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婷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而实现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围绕如何运用诵读训练、语言锤炼、人文渗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关键词 语感 诵读 锤炼 人文
“语感”一词最早由夏丏尊先生提出,他认为语感是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语感是大脑对语言材料的一种反应,是个体对言语材料的直觉同化,个体的语感能力一般包含两种。一是对言語知识正误的判断能力,即对言语材料的语音、语义、语法等的判断;二是对言语内容真伪的判断能力,即思想、观念、意志、情感、审美等的判断。语感能力的获得,要依赖于“语”进而形成“感”。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围绕如何运用诵读训练、语言锤炼、人文渗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启发引导,加强诵读训练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通过诵读训练能使学生在眼观、耳听、目视、心到的过程中增强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既能感知语言文字的形态,获得了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可将诵读训练贯穿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创新诵读方式,巧妙启发引领,激活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使学生在“情”“声”“义”中获得良好的语感,发现文字背后的丰富世界。
比如,在教学郭沫若的《天上街市》之前,教师在导入环节进行了创新设计,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为学生获得对文本的精准语感把握奠定了基础。教师以散文诗的形式对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了二度创作,运用四种不同的语气进行了示范朗读,教师以舒缓平稳的语气介绍了郭沫若的经历与生平,以激扬愤慨的语气介绍“五四运动”时期,世界各国的列强涂炭中国,国内军阀混战的时代场景。接着,教师用激动自豪,充满骄傲的语气介绍了1917年的十月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事件。最后,在充满期待,无限深情之中诵读了《天上的街市》中的经典小节,学生的阅读情绪被激发和感染,教师虽未进行诵读技巧的讲解,但在教师的情感渲染和激情诵读之中,学生的诵读情绪已被调动起来,顺其自然地进入到了对诗歌的诵读之中,在情感的投入中,学生对诗歌的语言、内容、情感有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感知和理解。
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养成诵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诵读主动性,为学生营造调动诵读情绪的氛围,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到自我诵读训练之中,获得对作品文字和内容的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感知,从而在诵读训练中提升语感能力。
二、含英咀嚼,加强字词锤炼
语感是一种感觉语言文字的能力,但这种感觉能力,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第六感”,高水平的语感能力来自系统、规范科学的语言训练。良好的语感能力,是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多元对话作品的前提,语言文字是构成阅读材料的符号。一篇优秀的阅读文本,是作者写作技巧与思想感情的完美融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和作品内容的感知能力,应从锤炼字词,咀嚼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获得对文本引申含义的理解,感知到语言文字符号背后作者寄托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教学实录(节选)
师: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认为似乎不太准确,大家看看能否改一改。(出示:“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师:我觉得把“大约”和“可能”去掉,句子表述的就准确了。
生:去掉“大约”和“可能”文章表述的反而更不准确了。
生:因为建造年代和记载时间没有弄清楚。
师:作者是著名的桥梁专家,竟然在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就写文章,这太不严谨了吧。
生:这样写反而突出了作者的严谨。因为,这里的“大约”和“可能”表示的是一种估计。
生:因为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所以作者只能进行估计。这样就留下余地,有分寸地进行表达,更加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严谨性。
师:同意大家的说法。文中还有类似的句子吗?
生:“石拱桥我国几乎到处都有”这句中,作者用了“几乎”一词,表明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石拱桥,但是有的地方会没有,说明石拱桥很多,分布很广。如果去掉了“几乎”就非常肯定的表示每个地方都有石拱桥,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就变得太绝对了。
语感的获得必然要依赖于语言材料中的语言文字,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照,分析从而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实现了说明文教学的目标。同时,教师在激活学生原有语感图式的前提下,采用触类旁通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巩固学生新获得的语感图式,使学生在揣摩、品味、锤炼字词的过程中,继续构建新的语感图式,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审视思考,加强人文渗透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把生活的经验用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感能力的提升既包括对语感材料知识性内容正确与否的判断,还要有对语感材料内容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这就要求阅读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观念图式、情感图式,从而使学生与语感材料背后的观念、思想、情感等进行感知和理解,形成判断和思考,最终促使学生在人文情感、价值思想、人格修养、审美鉴赏中获得精神的熏陶和思想的引领,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提升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人文要素渗透。
如在教学《饮酒》(其五)时,如仅从文本的表层进行解读,学生只能从语言材料中感知到陶渊明崇尚自然,向往田园,厌恶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显然,这是相对表层的感知,未能触及诗作的核心指向。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先秦时期老庄思想的洒脱自然对陶渊明的影响,及陶渊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认识中国的隐士文化,学生在将陶渊明置身于中国文化的大历史背景之下,感受到了陶渊明所追求的田园生活实际上是对自由和真实自我的追求,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还蕴含着陶渊明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意识,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了陶渊明身上的洒脱、飘逸和超凡脱俗。试想,如果没有对作品中这层人文思想的探索,没有将人物与作品置身于中国文化的大历史背景之下,学生又怎样感知和体会到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美学元素呢?
潜移默化,渗透人文,构建对语感材料的观念和情感图式不能以依靠灌输和死记硬背,教学中,教师能够将人物与作品置身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从文化对人物产生的精神影响的层面,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价值。由此,学生跳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表层感知,走进了人物的精神层明,获得了心灵深入的熏陶,在提升语感能力的同时,提高了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发挥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引领作用。
发挥语文作用,获得语感能力。让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让学生以更全面,深刻的视角感受语文,认识世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