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023-08-26 03:25梁文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6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心理健康幼儿

梁文燕

[摘    要]融合教育认为,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能使幼儿心理与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倡包容性的教育理念,满足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需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心理健康被忽视、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缺乏科学理念、师资力量缺失的问题。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优化教学观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树立科学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引导干预幼儿的行为,强化师资队伍,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融合教育;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幼儿踏入幼儿园以后,逐渐建立起社会意识。一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幼儿的不良行为,将不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能够充分关注幼儿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活动与实践中的表现,帮助幼儿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可知我国对幼儿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处于初级状态,虽然幼儿心理健康已经走进大众视野,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融合教育背景下开展对幼儿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为幼儿提供良好氛围的成长环境,帮助幼儿合理调整自身心态,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融合教育背景下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融合教育视域下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被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非仅仅是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而是从心理层面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并对幼儿提供恰当的帮助。以学校为例,目前学校心理教育咨询工作主要是开展预防幼儿心理疾病产生的系列讲座,忽视了对幼儿心理异常行为的矫正。部分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超出幼儿现有的认知水平,导致幼儿难以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学校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融合教育相结合,降低了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的有效性,阻碍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虽然幼儿的心理健康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培养过程中仍然缺乏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没有从系统性层面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导致幼儿未能习得自主调节心理状态的技能,难以应对生活与学习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实际上,幼儿的不良心理并非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为了有效预防幼儿畸形心理行为的出现,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系统性工程,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表现。

(二)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

传统教学观念以智力启蒙为主要追求,忽视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幼儿在成长时承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压力,同时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导致心理压力大,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然而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幼儿园注重完善硬件设施,忽视了校园环境对幼儿心理的重要影响,幼儿的情感教育处于缺失状态。心理健康领域方面的知识依托于心理学,不能采取与品德问题相一致的解决方式,要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学观念的内涵应当更加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关注和爱护幼儿,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学观念中还要重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得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观念中结合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打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让心理健康知识更加自然地过渡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缺乏科学理念

由于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在教育理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知识的学习,导致幼儿成长的片面性。由于缺乏科学理念的指导,部分教师在实践中未能采用适宜幼儿发展规律的心理辅导,影响了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幼儿的身心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完善幼儿认知系统。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窄化理念内涵,需深入挖掘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领域的心理学知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对特殊儿童给予更多的呵护,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思想与科学的教育观念紧密相关,科学的教育观念能有效发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帮助幼儿化解心理问题,呵护幼儿的敏感心理,增强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社交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幼儿园教学。不管从年龄特征还是身体状况来看,幼儿的成长过程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目的不仅是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而是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集体生活中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师资力量的缺失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是影响幼儿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学校教育中,与幼儿产生最多接触行为的是教师。由于我国幼儿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幼师并非掌握幼儿心理专业知识的融合型教师,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知识。当教师面对幼儿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时,难以提供有效措施矫正幼儿的行为,幼儿的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转化为幼儿的心结,加剧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目前,多数幼儿园已经设立幼儿心理咨询室,但是教师的心理辅导效果并不显著,幼儿心理咨询室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由于部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师通常是身兼多职,导致教师未能针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使得心理咨询服务效果不佳。幼儿心理健康领域中涉及众多心理学知识,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幼儿的日常表现以及教学理论探索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開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幼儿园中为了实施更加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充分发挥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辅导的核心价值。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领域,为开展幼儿心理健康工作指明发展方向,促使心理健康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其次,基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校遵循幼儿的认知、体验和实践,为幼儿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分层次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活动。通过设置心理辅导课程对幼儿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治疗,尽最大的努力让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融合教育背景下,学校还要兼顾特殊幼儿和正常幼儿群体,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后,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长要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实践过程中。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的责任,经常回避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家长需更新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及时发现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举措进行疏导和化解,重视和关注幼儿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全方位心理辅导,积极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优化教学观念,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教育行为,而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如果教学观念出现偏差,便会影响幼儿一生的成长。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幼儿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优化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将幼儿心理健康与教学相结合,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降低幼儿的不确定性,缓解幼儿的紧张心理,最大程度发挥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帮助幼儿保持积极情绪。在教学观念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给幼儿创设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优化现有的教学理念,深入解读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理论的基本内涵,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适宜幼儿心理需求的教学观念。为幼儿以后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同时,自我评价也是幼儿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将自我评价与教学观念相结合,促使幼儿学会自我评价,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三)树立科学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引导干预幼儿行为

融合教育并非将幼儿简单的安置在一起,实行统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承认儿童个体差异,并尊重儿童行为。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贯彻融合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关注儿童行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当发现幼儿有焦躁不安等异常行为时,教师应及时与幼儿进行交流,合理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融合背景下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以偏概全,片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导致幼儿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不利于幼儿长期的健康发展。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学习教育,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需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预防幼儿抵触情绪的产生。设置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参与团体活动的乐趣,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干预幼儿的不良行为,帮助幼儿学会合理控制自身情绪,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同时,良好人际关系也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当幼儿拥有良好的人际圈,能更好地与同伴相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分享意识,有效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总之,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为幼儿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幼儿心理健康老师的专业背景较为复杂,未能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只有扩大专业幼师的师资规模,强化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真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范院校需要注重夯实儿童心理健康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幼儿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要增加幼儿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还要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师的实践能力,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师在面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时,采取正确的干预行为,缓解幼儿心理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形成和谐的融合教育氛围,便于教师日后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在幼儿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心理健康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打造符合幼儿心理健康的学习环境。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我,在学校环境中更好地学习与生活,逐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終能适应社会发展,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创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减少幼儿的厌学情绪。

(五)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期的孩子对“正确”一词的概念是朦胧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是分辨不太清楚的,父母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和培养,鼓励他说真话,有了错误要承认。教他认真识别和学习领会正向的行为,对幼儿的行为给予正向的评价。二是有充足的求知欲,学习模仿能力强,幼儿能想出问题,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和智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父母和老师应该耐心的教导,尽量满足孩子的求知心。三是乐于与人交往,懂得谦让。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一起玩乐,培养孩子之间的团结互助品质。四是乐于表达的孩子乐于与人沟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这是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培养的重点。

处于融合教育背景下,需要教育工作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幼儿展开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促使幼儿的情绪、社交和个性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心理健康的必要性研究,是积极维护和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幼儿教育助推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如前,李振钦,黄春春.湖南省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现状调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3(05):103-106.

[2]黄颀,刘礼艳.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21(07):72-74.

[3]米玉.多维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01):52-56.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心理健康幼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