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研究述评

2023-08-25 05:19马晓燕洪港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教育现代化

马晓燕?洪港

摘要: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指引。1993年以来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主要包括:对教育现代化内涵特征及价值取向的研究,对重点领域及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推进中的“本土特色”等重大问题的把握,对教育现代化指标及其监测、实践推进路径的总结与反思等。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江苏实践;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4-0016-05

1993年,江苏教育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在全国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试点,扛起教育现代化建设大旗。30年来,在中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恢宏书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来看,江苏教育现代化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指引。可以说,江苏教育现代化始终是有自觉意识的现代化,始终是有规律探寻、学理建构的现代化,始终是有系统研究作实践支撑的现代化[1]。从此意义上讲,在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30年的这个时间节点,梳理、回顾30年间江苏教育现代化不同领域、视角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总结反思当下,并找寻未来前行的方向。

本文的述评从研究对象上来讲包含了对江苏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以及江苏教育学人对教育现代化研究的两个面向。从文献的范围来讲,囊括了1993年以来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专著、研究报告等。纵观江苏教育现代化30年的研究,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多主体的参与。除了教育学者,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育实践者都是重要的研究力量。由于江苏省是在全国最早正式提出教育现代化的省份,毫无经验可鉴,只能边实践边总结,边总结边推进,因此,正是这种本土化的研究以及江苏教育人的自觉反思、系统思考造就了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图谱的异彩纷呈,也为江苏教育现代化实践推进贡献了科研智慧和力量。

一、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认识

何为“教育现代化”?总的来讲,学界存在“过程论”“水平论”等不同视角的认识。在全国最早对教育现代化进行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江苏,学者的看法更有其独到之处。1995年,时任江苏省教委主任王湛指出,“同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一样,教育的现代化既是教育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状态,更是能动地为实现理想目标所进行的自觉的奋斗过程”[2]。周川认为:“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全面的加速发展过程,是教育传统的扬弃和广采博收各国教育先进经验的进程,是一个需要人们精心设计与规划,尤其是政府起主导性作用的变革过程。”[3]与当时江苏如火如荼的教育现代化推进相契合,来自江苏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学界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共同强调了在中国后发型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主导”的自觉能动性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追赶型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范畴,早在1993年,在江苏省出台的全国第一个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文件《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中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教学体系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关于六者的关系,当时江苏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六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中教育思想现代化是前提,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是标志,教学体系现代化是核心,办学条件现代化是基礎,师资队伍现代化是根本,教育管理现代化是保证[4]14。从全国来讲,此六要素论可谓最早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从本质上反映了教育发展从物质、制度、文化观念等多层面同步推进现代化的战略意图,构建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分析框架,对于引导我省教育现代化多维和谐可持续推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后学界尽管也有五要素论、七要素论等,并对各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但本质上并无大的突破。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学界以顾明远为代表,他将现代教育的特征概括为:“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民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变革性和开放性以及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5]江苏教育现代化政策文本的演变体现了来自顶层设计者的理性思考,从一定程度上透视了江苏教育现代化价值理念的变迁和不断完善的轨迹。早在1993年,《试点》文件中提出素质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21世纪初,江苏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加剧,苏南地区在基本完成低位均衡之后,率先步入建设现代化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新阶段,教育“公平”“质量”等代表现代教育理念的关键词开始频繁出现在相关的教育现代化政策文本中。如《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2005年)“指导思想”中提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进而演变为八个维度,《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中则进一步出现了“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多样”等关键字眼,反映出对教育现代化理念认识的逐步丰富和深化的过程。

可圈可点的是江苏教育界对教育现代化终身性和开放性的认识。早在1993年,《试点》文件中便提出了“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现代教育理念,从一定侧面反映出江苏教育对当时人们闲暇时间增多,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对岗位培训继续学习需求增加等的一种主动性适应。陈乃林、魏所康将教育现代化理念概括为“全民性、终身性、主体性、开放性”,且指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开放的教育既要求进一步扩大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也要求打破教育活动自身的封闭性,加强教育内部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与教育各层次之间的衔接,加强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联系”[6]。这些观点在当时,无论是在教育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具有相当程度的开创性和前瞻性。与之一脉相承,“社区教育”“继续教育”(作为“教育普及度”的二级指标),“教育资源共享”(作为“教育开放度”的二级指标)分别被设为我省不同时期的教育现代化的监测指标,这些指标体现出江苏教育现代化价值理念的先进性和引领性,成为江苏教育现代化推进中的亮点和特色。

