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工业化、数智化与影视审美传播研究的新视野:当代中国影视审美创新与传播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2023-08-23 04:20吴鑫丰陈旭光
电影评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纪录片影视学院

吴鑫丰 陈旭光

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深刻影响下,影视制作的虚拟化、数字化,传播的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当下影视传媒行业的重要特点。关注、研究和回应影视传媒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现象和新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年4月14-16日,当代中国影视审美创新与传播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钱塘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电视艺术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文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中国”和超星泛雅集团协办。《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电视》《当代电视》、《影视艺术》(人大复印资料)、《未来传播》、中国纪录片网等为学术支持单位。

本次论坛以“面向新时代新主流的中国影视审美创新与传播发展”为主题,采用主论坛与分论坛相结合的方式。论坛开幕式由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研究员和教育部长江学者、戏剧与影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作为嘉宾代表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论坛的祝贺与期待。主论坛的上半场由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教授主持,陈旭光教授做学术点评;下半场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基地——浙江省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张邦卫教授主持,范志忠教授做学术点评。分论坛分别由王军强、倪祥保、谭政、卢炜、李跃森、赵瑜、孙丽园、刘海波、朱文斌、刘俊、陈凌广、倪学礼等学者主持和点评。闭幕式由姚争副校长主持,陈旭光教授作学术总结。论坛汇集了国内百余位影视学界专家学者、青年研究者和业界代表,围绕新主流影视工业技术与美学、当代中国主流纪录片理念及方法创新、当代影视艺术伦理以及影视传播等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一、当下国产影视剧的创作创新、类型探索与产业新变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影视剧的创作、生产和产业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饶曙光研究员认为中国电影当下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互联网带来的巨大挑战。网络电影因为符合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开始注重类型开发和精品化制作后,涌现出一批优质作品。受新冠病毒影响,《囧妈》《肥龙过江》《大贏家》等在流媒体平台上播出,这一做法打破了传统窗口期的规定,还引发了院线端和网络端利益冲突的论争。互联网带来的更深刻的变革在于,影院不再是观众的唯一选择,网络端能提供更为便利且个性化的观影选择。当下的主体观众群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其审美深受互联网影响,这或将造成影院观众的流失。面对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冲击,他认为中国电影应该更进一步致力于建构“共同体美学”,在电影传播的主渠道和多元渠道之间、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之间寻求必要的张力,加强电影创作、电影产业与电影批评、理论研究之间的对话与联动。

厉震林认为新冠疫情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和持久的。不仅观众越来越习惯在家看电影,同时互联网技术还加剧了电影行业内的“马太效应”①,“赢者通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也使得众多中小成本影片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新冠病毒也进一步暴露中国电影行业头部企业缺乏、后影院产品开发不足、多元传播渠道不够完善等问题。为应对上述问题,他认为应抓住新文科建设的契机,探索影视专业调整方向,完善影视人才培养机制;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推动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创新电影样式;加快电影工业化、专业化进程,推动电影产业向两端延伸,打造新的电影业态。

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发言的主题是中国电影学派的现代化问题。他在对“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讨论进行历史性回顾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电影学派研究与当前电影创作的关系。他认为:“中国电影语言现代化”讨论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生活关系的叙述取代阶级叙述,成为中国电影创作的底层逻辑。中国电影学派是以日常生活叙述为底层逻辑的延续,以传统经学、传统艺术和红色经典为主要的文化资源。中国电影学派的现代化应当关注新的电影技术的运用所带来的更多可能性,尤其是由新技术推动的更加丰富多元的类型实践。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赵卫防研究员认为,新主流大片是电影工业的重点,是中国电影的头部产品,也是国产电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以来,新主流大片的创作出现转向:一是加强了对普通人的关注,个体叙述取代宏大叙事,进一步突出人本性;二是新主流大片的类型表现更加多元,喜剧、悬疑等类型的引入,使主流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与多元。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戴清教授关注的是近年来国产剧集创作中的叙事新变与审美潜能。在她看来,《天才基本法》《我在未来等你》《穿越火线》《一闪一闪亮星星》《救了一万次的你》等国产剧集在形式上是奇幻的,故事的内核却是现实的,形成一种交叉融合的“现实向”风格。“现实向”剧集创作经常采用时空交错叙事、多重隐喻和象征意蕴,在上天(驰骋想象力)和入地(捕捉生活质感)之间保持创作活力,是对传统现实题材剧的有益补充。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认为21世纪以来,在世界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以影视产业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创意集群正影响着城市的未来发展。在对北京影视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从经济产值、人口就业、教育事业和社会保障等维度对电影产业为代表的文化创意集群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聚集性效果和实际贡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她指出“北京方案”不同于伦敦、巴黎、多伦多等全球知名城市:北京并非集约化、中心式的文化产业集群,而是分布式的,棋盘式的布局,其文化创意集群可以与数字经济结合成为颇具北京特色的影视产业—文化产业高地。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系统梳理了“人民”一词在古今中外的内涵演变:从古汉语的“民萌”不分、到古希腊公民与人民的词源差异、再到近代以来卢梭等人主权在民理论的西学东渐以及“人民”话语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里的失而复现,廓清了“人民美学”研究中“人民”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历史变迁。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副教授从“城市”与“景观”的关系入手,分析城市与景观的两种互文关系,并探讨“扩张型”与“收缩型”两种城市视觉生成的原因及表现。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王锋副教授认为:景象、人象、事象、声象等核心意象的建构一直是革命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革命历史相关史料不断更新,“象”和“意”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愈加凸显革命历史电视剧的艺术魅力。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向宇教授关注的是温暖现实主义与新主流电影的美学创新,他梳理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变迁,分析了近年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美学创新、“温暖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电影理论的发展及其内在的张力与矛盾。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周冬莹副教授结合阿伦·雷乃的影片《我爱你,我爱你》,分析了不受时空约束的思维如何对经验和情感进行重新组合,创造思维的非时序性和空间的拓扑运动。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教授对网络文学影视动画改编的动力和社会场域问题进行了分析;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王灵东副教授讨论了影视艺术中光线介质的审美意蕴;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任月琳副教授对自动切换技术与传统切换技术在电视直播应用中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二、新主流影视工业技术与美学研究

