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淞 张 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冻品一般指冷藏食品、冷冻食品。根据国家标准《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EB/OL]. https://openstd.samr.gov.cn/bzgk/gb/newGbInfo?hcno=27114D655C27817537DD3BBBA63AA982,2019-8-30.的定义,冷藏食品指在8℃以下、冻结点以上条件下储运及销售的食品,冷冻食品指小于或等于-18℃条件下储运及销售的食品。根据海关总署、质检总局2015年印发的《罚没走私冻品处置办法(试行)》,执法实务中走私的“冻品”多为储存在较低温度下的各种畜类、禽类、水产类等冷冻品。走私冻品触犯的罪名一般有两个:若冻品为国家禁止进出口的,以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定罪;否则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定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会不断调整,相关规定散见于有关法律法规(2)韩耀元,王文利,吴峤滨.《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 [J]. 人民检察,2014,(20).。而禁止进口的冻品来源国家和地区的认定依据主要为海关总署定期更新的名单。对于无法认定冻品来源的,依据《关于打击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犯罪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公安部,中国海警局. 关于打击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犯罪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EB/OL]. https://www.spp.gov.cn/spp/xwfbh/wsfbt/202112/t20211216_538926.shtml#1,2021-12-16.,非设关地走私进口未取得国家检验检疫准入证书的冻品,应认定为国家禁止进口的货物,构成犯罪的,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罪定罪处罚。走私冻品犯罪并非新型犯罪,早在2003年,《国际商报》就曾报道国内走私冻品频发的情况(4)李红梅. 铁拳砸向冻品走私 [N]. 国际商报,2003,(05).。但近年来走私冻品的态势愈发严峻,2020年一季度,广州海关缉私局查获走私冻品案件176宗,案值1.57亿元,查扣各类走私冻品4146.99吨,同比分别增长878%、287%和107%(5)谭均泉,刘洋.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对珠江流域非设关地冻品走私综合治理的思考 [J]. 口岸卫生控制,2020,(03).。2022年1月1日至3月15日,全国海警机构共破获走私冻品案75起,现场查扣冻品8000余吨,案值近3亿元(6)中国新闻网. 今年以来中国海警破获走私冻品案75起 案值近3亿元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282078251057549&wfr=spider&for=pc,2022-3-25.。不同于走私其他物品,走私冻品严重扰乱我国肉类市场,损害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利益,冲击我国畜牧养殖产业(7)中国经济网. 走私冻肉利益链调查:已是潜规则 冲击牛羊肉产业 [EB/OL]. http://www.ce.cn/cysc/sp/info/201507/18/t20150718_5971346.shtml,2015-7-18.,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8)映雪,宋建德,张秀娟,王梦瑶,郑雪光. 2021年全球口蹄疫流行状况及特点 [J]. 中国动物检疫,2022,(12).,并存在着较大的执法风险。走私冻品犯罪的严重性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严厉惩治走私冻品犯罪成为诸如“国门利剑2022”等专项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意图对走私冻品犯罪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务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遏制对策。
为全面掌握走私冻品犯罪态势,笔者于2023年4月16日在裁判文书网刑事案件部分以关键词“走私”与“冻品”“冻肉”等关键词组合进行检索,剔除无关文书后共采集走私冻品相关一审文书1356份。其中,83%的文书以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论处,11%的案件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还有少量因走私冻品衍生的妨害公务罪,危险驾驶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行贿罪的文书。
