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立论基础与多维价值

2023-08-26 20:16:40洪向华冯文燕
对外传播 2023年8期
关键词:逻辑理路价值意义

洪向华 冯文燕

【内容提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间交流互鉴不可或缺。只有相互尊重包容、广泛交流互鉴,人类文明才能愈加璀璨辉煌。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对自身建设发展实践经验以及对世界大势等诸多因素的深刻把握与认知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给出的又一中国方案,其摒弃了零和博弈、文明冲突等思维陷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将对全球和平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 文明交流互鉴 逻辑理路 价值意义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国际社会谋求稳定、合作与发展的呼声愈加强烈。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后,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为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提出的中国方案,彰显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内涵与体系的丰富与拓展。在人类社会数千年发展史中,文明的交流互鉴造就了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不断开创着人类历史新纪元。随着全球化时代来临,各种文明间互动交融的条件更加便捷、动力更加充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明间交流互鉴,通过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强化中外人文交流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世界文明互联互通与共同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多年智慧、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践经验、立足人类未来发展、展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与担当的全球文明倡议,将对全球秩序重塑与稳定、世界文明繁荣与发展以及人类现代化进程推进等发挥重要作用。

一、全球文明倡议的立论基础

1.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源于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与把握。历史上的文明是多样的,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追寻历史的足迹不难发现,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与发展。文明的交流互鉴以推动组成文明的诸要素横向流动、互通有无为基本特征。这使得各文明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不再被封闭在狭窄的区域和人群中,而能够为全人类所共享,由此大大加快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文明的交流互鉴作为历史的主要驱动轮,在任何时期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①面对当前仍存在拒斥文明平等交流的杂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立场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将自身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是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支撑,体现出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新图景的整体思考。这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中国智慧。

2.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是基于对“文明冲突论”的破解与超越。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理论以来,各国政界和学术界便争论不休。近年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意识形态竞争激烈,“文明冲突论”片面夸大文明的差异性,突出文明的异质性与对立性,将国际冲突的产生归咎于文明的差异,其实质是为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与普世价值铺路。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背景、国家发展程度的不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文明的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土壤孕育了不同文化,不同文化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全球文明倡议不同于西方的“普世价值”,跳出了西方文明话语陷阱,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价值共识,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强调通过交流互鉴消除文化差異性带来的冲突与隔阂。

3.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人类未来的发展全局。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处在不断变化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危害着人类社会发展,发展鸿沟不断拉大,还造成了严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挑战。就自身建设而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面对新的形势与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部署新时代新征程各项事业时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摆脱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思维定势,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这要求我们在文化发展中要注重彼此尊重、加强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是对各国人民普遍关切的文化发展问题的回应,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文明观。

4.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根植于丰富的文化滋养与底蕴。首先,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求同存异的开放与包容。在悠久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区域文明始终保持紧密互动与联系。这种联动不仅仅停留于器物层面,还涵盖精神文化等多方面交往与融合。丝绸之路就是一条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开放繁荣之路,其在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历史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②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以包容求和谐,彰显对“和”文化的深刻解读;最后,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情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一直以来都是平等的,这与西方殖民掠夺的破坏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全球文明倡议的多维价值

1.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夯实了根基。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逐渐加深,日益成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凝聚共识、跳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才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③不同民族的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就是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尊重不同文明背后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文明存在差异性,但不同文明对民主、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是一致的。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在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以交流互鉴超越文明隔阂,打破穷兵黩武、弱肉强食的旧世界秩序。这将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世界和平安宁的美好夙愿提供不竭动力。

2.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的方向。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明相结合,彰显了我国平等、对话、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宽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道路。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在差异化与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下推动的。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文明也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契合时代需要,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进。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倡导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路径,不断丰富交流内容、拓宽合作渠道,以文明的互鉴交流超越文明的优越,推动文明的包容与共存。不同文明都根植于本国和本民族的土壤,与其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相契合,在历史发展潮流中,不同文明要不断挖掘本国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本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在实现推动本国文明发展的同时丰富人类文明的宝库。

3.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描绘了全新图景。全球文明倡议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重要理论成果,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世界意义,也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描绘了新图景。多年来,西方国家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普世价值,对世界其他各国进行文化渗透,鼓吹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但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丰富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各国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都会依托于本国文化,现代化道路各不相同,进一步造就了人类现代化理论的多样性。全球文明倡议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积极加强交流、对话和合作,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包容。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形成的,向世界展现了致力于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选择。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推动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并倡导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全球文明倡议为促进各国合作共赢、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积极参与者的使命担当。

4.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拓展了新的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休戚与共、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风雨同行、荣辱与共……在文化发展上要求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目标是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对当今各国推动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的响应,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了新的实践路径。尽管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是一致的,对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的追求也是一致的。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危机,各国都越来越能意识到求同存异的重要意义,并在各个领域寻找最大公约数。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理论层面,提出了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等先进理念;在实践层面,提出了积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以及全球安全等重要倡议。中国所倡导的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完善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有利于推动世界人民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三、结论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不可或缺。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摒弃了零和博弈、文明冲突等思维陷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人类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给出的又一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擘画了美好的未来与前景。在未来发展中,要通过搭建更多对话平台、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等,打造形成宽领域、多层次的文化交流、互鉴、合作的新格局,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注入更加充足的动力与能力,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实落地,让世界人民切实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项目编号:ZX20230062)的阶段性成果。

洪向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文燕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释」

①《习近平复信希腊学者》,《人民日报》2023年2月21日,第1版。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2页。

③《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人民日报》2015年5月8日,第1版。

④《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https://www.ccdi.gov.cn/ special/zmsjd/zm19da_zm19da/201801/t20180116_161970.html,2018年1月17日。

责编:荆江

猜你喜欢
逻辑理路价值意义
“体用不二”抑或“中体西用”
人文杂志(2019年6期)2019-06-20 01:38:41
习近平文化自信相关论述的逻辑理路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要特征和逻辑理路探析
理论导刊(2019年3期)2019-04-17 01:04:48
中国梦产生的逻辑理路研究
理论观察(2018年7期)2018-12-13 02:00:30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逻辑理路探析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评鉴(2016年18期)2017-02-22 15:53:38
论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浅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美学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21:50
区域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和实施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31期)2016-05-30 19:59:45
翻转课堂在远程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9期)2016-05-01 15: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