二、重大问题与重点领域:关于教育现代化关键问题的把握

(一)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之初,考虑到有利于政府直接参与,有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有利于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被作为教育现代化推进的突破口。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起步阶段突出硬件和物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人的现代化”的忽视。1995年,在总结苏南教育现代化工程经验的全省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有学者便指出实施教育现代化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从本质意义上讲,教育现代化是人自身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是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和归宿[4]13。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此观点逐渐成为江苏教育学界的基本共识。至于“现代化的人”的特点,不同阶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角度和认识。有学者指出“不仅要强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还要强调国情特点和中国人的特质。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的焦点应定位在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质的现代社会主义新人”[4]13。魏所康指出“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现代化的国民,人的现代素质突出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项贤明指出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 应当成为我们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任务, 并且也将是我们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成功标志”[8]。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角度来进行阐释也代表了一种普遍性、主流性的观点。

由于“教师素质现代化”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从根本上也属于“人的现代化”的范畴,因此,冯建军指出教育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双核发动的过程,教育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决定了人的现代化的水平。同样,人的现代化又反作用于教育的现代化,空有先进的教育条件和教育制度而没有现代化的人去进行操作和推动最终只能使之扭曲、变形[9]。王国强指出作为物质层面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及时更新、提高,能够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现代教育观念确立的推进器[10]。这些观点反映出江苏教育人对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硬件与软件、办学条件与人的现代化关系深层次的辩证思考。

(二)教育现代化推进中的“本土特色”

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特点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始终是江苏教育人的清醒认识。周德藩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指出教育现代化不能割断历史,它需要传统和历史来充实、维系和丰富,只有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我们的教育现代化才能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征和地域特点[11]。胡金平也指出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所谓的中国特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适应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国情,还应包括体现教育传统中积淀的民族教育精神[1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以来,诸多学者如冯建军从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所应发挥的支撑性作用角度,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下,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内涵特点进行阐释[13]。

作为中国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的先行者,江苏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中或自然沉淀或自觉融入诸多江苏的“本土印记”,从研究的角度讲,对这些“本土印记”进行概括,提炼为系统化的经验、特色和品牌,反过来对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不得不提及苏派及苏派教学的研究。通过对根植于江苏大地的基础教育领域诸多教学名师的教学风格和鲜活的教改实践的特色进行凝练,成尚荣认为“苏派”及苏派教学研究,之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之于教育家办学、学校内涵建设,之于促進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培养等,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成尚荣认为,江苏悠久的历史、丰厚的积淀、优良的传统,自然孕育并催生了“苏派”的诞生,苏派教学有鲜明而坚定的教育主张,有领袖式的核心代表人物,并将苏派教学风格概括为“清简”“精而不拘”“活实兼重”等[14]。

(三)教育现代化研究的不同领域

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最初主要聚焦于宏观层面,系统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教育现代化读本》,被江苏省委组织部用作江苏“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专用教材。《教育现代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描述》开发了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新视角——教育生态学视角。随着教育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推进,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视域逐渐拓展到中观各领域、各类型的教育,出现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做强省域高等教育研究》和《省域高等教育发展论》为代表,对省域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体制机制、内涵提升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基础教育领域,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教育现代化推进的重要方面,杨九俊等以江苏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讨为主线,形成了江苏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系列成果《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丛书;在职业教育领域,《战略远见——区域职业教育卓越之路》在国内首次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对区域职业教育进行系统论述,并在国内率先构建了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模型。各领域的研究使宏观教育现代化研究更加具象化,使宏大的教育现代化理念逐步从理想走向现实。

