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调查与家庭支持护理干预

2023-08-29 12:16黄月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2期
关键词:因性胃癌情绪

黄月华

(南靖县山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 南靖 363600)

胃癌的发病率在世界癌症的发病率当中大概居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手术为胃癌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仍然需要辅以其他治疗方式,用以提高或巩固治疗效果。化疗是术后常见的辅助治疗方式之一,虽然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在化疗过程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易滋生心理问题,降低化疗依从性,从而不利于病情的控制[2-3]。基于此,我院对10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分析家庭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为(51.28±5.14)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23±0.56)年。试验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为(50.49±5.3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38±0.47)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主要是遵医嘱为患者实施对症处理,交代患者和家属术后相应的注意事项、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

试验组给予家庭支持护理干预:①胃癌患者离不开社会支持,需要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健康宣传,讲明家属的情感支持对稳定患者心理情绪的重要性,告知家属在患者面前尽量不可表露不良情绪,以免引起或加重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其次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同时调动可利用的社会力量,帮助患者解决医疗问题,如医疗费用等,缓解患者心理压力。②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在患者患病后,心理需求不仅不会消失,甚至更大。尤其是晚期胃癌患者而言,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灌输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的思想,对待疾病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去治疗,拥有良好的心情才能使病情快速好转,并提高治疗依从性。③尽量安排与患者疾病类型相同、年龄相仿的病友同住一间病房,使患者们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平时病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降低患者的孤独感,护理人员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谈论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以聊家常的方式进行沟通,拉近护患的关系,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还可以开展读书、下棋、散步等集体活动,增加生活的趣味性,让患者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④理想的治疗效果是建立在患者良好的依从性之上。部分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疗效不理想,从而降低后期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的依从性,导致肿瘤复发,缩短患者生命周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为患者详细介绍化疗流程及化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纠正患者错误的治疗理念,提高患者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①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主要分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②心理健康[4]:采用SAS、SDS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量表均包括20个条目,分为1~4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心理越健康。③癌因性疲乏[5]:采用RPFS量表进行评估,分为情感、感觉、认知及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分,分值越高癌因性疲乏越严重。④日常生活[6-7]:采用MDASI-C量表对患者症状群进行评估,分为情绪症状群、疲乏症状群、疾病症状群及胃肠道症状群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⑤生活质量[8-9]:采用QLQ-C30量表,分为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标准分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分别使用χ2/t校检,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10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经过问卷调查,发现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其中以抑郁情绪占比最高,为97.00%,其次为焦虑情绪,为96.00%,以担心饮食占比最少,为72.00%。见表1。

表1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调查[n(%)]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对比 干预前,两组心理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情绪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对比(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对比(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对比 干预前,两组癌因性疲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癌因性疲乏均改善,且试验组情感、感觉、认知及情绪、行为及严重程度评分均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对比(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症状群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症状群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群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情绪症状群、疲乏症状群、疾病症状群及胃肠道症状群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症状群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症状群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改善,但试验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角色功能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5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明显高于欧美国家[10]。胃癌可以引起腹胀、腹痛、饮食量下降、进食困难、呕吐等多种临床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不能正常睡眠,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发生转移后,可以导致身体内多个脏器的功能障碍,甚至最终出现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缩短患者的寿命。术后化疗是常用的一种辅助方式,可控制病情,预防肿瘤再次复发[11],但在化疗过程中,患者不仅需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影响,也需承受长时间的治疗及化疗中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患者易滋生不良心理情绪,甚至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抗拒治疗心理,对化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常规护理过于注重临床治疗效果,而忽视患者心理状态,导致护理干预起不到巩固或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10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经过问卷调查,发现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其中以抑郁情绪占比最高,为97.00%,其次为焦虑情绪,为96.00%,以担心饮食占比最少,为72.00%。由此可见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心理问题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13],社会支持可改善患者心理,提高预后质量,且社会支持与患者生活质量也存在一定相关性,无论是客观支持,还是主观支持,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是疾病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而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的主要内容,可保障患者基本生存条件,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当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其生活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家庭及社会。同时家庭支持也能为患者倾诉自身心理提供机会,以便于更加正确地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实施根据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患者角度来看,倾诉可缓解心理压力,更利于接受家庭成员的帮助,进一步缓解心理问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注意每位患者的社会网,明确患者在受到困难后能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人员,以帮助能快速缓解心理情绪。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深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已然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4-15]。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保证生理健康的基础,而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在胃癌患者中,长期受疾病的折磨,会使其滋生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因此,加强对胃癌患者心理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情绪评分(43.41±4.42)分、抑郁情绪评分(42.32±3.56)分,均低于参照组的(47.24±4.47)分、(47.57±4.42)分,P<0.05。提示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其原因在于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观念,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同时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帮助其建立自信心,从而达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

癌因性疲乏是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患者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癌因性疲乏发生率可达90%左右[16]。其原因在于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引起血常规异常、胃肠道反应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最终引起疲乏。而一旦发生癌因性疲乏,会极大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而发生记忆力减退、虚弱等症状,加重病情,降低生活质量。与一般劳累感不同,癌因性疲乏不能通过休息或者睡眠进行缓解,且持续时间长。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情感评分(2.11±0.59)分、感觉评分(2.14±0.45)分、认知及情绪评分(2.32±0.56)分、行为及严重程度评分(2.51±0.59)分,均低于参照组的(4.26±1.02)分、(4.08±1.35)分、(4.04±1.14)分、(4.46±1.02)分,P<0.05。提示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相关研究表明[17],癌因性疲乏与患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积极乐观的心理情绪可降低癌因性疲乏症状,反之负性的心理情绪会加重癌因性疲乏程度。而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缓降低癌因性疲乏水平。

胃癌早期的症状是不典型的,可能与胃炎、胃溃疡的症状有些相似[18],如嗳气、饱胀不适等。中期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疼痛,且疼痛常常没有明显的规律。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贫血、厌食等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且疼痛的程度较重,并可出现呕血、黑便、恶病质等。同时晚期也会影响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导致人体在短期内迅速消瘦。在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除了胃肠道疾病之外,还存在多种不适症状,且这些症状可同时存在,并以症候群的形成发展[19],从而极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情绪症状群评分(3.07±1.02)分、疲乏症状群评分(2.23±1.02)分、疾病症状群评分(3.21±1.05)分及胃肠道症状群评分(3.56±1.24)分,均低于参照组的(4.21±1.05)分、(3.26±1.06)分、(4.34±1.07)分、(4.84±1.27)分,P<0.05。提示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日常生活的各种症候群。其原因在于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对化疗的依从性,进而保证了治疗效果,缓解症状。

生活质量评分是对患者身体、生理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评估方式,在临床应用广泛。在胃癌术后患者中,化疗会降低生活质量,与化疗不良反应、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2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躯体功能评分(66.32±5.56)分、情绪功能评分(4.11±4.19)分、社会功能评分(74.23±6.12)分及角色功能评分(66.21±6.25)分,均高于参照组的(60.04±5.14)分、(57.26±3.52)分、(69.26±6.06)分、(57.34±5.57)分,P<0.05。提示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是由于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症候群,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常伴有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而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同时有利于稳定家庭关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因性胃癌情绪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