影视工业化发展及其美学问题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次论坛上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中心主任、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部主任陈旭光教授在对近年来兴起的科幻影视热潮及其理论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重申“想象力消费”作为近年电影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的重要命题,对当前影视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影响:一方面,“想象力消费”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创新和价值重估,回应了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主要标识的新媒介时代的理论“阐释危机”;另一方面,“想象力消费”理论通过建构一种立足当下现实,具有独特青年文化气质的理论话语体系,力图在关注、“同情”、理解青年文化的基础上影响更大范围的真正的大众,不仅促成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的文化融合、价值互补,也以青年文化“启蒙”大众。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院长范志忠认为,与好莱坞和欧洲相比,中国在以影视基地、院线和影视公司建设為核心的传统电影工业基建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数智时代,中国电影要实现从大国走向强国,就应当努力拓展智慧经济的新发展理念,在继续完善传统电影工业基建的同时,还应牢牢抓住当前全球方兴未艾的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数字经济所提供的变革机遇。虚拟制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已经展示电影对想象世界的建构能力,重构电影工业的生产体系,不仅拓展了电影的边界,也突破了胶片时代的电影美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俊蕾教授关注数字媒介兴起背景下的技术美学问题。她从奇观化导向下的画面中心主义、作为世界性普遍商品的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化造像技术与类型电影制作的技术规制等方面,阐述了数字媒介时代技术美学的新内涵。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教授认为,电影的量化特征及算法的可供性全面地体现在电影行业应用拍摄的三个阶段,并结合数据、案例与理论,分析算法在前期策划阶段、拍摄中期阶段、后期制作阶段当中的作用以及算法文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从技术美学的视角,探讨了新主流电影工业中录音技术与声音技术美学的关系。他认为声音技术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电影录音技术和装备手段去创造电影声音的审美价值或提升电影听觉的审美体验效果的学问。声音存储介质技术、信号记录技术和影院录音还音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声音技术美学以新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录音技术和声音技术美学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它们是新主流中国电影工业生产制作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因素和美学因素。湖北工业大学数字艺术产业学院动画影视系副系主任王毅萍副教授从如何从感知发现声音美、践行创造好声音、表演展示美声音三个维度出发,阐述对当下组织影视声音教学、培养专业的声音人才等问题的思考。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陈奕副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探讨了虚拟摄制如何创造全流程可视化的创作体系,以及可视化如何对现有创作体系进行革新与互补。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的几位年轻学者也就相关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黄也博士从电影创作作为技术美学破题,以许煜提出的“宇宙技术”为参照,探讨从胶片时代、数码时代到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更迭当中的美学嬗变以及对当下的启示。袁海涛博士从排他性规则的改变与头部大片的崛起,明星效应、监制制度、作者电影的工业美学转向,基于数据的创意经济及其颠覆式作用,创作者与投资方的不匹配等四个维度探讨了创意经济的数字化生成。余思博士试图采取一种“复合型的电影史研究模式”,关注“电影工业美学”场域下的性别问题,从电影工业美学的视角分析了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三、当代中国主流纪录片理念及方法创新发展

