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3-08-29 12:56张金宝
学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自我管理初中

张金宝

摘 要:班级管理中,仅仅依靠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效果有限。在“学生本位”教育思想的引导下,班主任应积极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丰富班级管理模式,融入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文章探索了初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打造学生管理队伍、示范柔性管理方法、培养学生集体观念等班级管理路径,希望能为广大班主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生本思想;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7-016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7.053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传统的班级管理通常以班主任为核心,导致班主任不得不面对艰巨、烦琐的任务。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本位”的班级管理理念愈发普遍,学生自我管理开始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班主任管理起着促进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已经相对成熟,符合自我管理要求,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积极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班级氛围,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一)顺应学生成长

初中阶段是学生萌发自主意识、建立独立人格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多数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教师、家人和社会的认可。因此班主任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自我管理,为其提供广阔的自由独立空间和足够的自我实践机会,是顺应学生成长变化的重要举措[1]。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自主独立心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对其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二)适应社会需要

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工作,能够为学生日后的社会参与奠定基础。在自我管理中,学生能够积累必要的人际交往经验,学会及时、科学地管理个人情绪和行为,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社会参与,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范。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型、管理型人才,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有意识地创新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手段,对发展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大有助益,能够高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减轻班主任管理压力

学生自我管理是帮助班主任分担班级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之一。在革新班主任管理模式视角下,学生自我管理为班主任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帮助班主任分担一些日常琐事,学会解决一些基础的班级问题,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压力。班主任可以一边享受“改革班级管理”的挑战,一边消除缺乏必要性的管理压力。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关键点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涉及“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

(一)管理學习

学习方面,学生自我管理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贯穿课内外。班主任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学习,使其自觉反思学习成绩,认识到学习方法、态度、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改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不仅可以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还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班主任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成绩、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管理。

(二)管理生活

生活方面,学生自我管理内容包括个人交往、班级活动等,有助于锻炼学生独立解决人际交往冲突、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初中学生的班级生活时间相对延长,出现人际冲突、班级矛盾的可能性也因此提高,班主任不能完全保证每一次发生冲突时都及时到达现场,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调节、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应利用班级日常活动中的偶发矛盾,及时引导学生管理生活,培养相应的思维与能力。

三、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方法

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学生自我管理,应脚踏实地,稳步开辟有效路径。下面阐述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

(一)激活学生管理意识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独立的意识。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过于严格地约束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不能保持自我管理的积极行动。由于习惯于“被管理”,部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尚未形成,没有深刻意识到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这也是影响其自我管理的重要因素。对此,班主任应从“自我”与“主体”两个角度同时切入,切实激活学生的管理意识。比如在制定班级制度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主制定规则,根据平时对班级生活的观察,自主确定“应该遵守哪些制度”“应该杜绝哪些行为”。再如在组织班会或大扫除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想法,将其适当纳入实际活动。还有,在课堂教学反思中,班主任可以抛出反思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学习问题,自主提出优化学习的想法。学生在班级中持续参与管理各项事务,能够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感悟,从而激活自主管理意识,为在班主任管理中展开自我管理带来能动作用。

(二)打造学生管理队伍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让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监督学生,因此打造一个科学的学生管理队伍至关重要。首先,班主任要坚持“全体学生参与”的原则,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给予学生相同的自我管理权利和机会[2]。其次,班主任要组织建设“班干部带头”机制,选出自我管理能力突出的学生,组建班干部队伍,发挥“班干部”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领头示范作用。由于管理意识发展程度不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出色地进行自我管理,协调班级事务,若没有“领头人”,学生的自我管理极易出现“一盘散沙”的情况。而班干部队伍产生于学生群体,兼具“领头”作用,每一名班干部都可以是其他学生的“领头人”。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自我管理初期的表现,选出能力过人、威望较强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并为其分配相应的班干部任务,使其明确个人责任。之后,学生自我管理稳步推进,班主任可以开发“班干部轮岗”制度,在班干部队伍之外,重新选出具有才干和能力的学生,替换原有班干部队伍中能力不足的成员。这种“轮岗”制度,通过给予学生进入班干部队伍的公平机会,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成为班干部”的目标的驱动下,更积极地进行自我管理,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更努力地为班级服务。

