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胤 吴珏
内容摘要:在中国传统审美框架的影响下,中式的悲剧多以“寓哭于笑”的形式而展现。不同于西方悲剧作品中以庄重肃穆为贵族悲剧作注,“be美学”作为中国古典悲剧美学的平民化、网络化衍生,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框架内,还不乏有对小人物一悲一叹的生动刻画,并呈现出“笑之悲深于哭”这一中式独特的悲剧美学品格。本文主要对《窦娥冤(节选)》中的“be美学”进行解读,以期从这一人教版语文教材文本中更细致地省察“be美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及影响。
关键词:关汉卿 《窦娥冤》 be美学
在中国传统审美框架的影响下,中式的悲剧多以“寓哭于笑”的形式而展现。不同于西方悲剧作品中以庄重肃穆为贵族悲剧作注,“be美学”作为中国古典悲剧美学的平民化、网络化衍生,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框架内,还不乏有对小人物一悲一叹的生动刻画,并呈现出“笑之悲深于哭”这一中式独特的悲剧美学品格。
一.《窦娥冤(节选)》中的“be美学”体现
本文主要对《窦娥冤(节选)》中的“be美学”进行解读,以期从这一人教版语文教材文本中更细致地省察“be美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价值及影响。
(一)传统理学束缚下的反抗
“美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问题”(蒋丽君,《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2012年第5期,四川师范大学),因而“be美学”的根本问题,即是对人的存在状态进行审美观照。《窦娥冤》中,维护家庭伦理、坚守孝道与贞节的窦娥成为了典型的中式悲剧人物形象。在封建伦理道德熏化的社会之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孝”奉为圭臬,窦娥和她所处的社会自然也未曾能免俗。在第三折的【倘秀才】一曲中,窦娥怕婆婆看见自己“披枷带锁赴法场”,央求刽子手将自己押去后街行刑;【一煞】中,窦娥在法场唱到“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等等其实都体现了窦娥对封建社会道德伦理的依附。不止如此,在《窦娥冤》最终一折中的【乔牌儿】里,窦娥托魂盼父照顾好婆婆,更是将这份对“孝”的执着延申至从生到死的贯彻,也正是这份“孝”,促使着窦娥被迫认罪——“是我药死公公来”,并推动着最后的生命消亡。
(二)黑暗社会下的反抗
“元朝建立后,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蒙古族统治者出于稳定社会、维护统治的考虑,采纳了中原传统的儒家思想、文治之道作为统治之策,其中包括孝的道德规范。”(李俊红&刘军,《元代通过女性彰显孝文化现象探析》,2016年第4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明明是六月飞雪的冤屈,却可以在“孝”的调和下被轻易化解。而关汉卿对理想中现实世界的寄托也并未能超脱封建时代的限制,只是另提出一条在“存天理,灭人欲”的轨道下艰难求索的虚幻路径。窦娥的反击代表着个体与社会矛盾下女性群体反抗的悲剧,但是,在这场个体短暂苏醒与命运持续压迫的对抗中,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抗争仍旧在陈旧中唤醒过一丝生机,即《窦娥冤》所产生的悲剧最终演化成一场美被“孝”毁灭的绝唱,不但拥有反封建的深刻启示,更兼有着“be美学”中如飞蛾扑火般的悲壮美感。
(三)腐败吏治下的反抗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曾提到对元曲的概括:“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其间。”元杂剧的出现就承担着反映时代的黑暗,人民的苦难等重大责任。《窦娥冤》作为元杂剧的代表,更有着大量关于“吏”的描写。曲中,关汉卿选择以“桃杌”作为当时官府的形象代表出现在第二折中,但他却并非是窦娥所期待的“明如镜,清似水”的好官,施绍文、沈树华编著《关汉卿戏曲集导读》更是对“桃杌”作出如下注释:“桃杌:古代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桃杌。作者借恶人之名隐讽贪官。”(高小慧,《窦娥冤》之“桃杌”新解,2010年第1期,语文学习)
而第三折中的【端正好】一曲中,“没来由犯王法,不堤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和【滚绣球】中“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的不甘控诉也正是对第二折中凶残暴虐的吏治的呼应。在向天地诉冤的过程中,她不再只是代表着自己,而是贫苦百姓。社会吏治的黑暗、劳苦众生的呼喊在向天地怒号的过程中被推至高峰旋又跌落。可“王家法不使民冤”的清明颂词若真能实现,又何必后来依托虚无缥缈的“神”来收束这场六月飞雪的悲剧呢?