1.走私冻品犯罪总体呈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1356份文书中的发案年份绘制图1。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此后裁判文书要求在互联网公布(9)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中国裁判文书网总访问量突破百亿 [EB/OL]. https://www.court.gov.cn/fuwu-xiangqing-57042.html,2017-8-24.,所以2013年前发案数量的低下难以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但不争的事实是,2019年以前走私冻品犯罪发案数量逐年增加,2019年更是较前一年增长了一倍有余。后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 [EB/OL]. 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001/1beb46f061704372b7ca41ef3e682229.shtml,2020-1-11.,我国对边境施行严格的管控政策,走私冻品犯罪的发案数量有所下降。但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11)中国政府网. 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 [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2-12/27/content_5733739.htmwww.gov.cn,2022-12-27.后,走私冻品犯罪数量难免会有所反弹,甚至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图1 1356份文书中走私冻品犯罪发案年份柱状图
2.第四季度是走私冻品高发季节,夜间是走私冻品高发时段
统计1356份文书的发案时间可见,第一季度的发案数量处于全年的最低水平,共发案190起,占比为18%;第四季度的发案数量处于全年的最高水平,共发案337起,占比为31%。从发案时段上看,凌晨0时至6时发案的数量最多,达110起,占比为40%;其次是晚间18时至24时发案87起,占比为31%;再次是中午12时至晚间18时发案47起,占比为17%;上午6时至12时发案的数量最少,为33起,占比为12%。
根据1356份文书中各省份发案数量绘制图2。如图所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云南省是全国走私冻品犯罪案件的主要发案地,数量分别为659起、319起、181起,占全国案件数量的49%、24%、13%,其他沿边省份也有少量案件破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是主要的发案城市,发案数量分别为302起、127起、121起,占全区的46%、19%、18%;钦州市、北海市、南宁市因邻近这些主要发案城市,也有一定数量的案件在此破获,其他城市都少有发案。在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广州市的发案数量较多,分别为46起、38起、34起,占全省的14%、12%、11%;珠海市、江门市、湛江市、深圳市、惠州市也有一定的发案数量,但整体与上述三个城市差距不大。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主要的发案城市,发案数量分别为50起、43起、40起,占全省的28%、24%、22%;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也有一定发案数量。
图2 1356份文书中各省份走私冻品犯罪发案数量热力地图
1.走私冻品犯罪人员呈现特定画像
从1356份文书中收集到被告人信息3405条,其中文书中明确标注的有22名被告人身份不详、12名被告人员在逃。这些被告人有2939名为男性,155名为女性。根据他们作案时的年龄绘制图3,发现30至40岁的人数最多,整体呈现正态分布。从民族情况看,汉族有1984人,占比为71%;壮族有571人,占比为20%,其余各民族人数均不到100人。根据被告人籍贯信息绘制图4,籍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云南省的分别有1116名、419名、390名,占全国的40%、15%、14%。与全国发案数量热力地图不同的是,被告人籍贯情况已经从重点发案省份蔓延至周围省份。文书中共有808名为外省人作案、占比为30%,其中有403为邻省人,且63%的外省被告人有犯罪团伙内同乡情况。此外,被告人中还有31名缅甸人、27名越南人、23名印尼人、3名蒙古人、2名新加坡人、2名荷兰人、1名韩国人、1名印度人,多为重点发案地区的邻国人。从被告人员学历情况看,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文盲或半文盲学历少见,但仍然有30%的人只有小学学历,初中学历的人占总人数的一半,有12%的人为高中或中专学历,拥有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的人只占6%,个别被告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从被告人的职业情况看,农民、渔民和无业人员占总人数的60%,经商和个体户占比为15%,他们多从事肉制品和水产等生意,驾驶人员和务工人员占比为15%,他们在走私团伙中多从事基础体力劳动。此外,还包括村干部、海关人员、边防人员等在编人员8人。
图3 1356份文书中被告人年龄分布柱状图
图4 1356份文书中被告人籍贯情况热力地图
2. 被告人大多属于从犯
1356份文书中主犯有378人、从犯有2247人;但是,有883份文书中没有主犯,这些案件的涉案团伙头目有没有归案,甚至其身份是否查明都是存疑的。从量刑情节上看,981名被告人存在认罪、坦白、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占比高达96%;24名被告人存在累犯、对抗侦查等从重情节,约有一半为主犯。从最终判罚上看,3094名被告人中有26名被单处罚金,55名被判处拘役,909名被判处缓刑,496名被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490名被判处1至2年有期徒刑,共占比64%,这些人大多是从犯。