(三)示范柔性管理方法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一种管理方法,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尊重被管理者的个性,融入情感手段。与“刚性管理”相比,这种管理具有更大弹性和更高接受度。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刚性管理”产生反感情绪,削弱了自我管理的实践效果。班主任使用柔性管理方法,能够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和谐性。班主任应正确看待学生对柔性管理方法的认识局限,向其示范柔性管理方法的具体实践策略[3]。比如,在帮助学生处理矛盾冲突时,班主任应耐心倾听学生对事情起因、经过的叙述,充分了解背景情况,避免误会和主观判断,确保公正、公平。在对不同学生提出学习和班级生活的建议时,班主任应“对症下药”,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使其得到与自身特点最匹配的建议。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班主任应少用“必须”“一定”“务必”等绝对性语言,多用“可以”“尝试”“不妨”等建议性语言,弱化学生“被约束”“被要求”之感。学生在班主任管理中体验“人性化”,学习“人性化”管理方法,能够在自我管理时化为己用,使自我管理处于和谐氛围下,最终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四)培养学生集体观念

集体观念,也称集体意识,是集体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学生增强集体观念,能够正确认识班主任的“家长”角色,对其自我管理具有一定意义的帮助。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团体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进一步增强其班级“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不仅能有效管理自己,还能借助自我管理能力,及时管理、帮助集体其他成员。以主题班会为例,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我的班级我来管”“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等主题班会活动,鼓励学生讨论自我管理方法。班会上,班主任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学生自我管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挖掘自我管理内涵,再联系班级实际,让学生说出关于“集体”的认识,踊跃发表自我管理观点,并对班主任管理提出一些建议。而团体活动可以围绕体育运动、传统文化、班级风采展示等要素展开,使学生在团体活动过程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持续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同样可使学生自我管理在班主任管理中达成有效实践。

(五)强化学生思想道德

君子先立德,后修身,才能有所成,思想道德品质在一个人的行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思想道德品质越高尚,学生越能在自我管理中建立积极心态。因此,班主任应适度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4]。比如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思想道德教育宣传片,讨论思想道德内涵,督促学生写下观后感,制作“思想道德学习心得”手抄报。班主任还可以定期开展思想道德主题辩论赛,围绕社会热点新闻设置辩题,让学生从“守德”“失德”两个角度展开辩论,并从中吸取教训,重构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再比如,班主任可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一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思想道德的途径之一,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形成乐观心态,有效应对心理异常现象,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班主任还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契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一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边使学生优化思想道德品质,实现班主任管理的“立德”目標。在此基础上,以“德”驱动学生自我管理,获得有效成果。

(六)完善班级管理模式

将学生自主管理融入班主任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应全力完善该班级管理模式,以便为学生自我管理打造最佳环境。对此,班主任可从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班主任要主导建设学生自我管理评分机制。所谓评分,也是评价,及时评价学生的自我管理情况,评估其成果与弱项,针对后者提出调整方法,是使学生不断改进自我管理的重要过程。班主任应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评价指标,稳步落实有效评价。随着学生逐渐熟悉自我管理评价模式,班主任还可以督促学生开展自主评价,以此体现学生自我管理评价的“人性化”,让学生乐于被评价,并在评价中逐渐探索自我管理新方向。

其次,班主任要跟踪观察学生的自我管理状态。虽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但班主任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灵活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适当干预、介入。比如,班主任应及时观察学生,当发现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自我管理方法争论不休时,应结合以往班主任管理经验,点拨观点相悖的学生,为其提供新的视角或思路;当发现学生对自我管理有明显懈怠时,班主任应与其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心理状态,顺势强化指导。

(七)搭建家校联合平台

学生自我管理还包括在家庭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我管理。除班级这一“主阵地”之外,家庭是学生另一个学习和生活的战场,学生在家庭中的自我管理,对班级自我管理有一定影响,班主任不仅要在班级中管理学生,也要适当管理学生的家庭生活[5]。为使学生以家庭为背景的自我管理顺利展开,取得良好效果,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家校联合育人平台。班主任可以远程监督学生自我管理,为学生提供指导,也可以与家长及时进行交流,让家长成为班主任的“眼睛”和“耳朵”,帮助自己掌握学生的自我管理动态。家长可以通过与班主任的交流,了解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家庭生活中主动向学生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并向班主任学习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正确方法。而学生将自我管理由班级迁移到家庭中,能够成功规避“时断时续”的自我管理,凭借延续性的锻炼得到持续的成长。三个层面的积极意义融合发力,对学生自我管理在班主任管理中的深化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要想让学生在班主任管理背景下进行自我管理,班主任需要激活其管理意识,综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而学生自我管理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对学生的阶段性成长、社会化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压力。初中班主任应积极改革班级管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学生家庭活动也不容忽视。班主任应主动联合学生家长,拓宽学生自我管理空间,使其积累更加丰富的自我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练.初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探索[J].家长,2021(36):175.

[2] 潘虎平.试论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J].文理导航(中旬),2020(10):70.

[3] 李燕.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究[J].甘肃教育,2020(18):44.

[4] 杨继发.关于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思考[J].新课程,2020(27):212.

[5] 范晓麟,高肖.初中班主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7):123.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自我管理初中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