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红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要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示范教学的必要性
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却缺少一定的步骤性,教师示范正好可以将脑海中的抽象意识通过语言的引导、分析、归整从而用画笔实践出来。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示范过程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联系知识点,了解构画思路,掌握绘画技巧,将教学重难点攻克。因此教师师范过程对于美术教学具有必要性,而提高示范教学的有效性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挑战。
二、示范教学的相关形式
美术课堂中教师的示范一般有三种形式:
一是课前做好充分备课准备,比如利用对比的形式创作出大小、远近、高低等视觉效果。
二是在课堂中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过程示范(其中包括反面示范)例如渐变的涂色技巧,观摩实践远比文字解析更具象,而绘画演示过程正是这种涂色技巧最直接的知识传授形式。这种示范一般依托于黑板作画或者投影仪。
三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细节指导并局部示范,调整作品。
三、多媒体视频示范教学的有效性
(一)示范教学的现状
教师的示范过程大多依托于黑板或者投影仪等媒介,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利用粉笔或其他工具在载体上作画。所以学生常常只能看到暂停的结果而无法细看教师作画的每一步细节过程, 这也让示范过程失去了部分“示范”的功能,只能变成教师作品展示了。
(二)改善示范教学的必要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例如视频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效果。播放视频的时候,教师能够从大观角度掌握班级纪律,并及时关注学生表情、动作以此判断他们对于知识点的吸收程度。
(三)案例剖析
五年级教材《适合纹样》,此课着重强调了纹样设计中的几种构图形式:辐射式(离心、向心)、均衡式、对称式、旋转式、综合式。以“鱼”为主题展示如何利用“鱼”这种元素进行构图,并强调“形状”的完整性。其中综合式比较复杂, 需要两种甚至多种构图形式结合,这样就必须理清先后顺序。在主要圖案之后,总体纹样难以“适合”轮廓,因此视频中针对构图中的“疏漏”这一环节,将暂停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范画中的“不完整”性,然后继续播放如何有条理地分析并展示填充过程,让图案“适合”轮廓,抑或如何根据轮廓调整填充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