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兰
(作者单位: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运用信息化技术革新内部管理制度,借助信息化技术的高效性、便利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对企业人员素质、内部管理规范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不仅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在现代化改革进程中,既要顺势而为,抓住“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机遇,积极引入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升级,又需要注意“互联网+”背景下相关革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在新环境下如何有效改进会计核算工作,提高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
由于农业企业的产业链较长,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包含的环节较多,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相较于其他企业更加复杂,并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
第一,核算类目多样化。多数农业企业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制造业一样,需要从生产源头的农业种植、农产品采购开始,涉及生产加工、二次加工、仓储运输、市场销售等一系列复杂环节,而不同的环节对应不同的核算科目。比如,农产品采购的种苗应以存货类目进行会计记录,而农业加工后的产品则应以资产类目进行会计登记,成功销售的农产品就可以记入销售收入类目[1]。因此,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涉及的科目多且杂,造成会计核算的工作量较为庞大,也使得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
第二,会计核算内容复杂化。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进行完整记录与复杂运算,也就是说,农产品的会计核算涉及多个生产周期。例如,第一个生产周期是农产品的生产种植阶段,需要从种苗采购开始,对原材料的采购、种植培育阶段投入的化肥、设备管理等费用进行完整记录;第二个生产周期涉及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二次加工以及仓储管理等过程,也会产生大量费用,需要依次进行完整记录;第三个生产周期是农产品的销售,销售过程中农业企业也会投入一定的宣传推广资金,在会计核算时需要录入相关费用。
综上,由于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类目多、内容复杂,其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云计算的出现为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业生产科目的层级化、细分化管理,同时借助高效的信息技术实时录入和更新会计数据,根据完整的会计记录进行核算处理,从而有效提升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
虽然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会计核算过程,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与准确率,但从我国农业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会计核算的结果来看,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虽然农业企业上线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应收应付、预算管理等会计信息系统,但是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只改变了工作形式,没有转变工作理念。也就是说,多数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仅仅采用计算机记账的形式替代传统的账目记账,并不具备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新理念,也没有真正掌握会计核算信息化技术应用方法[2],对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模式的革新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流程,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从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虽然上线了会计信息系统,也实现了纸质账目信息向数据库信息的转变,但由于缺乏内部会计核算信息共享制度,会计相关的所有信息、核算结果都放在财务部门的数据库内,其他部门和管理层较难第一时间获取会计核算结果,造成会计核算信息无法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高效传递。所以,部分采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农业企业即便对传统的会计记账与财务审批流程进行了简化,但实际的会计核算信息传递和利用效率仍然不理想,未能发挥关键作用。
农业企业传统的会计记账、会计核算都在线下完成,所有账目信息采用实物保存、实物管理的形式,虽然工作效率低下,但是能够较安全地保管重要的财务会计信息[3]。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上线了多个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记账、出纳记账、收支平衡等,每一个会计信息系统都会对应一个数据库,而且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还需要对不同数据库的会计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将最终核算结果导入新的数据库。所以,农业企业的线上会计核算会产生多个数据库且其中保存着至关重要的会计信息。但数据库的管理形式和实物账目的管理形式完全不同,数据库是线上存储、线上传输,实物账目则是档案柜存储、纸质传送信息。相较而言,企业计算机办公设备的保密安全程度低于档案柜,且在工作中需要财务部门向有需要的部门及时传递、共享会计核算信息,信息共享过程容易发生信息泄露风险,所以,财务会计信息泄露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技术便利,但对前期会计收入确认、录入、账目分类、收支核对等工作的严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农业产业链较长,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涉及的科目可能会覆盖生产种植、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产生的会计信息都需要依据记账凭证完整录入。结合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现状来看,多数农业企业并没有针对会计核算工作构建过程监督机制。因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的缺失,各个环节是否进行了会计收入确认、是否对初步会计凭证进行了仔细校对、是否保证了会计录入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等重要工作得不到有效监督管理,这样不仅会增加前期会计信息丢失、失真等情况发生的概率,还会影响农业企业后期会计核算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虽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农业企业自身的局限性限制了信息化技术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因此,在新环境下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应从以下四方面采取规范性改进措施:
农业企业引入信息化技术革新会计核算模式,不仅要体现在制度形式上,更要重视对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培训管理,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革新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理念,并在长期培训中持续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业务能力。
第一,组织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到其他企业参观学习。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思维、工作理念是长期形成的,旧的制度和观念根深蒂固,仅通过内部教育、内部学习难以有效转变会计核算人员的传统理念[4]。但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到现代化、智能化企业参观学习,由企业员工亲身观察、感受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便利、节省的时间,从而引导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从内心认同、接受全新的会计核算理念。
第二,组织开展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相关的企业培训课程。农业企业革新会计核算人员理念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通过系统化培训逐步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信息化处理及应用能力。互联网办公模式下的会计信息导入、会计信息处理、会计计量、会计核算等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工作模式。因此,农业企业应针对会计核算人员在互联网、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识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课程培训,并在岗位工作中为会计核算人员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不断提升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
对农业企业而言,运用互联网技术革新会计核算工作模式只是过程,目的是让企业内部有关部门都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会计核算信息,科学运用会计核算结果来改进部门工作,整体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应构建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共享机制,并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企业内部构建财务会计信息平台。农业企业应在内部各核心部门,如预算管理、农业生产、产品运输、市场销售等,基于会计信息平台统一端口导入数据,录入会计核算不同科目的数据库,再由财务部门会计核算人员对数据库内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科学应用。会计核算人员在会计计量、确认、运算处理过程中,可直接从后台数据库调取会计信息,运用Excel 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借助会计信息平台直接读取农业企业各运营部门前期录入的数据信息,并通过办公软件进行会计运算,这样会计核算人员不需要再对照会计凭证一笔笔记录、核对与运算,能够显著提升会计核算效率[5]。
第二,企业通过内部平台共享财务会计信息。财务部门会计核算人员在完成各项基础数据信息的整合、处理及财务核算后,应将会计核算结果导入新的数据库并再次上传到财务会计信息平台。会计核算数据导入会计信息平台数据库后,农业企业各部门都能够从数据库调取会计核算数据,以此为依据指导各部门下一阶段业务的开展。比如,预算管理部门调取会计核算结果,详细比对农业生产、运输等环节预期营收与成本投入之间的会计差额,根据差额优化调整预算,以此优化成本结构。通过会计核算数据在农业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能够显著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
针对会计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的问题,农业企业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安全管理。
第一,财务部门会计核算人员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采用电子锁“key”安全管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之前是采用档案柜保存财务报表、会计账目,然后通过钥匙上锁进行安全管理。计算机设备同样可以进行保密设置,农业企业对会计核算人员使用的计算机设备设置电子锁,规定在电子锁状态下计算机不能直接启动,需要在主机插口位置插入U 盘形态的“key”,输入开机指令,才能启动计算机。企业通过电子锁形式,能够加强会计核算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第二,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信息平台可以设置保密权限等级。虽然农业企业构建内部会计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但也增加了信息传递、共享过程中的泄露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农业企业应为不同的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保密权限等级。例如,企业内部基层员工只能查阅工作范围内的会计信息;部门主管能够查阅涉及自己部门的完整会计信息;企业管理者与决策人则能够查阅整个企业的完整会计信息。通过设置不同的保密权限等级,可以大大降低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在传递、共享中泄露的风险。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要实现规范化管理,就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从收入确认、会计计量到会计核算、会计应用,加强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的监督管理。
第一,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可以设立会计核算监督小组。监督小组成员由熟悉财务会计工作的员工组成,并且要以外派形式前往企业各业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农业企业不同业务部门初始会计工作的完成,重点核查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会计凭证单据与数据库录入信息的一致性,核查初始会计信息是否存在丢失、失真情况,从源头上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第二,企业将会计核算的监督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全过程监督管理是实现会计核算结果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基础。农业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全过程监督管理,将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可以对前期核算监督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对监督核查不严谨导致后期会计核算结果失真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罚,以此有效促进会计核算监督机制职能的发挥,为“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