根据1356份文书的数据,走私冻品的种类可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牛肉类,包括牛肉、牛杂、牛筋等,涉及案件557起,占总案件数的46%。第二,家禽类,绝大部分为禽副产品,主要为鸡爪、鸡翅等,涉及案件476起,占总案件数的39%。第三,猪肉类,包括猪肉、猪杂、猪脚、猪耳等,涉及案件283起,占总案件数的23%。第四,水产类,包括鱼虾蟹等产品,涉及案件87起,占比为7%。第五,羊肉类,包括羊肉、羊杂等,涉及案件25起,占比为2%。1356份文书中497起案件的货量不超过10吨,占总案件数的39%,整体呈现小案多、大案少的特点。
根据1356份文书的冻品原产国信息绘制图5。如图所示,越南是最大的涉案冻品原产国,涉及案件数达422起,占总案件数的44%。其次是美国、巴西、印度、缅甸,涉及案件数分别为96、74、51、43起,占比分别为10%、8%、5%、4%。走私冻品原产地涉及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
图5 1356份文书中走私冻品原产国热力地图
根据1356份文书中涉案冻品原产国和发案省份的关联情况绘制图6。数据显示,冻品原产国为越南的422起案件中有333起运输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占比为79%,其次是云南省39起、广东省22起。冻品原产国为美国的96起案件中有53起运输至广东省,占比为55%,其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0起。冻品原产地为巴西的74起案件中有37起运输至广东省,占比为50%。冻品原产地为印度的51起案件中有14起运输至广东省,14起运输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占27%。除了韩国主要运输至浙江省,朝鲜主要运输至辽宁省,老挝主要运输至云南省,蒙古主要运输至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冻品来源国都主要运输至广东省。可见广东省作为我国的“南大门”,是海上走私冻品的重要入境地。
图6 1356份文书中走私冻品原产国与发案省份关联图
以走私的行为方式为分类标准,走私冻品犯罪可以分为绕关走私、通关走私、后续走私和准走私等(12)陈晖. 走私犯罪论 [M]. 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2.。绕关走私指不经过国家正规进出口岸和准许进出境的国(境)非法携运应当缴税、禁止或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的行为。1356份文书中绕关走私冻品的案件达到1259起,占总案件数量的93%。通关走私指通过设立海关的进出口岸,以隐蔽的方式逃脱海关监管偷运应当缴税、禁止或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的行为。1356份文书中通关走私冻品的案件有75起,这些案件大部分都被判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其中许多案件利用边民互市政策通关走私。后续走私指未经海关许可,擅自销售保税货物或特定减免税货物进行牟利的行为。准走私指直接向走私人收购走私货物、物品,或者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的行为。这两种走私方式的占比较少,多发生于内陆省份。以走私渠道为分类标准,走私冻品犯罪可以分为海上走私、沿边走私、内河走私等。1356份文书中,海上走私冻品案件达到769起,占总案件数量的58%。沿边走私和内河走私案件达为565起,其中多数案件为沿边走私。
总体来看,我国走私冻品犯罪活动主要受到肉类市场、犯罪风险、地理区位、黑色产业链等因素的影响。国内肉类市场需求和缺口的增大使得走私冻品利润有所提升,这是促使走私冻品犯罪数量增加的核心因素,较低的犯罪风险助长了这一趋势。我国沿边部分地方的地理区位优势为走私冻品提供了便利条件,导致形成一些走私冻品犯罪重灾区。肉类市场黑色产业链的形成,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当地居民与走私冻品犯罪的依附关系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棘手,增加了打击治理的难度。
走私犯罪的根本原因服从于一般犯罪特别是经济犯罪的规律,有商品和货币的存在,经济犯罪就会渗透到商品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成为商品经济的伴生物,只要境内外存在差价就会引起走私行为。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鲜、冷藏肉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的丰富激发了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2021上半年中国牛肉进口金额为22717.6万美元,猪肉进口金额为642711.2万美元,羊肉进口金额为131658万美元,家禽肉及食用杂碎进口金额为147148万美元,连续多年保持增长(13)智研咨询. 2021-2027年中国鲜、冷藏肉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EB/OL]. https://www.chyxx.com/research/202011/907468.html,2021-9-14.。为保护我国较为落后的畜牧养殖等产业(14)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2018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EB/OL]. http://www.cccfna.org.cn/article/%E5%95%86%E4%BC%9A%E5%8A%A8%E6%80%81/28158.html,2018-11-8.