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桂芹
素质教育对小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对班级整体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负起责任,尤其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提出“五心”班主任的理念,鼓励班主任要用“五心”守护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和生活自信,促進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推动学生进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让班级发展行稳致远。
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遵循“拒绝粗暴、用心观察、理解学生”的原则,注重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为此,应明确“五心”班主任的内涵,掌握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五心”班主任的内涵
班主任工作更多地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尤其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班主任要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启明灯和风筝线,引导学生确立有效的学习目标,并按照正确的方向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要在其人格发展、思想进步、行为自控等方面予以积极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做有智慧的班主任。本文提出的“五心”包括爱心、细心、耐心、信心和巧心。
爱心,即班主任应该用爱心守护班级学生的发展,认真观察学生的身体、心理、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其帮助,助力学生攻克难关。
细心,体现在班主任对班级以及学生日常小事的管理上,应该周到细致地管理,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分析学生的问题起因,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温暖。
耐心,需要班主任保持持续性的责任感,无时无刻不为学生着想,同时在学生处于困境时用耐心帮助其解决问题。
信心,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态度上,相信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巧心,则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智慧上,教师不应该用强硬的态度以及冰冷的规则去要求学生、管理学生,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花心思仔细琢磨和研究学生的需求,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心”理念的内涵虽然简单,却囊括了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责任。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立志成为全面型,“有心”的班主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二、“五心”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一)用爱心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由此可见,教育是一个需要爱心和爱护来完成的事业。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爱心能够启蒙学生的心智、激励学生的思想、发现学生的优点,只有班主任充满爱心,学生才会亲近班主任,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价值。另外,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不是单向输出的,而是双向反馈的。但是,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班主任对学生持有爱心,态度强硬冷漠、不照顾学生、不关心学生的班主任大有人在,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可以体现在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两个方面。在身体方面,班主任应该做好日常督促,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注意饮食卫生、正常作息,做好手机管理,不要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心理方面,一项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率逐渐递增,而且很多心理问题隐藏性较高,很难引起班主任和家长的重视,导致学生出现语言行为异常。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生身体方面,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绘制生活作息表,让学生认识到正常作息的重要性,规划好每天的课余生活,如晚上的作业时间、娱乐时间、朗诵时间、背单词时间、运动时间等。班主任要鼓励家长配合教师共同督促学生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每天的学习、运动、娱乐、背诵等环节在班级群完成打卡,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可以积一分。在学生的心理发展方面,为了培养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班主任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如约谈上课不积极的学生;约谈性格内向的学生;组织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组织班级团建互动,打开学生心扉,释放学生压力,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不管是对学生身体的关注还是心理的引导,都源于班主任的爱心,只有带着爱心去看待学生,才能看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其发展提供科学且正确的引导,以此实现学生健康发展。
(二)用细心关注班级日常小事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对象就是学生,但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很难实现工作细化,也难以把握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当班级中出现小问题时很难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因此,在现代化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该细心,重视班级中的“小事”,从而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一双慧眼,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面对学生的真实反馈以及班级中出现的问题,班主任绝不能视若无睹。
例如,在运动会上,学生参加各类运动项目大汗淋漓,班主任就要提醒学生及时擦汗、喝水;期中考试结束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放松一下,缓解学习压力和学生焦躁的情绪。当某个学生处于情感脆弱的时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缺乏动力的时候,班主任就要换位思考,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理解学生当下的处境,用爱温暖学生的内心,听懂学生、看懂学生。当某个学生难以融入集体,或者特立独行时,班主任可以及时组织班会或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改善自身的性格缺陷。当然,班主任还需要主动与学生的家长沟通,将家长的反馈作为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参考信息,从而让班级管理更高效、更科学,让班主任的细心发挥应有的价值。
总之,班主任的细心体现在对学生的观察上,观察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观察班级中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改正自身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用细心实施针对性的班级管理。
(三)用耐心引导学生学习发展
缺乏耐心是现代小学班主任的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犯错误、成绩不理想时,班主任或冷漠,或急躁,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因此,面对班级成绩问题或者学困生问题时,班主任应该静下心来,围绕学生的真实情况展开探究,找到其中的关键问题,耐心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从而取得学习进步,这才是一个合格班主任应该完成的工作。
例如,面对班级内的学困生,班主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从班级整体出发,确定学困生的范围,找到学困生帮扶对象,并主动与其单独约谈,了解每一个学困生当下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各学科的成绩等。在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后,班主任可以采用“小目标法”鼓励这些学生确定每一个学科的小目标,然后确定每一个小目标完成的周期,班主任根据学生设立的目标进行必要督促,并组织其他学科教师按照学生设立的目标检查,进一步激励学困生按照正常的学习节奏参与班级学习。另外,班主任也可以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鼓励其承担班委角色,采用“鼓励法”让其发现自身的价值,并通过实际行动为其他学生做好表率,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通过学困生的例子可以看到,班主任在解决学困生问题时必须有耐心,应深入学生的本质问题,了解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因素,并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走出学困生的圈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当然,在引导学困生成长方面,班主任肯定会遇到诸多问题,如学生的不配合、学科教师的教学压力等,班主任应该做好多方面的工作,用耐心去感化学生,指导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用信心做好班级班风建设
在小学阶段,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极度缺乏自信,如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差、受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等,在生活和学习上与其他学生形成差距,影响了心理素质。而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是影响班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学生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有信心,用自身的信心去培育学生的信心,做好班级班风建设,推动班级管理质量提升,行稳致远。
例如,有个学生学习虽然很努力,但是思维模式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课堂上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班主任经过了解发现,该学生的自信心非常差,一旦在课堂上跟不上,或者课下遇到学习困难就容易崩溃,甚至出现放弃的念头,而学生的家长只以为学生偷懒、懈怠,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发现问题后,班主任主动找到该学生,了解其学习情况以及当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给予其坚定的鼓舞,向其传授一些学习技巧以及课堂听课技巧,引导其纠正落后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其逐步取得进步和提升。
总之,班主任的信心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强心剂,只要教师相信学生,并且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学生,就一定能看到学生的变化,取得不错的教育效果。
(五)用巧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班主任的巧心重点体现在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创建中。因此,班主任可以关注班级的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精彩的班级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班主任通过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想法,挖掘學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让班级管理科学有道。
例如,班主任可以选择特定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低结构材料进行废物利用,制作手工艺品,并用这些手工艺品装饰教室。在活动中,班主任就可以作为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设置一个手工艺品的制作任务,引导各小组成员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感受分享”的过程,积极地参与班级集体活动。通过班主任巧妙的活动设计,班级文化氛围得到了显著增强,学生能够更积极地融入班级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的巧心其实是一种管理智慧,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技巧,班主任要拥有一颗巧心,联合爱心、耐心、细心、信心,给予学生无限关爱,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发现自我价值,推动自我成长,从而促进班级整体进步,实现班级行稳致远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做“五心”班主任的举措对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促进班级高效管理具有突出的实践意义。在新时代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坚持“五心”指导方针,用爱心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和谐发展;用细心关注班级中的日常小事,关注班级细节;用耐心引导学生学习发展,解决学困生遇到的问题;用信心做好班级班风建设;用巧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从而全面落实小学班主任“五心”工作理念,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