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校园里的植物》课堂中基于手机App的探究教学

2023-08-27 15:38周法科
小学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手机app科学探究小学科学

周法科

〔摘    要〕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将手机App技术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设计出小学生喜欢的科学探究课,成为小学科学教师努力的方向。本文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为例,提出四条教学策略:结合App,确定目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应用App,进行探究;因地制宜,应用拓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手机App;科学探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317  (2023)  20-0049-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力争做到课程资源与科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校外学习与校内学习的相互促进,原有资源和生成性资源的综合使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效整合。上述文件为信息技术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整合提供了依据。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手机App作为辅助手段出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已然屡见不鲜。据统计,能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App有几十种之多,既包括手机自带的App,如计步器、计算器、指南针、秒表、世界时钟、录音机、翻译机等,也包括从应用商店里下载的App,如形色、中国求生手册、星座月相、哇咔测噪、墨迹天气、心率检测等。可以说,一台装有不同App的智能手机,相当于一台多功能实验仪器,如果不能让手机App参与科学探究教学,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另据调查显示,智能手机的家庭普及率在县城达到了95%,在乡村也达到了90%以上。近九成的小学生都有使用智能手机拍照、聊微信、玩游戏的经历,对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都为手机App技术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

在实际的科学探究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都尝试用手机App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很多不愉快的现象,如学生争抢致使手机损坏、学生用手机玩游戏遭家长投诉等,从而打消了教师应用手机App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的积极性。

如何才能使手机App有效地服务于科学探究教学呢?笔者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手机App确定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在科学探究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学习结果。科学探究活动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目标而进行。《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分别是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因此,在制定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又要考虑所选手机App对实现学习目标的作用,共同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对《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后,笔者确定本课可以用来认识植物的手机App有:形色、识花君、百度识万物、智能拍照识物等,据此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应用手机App认识植物实践活动,认识校园里植物的名称,了解植物的相关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科学思维:分析手机App提供的植物信息,归纳概括植物的主要特点。

探究实践:能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手机App查阅的信息,设计并制作植物挂牌。

态度责任:通过应用手机App认识植物探究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产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多次提到“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在情境氛围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手机App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需要而设计开发的程序,因此,能用到手机App的科学探究教学,内容基本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特别适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科学探究的高效进行打好基础。

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一课教学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老师发现我们校园里有好多美丽的植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播放校园植物图片)。其中有两种植物老师比较陌生,同学们能不能给老师介绍一下这两种植物呢?

学生几乎天天看到校园里的这两种植物,但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更不知道相关的信息,他们如实告诉教师,对这两种植物的信息几乎一无所知,主动提出了探究问题:有什么好办法快速了解这两种植物的信息。由此引出了本课的探究课题: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科学来源于生活,身边的科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学,对学生来说也是最有价值的科学。探究的内容选择校园里学生每天都看到的植物,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每天都看到,陌生是因为学生对这些植物的信息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所以,学生在介绍时,就没有可用的信息去表达,于是形成认知冲突,为新知学习积蓄动力。

三、应用手机App开展探究活动的主要步骤

(一)播放使用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当学生明确本课要探究的问题后,立刻把重心转移到如何解决问题上来。这时,教师一定要追问学生,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用某种手机App解决问题。学生如果无法解决,教师可以提示:如果老师给你一部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你能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想出用某种手机App解决提出的问题,只不过对具体的使用步骤表述不是很完整。此时,教师可播放录制好的手机App使用视频,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比教师讲解使用方法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视频播放后,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点,进一步内化学到的使用方法,为接下来的探究打好基础。

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此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

教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两种植物?其中哪种方法最便利、快捷?

学生:可以去图书室查阅资料,或请教植物专家,也可以上网查询。其中上网查询最方便快捷。

教师:如果给你一部智能手机,你打算怎样认识这两株植物呢?

学生:可以用百度,拍照搜索。

多媒体播放自制视频:如何用手机App拍照认识植物。

手机App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便利。教师把应用手机App技术认识植物的方法录成视频,学生看完视频后,很快就明白了操作步骤,跃跃欲试,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如何把使用手机App的方法用视频简单明了地呈现给学生呢?我先用手机自带的录屏功能,把手机App认识植物的过程录下来,然后在电脑中播放,进行二次录屏,同时进行配音,并用鼠标对关键按钮进行颜色提醒,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操作流程。

(二)落实探究纪律,优化使用时机

为了保证有序探究,在探究活动前,要让学生明确进行探究活动时应遵守的纪律,以及违反纪律后的处罚措施。特别是需要进行室外科学探究活动时,如果学生在没有纪律的约束下,教师很难掌控科学探究活动的节奏及效果,甚至会出现失控的情况。笔者提出的纪律要求包括:尽量保持安静;听从组长的安排,轮流使用手机App进行探究,避免争抢和造成手机损坏;遇到意外情况及时告诉老师;及时记录探究成果。如果违反了活动纪律,则取消其下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

探究使用的智能手機一般由组长提供或由组员轮流提供。当手机带到学校后,立即装进信封,写上名字,交由科学教师保管。即使在课堂上,也是学生学习了手机App的使用方法后,在科学探究活动开始时,才把手机提供给相应的小组。当小组科学探究活动结束后,把手机及时上交给老师,放学后带回家。这样做既能避免手机损坏,又能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还有一种方法,即邀请部分家长一起参与本课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用家长的手机进行探究,这样做除了能避免上述两种情况发生外,家长的参与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自律性,又加强了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一举多得。

(三)提供汇报范例,降低表达难度

学生在使用手机App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能够搜集到大量的证据,为接下来的表达交流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做到了“言之有物”,但在实际的表达交流过程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做不到“言之有序”。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掌握的信息太多,反而不知道如何有序地去表达。这时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脚手架,也就是用关联词语串起来的一个模板,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脚手架就可以有序地表达了,降低了表达的难度,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

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中,学生用手机App搜集到了陌生植物的大量信息,但如何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汇报呢?学生开始时是束手无策的。教师可以提示:我们先来看一个介绍向日葵的例子:

这种植物叫向日葵,别名叫向阳花,是菊科,高可达3米,叶广卵形, 花黄色,花期7~8月,分布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喜欢阳光充足、潮湿环境。因花随太阳转动而得名。

学生根据例子,轻松地介绍了搜集到的植物的信息。

这种陌生植物叫石楠,别名叫红树叶、山官木,是蔷薇科,高4~6米,叶椭圆形,花白色,花期4~5月,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由于一节课的探究时间是有限的,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书写速度慢,教师可以直接在记录单上给学生提供模板,学生只需填写相应信息即可。表达的难度小了,表达的效果好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也提高了。

四、因地制宜应用拓展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用手机App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这只是手机App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浅层结合。只有把得到的证据和结论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相应的扩展,才能真正做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教学中,学生认识了陌生植物之后,我又设计了制作植物挂牌环节,把探究活动引向高潮。根据手机App的提示,学生制作了植物挂牌并挂在树上,学生进一步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因为这种成果是可见的,并且是向大众展示的,是公益的,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自我实现。同时,在制作挂牌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信息技术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诸多优势,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力弱,很容易对这些设备形成依赖。因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既要运用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这些设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要防止学生迷恋手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R-91188;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设计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14-22-X010】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喻伯军.《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S]北京:教基〔2019〕16号,2019.11.

猜你喜欢
手机app科学探究小学科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手机APP安全性测试研究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手机蓝牙的无线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