《窦娥冤》中的窦娥虽曾两次借托“吏”的力量为自己伸冤,却都统一的表现出抗争意识,浓烈而又强韧。至第三折中,【二煞】和【煞尾】里的三桩誓愿更是将这种抗争情绪上升至极点,给人以持久而意难平的“be美学”体验,冲击着读者们的审美体验。
(四)三桩誓愿中的“be美学”高潮
鲁迅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四折一楔子中,楔子为序,四折则分别对应“起、承、转、合”,教材中节选的是处于“转”的第三折。第四折虽并不作为教材文本出现,但“大团圆式”的结局却依然可与第三折互为分析。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第三折中窦娥立下的三桩誓言,使绝望的控诉转换为坚决的反抗,即“be美学”的承载主体彰显出人类普遍认同的强大生命力。第四折中,窦娥死后化作冤魂让父亲为之申冤,公堂之上,她质问张驴儿:“张驴儿,你当日下毒药在羊肚汤里,本意药死俺婆婆,要逼勒我做浑家。不想俺婆婆不吃,让与你父亲吃,被药死了。你今日还敢赖哩!”最终,拥有弱小力量的窦娥借助鬼魂的力量让自己得以沉冤昭雪,戏曲中的悲感也在此刻得以暂时舒缓。
而“大团圆式”的结局曲终奏雅之余,却也为读者留下了长久的悲情。第四折中,“中和”式的东方悲剧美学结局与第三折里强烈的生命反抗意识的鲜明冲击,在并未消解元杂剧的悲剧性的同时又恰恰加强了其浓厚的悲剧性。而“苦尽甘来”的中式思想为“大团圆式”结局作铺垫之余,窦娥在“空”和“苦”的禁地中长久跋涉的艰难处境依旧未變,一曲终毕,悲韵长存。
如果说“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强调着的是“孝”及“冤”,那么对于窦娥,则唱的个人命运、吏治腐败和时代际遇所交织下的层层压力。“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是窦娥发出的第一桩誓愿。红白之间颜色的鲜明对比,是窦娥希冀世人了解冤情的渺小心愿的寄托。但随着“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的第二桩誓愿和“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的第三桩誓愿的出现,其心愿实现的可能性也宣告破灭。誓愿与曲折情节往往紧密相连,窦娥的三桩誓愿与其说是个体心境的转变,毋宁说是依附于百姓心理的感应相生。随着后续三桩誓愿的一一出现,窦娥这一传统的悲剧形象也早已不单具有个体的代表性,人类悲剧命运的深刻思考、人类真正宿命的思考等都成为这一形象所引发的更深层的价值。可以说,三桩誓愿既是抗争的高潮,也算是“be美学”的高潮。
但如《窦娥冤》一类的“be美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并非只在于缠绵哀怨的长久的悲剧体验,更重要的,其实是悲的内核中向阳而生的艺术品格的积极展现。虽然结局中窦娥命运的浓重悲感无法被消解,但其所爆发出的生命力量却带给戏剧、带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情感体验。从《窦娥冤》中的“be美学”所展现的命运感和崇高感来看,人物与命运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尊严与顽强精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汲取直面生活的勇气、正视苦难带来的悲感,更可以激发出年轻群体的蓬勃与朝气。从如“窦娥”这一类含有“be美学”元素的主体,通过他们的反抗和顽强消解内心悲感,为生命所表现出的向阳而生而倍受鼓舞,从而直面生活与苦难的联结,培育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以《窦娥冤(节选)》为例的教学设计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引导学生们将目光触及到教材中含有“be美学”元素作品如《窦娥冤》所折射出的人文理念,用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之美引导学生从偏向于欣赏理想化的自我世界转为接触现实意义的世界,打破“团圆式”大结局这一固定思维的僵局,去真正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为提高文学思辨和艺术欣赏的能力提供理论根据。从而提高审美创造力、人文美的发掘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运输具有对美的创造性体悟和发现的人才。
戏剧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荟萃,戏剧单元恰能体现课标中要求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对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有重要帮助。教材里涉及戏剧的单元共选录了三篇戏剧,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曹禺《雷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这一单元选取的戏剧纵跨古今,横越中西,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实,是戏剧浓缩精华的小聚集。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增强民族意识。
