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30年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既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江苏教育现代化的30年实践,超越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所谓阶段论,是一种以问题和目标为双重导向的整体改革实践;30年的江苏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和江苏提供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鲜活案例和系统经验。
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江苏探索;卓越贡献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4-0008-05
今年是江苏省明确提出并实施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三十年。在我国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江苏的实践和探索显示出新的意义和价值。江苏的教育现代化探索历程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体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智慧和力量。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江苏实践
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省教委关于在沿江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文件,是中国最早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提出并在全省实施和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工程。到2023年正好30年,从全省的角度看,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学校和乡镇层面的教育现代化
1993年,江苏相当一部分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均综合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江苏全省率先步入现代化,并要求苏南沿江发达地区能够在20世纪末启动现代化工程。为了积极回应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江苏省教委印发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第二阶段:确立教育现代化的纲领和旗帜
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由此拉开了全面建设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帷幕。原来发端于基础教育的教育现代化被确认为江苏教育的总体发展战略,伸展到江苏教育的各个阶段和领域,成为引领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旗帜,并在30年内始终不变。
第三阶段:县域层面的教育现代化
2003年,江苏按照“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要求,制订了省级小康指标,着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程,教育必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2007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颁布了《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截至2012年,全省104个县(市、区)中有94个(含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评估并被省政府认定表彰,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第四阶段:省域层面的教育现代化
2010年江苏公布《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实现现代化必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2013年省政府公布《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并由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实施每年一次的教育现代化评估,将县域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全面提升到省域层面。
第五阶段:面向2035的江苏教育现代化
2019年5月1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全面规划了未来江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聚焦供给侧打造江苏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可以说吹响了全面推进和实施江苏教育现代化新征程的号角。2022年6月江苏省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实施方案研制了《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完整规划了面向未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质量发展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江苏教育现代化新蓝图。
我以为,江苏的教育现代化实践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始终将教育现代化作为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和旗帜,在30年的实践中从上到下坚定不移、坚信不疑、一以贯之;二是从有条件、沿江经济比较发达的学校和乡镇起步,不断推进至县域、省域,重心逐步上移,全面履盖苏南、苏中、苏北,并在此过程中特别强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协同发展和共同提升;三是每一个阶段都有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过程监测,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改善和品质提升,以问题和目标的双重导向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的30年,学者所概括的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1]: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目标,以优先发展为根本方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扎根中国大地为根本途径,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根本方式,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为根本依靠。江苏的教育现代化实践完全符合这样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
二、超越“阶段论”的教育现代化探索
根据何传启两次现代化的理论: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经历了两次,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发达国家是内生的现代化,是第一次现代化完成之后自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中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型的,不能走线性的、单一的道路,必须走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道路,即综合现代化的道路[2]。有学者根据上述阶段性的理论,将现代化划分成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主要是“物的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现代化”,并认为“人的现代化”要高于“物的现代化”,在“物的现代化”的基础上进入“人的现代化”阶段。
我以为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并不符合这样一种理论逻辑,它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混合的、繁杂的教育变革实践。江苏从1993年明确提出教育现代化遵循的是实践逻辑。当时沿江地区乡镇企业高速发展,中国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市民化呈现明显的加速态势,开始富裕起来的部分人民对教育有了新的需求;而教育的“双基”尚未普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能够为教育提供的条件和环境较为有限,总体的教育发展明显薄弱,有些学校办学条件简单甚至简陋。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教育现代化,正如袁振国教授所指出的,是一种典型的“双优先”驱动的发展战略与模式,即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优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双优先”的发展战略与模式,必然是一种超越所谓西方阶段论的中国逻辑,是一种问题指向的、满足眼前急需的、遵循现实需要的实践逻辑。
我们可以从江苏的实践梳理出这种超越阶段的逻辑:
1993年启动的江苏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从一开始的顶层设计就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条件、教学内容、教育管理、学校环境、教师队伍等的现代化”,而并非某些学者所说的只有办学条件的现代化虽然改变最大的是学校和乡镇教育的办学条件,学校的外貌和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江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早于教育现代化,于1990年就明确提出了的,而江苏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也从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学切入,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的全面建设开始推进。江苏也是最早明确提出以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省份,计算机在学校的运用和校园网的建立紧密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全部过程。同时办学条件和学校环境的改变,也从根本上推进和改善了育人的模式,从而倒逼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的教育现代化以“均衡”和“公平”为主题,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学校差距为重点,继续推进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不断推进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创造性地实施了“三新一亮”“四有”“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等重大工程,苏北、苏中地区的学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面广量大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同时涉及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管理变革和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兴起。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受到高度重视,教师职称评审、特级教师评审和教师在职培训等采用新的模式,成果显著,完全由省财政提供支助的四批次的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集聚了省内外的一流学者和专家,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的建设,是江苏各级各类教育保持较高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保障。我们可以从省政府2007年5月公布的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看到,16项指标的基本结构为:教育普及与公平(6项)、教育水平与质量(4项)、教育保障程度(3项)、政府管理行为(3项),以数量化的指标为主,以质量化的指标为辅。这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现代化,也就是综合性的、复杂的教育现代化。