以及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我国进口肉类征收了较高的关税、环节税等,还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进口许可证、检疫许可证、经营者备案等制度,因此,正规进口难以满足我国巨大的肉类市场需求,由此形成的市场缺口导致了走私冻品有着较为丰厚的利润。例如,2015年深圳海关查获的走私进口冻牛肉每公斤25元左右,而国内牛肉批发价为每公斤50多元,走私1吨可获利2至3万元。每个标准集装箱可装载冻牛肉25吨,走私1柜冻牛肉可以获利50至70万元(15)“僵尸肉”“过期爪”走私猖獗怎么“破”[J]. 肉类工业,2015,(07).。2015年7月第一周我国活鸡价格为18.06元/kg,白条鸡价格为18.42元/kg,鸡肉进口到岸价多为18元以下,而走私鸡肉价格则在10元以下,特别是动物内脏等在国外是废弃物,经济价值几乎为零,甚至还需要付费进行生物垃圾无公害处理,而走私到国内后却能“变废为宝”。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走私冻品,其犯罪数量随着我国肉类市场需求水涨船高。此外,一年之中的肉类市场需求也是波动的,由于天气寒冷提高了人们的肉类摄入量,春节元旦等节假日人们普遍备货等因素,第四季度的肉类需求处于一年中的最高峰,导致该季度成为走私冻品的高发期。
相比于走私毒品、走私文物等其他同样具有极高经济利益的走私犯罪,走私冻品具有极低的犯罪风险。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EB/OL]. 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7081.html,2014-12-17.,走私来自境外疫区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五吨以上不满二十五吨,或者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五万元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走私来自境外非疫区的冻品,或者无法查明是否来自境外疫区的冻品,走私二十吨以上不满一百吨,或者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也就是说,即使能查明走私的冻品来自境外疫区,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也要数量达到5吨或者价值达到5万元才能予以刑事处罚。再加上冻品易拆分的属性使得许多走私分子选择“蚂蚁搬家”(17)冻肉链走私:中越边境千条船“蚂蚁搬家” 边民收费护送 [J]. 食品安全导刊,2015,(18).的方式将单次运输冻品数量压制在此界限以下,被查获也只能予以行政处罚。对水上走私来说,机动灵活的快艇会在远离我国海岸线的位置往返分散运输以达到“蚂蚁搬家”的目的;对陆上走私来说,走私分子多选择乡间小路,甚至有些走私团伙会自己出钱修路,在边界线附近分散运输,有时还会选择更加隐蔽的摩托车运输,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实上,即使走私分子被执法部门提起刑事诉讼,也只会被判处较低的刑罚。因为他们只是走私冻品的中间运输人员,属于走私犯罪从犯,而真正的团伙头目身居幕后,与下线人员保持物理隔离,甚至这些运输人员也不清楚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谁,这给打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我国陆地边界线漫长,总长约2.2万公里,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我国还拥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与朝鲜、韩国、日本、印尼等8个国家在海上相邻或相向。这些边境点多、线长、面广,许多边境没有天然屏障,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给走私犯罪提供了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作为中越界河的北仑河可供上下货之处极多。邻国越南的经济落后,居民收入较低,其肉类价格远低于我国,这就促成大量越南冻肉通过陆路走私至广西,然后流入我国西北的广大市场。而且广西和越南交界的许多特区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包括不拆柜验货、税收减免等,为从越南中转至中国走私冻品提供了条件。广西走私冻品的重灾区集中在毗邻边境的几个城市,其中防城港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各国陆海相连的城市,曾作为援越海上隐蔽运输线,如今成为走私冻品最为猖獗的城市之一。此外,还有大量来自欧洲、美洲的冻品可以通过海运走私至广西。
广东省是我国南大门,处于南海航运枢纽位置,沿海城市很多,这些城市都具备海上走私的地理条件,因此并没有形成某些走私冻品的重点城市,同时也意味着广东近一半的城市都面临较大的走私打击压力。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自由贸易港,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因此大量的冻品以香港为“中转站”和“跳跳版”走私至我国大陆。珠江口水域毗邻香港,水路错综复杂且分布广泛,便于海上偷运和陆路接驳运输。疫情期间,中越、中缅边境绕关走私冻品得到有效管控,但广东省的海上走私冻品案件大幅增长。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后,预计重点走私区域会恢复疫情前的态势。此外,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成立(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由贸易港法[EB/OL].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06/eec9070dd18e4b0190cd2abb9345442d.shtml,2021-6-10.也可能会对我国走私冻品重点地区的分布产生影响。