(一)悲剧对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意义
《窦娥冤》的主人公窦娥就是一个备受摧残的娇小柔弱女子悲剧形象,窦娥的不幸之处可概括为:坚守封建妇道和孝道,维护封建道德,遵守封建秩序却被封建官制迫害,最终受冤而死。窦娥之冤就在于其无辜性,这种无辜性能够让读者产生怜悯和同情感。中国古典悲剧美感的具体表现在主人公善良的本性和悲苦的结局所产生的巨大反差,由此让读者对悲剧主人公的命运加以思索,领悟其悲剧的内核。故事依据当时的社会现实,用窦娥冤的故事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让读者在思索中去审视和反思社会,其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冲突,这种因引发共情而构成悲悯的情绪体验,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部悲剧作品的重要方面。悲剧中所描写的灾难、受苦似乎应该令人伤感,令人流泪,但在阅读悲剧作品时,悲剧给予人更多的是思考。对于悲剧体验,也许是一种纯粹的悲痛欲绝之感,但在伤痛之余,我们感受到命运的反复无常,看到了悲剧人物对灾难的反抗和艰难困境中人类不屈的斗争精神,看到了悲剧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无限潜力与自我认知能力。因此,我们对于悲剧的教学应该是富有人情味的,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共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情感的开发与发展。
(二)《窦娥冤(节选)》的教学设计延伸
《窦娥冤》是一篇元杂剧,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代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介绍中国戏剧的基本常识,包括戏剧的定义、类型,还要体现出戏剧的问题特征,突出元杂剧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窦娥冤》曲词高雅,文学价值和审美鉴赏价值很高,舞台语言突出,各色人物形象鲜明,形象背后隐含的社会意义深刻。[4]其中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和借景抒情手法表现的优美意境是其突出特点。本着全面的课程标准和实践性的选文精神,本文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强调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积淀之余,引导学生的探究意识——阅读中国优秀的古代戏曲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阅读鉴赏深入理解戏剧作品,通过编排话剧等活动将画面再现,感知戏剧的表演性,从而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学生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尤其是元杂剧的基本特征;欣赏戏剧的组织冲突、情节构思方式、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赏析戏剧的高雅曲词。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的好奇心,寓教于乐,使审美情趣、文化积累和探究意识紧密结合。同时,可以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对元曲里《窦娥冤》的“be美学”魅力,深入思考“be美学”与个人际遇、社会时代的关系,从而更好的理解本单元其他含“be美学”篇目,深刻领悟悲剧内核,丰富审美体验。
在中国,“悲剧”在现代汉语中最初的用例虽已不可确考。但在晚清时期的一些文论中却曾出现过“悲剧”,即“怨谱”或“哀曲”;民间中则将“悲剧”称为“苦戏”,而这些或可视为中国“悲剧”的最初形式。在没有悲剧土壤的中国,无论是作为“怨谱”的古典美学,还是作为“哀曲”的民间文学,又或者是作为网络时代的“be美学”,《窦娥冤》始终都有它被接受的时代元素。教师带领学生重视、解读并深刻体悟《窦娥冤》中的悲剧美,对学生重拾中国经典戏曲的魅力、根植民族文化自信将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丽君.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李俊红,刘军.元代通过女性彰显孝文化现象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04):114-117.
[3]高小慧.《窦娥冤》之“桃杌”新解[J].语文学习,2010(01):38-40+3.
[4]胡萍萍.人教版高中语文戏剧单元综合评述[J].文教资料,2019(21):39-40.
張春红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