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娜
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破除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各类资源利用不充分问题;同时可以助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解决乡村各类资源不足问题。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从城乡统筹发展,向城乡全面融合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系列不适应。文章首先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然后介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内在逻辑;实施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3-0135-04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文章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到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1]。随着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大,城市拥有良好的教育、医疗、生活、人才、技术等资源,但是城市的很多土地已经被深度开发,高楼林立,缺乏开发空间;农村拥有广阔的土地,但是在各类资源方面相对匮乏,缺乏发展空间,从而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加快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进基础设施在内的各领域城乡一体化成为历史必然和重要选择。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补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有效途径。
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与城乡分离发展的对立,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受历史条件约束,我国采取一化三改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方式,以农业促进工业发展,以乡村支持城市建设,农村产业发展与城市存在巨大差异。21世纪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大幅度提高,但是城乡发展不均衡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为此我国也逐步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开始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一体化初见成效,但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也存在着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城市教育、医疗、生活物资等方面充足,居住生活方便。而农村相较于城市,教育资源落后、医疗资源匮乏、生活物资购买不方便等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满意度,影响了城乡发展的公平性。基于此,要想破除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2]。一方面,城乡一体化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拥有更多的经济、人力和技术资源,而农村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通过城乡一体化,可以将城市的技术和资金引入农村,提升乡村的生产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将乡村的农产品和特色资源输送到城市,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实现资源的互利共享。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流动;同时,也可以加强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促進社会文明的进步。
2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城乡生产要素流通不畅
2.1.1乡村优秀人才匮乏
乡村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导致了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从而使得乡村的人才方面相对匮乏。另外乡村交通条件有限、资源匮乏、城市化进程慢,与生活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的城镇相比,乡村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的力度不足,乡村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向城市流动,优秀人才难以留在乡村。此外,乡村目前留下的大多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大部分青年群体都到城市打工,虽然国家鼓励返乡创业,但是目前返乡创业效果并不好,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2.1.2乡村耕地资源流转不畅
乡村耕地资源丰富,但是部分村内耕地产权并不清晰,例如:一些农户分地的时候实际分的土地比登记的要多,另外农民手中土地相对比较分散,很多农民进城务工以后,造成部分土地闲置,但小面积的闲置土地只能承包给同村人耕种,很难有较大企业进行承包。乡村耕地资源流转不畅限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2.1.3城乡产业融合不完善
城乡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城市和乡村之间缺乏良好的产业衔接和协同发展机制。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先进产业和服务业,而乡村则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但是城乡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较少,这导致乡村地区依旧依赖传统农业经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非农产业,同时城市也无法充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限制了产业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流动,制约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2.2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
2.2.1乡村医疗资源落后
按照现在建制,一个乡镇都会有一个卫生院,但是卫生院的医疗器械相对匮乏,大部分卫生院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电图、大生化检查,甚至有的卫生院只有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套;另外药物配备方面也相对较少,大部分村卫生室、卫生院只有一些基础用药,并且种类也并不全,很多药物还只能去城市购买。同时,乡村医疗人才也较为匮乏,村医大部分还是老一辈的赤脚医生,卫生院的医生也大多学历不高,接诊病例较少,经验不足。现有乡村医疗卫生资源仍不能满足乡村居民的医疗需求,与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
2.2.2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教育资源关系到乡村的长足发展。目前乡村教育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不足,尽管近年来政府为乡村学校采购现代化基础设备,不断改善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但是与城市相比,乡村学校的现代化基础设备在量和质上都难以与城市学校所媲美。二是即使国家出台了很多奖励扶持政策,但是乡村仍然面临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很多乡村老师身兼数职,无法在自己教学的专业领域深耕,且在新的教改背景下,老教师无法很好适应信息化教学,与年轻教师存在差距,此外,乡村教师岗位对年轻教师的吸引力不足。整体来看,乡村教师在教学经验、学历水平以及专业方面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
2.2.3乡村建设资金体系不完善
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使得很多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方面效果不好。二是缺乏完善的资金监管体系,一旦拨付给乡村建设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有效监管也缺乏完善的体系。
2.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异
2.3.1乡村交通体系落后
乡村交通运输,是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毛细血管,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保障[3]。相比于城市,目前还有很多乡村没有实现村村通,更不要说实现户户通。且乡村道路等级低、视线不佳,急弯陡坡、临水、傍水等危险路段较多。大部分“村村通”公路有效路面只有3米左右、县乡道路大部分5米左右,且多数无标线标志、防护设施、路灯照明、减速装置等交通安全设施,危险隐患点段、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
2.3.2乡村网络设施不健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先后印发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部署,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4]。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售卖商品,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一些资源信息,但是乡村地区缺乏健全的网络设施,农民无法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这对于乡村的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2.4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
2.4.1种植技术相对落后
