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健 邵成瀚 徐永寿
(1.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2.云南省政法干部学校,云南·昆明 650000;3.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昆明 650000)
楚雄市是位于云南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区面积为4433平方公里,辖12镇3乡,常住人口63万余人。本文对楚雄市2020~2022年发生的命案展开专题调查,剖析案件的特点、成因,提出治理对策,以期对整个云南省的命案防控工作起到借鉴的作用,以建立更加有效的命案防控机制,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云南省楚雄市2020~2022年共计发生命案13起,对13起命案进行详细梳理后,有如下特点。
“民转刑”命案指由生活和工作中的婚恋、家庭、医患、债务、矛盾、邻里琐事等民事纠纷激化引发的命案。2020~2022年楚雄市发生的13起命案中,因婚恋纠纷(恋爱、婚姻、婚外不正当男女关系等)引发的命案7起,占54%;家庭纠纷引发的命案2起,占15%;疾病引发的命案2起,占15%;精神病发作引发的命案1起,占8%;口角引发的命案1起,占8%。这13起命案中,有12起命案的双方当事人为恋人、情人、夫妻、离异、家人的关系,仅仅只有1起命案的双方当事人为陌生人。
楚雄市2020~2022年命案发案诱因分析
因婚恋纠纷和家庭纠纷激化引发的命案有9起,占比高达69%,这是典型的“民转刑”命案,也就是说,“民转刑”命案占命案总数的大约三分之一,此类命案的双方当事人多为恋人、婚外情人、离异、家人、亲戚、朋友等关系,初期多为民事纠纷,随着纠纷升级,当事人之间反目成仇,或者情绪激动不能自控,采用过激手段致人死亡。因疾病、债务等多重原因造成家人身心和家庭经济巨大压力引发的命案有2起,这2起命案表明,这些家庭在疾病所造成的经济压力和身心、生活压力中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急需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包括提供经济援助、就业机会,以及心理疏导等。精神病患者病情发作引发的命案有1起,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缺乏经费保障,精神病患者监管体制不够健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精神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监护,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后,容易引发病情,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楚雄市2020-2022年发生的13起命案中,13名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有以下特点。
1.犯罪嫌疑人以男性为主。男性犯罪嫌疑人共计12人,女性犯罪嫌疑人仅有1人,且该女性犯罪嫌疑人系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导致精神病发作,做出砍杀被害人的行为。
2.犯罪嫌疑人普遍学历较低。13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小学学历6人、初中学历5人、中专学历1人、大专学历1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犯罪嫌疑人共计有11人,占84%。
楚雄市2020~2022年发生的命案中犯罪嫌疑人的学历情况
3.作案工具以刀具为主。在8起命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凶器有折叠刀、镰刀、砍柴刀、剔骨尖刀、双刃匕首、菜刀、单刃水果刀等,占62%;在其余5起命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有羊角锤、车辆、烟筒、砖块、射钉枪、石头、绳子等。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其中1起命案的犯罪嫌疑人有涉枪犯罪前科,能够熟练使用改装射钉枪,在这起命案中,该犯罪嫌疑人造成2死2伤。
4.作案手段残忍。虽然这些命案绝大多数发生在恋人、情人、亲属、家人之间,但是,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非常残忍,有用刀捅刺胸前、背部数十刀的,有用刀砍杀头部的,有用锤反复击打头部的,有用匕首割颈的,有用石头击打头部的,有用射钉枪射杀被害人的,犯罪嫌疑人捅刺砍杀的几乎全是被害人的要害部位,以夺取性命为目的,下手不留余地,一心致被害人于死地。
5.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多有自杀的行为。有7名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有喝农药、割颈、自缢等自杀的行为,犯罪嫌疑人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犯罪嫌疑人意识到无法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抓捕,作案后感到内疚、恐惧、绝望等,这些情绪可能导致他们出现自杀的行为。此外,有些犯罪嫌疑人通过自杀来逃避法律责任。另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自杀,如精神健康问题或生活压力等。总之,犯罪嫌疑人的自杀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来。
6.案发前部分犯罪嫌疑人有喝酒的情况。在3起命案中,存在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喝酒的情况,其中一起为双方当事人婚恋纠纷,犯罪嫌疑人酒后持刀杀害被害人;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酒后和父亲发生争执,失手将父亲打死;第三起案件中,当事双方为陌生人,在夜市摊酒后发生口角,引发命案。
这13起命案共造成15名被害人死亡、2名被害人受伤。在死亡的被害人中,成年女性9名,成年男性4名,未成年人2名(男孩1名、女孩1名);受伤的被害人均为成年女性。
在婚恋纠纷和家庭纠纷激化引发的命案中,被害人多为女性,这可能与社会性别角色和家庭地位相关。在传统的婚恋观念和家庭观念中,男性具有更高的地位,而女性则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恋人、配偶间的争吵、感情变淡、外遇、债务、财产纠纷等,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男性往往会采取暴力手段控制女性,而当男性觉得无法维持这段感情或者关系时,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剥夺女性的生命。
造成命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犯罪嫌疑人学历偏低以及法律意识淡薄,对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影响。这些犯罪嫌疑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只是完成了基础教育。由于教育的相对缺失,他们缺乏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缺乏对社会价值和伦理道德的认知,这些都是产生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精神和道德建设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许多犯罪嫌疑人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缺乏遵纪守法的意识,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遇到矛盾问题的时候,缺乏解决问题和自我疏导的能力。法律是保护公民权益的利器,是社会规范和约束的力量。然而,一些人缺乏对法律规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对于他们来说,法律只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没有实际的意义。这种淡漠的态度往往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在遭遇问题时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楚雄市下辖12镇3乡,楚雄市人民政府驻鹿城镇,楚雄市行政区划图如下:
2023年5月26日,楚雄市各乡镇外出务工人数统计如下:
序号乡镇人口外出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数占乡镇人口数的比例1鹿城镇27451159632.17%2东瓜镇14821031722.14%3东华镇21448511923.87%4苍岭镇26258512819.53%5紫溪镇12663286822.65%6吕合镇15615310919.91%7子午镇23305580524.91%8大地基乡8431100311.90%9新村镇10891250523.00%10大过口乡13390450733.66%11中山镇18546442123.84%12西舍路镇15628400425.62%13三街镇17708824746.57%14树苴乡13173500437.99%15八角镇11753559947.64%
从统计表可以看出,楚雄市山区乡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距离市区较近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少。楚雄市下辖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的情况,反映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需求逐年攀升,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涌入城市,许多农村人口离开家乡前往城市或其他地区工作。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庞大,而且随着农村外出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家庭分离、子女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二是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问题,三是婚恋情感问题,四是农村耕地和宅基地问题。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使家庭和社会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和脆弱,这些外出务工人员需要长时间离家,离开自己的家人、朋友和社会支持体系,在城市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压力,如住房、教育等问题,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诱惑和影响。由于家人之间长期的分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面对家庭的问题时,无法及时解决,导致局面不断恶化,经常有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家人的关系出现冲突,导致家庭纠纷、婚恋纠纷,甚至是暴力事件。家庭婚恋纠纷大多发生在夫妻之间,尤其是在一方外出打工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分居两地,沟通不畅,孤独、焦虑和生活的困难让双方的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存在经济压力、情感失衡、责任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婚姻带来负面影响,极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双方都有可能在外面拥有新的情感关系,导致家庭婚恋问题和矛盾加剧。尤其是在某些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援助和社会帮助,很多家庭婚恋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可能导致命案的发生。
适量饮酒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但是过度饮酒、酗酒,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酗酒会让人失去理智,导致行为举止异常、情绪波动大等,而这些行为容易引发意外事件或者犯罪行为。酗酒会增加暴力犯罪的风险,酗酒和使用暴力手段是造成一部分突发命案的原因之一,酗酒会使个体的抑制力、判断力和社交适应能力降低,容易因为情绪激动或者误解而行为失控,失去理智,进而发生暴力行为。使用暴力手段主要是因为个体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或者忽视了法律和社会道德的限制。尤其是在夜市、烧烤摊等热闹的场所里,烟酒并存的环境,更容易引发冲突、争执,最终演变成暴力事件等。但酗酒和使用暴力手段只是造成突发命案的一部分原因,其他因素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体心理和人际关系等都可能对突发命案产生影响。
当前,存在着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充分的保障机制。精神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照顾,但社会保障机制对他们的治疗和照顾支持不足,治疗和照顾的费用也是一个问题。第二,医保覆盖不全。目前国家医保制度并没有对精神病患者提供充分的医保覆盖,导致他们需要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这也使得许多精神病患者难以及时得到充分的治疗。第三,社会福利不足。现在的社会福利支持机制尚未能真正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家庭难以承担精神病患者的诊治费用,许多患者也因为贫困而无法接受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治疗。
另外,对身患重疾老年人的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也不够健全,无法充分满足身患重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老年人身患重疾引发的他杀或自杀事件,也是应该深刻反思的社会问题。这些身患重疾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身体健康、经济和社交孤立问题。第一,身患重疾的老年人本人生活难以自理,家人在长期的照顾和陪伴中,身心也受到极大的压力;第二,医疗费用可能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导致他们感到无助和绝望;第三,身患重疾老年人的社交生活可能受到影响,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日益边缘化,缺乏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感受到被忽视和孤独,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归属感,从而产生了割裂感。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叠加下,长期身患重疾的老年人可能会做出极端的选择。