三、方法策略与推进路径:关于教育现代化实践的探索反思

(一)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及其监测的研究

以评促建是江苏教育现代化推进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关于教育现代化指标及其监测的研究较为集中,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行政人员对指标体系的研制思考和解读。如省政府2007年印发《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以此为依据开展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整个指标体系包含16项指标,陆岳新对其研制思路进行了阐释:指标体系在设计上突出普及教育、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制度保障等重点要求,内容可概括为“有学上,上好学,优而学”三个板块。指标的选取上则遵循了国际可比、国内领先、立足省情、突出内涵等原则[15]。《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是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并推进的省级教育指标体系,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彭钢指出指标体系的研制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先进教育理念,二是引领教育实践变革,三是体现江苏教育特色。他将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概括为12个字:“引领发展,监控过程,评价结果”,其中以“引领发展”为第一功能,强调通过指标体系实现对江苏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

第二,学界对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的研究。此类研究也较为丰富,既有微观层面如孙向阳对江苏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的研制[16],也有宏观的教育指标体系的构建,如金连平立足于层级维、类别维 、成就维三维结构对教育现代化目标体系进行的理论架构[17]。李子运在构建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苏南、苏北、苏中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测评和比较研究[18],李学良等对苏南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研究[19]27-32。需注意的是有学者反思了我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指标设计缺少必要的弹性空间,难以充分发挥区域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实施过程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方式,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商空间;测评结果重达标、轻促进,对结果的运用缺乏建设性等[19]28-29。指标内容上对教育教学的过程缺乏关注,权重过低,对学生发展相关的评价内容未能彰显现代人的成长方向,评价方法上存在“统计数据依赖症”,监测数据来源主要是统计数据,需要进行调查与测评的客观数据指标较少等[20]。这为江苏省进一步完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监测机制提出了反思改进的方向和空间。

(二)江苏教育现代化实践推进的总结与反思

对江苏多年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特点,学界的普遍性认识主要包括:“三主一参与”的推进机制,包括条件装备突破的策略机制,区域推进、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科学评估、合理引导的政策机制[21]。马维娜补充性提出“高举旗帜持续破解难题”“着眼内涵坚守优质均衡”“信息技术助推学习革命”,并且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具有高起点、高目标、高发展性与高典型性特征。而周稽裘则从教育现代化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发展选择视角指出了教育现代化实践推进存在的潜在忧虑。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历时性特征相当明显,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种文明叠加与交织的社会文化特质,使教育自然地面临着一种多元文化的矛盾,教育现代化进程面临一种复杂的选择性和变动性。因此,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的江苏教育现代化,其推进过程必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艰苦探索过程。

参考文献:

[1]彭钢.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三五三”[J].江苏教育,2019(74):63.

[2]王湛.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实现“科教兴省”大业[J].江苏高教,1996(2):5.

[3]周川.教育现代化过程简析[J].教育评论,1998(6):8.

[4]朱卫国 ,丁勇.迈向教育发展的新世纪——“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综述[J].江苏教育,1995(7).

[5]顾明远.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07(Z2):8-10.

[6]陈乃林,魏所康.关于江苏教育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J].江苏高教,1998(2):4-5.

[7]魏所康.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造就现代化的国民[J].江苏教育,2008(1):15-16.

[8]项贤明.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核心[J].中国教育学刊,2017(9):71.

[9]程天君.从“社会转(zhuàn)型”到“社会转(zhuǎn)型”——教育与人的现代化引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4):67.

[10]王国强.教育现代化五题[J].江苏教育,2003(1):32.

[11]周德藩.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群众,1999(6):30.

[12]胡金平.教育传统:教育现代化无法割断的联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84-85.

[13]冯建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支持[J].教育发展研究,2023(2):1-7.

[14]成尚荣.苏派与苏派研究[J].江苏教育,2010(5):7-11.

[15]陆岳新.江苏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与评估的实践[J].上海教育评估.2012(1):64-69.

[16]孙向阳.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的价值转向——兼论省级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的研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1(24):42-46.

[17]金连平.试论教育现代化目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0(2):4-6.

[18]李子运,吉顺育.区域教育现代化:江苏苏南、苏中、苏北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9]李学良,冉华,王晴. 区域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20(2):27-32.

[20]李刚. 教育现代化评价热潮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5(6):10-14.

[21]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現代化:研究成果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204-206.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3-07-01

作者简介:马晓燕,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战略和教育政策研究;洪港,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四级调研员,副研究员,博士。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教育现代化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国外城市休闲化研究述评及启示
近几年来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研究述评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