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秋淼,李 琳,贾玉萍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主要是以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为临床表现,若患者未能予以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则可进一步引发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PIF),从而进一步损害肺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现阶段,临床治疗COPD-PIF主要采用平喘、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方案,同时辅以相应抗生素,如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可有效控制肺部炎症反应,抑制气道黏液的分泌,从而减轻气道慢性炎性损伤,但单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1]。 N-乙酰半胱氨酸不仅可分解呼吸道黏液,还可干扰自由基生成,是一种强效化痰药物,可有效缓解黏痰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从而治疗疾病[2]。多靶点干预主要是通过各项干预措施来抑制各个感染信号通路,以辅助患者治疗,促进其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对COPD-PIF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中日友好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4例COPD-PIF患者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31、16例;年龄43~76岁,平均(65.46±5.75)岁。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30、17例;年龄41~77岁,平均(65.39±5.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呼吸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4]中关于COPD-PIF的诊断标准,并伴有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者;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结节状或弥漫网状阴影者;处于COPD稳定期者等。排除标准:合并肺结核者;特发性PIF者;存在药物过敏症状者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批准本研究。
1.2 治疗与干预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79,规格:18 μg/剂)吸入治疗,18 μg/次,1次/d;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AstraZenecaAB,注册证号H20140459,规格:60吸/支)吸入治疗,2吸/次,2次/d;桉柠蒎肠溶胶囊(北京远大九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01,规格:0.3 g/粒)口服治疗,0.3 g/次,3次/d,同时予以吸氧、营养支持等措施。同时予以对照组患者抗生素治疗,若患者对青霉素无过敏史,则予以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203,规格:0.5 g/支)静脉注射,0.5 g/次,3次/d;反之,则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208,规格:1 g/支)静脉注射,1 g/次,3次/d。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72,规格:0.1 g/袋)冲服,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
1.2.2 干预方法 入院后,予以两组多靶点干预:①呼吸训练。入院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及时沟通、交流,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干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同时指导家属予以患者支持与鼓励,并为患者分享成功案例,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及干预的依从性。③咳嗽、咳痰训练。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对患者胸部、背部进行轻扣,以促进痰液移动,在患者咳嗽将其排出,同时指导患者饮水(2000 mL/d),以稀释痰液,若患者吸痰困难,则可遵医嘱适当予以对症药物进行干预。④氧疗干预。予以患者氧补给,若患者缺氧严重,则可适当予以面罩吸氧。氧疗期间,及时检查鼻导管通畅情况、接头连接情况,观察患者精神状况、呼吸频率,待患者血气指标符合停止氧疗指征时予以间断性吸氧,直至完全停止。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频率低于10次/d,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15%及以上,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间质纤维化面积吸收50%及以上;有效:咳嗽频率为10~20次/d,DLCO%pred介于6%~<15%,肺间质纤维化面积吸收20%~<50%;无效:咳嗽症状加重或其频率>20次/d,DLCO%pred低于6%,肺间质纤维化面积吸收低于20%[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6 MWD);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5]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胸闷等情况,分值为0~40分,得分越高,症状越明显。③肺功能指标。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980A 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DLCO%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 25%~75%)等指标。④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皮疹、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K-S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6 MWD、CAT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 MWD均较治疗前更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长;两组患者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6 MWD、CAT评分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6 MWD、CAT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6 MWD:6 min步行距离;CA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
组别例数6 MWD(m)CAT评分( 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7318.55±42.34485.34±64.82*26.78±4.5710.42±2.64*观察组47317.48±42.57596.87±74.25*26.65±4.667.28±1.87*t值0.1227.7580.1376.654 P值>0.05<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DLCO%pred、FEF 25%~75%水平均较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DLCO%pred: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 25%~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
组别例数FEV1(L)FVC(L)DLCO%pred(%)FEF 25%~75%(L/s)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71.11±0.241.82±0.27*2.68±0.383.16±0.33*53.57±4.5465.04±5.35*0.98±0.151.46±0.24*观察组471.14±0.272.25±0.38*2.65±0.343.98±0.55*53.71±4.4270.65±5.98*0.96±0.131.85±0.36*t值0.5696.3240.4038.7650.1514.7930.6916.180 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研究表明,COPD受患者体内长期多种炎症细胞影响,可逐渐损害肺功能,导致肺部细胞沉积的基质破坏正常肺泡,进而出现PIF、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6]。抗生素可通过对COPD-PIF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发挥调节作用,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修复其肺部组织,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进展,但长期应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药效。
乙酰半胱氨酸作为强效黏痰溶解剂之一,其可通过极性基团阻断黏液蛋白双硫化学键,以促进蛋白分解,降低痰液黏度,增强纤毛系统的生理活性,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其还可通过抗氧化能力,以发挥清除气道自由基及减少其干扰气道细胞的作用,进而减轻气道的炎症反应,控制气道堵塞,促进病情好转,提高运动耐受力[7]。此外,多靶点干预可通过对患者胸部、背部进行轻扣,以促进痰液移动、排出,并指导患者每日饮水2000 mL,以稀释痰液,来预防和缓解PIF肺部感染,进一步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8]。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6 MWD更长,CAT评分更低,表明COPD-PIF患者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延长6 MWD,提升治疗效果。
COPD-PIF可伴有肺功能损伤,而FEV1、FVC、DLCO%pred、FEF 25%~75%作为敏感的肺功能指标,其水平降低表明患者呼吸不畅,肺功能下降。N-乙酰半胱氨酸可通过有效稀释痰液,促进患者排出痰液,疏通气道,使得患者呼吸通畅;同时,通过抗氧化、气道细胞保护等作用,以减轻肺损伤,进而改善患者肺功能[9]。多靶点干预主要是通过对患者采取呼吸训练、心理干预、咳嗽、咳痰训练、氧疗干预等措施,来促进患者肺部沉积物消除,避免患者缺氧,进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10]。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DLCO%pred、FEF 25%~75%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从而进一步说明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可加强对COPD-PIF患者肺功能改善的效果。
另外,本研究还关注了N-乙酰半胱氨酸用药的安全性,发现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N-乙酰半胱氨酸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究其原因可能是,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的活性成分为N-乙酰基-L-半胱氨酸,是一种合成谷胱甘肽的必需氨基酸,而谷胱甘肽又是细胞内最重要的保护剂,可防止细胞免受体外氧自由基和各种细胞毒素物质的损害,进而减轻对消化道组织细胞的损害。
综上,COPD-PIF患者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多靶点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延长6 MWD,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