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乡之间互联互通、互补共赢,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当地经济振兴,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农村青壮年在家门口就业。当地经济的发展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促进当地就业市场的增长,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这不仅可以减少人们外出务工的需求,还可以吸引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极大改善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带来的社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
2.发展地方产业。确定当地产业的优势和潜力,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和激励,促进当地产品的营销和品牌推广。
客服人员一般与客户有大量沟通互动,测评环节要能充分体现相关被测要素。除了采用传统的面谈、问卷形式,互联网环境下可以通过诸多心理测试、认识测试、行为测试等获取面试者深度信息,同时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分析判断面试者性格与心理,借助大数据(诸如诚信档案、个人信用评分、消费标签、文娱标签、活动地域等)进行测评结果的佐证。这些测评方式大部分通过计算机完成,不需人工分析总结,可大大提高面试效率。
3.鼓励创业和创新。提供培训和支持,通过研发促进创新,并积极打造促进创造和创新的环境。
4.积极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政府可以向有实力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推介当地的投资机会和优势,吸引外部资金流入当地。通过与外部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提高当地企业的运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5.发展旅游业。通过保护生态环境,识别当地的独特特色和景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和服务,通过营销和品牌推广当地旅游,改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6.改善教育和医疗服务。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教育和医疗服务,吸引和留住人才,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加强普法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是预防和避免命案发生的重要途径。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政府、社会机构、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培养法治人才。政府应加强各个领域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落实法律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公职人员和法律从业人员的法律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执业能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
3.加强和完善法律援助。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司法保障,政府应该加强和完善法律援助,通过资助法律救助机构,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完善和扩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法律服务,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民众更好地体会到法律的存在感和力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道德文化教育是社会必需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与情操,同时也是培养人们健康心理和道德观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文化教育时,需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婚恋观的教育。因为正确的婚恋观是确保婚姻幸福和家庭和谐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正确的婚恋观是指人们在婚姻和恋爱中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包括尊重性别平等、自主选择、彼此尊重、负责任的婚姻观念等,这些都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通过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从而避免很多不良婚恋现象的发生。要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加强婚姻家庭伦理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婚姻和恋爱教育。学校、社区、家庭等应该加强婚恋教育,指导青少年了解婚姻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其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2.道德规范。政府应该引导全社会建立对婚姻和恋爱的道德规范,明确权利和义务,规范行为,呼吁人们遵守道德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3.培养健康的心理。为了维护健康的婚恋关系,人们应该培养健康的心理,适应不同的婚恋阶段,了解婚恋生活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的婚恋问题。
4.政府和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为婚恋关系提供支持,如提供婚姻咨询服务、婚姻医生等,帮助人们克服与婚姻有关的困难。媒体、电视、网络等媒介应该倡导正确的婚恋观念,降低婚恋观念异化的风险。
