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闻直播的内在逻辑与创新路径

2023-08-28 04:40熊江萍
视听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同场编导用户

熊江萍

从游戏直播、秀场直播,到新闻直播、带货直播,再到演唱会直播、体育直播,随着智能手机、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直播,特别是移动直播,从工具化“快速发起”的简单、快捷、交互,逐渐进入基础设施“标配式”的高清、专业、高效,也成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众多主流媒体发展融合传播的重要抓手。

然而,当移动直播成为新的流量场之后,大量媒体账号快速涌入,而不少移动新闻直播只是原有电视直播“一源多屏”的简单移植,未实现直播形态的进化。主流媒体如何理解和应用移动新闻直播,移动新闻直播对直播编导的业务素养提出哪些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理解直播:交互性、轻量级、同场感、场景化

移动新闻直播报道是以小型移动设备为接收终端,由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发起,以实时采制、同步播出、即时互动的方式为互联网用户提供的多媒体视听新闻信息服务。[1]

学者彭兰认为,相比电视时代用于“观看”的直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不仅需要视觉体验,还需要亲临现场的真切感受,和“我在现场”的存在感。移动互联网及直播技术为媒体用户“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提供了可能,形成了更广泛的“在场感”。[2]

2016 年移动直播元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率先布局移动新闻直播,推出直播平台“央视新闻+”APP。时任新媒体新闻主任的杨继红提出移动直播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交互性——用户通过评论、弹幕等方式交互,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接受者和生产者;轻量级——直播的门槛越来越低,一个人一部手机就可以发起直播;同场感——电视直播仍是一个节目,而移动直播是搭建了一个事件平台,直播本身带来的围观、用户对于直播过程的影响力,这些本身也构成了事件的一部分。[3]

近年来,随着“轻量化、移动化、云化”的技术路线得到更广泛深入的应用,以及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社交短视频平台发力直播,移动直播“交互性、轻量级、同场感、场景化”四大特征进一步凸显。

一是多元交互。融合H5、VR/AR 等技术,实时评论、弹幕上墙、多角度观看、点赞、发放“福利”、在线调查、直播预约、截屏转发……多种参与方式让报道充分触达用户。他们不仅仅是收看,还能沉浸式地体验与互动,进而产生新的内容,甚至推动直播进程。

二是从拍摄设备和接收终端的轻量级,演进至移动制播系统、演播区的轻量级。“远程制作、云端录制”,5G 便捷式移动制播系统的敏捷高效让移动新闻直播的门槛更低,发起速度更快,直播空间更广,时间更长,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和报道样态更加丰富。

三是同场感。移动直播高度趋近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在同一个直播间,用户针对报道内容分享各自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实时发声、互动交流,带来贴近现实的同场感。这不仅催生了新的舆论生态,还能够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陪伴社交体验。

四是场景化。敏捷高效、同场交互,移动直播为打通“内容+ 社交+ 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相比电视直播,移动新闻直播适配的题材类型具有更大包容性,医疗、天文、教育、读书、萌宠等知识类与陪伴类直播成为泛资讯类直播倍受欢迎的垂类内容,更多元的应用场景随之而生。

二、“玩转”直播:多维复合的“六边形战士”

与电视新闻直播不同,移动新闻直播的播出平台多元、传受双向交互。以央视新闻为例,包括央视新闻客户端与微博、抖音、快手、B 站、视频号、今日头条、百度、腾讯新闻等在内的日常直播分发平台就有13 家。各个平台的产品定位、用户内容偏好、推荐机制、互动玩法、运营工具、流媒体传输协议,甚至直播海报图尺寸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直播编导兼备运营、产品、技术素养,前延后展、全链条考虑直播业务。(见图1)

图1 新媒体新闻直播业务流程示意

(一)一专多能,完善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视新闻直播形成了一套基于专业分工的流程化操作——记者、摄像、编导、导播、切换、音频、字幕、放像、通联等岗位各司其职、相互协作。“轻量化、移动化、云化”技术解决方案在移动直播场景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与工作门槛。移动新闻直播编导的工作,也因此变得“高度集成”。在一场日常直播中,直播编导往往身兼数职,既是编导,也是导播、通联、放像、字幕、视音频剪辑,需要随时协调、处理播出中的紧急事件和意外情况,还得与前期记者/ 主播、视觉设计、前后期技术系统负责人员、不同直播分发平台的内容运营编辑等,一起细化执行方案、查缺补漏,共同完成节目制作、分发、运营与二次传播。

