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画图·评改:初三学生叙事类写作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3-08-23 22:31王瑶
家长·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记叙文文本作文

王瑶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其中叙事类写作是中考作文的常见类型。对于中学生而言,提升叙事类写作能力,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写作能力。笔者重点分析当下初三学生叙事类文章中的三个共性问题,找出写作难的正解点,以积累、画图、评改作为支架,提升初三学生叙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初三学生记叙文写作现状

笔者教授初三年段的学生,针对初二整个学年学生作文日常作文练笔及考场作文分析,发现在对作文文本不作具体要求的情况下,83%的学生在考场作文中会直接选择记叙文文体来完成写作内容;90%的学生将记叙文列为自己最擅长的写作文体。从作文质量而言,76%的学生的作文较为完整,叙述清晰。24%的学生于作文中出现了事件混乱,表述不清的情况。从文体选择及文本质量来分析,在进入初三阶段,学生于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有三点较为共性的突出问题。

(一)素材老套,立意浅薄

记叙文是学生最早接触也是写得最多的问题,因此在记叙文六要素指引下,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完成记叙文写作。但同时,记叙文的写作要点也成了学生写作的基本“套路”,作文立意不足,中学生的叙事能力和小学生相比,并没有提升多少,反而相对有所下降。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生活日新月异,但是学生的素材依然存在老套、固化等特点。写作是交流和表达的途径,学生作文的水平和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联系密切,这种实现密切联系的能力正是中学生所欠缺的能力。

学生在小学记叙文中能够发现生活的亮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但在中学作文中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却难以直观反映。一方面表现于素材内容单一且趋于雷同。比如,写XX同学会普遍描写其乐于助人、帮助自己辅导功课;写老师一定会出现老师深夜批改试卷的身影在烛光摇曳中越来越高大;写父母则会写到父母带自己出游,下雨送伞、看病等。学生虽然能够贴合主题来进行写作,但常抱有定向思维,创新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学生于写作过程中对生活的感悟、对成长和社会的见解不够深入,这一事实直接表现于作文中。比如,在友爱主题的习作时,学生会直观地体现同学之间的友爱;在以“温暖”为话题的习作时,以家庭温暖和“他”给的温暖为主,内容老套,立意浅薄。

(二)内容空洞,缺少细节

记叙文的写作中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一篇作文的精华所在,即人物细节和形象。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侧重于事件的表达、事件的转折、事件的中心,忽视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细节描写不够生动,不够丰满。比如,所有人眼中的老师都是严厉中带着慈爱,和蔼中带着期许;爸爸是严厉不善言辞,妈妈是温柔善良;好人一脸正气,坏人贼眉鼠眼等。或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多以华丽的辞藻来对人物进行堆砌,较少使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式来侧面塑造人物,或者只围绕事件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写作,导致全文人物比较陌生,形象不够生动,中心表达不够突出。

(三)不会叙事,叙述单一

常见的叙事方法有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学生在写作中会选择一种或者两种自己较为常用的叙述方法,情节波澜不惊,组合固定不变,文章平铺直叙,故事乏味无趣。

以“童年趣事”为题的写作为例,很多学生会采用倒叙的手法,“在我几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记叙文要想写出水平,写作的顺序必须丰富,材料的组合需要多样,情节发展要有波澜。比如,在朱自清《背影》教学时,教师以文中“家事的交代”为讨论点引发学生思考,这样写是否有必要,去掉对全文有没有影响,即以具体的文本教学带领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材料組合。可见,学会叙事的方法,不是单一地套用模式,而是能够在经典文章中找到亮点,揣摩结构,从无形中将主题和顺序巧妙相连,能以读者的角度来思考文章的架构。

二、培养学生叙事能力的教育价值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作文的占分比重在逐渐加大,除了固有的“习作”板块,还增加了一定的阅读感知及口语交际等内容,旨在打破语文学科与现实世界“两层皮”现象,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语言、文字、精神的特点,更能够从文本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初三学习阶段是义务教育最后的一个阶段,需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同时,叙事能力的培养可从学生生活入手,丰富初三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能够将思考用于成长和生活。

(一)观察生活,融入真情实感

中学生写作内容偏离生活实际是共性问题,并不是生活素材单一,而是学生于生活中的感受能力较弱。随着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尤其是到了初三学期,学习的意义和未来的规划逐渐清晰,有一部分学生逐渐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在成长阶段进入了叛逆期,对学业不够重视,活在自己的“圈子”中,缺乏奋进态度。

这两种极端的表现,能够充分说明学生于生活中的感知能力有所减弱,生活不再是学生素材的源泉,写作过程中全靠已有的素材内容或者阅读积累。所以,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落在生活中,借助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社会发展激发正向能量,使其将生活元素体现于作文中,在写作过程中扩散思维,深度感知,既可体现作文的真实性,又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构建情境,萌发创意情怀

作文教学在课堂中更在生活中。鉴于学生感知发现生活的能力较弱,缺乏真情实感,教师可于叙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构建情境,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寻找定向素材,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情境的构建是源于生活内容,贴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在大情境中充分思考,处处留心,让小事成为创作的源泉,让大事成为精神的导向。