乡村种植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农民采用传统的低产低效生产方式的现象仍存在。由于教育程度和技术培训的不足,许多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对现代农业技术的了解,缺乏运用能力。农业生产工具落后,这限制了乡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使得乡村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2.4.2農业设施设备使用率低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但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经济落后的地区仍然依靠人力、畜力来进行耕种。例如很多地区仍然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通过人工喷药的方式进行除草防虫。农业设施设备使用率较低增加了农民的人工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另外,乡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相对欠缺。这导致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例如,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和高效的灌溉系统,以及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的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
2.4.3农业缺乏深度开发
目前大部分乡村种植农作物,基本上都是粮食收割后就进行销售,或者是进行相关储存销售。缺乏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无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3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路径分析
3.1推进生产要素改革
3.1.1优化人力资源流动机制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为此应该落实人才引进策略,引进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相关各类人才助力乡村发展。乡村人才引进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招募专业人才,做好人才待遇保障。第二,做好乡村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是针对本地大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另一方面是培养乡村现有劳动力,对于一些乡村滞留青年,强化农业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农业知识,从而提高其农业种植水平[5]。
3.1.2加快推进土地资源流转
一方面村委会应该牵头对村内闲置耕地进行统计,建立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提高土地流转质效,形成较大面积的土地流转。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可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进一些有实力的农业经营企业进行投资,为新型农业发展开拓市场。
3.1.3落实乡村振兴资金保障
资金保障可以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资金投入,可以用来修建道路、水利设施、电力网络等,从而提高乡村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水平,同时可以修建通往农田的水泥道路,改善农民运输条件,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资金保障可以用于农业技术改造。通过资金的投入,可以大力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和设备,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率和产出质量。例如,可以通过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无人机技术,提高农田的管理和监测水平,有效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
3.2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3.2.1强化政府资源配置责任
市场对于公共资源的配置目前偏向于城市,为此政府可以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第一,实行共享机制,对城市的医生、教师进行区域轮岗或可以对乡村地区进行针对性帮助。第二,建立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优先保障机制,对于一些基础设施非常匮乏的医院或学校,首先保障,如果因配置不足,造成严重问题的应该进行问责。第三,强化城乡两级沟通,让每个城市各部门领导或者是市县领导分别分包乡镇农村,并与其发展考核相关联,实现相关资源的倾斜[6]。
3.2.2健全公共服务供给
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一方面是因为资金不足,造成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员保障不足,造成相关人才不愿到乡村。为此一方面要加大乡村公共资源建设的相关资金拨付,实行专项专款,并完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保障好乡村的人才待遇,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相关人才落户乡村,促进乡村发展。
3.3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3.3.1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可以给予相关资金拨付,进一步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建立相关的资金支持政策。第三,进行关键道路的硬化,对于关键性交通要道,政府在进行相关审核以后直接进行硬化,从而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7]。
3.3.2加快推进乡村信息化水平
信息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乡村要想发展就要保证信息的通畅。相关部门应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结合实际需要不断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8]。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快推进基础信息建设,让网络惠及所有农民。第二,降低网络信息费用,目前很多乡村网络信息费用远高于城市,要想让农民享受网络,应该降低网络信息费用。
3.4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4.1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的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例如,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如精准灌溉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另外,农业科技创新还可以提供解决种植病虫害问题的新方法,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此外,农业科技创新还可以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产品远程销售和出口。
3.4.2吸引知名企业进行投资
引进知名企业联农带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吸引知名农业企业进入乡村地区,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现代化发展。通过狠抓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促进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农户紧紧吸附在园区周围,牢牢镶嵌在產业链上。例如,引进行业龙头农业公司,在当地设立农业项目,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当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技术培训,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3.4.3促进农业供应链一体化发展
促进农业供应链一体化发展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措施之一。围绕农资创新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升、下游消费环节的市场营销能力建设,着力促进各环节专业化精深发展,并打通农业供应链的“大动脉”与“微循环”,提升物流与供应链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例如,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全程监管和追溯体系,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此外,供应链一体化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参与主体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提升。
4结束语
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必须立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精准把握主攻方向。文章通过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实施路径。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进生产要素改革等措施将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由此可以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赋能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2-10-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王宏.基层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23(01):5.
[3]“通村村”平台促进形成乡村共同服务体系———贵州省“通村村”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情况[J].中国经贸导刊,2020,956(01):24-26.
[4]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2022年10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EB/OL].(2022-11-28)[2022-11-28].https://www.gov.cn/xinwen/2022-11/28/content_5729249.htm.
[5]许彩玲、李建建.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J].经济学家,2019(01):96-103.
[6]傅歆、孙米莉.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逻辑严谨[J].浙江学刊,2019(06):82-87.
[7]张少侠.数字经济视域下金华市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4):5-8.
[8]李翠诗.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业经济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山西农经,2022(2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