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夏南
一、前言
现如今,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持续提升,各高校都在不断提升就业指导力度,优化就业指导效果,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满足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就业需求。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价值,并阐述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当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从四个角度阐述了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帮助大学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二、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构成
人力资源开发可以理解为某个组织为了某种目的以完整的计划对目标人员进行指定能力培训、并改变目标人员思维方式以及能力的开发方式[1]。基于该理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当同时明确就业指导的目的、就业指导计划以及就业指导培训内容三部分。就业指导目的是高校以及教师层面需要自省的内容,就业指导计划以及就业指导培训内容面向人才,内容制定也应当遵循就业指导目的,即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而进行大学生思想、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指导工作。
三、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现状分析
其一,企业更多重视其本身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具备相应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仅仅重视其知识结构能否完备。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综合技能和综合素养的人才,作为企业选择人才的前提条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应当结合企业选择人才的要求,将就业指导延伸到人力资源开发层面,保证大学生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巩固自身知识体系外,还需要打破固定式学习与成长的思维桎梏,进一步开阔他们的知识眼界,使他们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识结构。即学校在教师培训项目上着力促进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拓展性知识,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在就业指导项目中主要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发展背景加以研究,根据企业人才市场的要求加以把控,将能力训练和技能发展作为就业指导的重点,对学生的潜力与求职能力进行有效激发,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效率。
其二,很多企业在人员招募过程中,既考虑毕业生在校表现,还需要大学生具有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基于人力资本研究的高校就业指导,还需要在进行企业主导的就业指导教育时,完善人力资本研究内容,要重视对毕业生素质、专长、潜在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开展各种有计划的培养、专业培训和研究项目。同时,根据其专业能力掌握情况和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适当拓展专业知识技能范围,促使大学生专业学习得到巩固,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另外,在部分企业需要毕业生具有相应的人际沟通技能、合作意识的情况下,可以让毕业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可以建设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自我发展体系,自我发展体系是帮助大学生积极主动面对各种挑战,助推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从容面对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在全面了解职业内容后,让学生学会评估内外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依据。
四、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全員参与,资源互补
高校作为一个集聚各类资源、人才、各种组织团体等要素的综合体,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能够利用就业指导服务等校内外优势,引导毕业生开展各类实践项目,借此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水平,给大学生融入社会带来很大助力。尤其在相关院系和职业学校间的相互配合下,全员积极参与并完成其就业指导工作的总体统筹,充分发挥其各自优点,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全员积极参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态势,促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功效的不断提升。
(二)重视依托,强调转变
依托是在各院系层面的就业指导机制,反映各院系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重要角色,是为毕业生进行更加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转变方向则从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逐渐向整体性就业指导的方向转化,注重查找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使资源空乏的高校就业指导方式逐渐流于形式化成为常态,导致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够科学性和系统性,影响对大学生个体指导的效果。因此,实现整体性的就业指导需要依托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教育培训体系、科学管理方法等,从而保证就业指导获得良好效果。
(三)全程开发,形式多样
鉴于现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为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顺利参与工作打下基础,需要根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紧迫的形势,结合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推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全面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在人才市场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实行全程合作的就业指导模式。通过灵活多样的就业指导方式,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措施,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如,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项目,以实现就业指导的真正目的为切入点。还可以在发展学生的能力等方面,采用全程开发的指导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第一层次:在自主发展上,注重发展自己的能力与兴趣;第二层次:在培养个性发展上,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与正确就业观培养;第三层次:在使用性开发上,即落实大学生在岗位上的锻炼;第四层次:在政策性开发上,强调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范下,有效配置、组合大学生人力资源。
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价值
(一)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教师会为大学生提供所学专业就业方向、未来行业及个人发展前景、各阶段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及内容、工作能力要求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够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需求,了解自身的就业倾向[2]。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当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让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正确看待短期薪资与长期发展之间的联系,并正确选择就业方向,实现个人理想。
