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海洋与渔业》记者 周礼雄
为进一步丰富广东渔业资源的多样性,有效保护渔业生态环境,推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6月26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绿美广东——2023年广东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河源市万绿湖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庆营,河源市委副书记吴青川参加活动。
万绿湖及东江流域养育着一方儿女,2022年,河源全年生产水产品近5万吨,产值7.1亿元。万绿湖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曾入选首批“中国好水”五大水源地之一,是广东重要的水源地,一湖好水滋养着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及中国香港约4000万人口,是名副其实的“生命水”“经济水”,是联动着河源水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密码”,水质保护尤为重要。
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向万绿湖水域投放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等苗种共计560余万尾。增殖放流鱼苗的品种、规格结合了保护净化万绿湖水质资源的要求、库区渔民的渔获物情况以及鱼类的生物学习性。草、鲢、鳙是河源常见的经济鱼类,被称为净化水质的“清道夫”,其种群的壮大可有效抑制蓝藻、微生物的泛滥,改善河湖水质,助力万绿湖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标准。通过大力推行“人放天养”“以渔净水”治水模式,持续促进万绿湖水质和渔业生态平衡,切实保障万绿湖水质安全,让万绿湖的水更清、山更绿、生态环境更优美。
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水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广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30多年举办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据统计,全省近年累计用于增殖放流资金逾3亿元。今年以来,广东已连续举办了多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为广东的江河湖海注入新鲜“血液”,丰富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增殖放流提高渔业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增加渔获量,提高渔民渔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