疗以及感染、酗酒有关,具体发病原因未明[1,2]。本例患者体型肥胖,有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病史,CT见腹腔内大量脂肪组织广泛分布,密度基本均匀。因脂肪组织推压肠管移位,肠腔受压变形,肠管蠕动减弱,临床多表现为渐进性腹胀及纳差,症状反复。结合CT检查及腹腔穿刺可明确诊断,有创诊断因有出现腹腔出血可能以及患者抵触常难实施,临床以影像学诊断为主[3,4]。对症治疗采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减轻腹胀、纳差,对因治疗可以通过食物控制、适量运动、停用激素类药物来治疗,如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鉴别诊断主要与腹腔脂肪瘤进行鉴别,腹腔非肿瘤性脂肪沉积无包膜,CT检查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分布的脂肪样低密度影,而腹腔脂肪瘤有包膜,病变相对局限,密度不均匀,故不难鉴别[5-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肥胖既包括体内脂肪组织过多聚集,也包括脂肪的异常分布[8]。研究发现,体内过量的脂肪沉积可能通过脂肪浸润和分泌脂肪因子来直接或间接影响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因此,体内脂肪含量的过多沉积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9-11],减少脂肪沉积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压及血糖,降低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所以,准确定量分析,量化体内脂肪组织分布情况、脏器脂肪变性的程度对各种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具有重要意义[12,13]。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腹部脂肪异常分布和腹腔内脏器脂肪沉积的研究,通过超声、CT和MRI等无创性成像技术可一定程度上地反映腹腔脂肪的沉积情况,但各有其优缺点,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易操作等优点,但其重复性差,测量标准尚未统一;MRI检查虽然无辐射且可以直接测量腹腔脂肪面积,但检查时间长、操作复杂、易受脏器伪影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差;CT检查虽然有电离辐射、易受呼吸、肠蠕动影响等缺点,但是目前CT测量仍然是临床用于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常用方法,以其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准确测量皮下、腹腔内脂肪含量,对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4,15]。

猜你喜欢
纳差肿瘤性脂肪组织
自拟中药调理方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纳差、乏力的临床效果
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
清热化湿、醒脾和胃法治疗纳差52例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发生机制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