(二)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选择
大学毕业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较为浅薄,也往往不清楚所学专业未来的岗位特征。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能够为学生详细阐述各个岗位的薪资水平、准入门槛、能力需求以及未来发展[3]。另一方面,也能够向学生描绘专业内每个岗位的特征以及优缺点,从而让学生清楚了解自身能从事的各个就业岗位;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也会为学生提供面试机会,例如与知名企业达成合作进行校招,为学生定向提供某企业招聘信息等,能够丰富大学生的就业岗位选择。
(三)提高大学生应聘成功率及就业率
在提高大学生应聘成功率以及就业率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够从以下三个维度发挥作用:其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能为学生详细剖析所学专业内各种岗位工作情况以及学生与各种岗位的契合程度,为学生排除不切实际的岗位或不适合的岗位;其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避免出现好高骛远或自暴自弃心理,让学生能够积极理性地投入到求职面试当中,寻找工作机会;最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包括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板块,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应聘水平、面试水平、简历撰写水平等,对于学生的就业率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六、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当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指导方法脱离时代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其工作重要性也已经被多次验证,但部分高校仍然未将就业指导方法的革新视作重要工作。一方面仍在使用传统就业指导方法,例如,为大学生传授招聘会信息发布、现场简历投递等方式。另一方面也仍然抱有传统就业思想,并向学生传达“大学生应当做高精尖技术型人才”这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观念,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出现偏差。同时,就业能力也落后于时代,难以找到心仪工作。许多学生正是因为抛弃了就业指导教师所讲述的就业指导思想和方法才在互联网平台上找到合适工作,这使得就业指导工作价值被磨灭,无法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就业帮助。
(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力量存在明显不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其中专职人员拥有较为良好的就业指导能力,但对于各专业的具体就业岗位及工作内容了解程度不足,尤其是对于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较少,无法为学生进行某个岗位的深入指导[4];兼职工作人员则缺少工作经验,只能凭借自身的就业经验来为学生提供建议,容易造成学生就业思想扭曲或错误认识就业形势的问题,严重影响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效果。
(三)未能平衡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就业与创业的本质都是让学生立足社会,在社会当中发挥价值,且在现如今万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学生进行创业不失为一条解决就业问题的良好路径。但部分教师未能平衡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创业能力不足、外部创业环境不佳,将就业视作唯一路径而不为学生提供创业思路;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就业所带来的机会不如创业丰富,大力推行创业并建议所有家庭条件较为良好的学生参与创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创业和就业的关系,过度偏向某一侧,致使学生就业或创业受阻。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开展较少
大学生想要良好就业,需要拥有出色的就业能力,包括简历填写能力、面试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就业指导工作不负责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而其他能力则只能在就业指导当中进行培训。但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培训开展较少,只为学生讲解外部环境以及就业政策,不为学生提供实际可用的就业技巧,导致学生将就业理想化、理论化,缺少实际就业经验,无法抓住就业机会。
七、基于人力資源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一)积极转变就业指导工作观念
想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积极转变就业指导工作观念。首先,带领工作人员明确就业指导开展目的,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明确就业观念,形成“让大学生能够在社会立足并创造价值”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其次,让学生明确就业观念,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和实际就业理论角度共同为学生提供就业思想引导,让学生了解就业的本质是“为自身寻找在社会当中的位置与价值,为自己与国家创造资源,推动自身与国家不断发展”,并摆脱虚荣以及工作偏见,从而让学生能够以平和兼理性的心态选择工作、投入到工作岗位当中。
(二)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能力
鉴于目前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能力问题,高校需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扩大专职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规模,以一个学院(系)配备两名及以上专职人员为底线,优先选择高校内部工作人员,或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其次,以学院(院系)为单位进行专职人员布置,每两到三个专职人员负责一个院系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对专职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让专职人员了解该院系所有专业对应岗位的就业前景以及工作内容;最后,在使用兼职人员协助进行就业指导之前对兼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保证就业指导效果。
(三)根据学生偏好及能力进行灵活指导
每个学生的就业趋向不同,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时,也需根据学生的偏好和能力进行灵活指导。首先,查看学生专业能力掌握情况,根据专业能力以及证书数量对学生“定级”,明确说明走上社会后在该专业能够从事什么工作,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水平;其次,判断学生就业能力水平,如学生不擅长交际则需要定向提升学生自我介绍及面试问题回答能力,学生简历撰写缺少重点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简历撰写培训;最后,如学生对自身专业不满意,且不愿在本专业就业,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不限专业岗位或创业选项。
(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开展力度
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培训时,一要结合时代背景,为学生提供网络招聘软件应用、网络面试技巧、网络简历更新方法、优劣势阐述策略等适合时代发展的就业能力培训;二要将就业能力培训提前到大二或大三,在充足的时间内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八、结语
总之,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下,想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要明确为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要提高师资团队力量,尊重学生意愿,提高就业能力培训开展力度,从而让就业指导工作有价值、有意义、有效果。
引用
[1]朱思泊.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20):151-153.
[2]左素萍.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改路径探究[J].文存阅刊,2020(8):66-67.
[3]陈晨.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J].人民论坛,2010(23):282-283.
[4]刘琳.基于人力资源理念浅谈大学生就业与指导[J].经营管理者,2013(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