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碧云峰

2023-08-25 17:03斯斯
时代邮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碧云佛家底蕴

● 斯斯

起伏绵延的衡岳山脉在益阳沧水铺过境。在这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山峰——碧云峰。

碧云峰,古称熊湘山,又称清修山、青秀山。翻开《益阳县志》便可知道,碧云峰原是青秀山的最高峰。后来,人们因碧云峰为青秀山最高峰,便让碧云峰成了青秀山的代名词。碧云峰山坡上曾发现过角砾岩,人们由此推断这里曾是一座火山,时间可追溯到7亿多年前。作为衡岳山脉七十二峰之一,碧云峰海拔502米,是益阳境内最高点。碧云峰山势雄伟,青松林立,药草繁茂,银瀑飞泻。宋朝名相李纲在任湖广宣抚使时,慕名前来游览碧云峰,曾赋诗云:“盘纡石磴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这是李纲对碧云峰由衷的赞叹。碧云峰形似九江匡庐(即庐山),故自古有“小庐山”之称。

每年夏秋两季,无数游客来此观光。狮子口、杏花坪、蛙鼓石、衫抛顶、马蹄印石、四坪八景、九峰十坳等20多处景点引得他们流连忘返。在山顶俯瞰脚下群山,好景尽收眼底,一种开阔豁达、宁静舒爽之感油然而生。

如果说山的巍峨赋予了碧云峰刚强与力量,那么水的灵动则让碧云峰有了温柔与细腻。从宝林冲村上山,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一湾碧水便映入眼帘。这湖名为月形湖,湖水清澈,底部水草清晰可见。据当地人说,月形湖周围的地形似一个聚宝盆,所以喝了这儿的湖水能得到财运。

一座名山,除了要有别致的自然风光,还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轩辕“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有学者认为,这里的“熊、湘”指的是熊湘山,即碧云峰。碧云峰是黄帝“南巡”的最后一站,在这里,黄帝完成了编乐、封禅、结盟等一系列壮举。此外,相传大禹在洞庭湖治理洪水期间,为察看水势,也来过碧云峰。人们感念他的恩情,特在碧云峰上建了一座禹王台。这些历史记载和传说都为碧云峰增添了不少人文底蕴。

碧云峰峰顶的雷音寺、山腰的清修寺、山谷的宿水禅林和山麓的虎溪桥都是游人必到之处,它们与佛家、道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说,晋代道士葛洪曾到碧云峰炼丹,在此写成名著《抱朴子》。佛家慧远大师来碧云峰参悟净土法门,并在此地创建远公道场,让此地成了汉传佛教的策源之地。雷音、清修、禅林、虎溪……这些具有浓厚佛家、道家文化色彩的名词,和那些前来此地修炼传教的人们,一起构成了这座名山的鲜明特色。

碧云峰不仅留下了黄帝和大禹的身影,佛家、道家文化的印记,还有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诗仙”李白曾云游到此,留下了千古绝唱《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宋代陈岩还专门为碧云峰作了一首小诗,诗名为《碧云峰》:“瘦藤引我上崚嶒,苍壁如梯石作层。袖得碧云无用处,却将分赠住山僧。”南宋文人张栻也慕名而来,办起了“南轩讲塾”,一时间,附近的学子纷纷来此求学。一代名儒朱熹也曾受邀来此讲学,如今游客还能在此地寻到朱熹与张栻讲学的遗址。几百年间,碧云峰里读书声不断,走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清代诗人夏受棋在游览雷音寺之后,面对满目美景写下了一首颇具禅味的诗:“随缘来净土,半日且勾留。多竹地无暑,空山天早秋。云烟浮瑞霭,人物共清幽。自笑尘中客,翩然世外游。”诗人将美景与心境融合,借景抒情,给后人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图景。

碧云峰,一座见证了炎黄文化发源的山峰,它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相得益彰,期待着四海宾朋的到来。

猜你喜欢
碧云佛家底蕴
插秧
倍er高级
碧云岫
议论文的论法与底蕴
理解粮食底蕴 传承粮食文化
小纸人
“坠我慢”
军事改革的底蕴在于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