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乾淑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单元的教学策略和实践经验。首先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了核心素养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影响和意义。接着,分析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最后,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如项目化学习、跨学科整合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文章的研究成果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策略
近年来,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也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通用技术课程是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实际需求为基础而开设的一门应用型课程。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从而提升其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1 核心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实践、拓展型人才的使命。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交行为,从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备多方面能力的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个体具备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个体适应社会需求,并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注重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的培养,从而建立个体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个体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2 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
2.1注重综合性
通用技术课程需要突出综合性,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互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科学、计算机科学。这些知识和技能被综合起来并加以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用技术课程还强调了实践性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識和技能,提升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综合性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门课程旨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做好准备。同时,它也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和潜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综合性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2.2关注实践性
通用技术课程需要注重实践性,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新的认知和发展。这门课程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这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需要动手实践。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从而提升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外,通用技术课程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在实践训练中,学生将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和环保事业,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掌握实用技能和知识,提升应用能力,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强调创新性
通用技术课程需要强调创新性,促进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发展。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和挑战,这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这门过程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除此之外,通用技术课程还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这门课程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制作和实施多重项目,并且给予其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来激发灵感和创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在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同时,探索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总之,通用技术课程的创新性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这些能力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并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2.4注重跨学科整合
通用技术课程需要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形成多学科融合的教学。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跨学科整合有助于鼓励学生探索新的学科知识。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发现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点。总而言之,跨学科整合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全面的发展,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出色的成绩。
3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3.1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注重实践、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跨学科项目来促进学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通过与同学共同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知识应用的乐趣。同时,项目化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项目化学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机构来提出课程项目,并给予学生实施和实践的机会来完成这些项目。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的每个阶段。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估,以确保学生能够持续进步。总之,在通用技术课程中,项目化学习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可以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同时,项目化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寻求合作,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2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鼓励其与同伴交流和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方式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向,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理解能力。此外,学生还能够培养独立思考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面对不同问题时的应对能力。在实践中,探究式学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探究學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想象力。探究式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素材。
3.3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整合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整合的过程。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以便学生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包括如何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项目或者任务,需要学生运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综合运用到任务的解决过程中。此外,跨学科整合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实现。跨学科整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
3.4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将学生置于真实或者虚构的环境中去感知、体验和认识问题的过程。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或者虚构的场景中,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体验和认识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学习目标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处于充满挑战性和现实性的环境中,而这些环境又会提升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跨学科整合、项目化学习等有效的教学策略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担任多种角色,如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以及评价者。总之,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及实践,不仅是对课程教学的探索,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教学策略,加强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念龙.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通用技术大单元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研究,2022(16):57-60.
[2]徐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以电子控制技术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10):90-93.
[3]许一鸣.聚焦核心素养的高中通用技术单元教学设计[J].高考,2021(36):61-63.
[4]曹骊.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通用技术教学设计优化策略的研究:“控制与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1(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