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枫桥夜泊》的“诗意语文”教学

2023-08-22 04:56张庆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枫桥夜泊张继教学

张庆瑶

内容摘要:王崧舟老师基于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了“诗意语文”的教学思想。“诗意语文”提倡守护学生童心、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展示出语文教学的三维美感,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受到精神滋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理论对诗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枫桥夜泊》实录为例,结合“诗意语文”三维度,提出关于诗歌教学的三点思考:一是巧设情境,二是灵活设疑,三是深刻熏陶。本文旨在通过对“诗意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为诗歌教学提供新思路,以期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语文文本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王崧舟 《枫桥夜泊》 唐·张继 “诗意语文”教学

王崧舟老师将“诗意”解读为“诗一样的意味”。他指出,学生在品读、咀嚼和迁移这些美的语言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广化、美化、深化、敏化着自己的诗意生命。这一教学理念符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审美创造提出的要求,即要求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枫桥夜泊》是王崧舟老师的经典课例,在“诗意语文”理论的探索阶段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笔者以本课为例,探究“诗意语文”教学思想在语文诗歌课堂中的运用。

一.《枫桥夜泊》教学课例分析

(一)课例概述

在《枫桥夜泊》這一课中,王崧舟老师共设置了“起、承、升、转、合”五个教学环节。在第一步的导入环节,施教者以陈小奇的歌曲《涛声依旧》中“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展开情境教学,引出“钟声”意象。接着以王世祯的“独听寒山半夜钟”、高启的“乌啼月落又钟声”以及陆游的“课枕依然半夜钟”围绕“钟声”意象展开学习,并带领学生通过对话、提问、朗读等形式感知“枫桥钟声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在第二步“承”的环节,施教者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合作朗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品味《枫桥夜泊》中的孤独、凄凉之情,体会“张继独听寒山钟”的“愁眠”。诗人愁得睡不着,在这个晚上发现了很多东西,借助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幅“月落、江枫、渔火、寒山寺”的交织之图,借助他的耳朵我们听到了“乌啼、钟声”的敲打之曲,借助他的心灵我们感受到了“霜满天”的遐想之象。接着施教者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心情,总结出“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月落也好、乌啼也罢,这景那景,都无一不在述说着诗人心中的“愁眠”。

在“升”环节,施教者首先抛出问题“月落后,诗人还看得见么?”在师生一步步探究中,发现朦胧的夜晚中作者仿佛看不到什么景物了,唯有一声声钟声抚慰着他的愁眠。施教者接着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以“张继啊张继”为开头展开写话。此时学生从读转为写,再从写转为对话、交流,“钟声”意象也越发深刻。

在“转”环节,施教者运用李白“举头望明月”、杜甫“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以及苏轼“明月几时有”五首带“月”的诗句,带领学生探究诗人们的情感的寄托之处。当学生们异口同声的作答“明月”后,王崧舟老师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最后一步,启发学生迁移思考,在无月的夜晚,张继的“愁眠”寄托在哪里了呢?原来是寄托在了寒山寺传出的悠悠“钟声”之上。

在第五步的“合”环节,施教者小结:自本诗《枫桥夜泊》后,寄托“愁”的除了明月,还有了钟声。诗人陆游、高启、王世祯都陆续借“钟声”表达了愁绪,哪怕过去了一千二百年,我们在陈小奇的歌声中仍能听到这回荡着的钟声。至此,学生们跨过时间、空间的限制认识了张继,认识了《枫桥夜泊》,也认识了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

(二)示范价值

“诗意语文”本质上思考的是人与语文的关系,分为五层面和三维度。笔者将立足于“诗意语文”的三维度展开研究,即从文本诗意、教学诗意、主体诗意三方面提取王崧舟“诗意语文”在诗歌教学中的示范价值。

1.文本诗意——制造情境

王崧舟老师指出,诗意是文本本有的、内蕴的,语文教学指向文本秘妙,是诗意语文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第一法则。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文本的解读尤为重要。诗歌素来具有言约旨远的特点,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将真实的课堂氛围与抽象的诗歌意境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用更直观、更明确的学习方式来了解诗词寓意,从而帮助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学习。

