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育人价值有效发挥探究

2023-08-24 18:07冯坤文
高考·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传承发展高中语文

冯坤文

摘 要:高中语文教育要做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点在高中语文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热爱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而且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具备文化自信。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要学会育人,借助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取向,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把语文教学活动与育人联系起来,在突出语文课程基础性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与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育人价值;传承发展;美好品德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该关注向善崇美,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挖掘高中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用语文本身的学科育人特征,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激情,在文化学习与传承中建构学生的知识世界与精神世界。然而,从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来看,教师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高考思维的培养,看重的是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没有对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1]。这说明教师没有精准把握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也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基于此,笔者在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研究了如何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凸显出其育人价值,并整理为以下教学经验。

一、高中语文学科育人的特征

高中语文学科育人范式的有效生成,要求教师做到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科育人的分析,做到以知启智、以象塑行,以境怡情等[2]。在实践教学中,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的重任,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教师要发挥出语文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在学生习得语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

从目前来看,高中语文学科育人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学科性。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不仅体现了语文应用于实践的特征,而且指向学生高雅地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或情趣。第二,情境性。说到语文学科的育人特征,就免不了育人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是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问题情境还是生活情境,都指向为学生深入解读语言文字,提供一定的情境辅助[3]。第三,无痕性。语文学科在育人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润物无声,因为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经典名篇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育人特征,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感染,在教师的精心带领下,更是可以体会到伟人身上的精神品质,感受到传承已久的传统文化。第四,活动性。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语文这门实践性工具的活动性就体现了出来。无论是与人交际还是解读课本内容,都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在真正“說”语文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二、对高中语文学科育人的精准认识

(一)高中语文学科育人的基本内涵

首先,高中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体现出了爱国情怀。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搜集相关背景时,会被深沉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不断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时代热潮时,仍然能够坚定爱国主义之情。其次,高中语文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无论是美文阅读,还是经典的诗歌朗诵,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与建构的审美水平[4]。与此同时,对于课文内容进行的二次改编,如进行话剧编排、故事表演、演讲等,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鉴赏美。再次,高中语文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当前社会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呈现出多元文化纷杂的场面,而高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念正在塑形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把语文学科中的价值观念融入与学生的沟通中,可以使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应对学习与生活。最后,高中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意识到学生个体化差异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要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学生以创新、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事物的两面性,从而使学生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发现并理解事物,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从传承发展的角度看待语文学科育人

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是生来就有的,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要从传承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科育人工作。也就是说,学科育人工作要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因为学生成长的年代不同,所汲取的精神养分不同,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也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作为教师,要做到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明确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实现育人,要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迎合当前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做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对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践行语文学科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研习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在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并完成创新性的传承。

(三)明确语文学科与育人的关系

语文学科的育人,要确保语文学科仍然保留其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渗透德育。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精准地把握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与思想特点,明确育人于教学全过程的策略与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环节突出育人任务,不能因为单纯育人而把语文课程的特征忽略[5]。

(四)将学科育人理念落实到具体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意识,新课标认为学生才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转变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观念和独断、权威的角色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探究、合作的空间和机会,要当好各种活动的“组织者”,针对学情合理安排教学的任务,力求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合作的环境,并当好环境的“搭建者”,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优点,都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机会,在和谐的环境中建构语文知识,让高中生在积极参与、主动建构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并获得语文素养。

三、以高中语文课程内容育人的具体方式

(一)分析学科知识,开启学生智慧

具备语文学科的知识是学生获得语文技能,开启智慧,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知识,明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方式,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完成创造性学习。在情境创设上,教师要巧妙应用导语、图画、故事、朗诵或多媒体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这样一来,在活跃的课堂气氛影响下,学生可以接触到多样化的语文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可以采取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全文。并且,组织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集思广益,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开启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比如:在学习《短歌行》时,教师就通过讲解陈述性知识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了文学常识。首先,教师根据作者曹操的籍贯与身份,以及《短歌行》的写作背景和缘由等,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在短歌行中传递的情感,以及写下《短歌行》的动机。在阅读过程,学生在诗歌中分析曹操是如何借助诗歌的语言文字传递自己心情的。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反复诵读,加强对诗歌中诗意的理解,逐步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变化。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了重点标注,并根据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呈现出了文字与图片素材,便于学生深入解读诗歌。如学生小组在诗歌中找到了曹操“忧”的原因,并根据诗歌的情感变化,分析曹操想要表达的是对贤才的渴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教师就可以根据该学生小组总结的学习经验,鼓励学生说出相应的“证据”,提高学生对于诗歌这一题材的分析与解读能力,锻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提取出主题思想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形成了解读诗歌的技能,那么智慧与素养的生成也就近在咫尺。

