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2023-08-27 09:43邓朝文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战略考核

邓朝文

(作者单位:新拓新(深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格局迭代更新趋势明朗,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涌现,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代表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更是层出不穷,促进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新时期,企业面对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愈发复杂,如何利用好和发挥好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协调性,成为诸多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一、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

(一)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运营过程涉及的成本支出较为多样,如聘用职工、购置资产、采买存货等均需要成本的支持。如果企业成本管控得当,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闲置等问题,保障企业资金链良好运转。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较为落后,成本管控力度不足、覆盖范围较小,很容易影响资金配置的合理性。而基于战略导向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一方面能够将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预算编制整合起来,以更为经济、科学的方案确定未来资金的支配比例,并开展预算监督管控,减少浪费行为,消除成本管控盲区;另一方面,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倡导全方位、全过程、全成员参与,以有效扩大成本管理的覆盖范围,提高资金利用率。

(二)有助于推动企业战略实施

传统全面预算管理由于缺乏企业战略视野,很容易出现偏重财务指标而忽略战略目标的情况,导致企业过度压缩成本,忽视战略实施环节对于资源的合理需求,从而阻碍或制约战略目标的落实。而基于企业战略视角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较好地规避这种目光狭窄、短视的误区,使管理范围扩大到竞争战略、营销战略、融资战略、人才开发战略等多个维度,还能够督促企业管理者立足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自身既有资源、实力等作出差异化发展决策,指导企业更好地选择经营领域,科学进行产品定位,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三)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评估和衡量企业成长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企业战略导向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编制与战略导向紧密联合,首先可以起到计划和协调的作用,从事前角度出发分析资金的配置和利用,调解部门之间的资金分配矛盾,有助于提升资金分配的合理性,优化经济活动之间的衔接关系。其次可以起到控制和监督的作用,采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思维,对预算消耗状态和预算价值转化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为后续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最后可以起到评价激励的作用,充分激发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协调各项工作,从而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策略

(一)明确企业战略特性,找准管理方向

战略一词最早起源于军事领域,主要指军事家对战争全局的规划或指挥。新时期,企业管理学科快速发展,战略这一概念被引申到管理领域,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涵。从实践角度来看,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战略主要具备六个基本特征:其一是指导性,即企业战略可以为企业指明中短期和长期发展方向,并驱动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不断朝着目标进发;其二是全局性,即企业战略是企业管理者通过综合企业内外部环境作出的宏观决策;其三是长远性,即企业战略可以用于描述企业长远发展的愿景;其四是独特性,即企业战略能够体现出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定位等方面的独特性;其五是系统性,即企业战略是由多维度和多阶段的发展目标构成的体系;其六是风险性,即企业战略推行过程中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基于企业战略导向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优先明确企业战略的内容,找准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方向,在确保资源分配充足、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压减成本,加大资金控制力度,为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支持。具体来讲,企业可选的战略方向较为多样,如发展型战略、收缩型战略、成本领先型战略等。不同企业的发展规模,以及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市场定位不同,战略选择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企业在战略体系制定过程中,需要优先做好战略分析,明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如建立创新型跨国企业、国内领先品牌企业等。同时,做好外部宏观与内部微观环境信息的收集,把握好企业内部条件的各种情况,如企业当前具备何种资源和能力、相关利益者的期望如何等,为战略体系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制定战略方案,可选的方案制定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自上而下制定,由企业管理层牵头商议,给出总体战略目标,并拆分落实到下属部门,最终形成完善的战略方案;二是自下而上制定,由各下属部门自发制定方案,并开展提交、审核和整理工作;三是上下结合制定,由各部门管理人员牵头,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磋商,制定出适宜的战略方案[1],并结合自身情况对方案进行选取和应用。

(二)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专业机构

企业权责归属分明、任务分配得当的全面预算组织架构,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能够确保全面预算策略得以落实,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然而,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全面预算组织架构建设的关注度不够,企业内部没有设置专门从事全面预算管理的机构,管理者无法全身心投入预算管控活动,即便设置了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也无法确保其独立性和专职性,预算编制、预算监督、预算考评等工作权责归属不分明,很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等情况,影响全面预算策略的执行。对此,企业需要积极完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成立专门的、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为预算管理效能的提升提供支持。首先,建立专门的预算决策机构。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2],委员会自身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负责统筹和协调全面预算管理的一切事宜,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编制中短期预算规划,明确预算执行协调方法、预算方案编制原则、预算考评审核方法等,采用由董事会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组成的董事会直接负责制,最大限度地保证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开展。其次,建立专门的预算工作机构。遵循全员参与的基本理念,主要负责预算的日常执行与管控,职责内容涵盖预算编制材料汇总、预算资源协调、预算执行情况反馈等,管理范围涉及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并由各部门抽调管理人员兼任预算控制岗位。最后,建立专门的预算监管机构。采用动态监控的思想准则,主要负责全面预算编制的实施监督与考评工作,对接下级各部门收集预算执行信息,并按照设计好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估,最终得出考核成绩,以此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和主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三)规范管理流程,彰显预算价值