1.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预防矛盾纠纷向刑事犯罪转化。为预防矛盾纠纷向刑事犯罪转化,需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尽早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引发刑事犯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建立完善的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建立多层次、分级负责的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包括省州市县乡镇街道社区等不同层级的矛盾纠纷调解机构,使之形成互相协作、分工明确的机制。第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制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调解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第三,加强培训和宣传。为了让调解工作更加专业化和有针对性,需要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调解技能和法律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矛盾纠纷。同时,还应加强矛盾纠纷调解的宣传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信任调解工作,主动将矛盾纠纷提交调解机构,避免采取不必要的过激行为。第四,加强司法保障。对于一些难以通过调解解决的矛盾纠纷,需要加强司法保障,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同时,还应鼓励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避免将矛盾纠纷扩大。第五,加强监督管理。需要对各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深入持久地开展缉枪治爆专项工作。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公安机关应深入持久地开展缉枪治爆专项工作。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缉枪治爆专项工作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枪爆犯罪危害的认识,普及防范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第二,加强线索收集和情报研判。公安机关应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全面排查枪爆犯罪线索,通过技术手段和情报信息紧密结合,加大排查力度。第三,加强联合打击。各级政府部门、执法机构及社会力量应加强协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对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完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机制。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事件,让家庭、社会和司法部门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完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机制势在必行。第一,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机制,包括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医疗保障制度、指导文件和操作手册等,确保相关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二,加强评估和诊断。建立合理的严格的精神病患者评估和诊断制度,根据精神状况的严重程度和危险性,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第三,加强社会服务和支持。建立精神病人社会服务和支持体系,提供医疗、社会援助、职业培训、就业帮扶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管理,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避免肇事肇祸的发生。
4.完善患病老年人群体的社会救助机制。当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患病老年人群体逐渐增多,针对这个群体,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预防其出现自杀或他杀的情况。第一,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是患病的高风险人群,需要加强医疗保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医疗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缓解他们的病痛和经济压力。第二,注重家庭照顾。家庭是老年人的主要社会支持,家属可以通过照顾、支持、陪伴,给予更多的温暖和关心,提高老年人的抗病能力、归属感和幸福感。第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机构。政府可以建立一些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福利的机构,如养老院、护理院、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等,为他们提供生活照顾和医疗保健服务,拓宽他们的社交和活动空间,减轻他们的孤独和心理负担。第四,加强社会关爱和支持。社会各界需要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关爱和支持,如组织义务照料、社区志愿服务等,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爱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第五,建立危机干预机制。政府和社群组织应该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向老年人提供紧急支持和救援,例如电话危机干预、社工团队和紧急救援服务,这将有助于防止发生悲剧事件,以及提高他们的生命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
5.加强酒文化的管理及引导工作。酒后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过度饮酒和不合理饮酒都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甚至会对社会治安和个人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做好酒文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增强饮酒安全意识,避免酒后发生矛盾纠纷,更有望将饮酒文化引导向一条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第一,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如酒后不得驾车、不得酒后在公共场所闹事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安全,需要广大民众认真遵守。第二,提倡文明饮酒,注意场合。在酒文化传统中,文化的核心是人与人的交流,酒作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媒介,主要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进行。因此,我们要注意场合,避免在不适合饮酒的地方或时间饮酒,同时也要提倡文明饮酒,避免大量饮酒和过度饮酒导致的不良后果。第三,加强社会监管,预防酒后发生矛盾纠纷。对于饮酒后可能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我们需要加强社会监管,经营场所要加强酒水管理,不出售超量酒水,可以制定相应的酒后处理措施,遇到超量饮酒或出现争执纠纷时及时制止。同时,还要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避免潜在的危险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