(二)展现人物形象,丰盈学生思想

育人,追求学生的和谐发展,是致力于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美好情操的教育。针对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与发展,而且要丰盈学生的精神与思想。而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物形象能够起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精神世界建构的目的。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会在脑海中形成具象化的人物形象。这让学生对具体人物形象有了审美感受,能够识别真善美,在人物形象中受到正确的激励[6]。

首先,教师要根据课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描述,在课堂中重塑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外貌美。人物的外貌是人美的表现特征之一,用语言文字所描绘出来的外貌,对于学生来说具备抽象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課文内容的过程中,必须把抽象化的语言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外貌描述,如通过指导学生对生活中人物外貌的观察,用语言文字调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让学生可以运用联想与想象把课文中的人物外貌再现出来。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影视媒体或互联网技术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外貌美,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活”在眼前的人物,不仅真实,而且亲切。鲁迅先生的《祝福》里就明确描写了祥林嫂的外貌,如“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等词,都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把词语与对应的形象进行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学生展示了根据祥林嫂外貌描写所呈现出来的画像,让学生把画像和语言文字进行对应,促进学生在整体上感知祥林嫂的外貌,进而为学生理解人物的苦难经历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人物形象的心灵,带领学生一同体悟人性美。仅仅感知外貌美,是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分析与建构上的,无法让学生深入人性之中。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人物的心灵中,体会到人美的存在价值。比如:通过人物心理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经历了与课文中人物同样的经历,促进学生意识到人物心理的复杂变化,洞悉人物感情的流露。《窦娥冤》中对于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立体的。以窦娥对父亲和婆婆的态度为例,年幼时期的窦娥因母亲去世,在高利贷的残酷剥削下,不得不被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而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后,窦娥仍保持善良坚强的本质。她孝敬父亲与婆婆,从课文中的“卖女还债”“伦理纲常”到“三从四德”都可以看出窦娥对父亲的“孝”与“敬”。在十七岁守寡后,仍然侍养婆婆,听婆婆使唤,在公堂被打昏多次后不肯屈招,但听说对婆婆动刑,便当众承认了。在对窦娥这个人物的解读进行到这里时,不禁有学生表示:“窦娥这个人太软弱了。”其实不然,窦娥的性格中不乏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如被逼婚时,窦娥坚决不从。在深入解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一直根据窦娥的心理变化来进行讲解,不仅在窦娥说出相应的话语或做出相应的举动后补充历史环境与窦娥的成长经历,便于学生理解窦娥这样做的目的,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是否可以意识到窦娥的心理复杂的变化情况,感知窦娥身上的美好精神品质。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在直觉中感知审美,在课文理解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由情入理,在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明确其品格情操美,启迪学生心灵,净化学生思想,进而提高学生对人物美好品格的探究能力。其不仅指向了学生对作者审美理想的感悟,而且让学生把握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可以让学生领悟心灵美的内涵,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丰盈学生思想的目的。蒲松龄的《促织》中就通过成名一家人的经历,揭示了为政者的贪婪、凶残与自私,即使成名一家为生计奔波,但仍然没有取得好的结果。这种社会底层群众与为政者之间深深的割裂感,让整篇课文读起来颇具讽刺意味。在课堂中,教师不仅与学生一同分析了成名一家人身上的美好品格,而且进一步拓展了课文主旨的分析,让学生通过成名一家人不幸遭难的经历,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明确社会悲剧产生的真正内因,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站在与作者蒲松龄同等的角度去看待社会问题,使学生明确语言文字在揭露社会黑暗时所呈现出来的巨大力量。