纪录片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华东师范大学的吕新雨教授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登场的“新纪录运动”的批评性回顾,分析当下主流纪录片与“新纪录运动”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区别,并就主流纪录片如何体现其“主流性”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在她看来,当下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应更加关注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对时代开放,增强与时代的共情。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聂欣如教授关注的是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郑明河的作品,并从虚构属性、艺术手法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对这位来自越南的具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郑明河在影像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创新,她利用语言和声音,将纪实影像打造成“伪纪录片”的样式,从而使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得以更为巧妙地伸张和传播。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邵雯艳认为对于标榜真实又依靠视听语言来表现的纪录片而言,现场拍摄的影像纪录素材的缺失是历史题材创作中难以解决的难题,也造成了历史叙事的不完整性和断裂性。情景再现、数字技术和虛拟技术的运用为影像书写历史提供了新的可能,但这些影像复现技术在弥补历史影像素材匮乏、拓展声画表现能力、提升感官审美接受的同时,也对纪录片的真实性提出了挑战。苏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陈一教授从中国纪实影像与中华美学理念关系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更多与会者针对自己长期关注的某一类纪录片,分别从叙事题材、创作手法、美学特征、主题范式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分析。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黄钟军教授通过丰富的例证分析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对私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伦理问题进行阐释。扬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武新宏教授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策略和传播渠道等方面分析了《无穷之路》《柴米油盐之上》等脱贫攻坚纪录片是如何呈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张勇研究员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分析了新中国非洲题材纪录片的摄制与传播。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史雪云副教授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介入破圈和意义生产等维度分析了当代中国城市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晓钥教授从艺术思维和文化表达的角度,对近年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进行了分析。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陈颂博士认为中国大陆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在叙事层面正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以情感逻辑为基础的叙事、意境叙事、纪录影像与古典诗词互文叙事等手法正以全新的姿态在纪录片创作中不断涌现。无锡南洋学院的缪磊分享了关于如何将人类学运用到纪录片创作实践中的思考。

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的是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传播的问题。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高级记者许晓娟结合自己在新疆卫视的工作经验,从纪录片创作理念、传播环境构建等角度分析了“文化润疆”的路径。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朱依拉博士分析了中国主流纪录片在日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情况,以及在日本所产生的影响。她认为中国主流纪录片对日传播的规模与途径都在不断扩大升级,但是目前在日本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马纶鹏副教授认为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中国的医疗影像纪录一直保持“进行时态”,同时在创作和内容方面体现出新的特征。在对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在欧美流媒体传播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虽然BBC式的纪录片重在提问、留下思考,但国产的此类纪录片却强在给出答案和方向。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更应是互补交融的关系。

四、当代影视艺术伦理研究

影视艺术不仅因为自身的娱乐消费功能而具有潜在的伦理风险,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新的传播手段、方式也会引发新的伦理问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校中文学院院长刘家思教授指出,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电影类型,在当今中国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强调政治宣传和商业利益、过度娱乐化、过度消费和盲目崇拜的现象,应该加强对主旋律影视剧的管理和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钟丽茜教授认为,受数据库叙事、非人类中心主义等因素影响,“信息”和“景观”开始消蚀“故事”的地盘,或许是未来数字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未来的艺术批评将会越来越频繁面对的现象。如果艺术作品不再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联,可能会催生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丁莉丽教授结合当下影视剧创作实践,从传播伦理与选题禁忌、叙事伦理与价值立场、表达伦理与形象塑造等维度,对影视剧创作中如何平衡审美自由与伦理约束这一对矛盾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唐佳琳副教授以影片《满江红》为例,对历史故事当代演绎中产生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她认为在此类影片的创作中需要处理好传统道德观念与当下时代之间的关系,对传统资源和相关符号的调用还需要注意甄别和更新。

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乔宁副教授认为饮食(饮酒)场景是很多有关东亚电影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在分析了这类场景在塑造人物关系、突出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功能的基础上,也对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展开了讨论。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黄竞天副教授对近10年来的137部国产电视剧中主要的女性角色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小银幕女性形象的增长,是一种受到社会、经济等多重元素影响的媒介现象,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女性”形象所带动的消费热潮,因此也导致塑造的“新女性”形象存在年轻化、去家庭化和忽略社会真实矛盾等问题。南京艺术学院金昌庆教授对残障题材电视剧的空间修辞与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朱晓军教授分析了元宇宙、后电影时代的图像伦理问题;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赵建飞副教授对美国华裔影片中的母女伦理衍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结语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兴起的大背景下,新的媒介技术、制作技术的运用和新传播方式的出现,不仅促成了影视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改变了视听内容创作、生产、传播和观看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影视审美体验的新变化。新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业态、新现象和新问题既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也对回应行业实际的理论阐释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次论坛充分体现出当代影视学者们敏锐的学术洞察和自觉的使命担当,学者们的发言既有对历史的总结反思,对当前发展现状的深度剖析,也有对未来趋势的研判思考;既对中国当下影视理论研究范式进行了高屋建瓴地阐述,也对影视创作、生产和传播中的现实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既关照了中国电影百花园中丰富多元的对象与问题,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当下中国影视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学者们在交流、对话和互动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不仅呼应了新时代影视艺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拓展了学术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简介】  吴鑫丰,男,浙江淳安人,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文化研究; 陈旭光,男,浙江东阳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浙江传媒学院艺术学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纪录片影视学院
影视展
初等教育学院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