云南省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毗邻,多山地高原、河流湖泊,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还存在特殊的民族情况,成为走私冻品犯罪的重点区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类似,毗邻越南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沦为云南走私冻品最为严重的两个城市。
走私入境的冻品不会止步于沿海沿边省份,而会大量流入内陆广大市场,深刻地影响着餐饮、运输等市场行业,与相关从业人员、当地居民形成强烈依附关系。央视曾于2013年实地探访南宁肉联厂附近某街道,此处的牛肉平均售价18元一斤,与当时33元一斤的正常价格相距甚远,被怀疑是通过防城港走私过来的冻肉(19)央视网. 揭秘牛肉走私 [EB/OL]. https://tv.cctv.com/2013/07/11/VIDE1373558040314558.shtml,2013-7-11.。半月谈记者也曾于2018年暗访我国西部地区餐饮行业,发现没有正规进口手续的境外走私冻品大量充斥交易市场,这种现象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而该地只是走私冻品链条上的一环,其供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20)新华网. 半月谈记者暗访走私冻肉:充斥冻品交易市场,多数流向餐饮行业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458529668080174&wfr=spider&for=pc,2018-8-11.。此外,走私冻品入境地区的当地居民也因此而获利。走私分子路过乡间小路需要给当地村民过路费,否则就搭起长棍予以阻拦,因此得名“过棍费”。其费用约为每次100元,合计给附近村子每个家庭增加月收入600元。受益村民甚至还对走私行为提供庇护,给打击走私工作增加了执法难度。由此,当地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的农民、渔民和无业人员难免产生“走私致富”的错误观念,甚至邻近地区居民“慕名而来”加入其中,即使是从事基础体力劳动的走私运输人员也能获得较高劳务费。另外,驾驶快艇走私冻品的船员单次收入约为1万元,快艇一夜可以往返港澳三次。货车司机运输走私冻品会获得相较运输其他货物更高的收入,但实践中往往因其对货物来源并不知情,导致执法部门难以制裁。更有甚者,某些地方村民受雇挖掘经执法部门无害化填埋处理的走私冻品,造成这些冻品经专人收购、运输、销售,形成一条龙黑色产业链(21)人民日报. 云南金平回应“村民垃圾场挖冻肉再销售”:涉私冻肉249吨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130352885918351&wfr=spider&for=pc,2018-5-11.。
面对走私冻品犯罪日益严重的态势,需结合其影响因素以及现实问题针对性地予以遏制。要整合分散于不同部门的侦查权,加强上下游区域的警务合作,做到全域联合打击走私冻品犯罪。还要加强重点区域位置的巡逻盘查,通过各种途径深挖走私冻品犯罪团伙,达到标本兼治的打击效果。走私冻品问题治理不能仅停留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上,市场监督部门要加强对肉类市场的整治,商业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要健全完善肉类食品追溯体系,行业协会要发挥监管功能,宣传部门要发动人民群众参与肉类市场整顿和走私冻品检举,由此形成对走私冻品问题的综合治理。此外,还要规范罚没走私冻品的后续处置,坚决杜绝涉案冻品流失产生其他社会危害。
目前,我国走私侦查权主要分散于海关、公安、海警三个部门。根据2020年《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规定》,海关总署缉私局管辖海关关境内发生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案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案;刑事侦查局管辖其辖区内的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 [EB/OL].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01/ec50f62e31a6434bb6682d435a906045.shtml,2021-1-22.,海警负责打击海上走私犯罪活动。打击海上绕关走私冻品的一个主要困难在于,走私分子在海上分散运输上岸,公安机关查获走私时货量无法达到刑事立案标准,而分散前的海上走私冻品过境归属海警管辖,这给侦查打击工作造成了严重阻碍。况且,海警还要担负海上安全保卫、海上治安秩序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监管等职责,打击走私的警力十分有限。在现行侦查权配置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加强侦查协作的方式予以解决。在绕关走私猖獗的沿海地区,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办公室应移设在公安部门,由其协调海关和海警等部门,不断深化信息情报交流,制定联合收网行动计划,协同展开执法打击活动。