(三)渗透审美教育,生成美的建构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教师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做到真正把审美与语文教学联系在一起,必须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对语文、对文化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深入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中的美学元素,在解读课文、完成写作等过程中做到以美启德,不仅让学生熟悉整个语文知识系统,而且让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建构都有微观的审美意识[7]。

比如:在学习《劝学》时,教师就根据课文的论证方法展开了审美教育。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了提出论点并说明论据的课堂情境,针对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始举例。简而言之,就是在课堂中营造出与课文内核、思想感情或表达方式相契合的情感意境。与学生在课堂中侃侃而谈所说的大量的词汇和语句堆积不同,教师引出了《劝学》中的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让学生看到简短精练的语言所传递的价值与情感。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明确其宣扬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主题,而且培养学生讲究遣词造句的能力,使学生看到自身语言表达的效果以及《劝学》中的表达效果。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意识到祖国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强大精神内核,具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情境趣意结合,提升思想境界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习的课文导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意识,学生不会再等待教师灌输知识。而学生导学过程中要做到情、景、趣、意相结合,对饱含深蕴的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态度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诵读、生活经验、信息技术等方法来还原课文中的场景,从而设计出充满活力与意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场景的辅助下去细心体味作者想传达的声音。

比如:古诗词或现代诗歌的教学,都可以通过诵读去还原其原本的场景,因为不同的文章都有不同的情感基调。如曹操的《短歌行》抒发的是求贤若渴建功立业之情,杜甫的《登岳阳楼》抒发的是怀才不遇、饱经沧桑之情。与此同时,每句古诗词或诗歌要传递的情感或态度也是不同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诵读中领会到诗情,就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试图产生与诗人同样的情愫,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诗人的经历与创作背景,让学生可以从代入的角度出发探索诗人的情感。在诵读中,学生可以获得独特的阅读与审美体验,体会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于学生本身来说是正向的激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领会到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在充满意境与激情的语文课堂,学生体味诗人心灵的声音,感知诗人的思想境界。

(五)解读课文主旨,培育美好品德

在语文题目中,学生会经常遇到归纳短文内容或概括其中心等问题,这让许多学生都非常头疼。其实,解读课文的主旨并不难,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分析课文、解读课文主旨时,要给学生崭露头角的机会。根据课文训练学生提炼课文主旨的能力,并且指引学生分析文章课文主旨的方法,让学生在解读课文主旨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教育。课文主旨往往承担着很大一部分育人功能,其所传递的理想教育、爱国主义、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思想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育人的主要素材。不过,教师要明确在语文课堂中育人,要先实现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将育人渗透于学生分析课文主旨的过程中,避免本末倒置。

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就根据当时的背景向学生介绍了烛之武在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际,受到郑文公的任命说服秦伯的故事,使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充分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在解读文言文字词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片素材、语言文字素材等给予学生支持,便于学生在阅读过后提取出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以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根据课文中发生的故事,烛之武的个人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可以说,本篇课文突出了烛之武的精神,尤其在国家危难之际可以挺身而出,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解读课文主旨的过程中受到了思想上的激励,可以明确得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可以为了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便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美好的品德。教师在学生解读课文主旨的基础上,对课文主旨进行延伸与拓展,联系到当下的社会生活。不仅从《烛之武退秦师》写作背景的反面出发,让学生意识到如今和平年代的重要性,而且促进学生在烛之武身上受到感染,明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都是逐梦人,肩扛重任的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具备爱校、爱家、爱国的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教材文本当中的育人因素,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真正做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与提升。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不僅为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相应环境,而且善于根据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育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文桃.如何充分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J].新课程(中学),2015(12):1.

[2]牟其明.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2):2.

[3]张立军,王化英,牛玉玺,等.融合,熏陶,影响,有效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J].小学语文,2022(12):9.

[4]陆曼华.让语文之花开在“求实”枝头: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思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5):3.

[5]谢鹏.探寻高中语文学科育人的有效路径[J].四川教育,2021(20):3.

[6]张梅容.春风化雨 诗词育人: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J].成才之路,2021(20):2.

[7]连海英.谈中学语文教学发挥育人优势的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22,41(5):3.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传承发展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