2013年开始了第四阶段的教育现代化,当时江苏人均GDP超过了12000美元,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转向逐步富裕起来的人民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如何实现公平基础上的优质发展成为主要问题。同时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快速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主题。在这一阶段,由省财政支持出台了大量提升教育内涵和品质的创新性举措,其中包括基础教育的课程基地建设、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品格提升工程、幼儿课程游戏化、特殊教育发展项目、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项目等。2013年由省政府公布的省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用8个维度来描述到2020年左右的江苏教育发展图景:教育的普及度、教育的公平度、教育的质量度、教育的开放度、教育的保障度、教育的统筹度、教育的贡献度和教育的满意度。从教育的投入与保障、教育的发展与水平、教育的贡献与满意三个方面来全面检测教育现代化的程度,大量运用了质性评价指标,以描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品质方面的水平和程度。
将现代化划分为“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两个阶段的现代化理论假设是粗糙和虚构的,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家用轿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修建、加油站和停车场的建设,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生活、交往、出游的空间和距离,也对人的文明素质甚至心灵的改变发挥着深刻的作用。在这里“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互相建构和互相影响的,而绝不是分裂甚至是对立和排斥的。
30年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与实践,江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就是围绕着一种现代的教育形态和教育生态的建构展开的,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养、有效培育各级各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始终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需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整体发展与区域特色、创新發展与坚守传统。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探索表明,只有超越“阶段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赶超。
三、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卓越贡献
按照胡鞍钢等学者的看法,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因而对于中国式的教育现代化,这一过程同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断增强教育的现代化因素,二是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因素,三是不断挖掘利用中国教育元素[3]。江苏教育的现代化,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不断增强现代化要素的角度看,江苏提供了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区域之间发展差异很大的省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典型案例和系统经验。它有效解决了8000多万人口的大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问题,它将90%的外来务工子女送进了公办学校入学,充分利用城镇化进程创造了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超过城市学校办学条件的奇迹。到2012年左右,全省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不仅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如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和高中教育的毛入学率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江苏不仅建构了一流的学校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而且形成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的社会,老年教育全面发展、方兴未艾。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江苏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21年,国民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江苏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6年,这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从不断增强的社会主义要素看,江苏提供了一个教育大省如何与时俱进,紧跟中央的改革步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效提高育人质量的系统经验。早在1990年,江苏就将心理学的素质概念转化为教育学的素质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江苏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三届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中获得2项特等奖、30多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和质量名列全国第一。江苏始终坚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坚持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始终坚持教育的共建共享,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区域教育共同提高,形成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相互扶持和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名校,一大批百年老校、名校在全国教育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不断增强的中国元素来看,江苏的教育现代化较好传承并创新了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全社会尊师重教、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特别强烈和浓郁,江苏的师生特别具有勤奋、刻苦、敬业、专业、奉献的传统美德,面向人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做学合一等传统教育的元素在学校教育中有鲜明的体现,相当一部分学校具有江苏区域文化、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和品质,乡土音乐、民间戏剧、地方体育、非遗物质与文化等资源进入选修和校本课程。江苏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教育家,如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吕淑湘等,他们的办学思想和实践在中小学得到了有效继承,并形成了教育家思想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传统。江苏的教育现代化不断突出、强化和建构着江苏的教育优势与特征,如高水平的国家课程实施、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和高水平的校长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完善、学科特色鲜明,学校管理和教学文化特别精致和细腻,体现了稳健、朴素、灵动、秀美、大气的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
我有幸经历了30年来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完整过程,我以为江苏教育现代化最为成功的做法就是省委、省政府以教育现代化引领全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从而推进了教育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成功实现对发达国家教育水平的赶超,成为后发教育现代化的经典案例。
如果以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作为参照,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社会文化较为发达的省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论是否有“教育现代化”这样一种符号和标签,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特點,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而它必然是整个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江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30年实践来看,有没有“教育现代化”的符号和标签,却是完全不同的。我以为“教育现代化”作为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面旗帜,具有十分明显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教育现代化为旗帜,建立了全省教育宏观政策的“焦点概念”[4],使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利益集团(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全省教育工作者,有了共同关注和全力投入(财力和人力)的明确的重点。从江苏的实践来看,教育现代化确实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思想、吸引人力、汇聚财力的“焦点功效”。同时也建构了一个围绕“焦点概念”、推进和实施“焦点概念”的最为广泛的教育信念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形成共识、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共享观念、共同实践、共同成长。
第二,以教育现代化为旗帜,有利于从省级层面围绕“焦点概念”整体设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指标,如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使之既成为政策设计、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又保持着政策设计、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的高度一致性,还可以成为各类教育改革与措施的整体包装盒:在教育现代化的体系中每一个改革项目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位置、解释和权重,都可以根据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建构新的项目和形成新的结构。
第三,以教育现代化为旗帜,既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和监管,更是自下而上的实践和创造。从设计的角度看,它关心的是目标的达成;从实施的角度看,它关心的是实践和创新的效果。由此,创造了一个充分发挥、自由挥洒、不断创新的实践操作的空间,成为各个区域、各所学校进行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竞争与合作的广阔平台,激发了基层推动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积极的自主性和不断涌现的创造性。
从这样一种角度看,江苏教育现代化的30年实践,是江苏人民的共同智慧和共同创造,是江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真枪真刀干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袁语聪.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刍议[J].教育研究,2022(10):38-40.
[2]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第三条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6-347.
[3]胡鞍钢,王洪川.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之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59.
[4]考希克·巴苏.信念共同体——法和经济学的新方法[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54-56.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3-06-30
作者简介:彭钢,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