针对走私分子利用香港作为走私“中转站”和“跳跳版”的情况,要继续加强粤港澳反走私合作,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常态与应急相结合的沟通联络机制。要以学习培训、调研座谈、大型演练等方式拓宽交流平台,定期梳理走私冻品重点案件线索、重点目标对象、重点协作需求,成立联合专案组,打深打透走私冻品网络。对于走私冻品向内陆省份流入的情况,目前重点走私冻品省份与内陆省份之间的警务合作几乎只局限于对犯罪嫌疑人的抓捕阶段。内陆省份发现的多数走私冻品案件由于线索的断裂只能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而且内陆省份的公安机关在打击走私工作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缺乏警务合作的动力。因此,重点省份要主动加强与内陆省份的联络,建立线索情报对接机制,做到走私冻品全域联动打击。此外,执法部门与冻品来源国之间的警务合作近乎为零。许多国家具有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要争取与重点走私冻品来源国的联系,查清冻品源头,摸清走私动向,掌握与境外肉类生产商联络的走私头目,为打击走私冻品犯罪团伙提供有利条件。
面对走私冻品日益猖獗的态势,执法部门要加强巡防检查,对重灾区形成高压打击,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治标效果。要综合考虑人文地理因素,在走私冻品过境重点区域加大巡防力度,强化边境物理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合理安排走私高发区域执勤点的设置,建立完善的巡逻盘查工作机制。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运用程度,综合利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电子围栏等设备搭建边境预警管控系统,拓宽设备区域覆盖面积,利用特定的冻品走私人员画像建设高危人群管控系统予以严格监控。面对警力资源有限的现实问题,要充分发挥社会基层组织反走私群防群治功能,联合沿边地区村委会、居委会成立村居联防队、护海员、船管员,将其纳入网格化管理,壮大重点区域巡防检查力量。
加强重点地区巡防检查是治标之策,铲除走私冻品犯罪团伙为治本之策,要做到标本兼治,全链条压缩走私冻品犯罪空间。走私冻品大量流入市场,侦查部门应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摸排肉类市场走私冻品情况,对疑似走私冻品追根溯源,挖掘背后的走私团伙。对巡防过程中查获的“蚂蚁搬家”走私冻品,要对信息线索进行碰撞比对,从中发展秘密力量,深入走私团伙内部,摸清团伙组织架构和人员关系,适时予以一网打尽。面对部分地区群众性、家族性冻品走私的情况,可以利用团伙中的一些利益、情感矛盾,从薄弱人员突破,逐步瓦解整个犯罪团伙。
面对混乱的肉类市场境况,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对肉类集散地、营销场所开展经常性集中清查整治,严厉惩罚销售不合格冻品的行为。商务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应主导食品追溯平台体系建设,便于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精准追溯管理,实现事前防控、事后追责、保障消费和指挥监管的功能。职能部门还要改变肉类市场仅由政府监管的观念,转变政府垄断性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以推动食品行业协会发展的方式促进行业自治。目前,参与行业协会的主体多为大中型企业,而肉类市场问题主要存在于小型企业,因此,要调整行业协会布局,优化协会管理体制,明确协会监管效力范围,为政府监管补充力量。
有效治理走私冻品问题还要动员和依靠全民参与走私冻品问题治理。宣传部门要大力揭露肉类市场销售走私冻品的乱象,向公众普及走私冻品的安全隐患,普及不合格肉制品的辨别方法,拓宽食品问题举报途径,形成全民整治肉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氛围,推动肉类行业市场整顿。走私冻品高发地区宣传部门要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向广大村民、居民普及走私冻品法律法规,宣传走私冻品的严峻形势,表明政府打击治理走私冻品的决心,坚决抵制“走私致富”的错误观念和不良风气。此外,还要加强走私冻品违法犯罪举报宣传力度,明确举报奖金奖励,推动群众积极提供走私冻品情报线索。
处理罚没走私冻品是办案实务中的难题,其处置费用高、周期长、监管难,还存在廉政风险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执法部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走私冻品更是存在严重的涉疫风险,导致办案部门一度承担着极大的查获冻品后续处置压力。海关总署、质检总局2015年印发的《罚没走私冻品处置办法(试行)》,对冻品无害化处理方式、企业能力、合作模式、风险规制、管理方法等提出明确要求。海关总署、财政部2019年发布的《关于查获走私冻品由地方归口处置的通知》规定,地方要明确一个主管部门负责查获走私冻品归口处置的组织实施工作,但各地执行还没有完全细化落实。执法部门要坚持“谁查获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查获走私冻品按照涉案财物处理,落实涉案财物办案与管理相制约的工作制度。对查获走私冻品委托第三方单位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法转化为无疫病传播风险的物料,产出物料严禁进入人或动物食物链。要规范查获冻品保管、运输、处理、回收、返还等流程,加强公安机关、卫生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对冻品处置过程的监督,坚决避免查获走私冻品发生流失而产生二次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