在本堂课上,王崧舟老师多次运用情境法来创设生动场景。比如“启”环节,以歌曲《涛声依旧》中的“钟声”为“线”,串联起《夜雨题寒山寺》《泊枫桥》《宿枫桥》三首不同时期的作品。同学们不禁思考:悠悠钟声跨越时间的年轮,穿过历代文人身边又到达我们的耳畔,这钟声从何而来?这又是怎样的钟声?再比如“升”环节,王崧舟老师播放音频,天地幽暗之间,寒山寺传来阵阵钟声,提问学生“假如你是钟声,你想对张继说什么?”学生在悠扬音乐声中,书写着自己想对诗人说的话。施教者巧妙设置情境,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了课堂氛围之中,他们仿佛一瞬间跨越时空,穿越到了千年前诗人听到钟声的那一个夜晚。创设这样的情境,能点燃学生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之后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诗意——培养思维

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诗意教学的策略和路径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教师们应针对文本特点、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设置不同的课堂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堂问题并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教师需要考虑提问的目的性、趣味性、灵活性、启发性等原则。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中,巧妙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感情。

王崧舟老师为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枫桥夜泊》中设置了许多具有联系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比如在“承”这一环节,王崧舟老师想让学生准确体会到诗人感情,诗人所描写的全部景物其实都在抒发自身的愁绪,于是将环环相扣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抛给学生。(1)在枫桥夜泊的那个夜晚,张继睡着了吗?(2)没有吗?你怎么知道的?(3)诗中哪个词语告诉了你?(4)“愁眠”为何意?这个词语有近义词么?(5)因为愁眠,张继看到了什么?(6)那是怎样的江枫?那是怎样的渔火?(7)因为愁眠,张继听到了什么?(8)因为愁眠,张继感到了什么?层层铺垫之后,学生准确理解了原来“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连串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积极思考,运用举一反三的思路全面掌握诗歌知识。不难发现,学生学习诗歌应格外注重诗性思维的养成。

3.主体诗意——陶冶学生

《枫桥夜泊》是部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学习,感受诗人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王崧舟老师围绕这一目标,从审美的角度挖掘了教材内容,又从塑造学生审美情趣的角度预设了课堂形式。他用诗意智慧构建起一节具有魔力的课堂:学生沉醉于诗歌之景、投入于诗歌之情,在流淌的历史中与作者对话、在传承的意境中获得思维启迪、在古典的文化中受到情感熏陶。

王崧舟老师在“转”环节中,牢牢抓住“明月”意象,提出了五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因为愁眠,诗人曾经这样写道——”让学生在反复的回答中体会到原来“愁眠”比比皆是,不止作者张继独有。“愁眠”的解读让诗意平面的意象,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浓浓的诗情也在品读中从画面中流淌出来,涓涓地渗入学生的心田。再比如“合”这一环节,王崧舟老师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带领学生追溯了钟声的源头、品味了钟声的历史,最后回到了钟声的今日。寥寥几语,便串联起了一段古朴而悠长的时光,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感受着“钟声悠悠情满天下”的意境,体会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这堂课上,王崧舟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文学丰富的审美色彩直击学生灵魂、浸润学生心灵,达到了培养学生审美、陶冶学生情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课例启示与运用

“诗意语文”关注的是学生,关注的是语文。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不仅要学到课本知识,还要得到精神熏陶,更要触摸到传统文化脉络。基于《枫桥夜泊》教学实录的示范价值,笔者设计出诗歌教学的三条策略:巧用情境、灵活设疑、深刻熏陶。

(一)巧用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创设生动的场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文本。诗歌渗透了作者的认知、包含了作者感情,但诗人往往不会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景、事、物等形式含蓄抒情。这样一来,鉴赏诗歌会颇具难度,学生也会产生畏难心理。由此可见,在语文诗歌课堂中,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多么重要,它不仅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快速、便捷、深刻的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情境的创设,最好能结合学生当下经验和以往知识,创设出合理化、生动化、趣味化的情境。