而一场信源数量繁多、传输方式复杂的大型移动新闻直播,又需要直播编导能够在导播、编导、通联、剪辑、运营,甚至记者/ 主播等不同细分岗位上发挥专长,互相取长补短。

一名优秀的新媒体直播编导,需要具备专业的新闻素养、深厚的人文社科知识功底、高度的责任心,熟悉直播业务,掌握全媒体传播技能,对新技术敏感,具有好奇心、同理心、洞察力与创新力,能够持续挖掘新节目样态、新技术空间为报道服务。

(二)双向交互,用户思维驱动下的内容深耕

1.选题边界拓展:从新闻到泛资讯

移动终端是一种伴随性、生活化的媒介载体,播出平台的特点和用户使用习惯也使得移动新闻直播选题从新闻类向泛资讯类延展。除了传统的重大时政新闻、突发事件,有悬念、进程感与关注度高、能够激发用户价值共鸣的热点事件,生活服务、健康科普、星空许愿池等话题性、互动性强的知识类与陪伴类内容,也成为移动新闻直播的热门选题。(见表1)这就需要直播编导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洞察力和同理心,广泛的新媒体阅读习惯,能够第一时间敏锐捕捉到网络热点和网友情绪。

2.互动推动叙事:从“听广播、看电视”到“玩手机”

不同于电视、广播的线性传播,新媒体平台缺乏固定的“约会机制”。为了获得持续关注,提升用户黏性,平台运营人员通常要求移动新闻直播的单场次时长控制在30 分钟以上,既方便平台提供推荐资源,也方便随机进入直播间的用户能够观看、评论甚至在线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实时进展。当新闻事件的动态进程足够丰富的话,窗口时间有可能被拉长至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以2021 年9 月25 日“孟晚舟归国”报道为例,央视新闻在航班抵达深圳的4 小时前推出移动新闻直播《晚舟!欢迎回家》,飞行航迹图实时展现了包机所在位置,机场塔台内、核心停机坪上的直播画面,让网友能够与塔台工作人员、停机坪上的迎接人群“同场”共情。塔台与包机的空中通话“祖国永远是你最强大的依靠”,走出舱门的孟晚舟与飘扬的国旗同框,都在直播中完整呈现。长达五小时的直播,现场画面、记者连线与直播间滚动刷屏的网友留言,搭建起立体、实时的交流场,不断给直播注入新的信息,推动报道叙事。央视新闻各平台直播总观看量近4.3 亿;# 孟晚舟回到祖国# 相关热搜话题阅读量36.4 亿,话题讨论量84.7 万,有网友留言表示:“这才是热搜该有的样子!”

了解到“互动”这一移动新闻直播区别于广播、电视直播的关键特质,直播编导就能够更自如地设计报道方案。比如,要求记者主动加强与用户互动,在直播过程中向用户提问,激发大家分享对新闻事件的感受,引导用户评论;在直播过程中,为记者提供有价值的用户弹幕和评论,即时回应网友关切;根据用户关注的话题方向,实时调整报道内容,切换拍摄视角;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直播预约、头像上墙、投票抽奖等互动工具,从而形成更广泛、更沉浸式的“在场感”。

3.数据驱动内容运营

针对一场移动新闻直播,直播编导从运营角度可以关注的指标包括:平均每分钟在线人数(ACU)、人均观看时长、关注率、互动率、累计观看人数/ 人次、用户画像、消费偏好等。

了解不同平台能够提供的后台数据及其算法推荐机制,能够帮助直播编导在选题策划、内容设计、报道节奏、播出时间甚至嘉宾选择上,更符合平台的推荐策略,从而获得更理想的传播效果。

从电视直播到移动直播,变化的不仅是传播平台和渠道,还有传播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表达方式、传播场景、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流程,以及受众在全媒体环境下养成的新需求。因此,对于直播编导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全面,从原来的“专业化”逐渐向“一专多能”甚至是“全能型”转变。兼具新闻素养、全媒体传播能力与互联网相关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移动新闻直播业务所需要的人才。

三、直播未来:持续创新的学习能力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直播解决方案的优化,打破了新闻报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束缚,移动新闻直播的发起、传输和观看更加轻量化,抵达新闻现场的成本更低,传播主体和平台更多元,直播的时间更长、空间范围更广、交互性更强,高度趋近于真实的人际交往环境,为新媒体用户“进入”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提供了更多可能。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趋向于复制人类传播环境,复制前技术时代的平衡的环境。[4]无论是5G、6G,还是VR/AR、元宇宙,抑或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新媒体”,都可以被视作更快速抵达现场、更全面还原真实、更深入报道事实的工具,这也要求直播编导能够具备持续创新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迭代的探索精神,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以适合新时代的报道需求。

猜你喜欢
同场编导用户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关注用户
胡须大赛
关注用户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想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