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四重意蕴

2023-08-29 15:12:09陈海龙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大思政核心素养

陈海龙

[摘要] “大思政”教学对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起到了定向导航作用。本文以高二年级“生涯有度·生命有质”主题班会为例,从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核,开展富有仪式性、多样性、生动性的主题班会活动,突出教学内容的辩证性、开放性、科学性,调动学生、家长、教师多方参与四个视角,落实了班会课应当聚焦的政治认同、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大思政”;主题班会;核心素养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正改变着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为此,我们要积极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善用大课堂,讲好思政课。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高二上学期,基于班级日常生涯规划教育持续推进的现实基础,开展一次具有理想高度、思维深度、幸福温度的主题班会,可以起到凝魂聚气、承上启下、提神醒脑的良好效果,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助推作用。

“生涯有度·生命有质”主题班会,紧扣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是课堂的“魂”;开展富有仪式性、多样性、生动性的互助活动,是课堂的“形”;突出教学内容的辩证性、开放性、科学性,是课堂的“味”;调动学生、家长、教师多方参与,则凸显教育的本质——育人,以此勾勒出主题班会的“四重意蕴”,让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铸魂,凸显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文化从心理上的认可与认同;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状态,是学生在政治认同心理的指引下,科学理性、有序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在主题班会中旗帜鲜明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达到凝心铸魂,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时代使命感、文化认同感,助推个体生命历程实现宽广而深远生长的效果。

本节课,从学生的自我生涯认知入手。在第一个环节“再谈理想,提炼生涯关键词”中,主持人给出了这样的思考题: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将学生置身于宏大的时代背景中,让学生自觉地剖析自我内心,将个人发展与时代需要进行有效对接,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表达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刻认识,流露出对自己将来美好生活的寄托。这种“高起低落”的导入形式,一方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担当感切入主题,使整节课立意宏大。另一方面,在问题的思考与交流中,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深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塑形,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前青少年必须关注并落实的德育内容。但要让理想信念教育达到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效果,就需要在教育形式上进行精妙设计。日常教学中的班会课在内容上有两种误区——事务传达或单纯娱乐;在形式上有两种极端——班主任唱“独角戏”或学生完全自主。把班会课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域,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精神追求,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是班会课应该特别突出的一个功能。

本节课依据高二阶段学生心理特征和持续性生涯教育的班情,采用视频演播、课堂辩论、家长主题讲话、情景剧展示等形式,让课堂形式鲜活起来。课堂导入视频,是由班主任和学生精心录制的,反映了一学年来学生们在班级生涯教育中的真实镜头。学生们在回顾班级日常状态时,看到每个人不经意的美好瞬间,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这是情感的积蓄。在针对生涯温度、深度、高度(如下表所示)发表看法时,采用“微辩论”的形式,学生在阐明自己主张的同时产生观点碰撞,增强对问题的深层次认识,让生生互动得以实现,这是情感的生成。

在“践行规划,开启人生新篇章”这一环节中,邀请一位家长以“人生长行,携爱前行便是正道”为题讲述了他和他们团队的故事。他是一位小学校长,也是重庆青年志愿者爱心助学团的发起者。从2012年起,这个天使团队每年驱车数百公里、步行数十公里,奔赴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高田乡坡上村,一对一帮扶这里的38位贫困学生。他们用爱与良知,谱写人间大爱,为共同的愿景,不迟疑,不懈怠,成为有故事的佼佼者;以使命为驱动,让灵魂更高贵,用信念与担当实现了自我生命价值。来自家长的声音促进家校融通,让课堂充满人间大爱,这是情感的升华。

班会收尾,班主任和学生同台表演情景剧“相约2035”,以村官、白领、企业高管、技术人才、老教师等角色,再续师生之约。剧情表达了人生不被定格,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幸福,甚至对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进行了讽喻,让教学释放真情,这是情感的沉淀。

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情感演绎,使课堂教学达到了真切、精准、务实的效果,避免了虚假、模糊、空洞的误区,让学生在情感的渲染中对社会发展充满憧憬,对自我成长充满期待,为理想信念的培育增添了鲜活的生活趣味。

三、体味,涵养科学精神

高中课堂应具备一定的思维层级,课堂教学内容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導向。其中,科学精神所包含的追寻真理、实事求是精神,敢于批判、辩证理性精神,积极探究、开拓创新精神,应成为班会课需要设计并着重落实的科学精神。

在“体味生涯,感悟生命有质量”这一环节中,针对有同学认为的有温度的生涯发展应该遵从内心、自由自在、有自我存在感的结论,主持人分享了一个本班事例:杨同学率性、随性,很想让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更多的自由,但好像这样的状态并没有使她开心,反而陷入无助和彷徨。

就此情景设问:大家觉得小杨对生涯温度的理解有偏差吗?真正的生涯温度到底指什么呢?这一问题有两位同学给出了不同观点:

甲同学:我认为杨同学对生涯温度的坚持是正确的。试想,人活着最本质的追求是什么?难道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的生活都是被安排、被规划的吗?这种安排我们自己能否接受呢?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说:“如果我以一种戴着面具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对人对己都是毫无帮助的。”所以,我觉得杨同学的这种迷茫只是暂时的,她还不够坚定,要坚定地走下去。

乙同学:我跟甲同学的观点有所不同。杨同学实质上没有理解“温度”的真正内涵。真正的温度,不是只关注自己,那样的温度是“低温”,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生涯温度不仅要自己感觉到幸福,而且要为他人提供方便。人生真正的价值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种温度是“高温”,这才是有质量的温度,有价值的温度。

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课堂有了争论,有了生成。围绕教学内容探讨符合生活逻辑、学理逻辑的问题,触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问题探究中实现了思维提升。以充满人情味的课堂氛围触发学生的心灵敏感区,在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和本质的认识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把理论知识、价值认同凝练为指导学生对外探索的实践能力,达到了教学成果的终端呈现和检验,实现了学以致用。

四、育人,激发公共参与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活动,更是知识创造的活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活动。教学活动是树人的工程,所树之人并非要成为圣人,但必须是有信仰、有人格、能坚定、善努力的真实生命个体。学生成长需要群体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主题班會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有的放矢,着力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高二阶段是“生涯探索”的黄金时期,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贴近社会、了解社会,接触更多的社会信息,不断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为接下来的高中学习导航定向。在立德树人这条道路上,老师、家长、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要一起学习、进步、创造。一节有价值的主题班会从设计到实施,必然是全体参与者脑洞大开、共同完成的结果。在这种合力下,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检验,家长的育人地位得以显现,达到同向共生。

本节主题班会从方案征集、方案确定、文案策划、编剧导演、后勤保障等每一个细节都是全体参与者群策群力的结果。深入内心的教学不是老师或学生的一厢情愿,而是双向主动的创造活动。在这种氛围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展现自己,达到了班会课凝聚人心、强化共识、深化情感的目的。多方参与的主题班会能引导学生生发集体主义精神,热心公共事务,践行公共道德,遵守规则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生涯有度·生命有质”主题班会中,“度”和“质”是一对辩证关系,通过铸魂、塑形、体味、育人的四重意蕴,使得本节课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得到了恰当的提炼和升华,不仅提升了主题班会课堂的品位,更让“大思政”背景下的育人理念具有了在思政课之外落地生根的土壤。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大思政核心素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52:30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47:02
初中生挫折应对主题班会方案设计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7:30:10
浅谈主题班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0:17:42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 23:41:55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22:11:53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