例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校园举办了多次以“童心向党”为主题的讲述、演讲活动,但初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因此,教师可借助这样的大情境,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整合当地的红色资源,抒发自己的参观体验,重点落脚于“我”与“党”的故事中,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党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深化理解“党在人民心中的精神象征”。后续活动中则以主题扩散方式引导学生在问卷调查、走访访谈中丰富素材积累,为叙事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创意写作思维,培养创意情怀。

三、提升学生叙事能力的策略

记叙文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写作文体,写作要素直观,是考场作文中学生最易选择的文体。然而相较于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见文体而言,记叙文对学生思维能力、叙事能力、描写能力的要求更高。为了提升叙事能力,教师可依托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和写作精髓,通过积累的方式丰富素材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学会从不同渠道获取素材,同时,借助叙事特性,引导学生绘制“图”为情节创造“波澜”,在第一文本的创作基础上结合读者感受,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二三次修改,逐渐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一)积累——拓宽素材渠道

1.在教学中整合素材。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题材广,内容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可立足课文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浓缩、创编、改编,让故事“旧貌换新颜”,让文学作品中的经验形象成为写作故事中的主角。

鲁迅先生的《故乡》通过对儿时伙伴闰土多年前后的变化,反映了封建传统思想对劳苦大众精神和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教学时需要融入时代背景。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网络资源搜集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进行思考。宏观角度贴合作者远大的抱负,对现实不满及建立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微观能够落脚到普通民众,了解生存的艰辛和麻木。借助不同视角分析,让教材内容融入实践形成新的素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将“闰土”的生活放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创编故事,提升学生的整合、联想的叙事能力。

2.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中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升,需在实践中让阅读能力转换为学习能力,让阅读内容转换为写作素材的能力。但学生尚未掌握一定的转换能力,阅读内容停留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尚未达到有效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将阅读从课内到课外进行延伸,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以相关阅读材料和文学阅读篇章为主,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二是借助科技的发展,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拓宽阅读的渠道和形式,从网络资源中筛选内容,借助手机、电脑等便利工具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此举能够贴合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其有选择性地阅读;三是将阅读内容转变为素材内容,以教学课堂和课后课堂为主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将阅读内容形成文本素材,在阅读的基础上加深感悟和成长。

3.在实践中挖掘素材。

生活不仅只有校园和家庭,自然万物、社会变化等都是生活,包罗万象的生活内容是很好的素材。构建实践活动需要基于学生观察和自主交流之上。教师需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增强观察意识,构建多种实践活动,从真实的体验中体会情感的变化,挖掘表象背后的深刻含义。教师可指导学生有效利用随笔、变迁、周记等及时记录,于实践的搜集、展示等环节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比如,开展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等活动,使其体验社会变化以及职业要素;以游学、研学的形式,走访本土建筑资源、红色基地等,提升学生于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为写作提供更真实的素材。

(二)画图——丰富情节过程

1.思维导图——厘清框架。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的工具和方法,能够使人的思维更加清晰,脉络更加分明。记叙文写作素材的积累阶段需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之上,将思维导图用于叙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能够以素材为基准,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2.流程图——组件结构。

流程图的结构较为清晰,分为顺序、循环、选择等,贴合记叙文的线型结构、状块结构等特点,使记叙文的框架清晰化、思维化,让材料的组合更加凸显文本的立意。

3.情境图——展示细节。

情境图可在培养中学生叙事能力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思维和具象的文字表现于画面中。初三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表现能力有所提升,但基于学生兴趣和学业压力,学生较少主动进行绘画。绘画是记忆的调动,也是情感的外露。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连环画、漫画的形式描绘事件,于创作过程中自主丰富细节,使其在故事场景、任务特点和情节转变中均能有意识地描绘。

(三)评改——助力立意提升

1.指导评改。

在培养学生叙事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评改能够起到提升反思能力的作用。指导评改指以学生和教师为主,教师以欣赏的角度评价、指正学生的作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比如,在文章结构方面,能够从素材、框架、结构、立意等不同的出发点进行分析,学生和教师既互相探究,又互相合作。这种评改的方式适用于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意在使其能够自主发现文本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指导需要从源头入手,帮助学生重新分析题目,建构文本框架,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互动评改。

互动评改是基于课堂习作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小组,交换阅读习作内容,在小组中选出一篇或者两篇文章集中交流,总结文章亮点。互动评改耗时较长,且学生在小组阅读、交流、探讨的过程中需先完成一轮的基础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文本概括,从选题、素材、结构、语言等各个方面给予针对性评价,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学生则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二次修改。

3.读者评改。

作文的读者是谁?首先是学生自己,其次是同伴、教师、家长以及更广泛的阅读者。第三方的肯定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因此,在评改环节,除了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之外,教师应扩大阅读者范围。比如,教师可借助校园展示栏、公众号等推送方式,让更多人欣赏习作内容,提出中肯的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修改建议,展开讨论,借阅读者的真实感受来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课后服務等多个环节均能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写作的天地不只在考场、在课堂,还在学生的内心表达中。提升叙事写作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于生活中的观察能力、于阅读中的感知能力、于社会中的体验能力。作文评价应淡化分数,应于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写作内容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中,让写作成为学生表达的渠道。

猜你喜欢
记叙文文本作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