在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架构的基础上,企业还应积极规范管理流程,用具体的、可行的管理制度推进预算执行,为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在全面预算编制环节,企业要以预算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综合听取董事会与各部门管理人员的意见建议,确定最符合企业中短期战略的预算原则和行动方案,上下联动汇总方案细节,形成完整的预算编制方案。企业反馈决策机构要对预算编制方案进行审核,重点评估其可行性和适配性,判断预算编制内容是否能够较好地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实施,并在评估完成后对预算编制方案进行统一审核、签字和存档,以此确保全面预算编制流程的规范性。

在全面预算执行环节,企业要采用全过程控制理念,事前做好宣传与教育,通过专项培训渠道、企业文化渠道等宣传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增强各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和配合全面预算管理活动。事中做好监督与控制,保证所有预算支出行为都符合预算编制内容,按季度、半年度进行资金核算,将核算结果与编制内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超支部分或盈余部分[3],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做好针对性的业务调整与改进。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较为复杂,政策和市场的波动均可能给其带来风险。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企业还应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提前留出一定的编制裕度,以应对小幅度波动问题,增强预算管理的灵活性。而遇到需要大幅度调整的部分时,要遵循客观性、重大性和报告性原则进行处理,由申请人提交报告阐明缘由和事项,经过部门领导和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复后才能拨款使用,以最大限度避免随意浪费的行为。事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中的不合理之处,为后续管理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引入现代科技,畅通交互渠道

现阶段,我国科技产业迅速崛起,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为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入现代科技,用信息化、便捷化的方式应对全面预算管理涉及范围较大、管辖数据多的现实问题,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终极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要积极完善保障机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预算编制,通过专款专用提升资金利用率,尽快配齐配好软件和硬件设施,为信息化管理的开展做好铺垫。可以直接对现有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系统进行改造完善,也可以自行开发软件平台,尽可能地提升平台模块与企业业务的契合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全面预算管理。

在功能模块设置环节,企业要从企业战略导向和全面预算管理需求入手,做好流程拆分和对应的模块设计。其中,基础信息模块主要用于用户管理和权限调整;战略管理模块主要负责企业战略编制,支持战略方案的提交、审批、反馈及修改;预算事前模块、预算事中模块和预算下达模块主要支持预算编制工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几个模块平台调整预算科目,定义各科目的预算额度,根据企业战略内容进行预算的统计、整合和下达,面向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发布和宣传,以此简化预算编制流程,加快信息流通速度,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用。此外,企业还可以设置预算控制模块和预算分析模块,前者主要负责外部采买成本、内部生产成本的控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模块平台备份付款凭证[4],核对各预算科目支付金额,监管物资领料情况;后者主要负责预算动态监控,该模块平台可以对资金消耗情况进行汇总,通过与预算金额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其中的漏洞,为预算调整和业务调整提供依据。在完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企业还要积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定期查杀木马,定期升级防火墙,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预算信息安全。

(五)完善考评机制,提供坚实保障

考核机制具有激励、导向、约束和驱动的多方面作用,能够充分激发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维护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需要着重完善考评机制,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企业要以企业战略导向为依托,分析不同岗位的权责归属和重要程度,分别确定相应的预算考核指标。可以将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作为核心,根据企业现有组织架构对其进行细化拆分,从集团级、子公司级、业务部门级、员工级入手,调整指标体系的细节,通过分组设计提升指标体系的适配性和条理性。指标既要包含财务性内容,如预算消耗比、预算利润转换比等,又要包含非财务性内容,如客户满意度、预算制度执行情况等,在彰显规范性管理特征的同时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引导意义。其次,明确考核评估方法。现阶段,企业可采用的考核评估方法较为多样,如关键指标考核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平衡记分卡考核法(Balanced Score Card, BSC)、目标导向考核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等,实践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其中,BSC 是当前全面预算管理中较为流行的考核评估方法,其倡导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与学习成长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管理,与企业战略导向更为契合。在评估周期设置环节,企业要考虑到频繁考核可能带来的成本压力,避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和为了考核而考核的做法[5],使考核评估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全面预算管理。最后,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在完善考核指标和明确考核方法的基础上,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综合运用晋升激励、发展激励、物质激励等方式,鼓励员工自觉自愿地参与全面预算管理,主动维护管理制度、执行管理策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语

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意义重大,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动企业战略实施,还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企业在实践中务必要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对此,企业需要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入手做好市场定位,找准中短期及长期发展战略,为全面预算管理指明方向;同时,健全组织体系,规范管理流程,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为全面预算管理效能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战略考核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战略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战略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