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祥,肖雄峻,温雪瓶,冯治平
(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中国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历史悠久且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因其具有高产值和高附加值的特点成为我国食品工业和国家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加快经济模式转型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在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必然带来我国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深刻转型。地方高校的基本定位是建设应用型大学,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协同共建的服务于某个特定行业企业的创新型办学组织[1]。它立足于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培养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人才为定位,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热潮。四川轻化工大学位于我国第一酿造大省——四川,紧邻“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带,酿酒工程专业是该校的特色专业,也是学校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优势专业,其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轻化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后更名为生物工程专业)于1983 年创办,经过30 余载的励精图治,于2009 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1 年,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在生物工程专业基础之上成立了酿酒工程专业(国家教育部首批的新型特设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全国最早开设酿酒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2015 年,酿酒工程专业升格为重点本科,此时全国仅有3 所高校招收该专业的重点本科[2]。三十多年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各层次毕业生10000余人,为酿酒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30%以上的四川名优酒类企业中的技术和管理干部皆为四川轻化工大学毕业生,其中包括4 名中国酿酒大师以及100 余名国家级、省级白酒评委,由于在酿酒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四川轻化工大学被社会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2]。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下,地方高校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承担起服务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责任,培养适应新时代白酒产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轻化工大学立足于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白酒产业,以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为定位,依托白酒产业集群优势,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先后共建了集教育、培训和研究于一体的中国白酒学院、五粮液白酒学院、中国生态酿酒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现代产业学院,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酿酒工程现代产业学院依托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在服务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校政企合作的低层次阶段,还未达到产教研学深度融合的理想状态[3]。当前,校政企之间的合作方式大多还停留在模式单一且内容不深入的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层面,缺乏深层次合作,校政企多方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师研发对地方区域社会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力较弱,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转化率低,制约了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此外,校企合作始终存在“学校热、企业冷”“两张皮”等问题,企业的参与度和参与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3)合作经费难以保障。地方政府在经费和政策方面对产业学院的支持力度不足,没有完全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而影响了产业和学校的深度融合。
(4)政策和制度等顶层设计不健全,运行保障机制不足。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校内教育资源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新型载体,是学校教育链与地方产业链的重要衔接枢纽,同时也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新平台,但其尚未真正建立基于价值共同体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完善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4],此外,支撑产教协同的人事制度、经费分配制度以及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等配套制度缺位,使得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困难,产教协同育人难以持续。
酿酒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搭建,还应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强化锻炼[5]。四川轻化工大学酿酒工程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当前酿酒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与产业技术发展出现脱节现象,导致酿酒工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能有效衔接[4]。因此,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缩小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差距成为重要举措。酿酒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应以酿酒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教改研究,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社会培养“量身定做”实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6]。
3.1.1 日臻完善酿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举措与运行体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酿酒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应紧密接洽企事业单位,以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制订相应的人才规格计划和人才需求计划;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应加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订过程中。
3.1.2 稳步推进酿酒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与实施亦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举措与运行体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酿酒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应从教育部专业课程设置基础出发,结合酿酒工程专业的特点,以酿酒行业、市场的发展需求及OΒE 理念为导向,分析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确定并优化相关课程体系,以便形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的综合课程体系。
图1 酿酒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3.1.3 不断深化酿酒工程专业多维一体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基本路径,是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因此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现代产业学院以OΒE 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等),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慕课、微课、易班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应加强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以及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确保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
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双师型”人才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和项目实施与建设的重要保障。酿酒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应在遵循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企事业单位、其他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为我校优质教师资源,以此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高水平且具有“酿酒”特色的教学团队,为源源不断向酿酒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酿酒工程技术人才提供坚实保障。此外,现代产业学院还应遵循“以平台凝聚人、以名师带动人、以项目培养人”的培养原则,建设一支具有稳定教学骨干的知名师资队伍,以便整体提升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后,产业学院还应根据酿酒产业的发展情况不定期派团队教师到如五粮液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国之荣耀酒业有限公司等酒类企业和周边地厅级事业单位挂职、考察、研讨和学习,以便形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产业需求、工程背景深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酿酒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7]。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创新性师资队伍,而科研是提升教师创新能力、教学水平不可替代的途径之一。学校拥有固态酿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态酿造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白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为酿酒工程专业师生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来,学院也在科研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教学改革项目、各级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科技进步奖等;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有所建树,如“川理白酒系列”成功实现产业化,大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尽管如此,各平台优势仍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酿酒工程产业学院应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及实践平台,教师应继续在科研上开拓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设计、完成试验项目,形成研究成果,同时,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提升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实现研学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是产业学院培养酿酒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基础与保障。产业学院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全国大学生白酒品酒技能大赛”“四川省大学生白酒品评技能大赛”以及“中国白酒新生代酒品超级调酒大赛”等高水平专业赛事,正确认识行业现状、需求、趋势,结合校内外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酿酒工程行业有关的生产和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2 中试教学实践平台
四川轻化工大学食品与酿酒中试基地作为校内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于2018 年底在宜宾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基地总建筑面积7000 m2,累计设备投入3000 余万元。目前该基地已成为人员结构合理、管理制度完善、设备精良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平台针对酿酒工程专业开设了啤酒生产线,果酒生产线,机械化制曲生产线,白酒传统生产工艺生产线,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白酒工艺生产线及产品包装生产线等综合实践生产平台,覆盖蒸馏酒、酿造酒和果露酒领域,为酿酒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多了方位、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酒类生产工艺、酿造酒生产、酒品分析、白酒勾调、产品研发等多层次教学任务[8],融入酒类酿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已建成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白酒虚拟仿真),真正实现了产教学融合,突破了地域跨度引起组织教学困难的问题,解决了理论与现实高效结合的技术壁垒,形成了创新型全方位酿酒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图3 酿酒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9]。让酿酒工程专业学生在校内培养的基础之上,到与学校建立长期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实践、实习,如泸州老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使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能够进一步检测理论学习效果、掌握专业基本技术技能和提升职业综合素养,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多方位、层次化的教学实践,实现产教融合、产学融合、产研融合。
在“新工科”背景下,酿酒工程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须从以学科导向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转变,从专业分割向跨界交叉融合转变,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10],从传统教学向以成果目标为导向转变。只有继续深化产教研学全方位融合,从低层次的资源共享型合作模式转变为更高层次的共同发展型和产业引领型,才能培养出大量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需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把握专业发展脉络,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将产教研学融合全面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维度、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深入到每一项制度、每一个专业、每一项课程、每一个教师、每一位学生[11],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以及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