在“创设情境”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王崧舟老师在导入环节的做法。王老师先是带领学生回忆带有“钟声”的诗句,同学们在联系旧知识的过程中获取了对新知识的渴望,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枫桥钟声越千年”的场景。当用这个方法教学《西洲曲》时,我们不必着急导入课题,可借助“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中“莲”这一意象,联系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温庭筠的“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时光荏苒,而各类作品中的莲却仿佛从未凋谢,仍鲜活的盛放在我们的眼中,那这是怎样的莲呢?为什么这么多人写莲?莲的魅力又在何处?让我们伴随音乐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吧。这样的情境仿佛让学生置于莲海,眼中尽是莲的姿态,呼吸中尽是莲的清香。

(二)灵活设疑

诗歌课堂中的设问有许多种方式,可以从题目、背景、意象、内容等入手。教师应以文本特色为基础,以训练学生思维为目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实现诗歌课堂的高效教学。事实上,正是这些零散而有序的问题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这堂课上学生收获与否、收获多少都与教师课堂的设问的好坏息息相关。然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发现一些教师习惯采用较为常规的方法设置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没能有效进入课堂学习。

在“灵活设疑”这方面,我们大可以学习王崧舟老师的做法。他在《枫桥夜泊》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了联系紧密的一连串问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当我们运用这个思路去教学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时,也可以这样一个个抛出疑问:1.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诗的感情?2.试试给“愁”找一个近义词。3.李煜是怎样写“愁”的?4.他有什么“愁”?5.发挥想象,如果你此时穿越时空,到了李煜身旁,你想对李煜说些什么?这几个问题分别有这样的作用:1.带领学生感知情感。2.帮助学生理解诗眼。3.引导学生分析文本。4.促进学生知人论世。5.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这样设置的问题,不仅将诗歌内容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注重了詩歌情感的体悟,课堂不再成为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场地。学生能联系自己以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较为全面的习得文本知识、较为深刻的理解诗人感情。

(三)深刻熏陶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诗作,他们渗透了作者的时代认知、传递了诗人的审美情操、凝聚了诗人的情感脉络。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高峰,对培养学生审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者更应注意创造“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诗歌教学的情感教育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比如一些教师对诗歌情感内容挖掘不深,没有带领学生在一层层探究文本中“知人论世”,致使学生与作者间情感共鸣不足。

而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课堂中用如诗如画的语言将同学们带到了枫桥夜泊的夜晚,这堂课仿佛幻化为一场以“钟声”为主题的旅行!在《登高》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教师大可以把首联作为开端,创设秋日萧瑟之场景,渲染悲凉、冷淡之气氛。再以颔联中“落木”“长江”为重点,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充满吸引力的情绪调动同学积极思考诗人感情。这是一个天气微凉的秋天,天空仿佛离地面好远好远,树林猿声凄厉、天空白鸟盘旋,诗人在萧瑟秋风中看到了不停落下的秋叶和没有止息的长江。此刻一位年老多病、潦倒孤独的老者逐渐的浮现于学生的眼帘,他眉头微蹙,面对着“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叹息。那杜甫会想些什么呢?接着带领学生伴随悲凉的音乐朗读全诗,感受《登高》萧瑟意境,同学们很快穿越到了千年前诗人登高的那个秋日,相信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能更加激荡思维,获得情感体验。

当我们细细品味《枫桥夜泊》的课堂,能感受到太多诗意的语言、诗意的氛围、诗意的文化……这共同组成了王崧舟老师诗意的课堂。本文仅以此课例为基础,浅探了“诗意语文”教学思想在诗歌课堂的价值,提炼出巧设情境、灵活设疑、深刻感悟三点教学思考,并尝试将其运用于具体诗歌教学中。但诗意内容远不止此,诗意精神还需探究。我们应深挖王老师的优秀课例,在更多的诗意课堂中感悟“诗意语文”的独特魅力,努力做到在传递文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浸润学生心灵的基础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心炜.王崧舟“诗意语文”对于构建中学语文美育课堂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2(04):97-98.

[2][6][8]王崧舟.诗意,让课堂如此美丽[J].新课程评论,2019(06):55-60.

[3]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5]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6):174-196.

[7]李富荣.文体·言语·表现——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路径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2(33):133-135.

[9]朱孟博.指向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培育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10]白春琴.诗意语文的感悟——读王崧舟老师课堂实录《枫桥夜泊》[J].教育文汇,2014(04):29-30.

猜你喜欢
枫桥夜泊张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例谈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