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和法治是中学生的重要课程,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在讲授教材理论知识时,既要注重思想性、德育性,又要注重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但不可忽略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观念仍然是一些教师的经验教学模式,这既违背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求,也违背了初中生的人格心理特征。因此,文章以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讨论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实踐经验深入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旨在促进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和参与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0-0121-05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和重要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通过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格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影响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质量。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注入式”“灌输式”等单一、低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获取渠道和学习兴趣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中学德育的一项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的内容,它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 概述“体验式”教学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官、思考等,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它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就是要在这两个方面展开尝试。教师需要了解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活动方法、形式及活动过程等。根据这些条件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并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所谓“体验”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身感官接受外部事物影响产生共鸣,通过自己理解、思考后做出评价或反应。体验式教学一般是从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课程出发,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等。
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体验”,通过对“体验”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体验式教学。教育界对体验教学的解读众说纷纭,一些国外的研究者注重学生的参与,例如:杜威“从做中学”,即从实践出发,对传统的书本教学进行批判,提倡活动性、经验性的教学,认为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美国学者大卫·库伯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体验学习圈”的概念,并指出体验学习是由体验、反思、思考和实践四个阶段组成的。在体验式教学方面,国内学者也有很多看法,例如吉莉莉就认为,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通常是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尽可能地呈现和还原教材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中掌握知识升华情感。沈明指出,在课堂上,教师通常要遵循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并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设计出一种真正的体验式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总之,每一位学者对体验式教学都有自己的认识,他们把体验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教学模式,或者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指导,以情景化、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悟和掌握,激发情感共鸣,拓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体验式教学特点
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认知。从本质上来看,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实践”与“体验”的结合,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其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1. 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基本起点和终点都是以学生为主角,即学习的主角和教学的主角。体验式教学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它能让学生更多地投入课堂中,不是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例如,教师要创造出与课本有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认真研究角色的特征,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动态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通过训练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主观感受转化为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符合当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2. 情感性
在课堂上,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还要注重情感体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合理地使用体验教学方法,营造各种体验活动、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交流互动,获得知识、升华情感、提升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开放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在参与社会情境中感悟生命,在对与错中把握正确的判断,促进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尽快成长为有担当责任的合格公民。从课程标准中提及的教学任务来看,传统的讲授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体验式教学更能满足课程标准的需要。学生们不但要上课,也要利用业余时间来丰富自己,学生们的思维、学习方式、学习态度都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
4. 互动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提高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注重讲解和背诵。在教学情境中,教师是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比较小,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而体验式教学则是将学生置于课堂,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促进师生的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构建了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里应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有逻辑的、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验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以“重知识”为基础转变教学理念。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丰富内容,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
将体验教学运用到中学德育和法治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力。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是抽象的、理论化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体验式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应為学生准备好所需学习资料,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经验以及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教师总结出一些相应知识点,最后对这一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三)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中学道德和法治教育中,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又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在教学中应用了体验式课堂,在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能让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去,亲身经历知识生成过程,将自身的情感融入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与学生产生共鸣。比如在讲授“家庭”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自身体验的内容融入课堂中来进行授课。如果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讲解或是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往往都不会认真听教师讲课,更不用说参与课堂互动了。
三、 体验式教学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里的可行性
(一)与课程标准相吻合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科学、心理、社会以及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法治教育。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采取各种方法指导学生。体验式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去发现知识。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把道德行为融入自己的道德系统中,并在课程中明确指出,要通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爱在家人间”课程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家人最常说的十句话”的小游戏,借由讨论与互动,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使他们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思想性”“人本”“实践性”“综合性”相一致。
(二)与课程内容的特点相照应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可以在其中获得知识,而且还要保证学生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在体验式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应用方法,还需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教师只是对课本上所学到的内容进行讲解的话,是没有办法达到好的效果的。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体验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它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它与当前所强调的“核心素养”思想相吻合,它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获得知识,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超越和升华。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角,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例如: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课外实践等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
(三)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相适应
体验式教学与初中生的学情是相契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知识,学会了基本的技巧,把外在的道德标准融入自己的内心,从而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灵活地使用团队协作的方法,使学生在团队中进行交流和协作,提高他们的交流、协作能力,教师充分利用体验式教学,因材施教,及时反馈。因此,体验教学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学情特点是相适应和匹配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难免会出现不能理解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必须要用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式教学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并且能让他们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所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越多,他们对这门课程就越容易感兴趣。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里应用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验式教学资源的引用缺乏新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一些简单的素材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式学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引用不够新颖。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会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生活情况,并让学生用自身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感受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对教材内容进行诠释。这样就会导致课程资源引用不够新颖,缺乏一定的新意。通过与政治教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课堂资源的引用并不是很有创意,例如:教师的实践活动大多来自课本内容,或者来源于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部分,极少从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中选择合适的个案。为此教师应该转变课程资源引入方式,增强课程资源引用的灵活性和新颖性,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二)教学手段运用不合理
体验式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加上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不足,就导致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使用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也是造成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方式不科学的原因。调查的资料显示,教师所采取的体验式教学形式太单一,质量也不高,比如:在导入环节,通过录像创设情景导入等,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较弱,就会导致学习只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不能进行深度学习,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三)体验式教学思政功能引领欠缺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许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所包含的思政教育。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思想上的提升。部分教师认为,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根本不需要注重对思政教育功能的引领,这种现象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渗透思政教育功能,就会导致课程内容枯燥无味,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效度不明显
虽然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以学生成绩作为标准,教师没有将这种教学模式落实到位,导致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没有做到全面。另外,如果僅仅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体系的标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且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后会更加具有科学性,也会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不过目前这种评价体系建立起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和学校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将影响到体验式教学效果。
五、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里应用体验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教师把体验式教学运用到道德和法治课程中,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对体验式教学法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体验活动,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式以优化体验式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比如:教师在上“生命可以永恒吗?”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西游记》中关于一群妖怪为了长生不老,想要吃唐僧的肉的片段。教师借机问学生,生命能长存吗?这样的问题,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节课的主题:“生命是否是永恒的?”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解,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迅速投入学习中。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顾此失彼,一味地把课件弄得花里胡哨,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地使用这些多媒体手段,以丰富课堂的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
(二)角色扮演,拓宽体验渠道
角色扮演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在中学思政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途径,使其从课堂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角色的含义,使其进一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在讲授“文明礼仪”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及教师、家长、员工等角色,让他们分别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完成不同的任务,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不文明行为带给自己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明白良好素质修养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三)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升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融入课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教学“做一个文明守礼的人”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关于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练习题。例如:“如何引导身边人使用文明语言、如何引导身边人不乱扔垃圾、如何引导身边人不讲粗话?”通过这些练习题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四)设计可行性的教师评价新体系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然而,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教师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例如学业成绩、思想品德以及特长发展等。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和强化,但并没有考虑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应制定一套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评价体系来促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估。这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并可以从自身经验出发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
六、 结论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学生为主角,全面发展学生的品德,培养正确的思想理念。它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它不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应该以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整体的品德素质为水准。体验式教学是区别于“讲授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特定目的,符合课程改革的潮流,对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课堂上广泛应用体验式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书艳.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4):57-60.
[2]邢以群,鲁柏祥,施杰,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从知识到智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22-128.
[3]潘树国,张娟.“浸入式”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6):9-11.
作者简介:毕电琴(1982~),女,汉族,贵州毕节人,贵州省赫章县六曲河镇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