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践行:筑立每个人的“观念地层”

2023-08-19 18:17
新班主任 2023年8期
关键词:座位常态观念

邱磊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江苏省陶研会理事,2019年《中国教育报》“年度十大推动阅读人物”之一,多家媒体专栏作者。出版有《“偷师”杜威》《杜威教育箴言》《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古诗词中的地理课》4部著作。现就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宇宙万物间多有“自相似性”。从天体绕转到原子运动,其相似绝非巧合,现代人称之为“分形学”,而古人谓之“滴水藏海”,其实不过殊途同归。而在教育中,“越细越有戏”的论断,也由此多出了几分学术气和哲学味。“细节”之“有戏”,在之多自然流露,难以矫饰,如果步步还原,层层倒逼,其背后之理念、生态、哲学,无不尽现。

著名的教育出版人朱永通先生写有一部典范之作,叫作《教育的细节》。全书即是一场从“细枝末节”中透视教育的发现之旅。面世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在书中,从头发、书包、座位,到铃声、教具、作业,每一个元素都在众人司空见惯的教育常态中被作者从一点零星的、尚未来得及伪装的教育实景中撷取。

这种巧妙的撷取,在一种看似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叙事节奏中,层层剥开教育常态下的那些不寻常之处,并瞬间戳中人的笑点、泪点、怒点、叹点以及痛点。教育世界也许正是由这些无数的“点”所构成,它们集合、交互、流变,连点成线,集线成网,勾勒出一个基本而真实的图景。

另一方面,这一个个“点”本身也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世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世界,其实质映射的,是每个人在意识底层上的真实流露。我们透过这些微不足道的,甚至常被忽略的“点”,可以一窥教育在不同地域、文化、时代下的种种真相。

书中有一则小故事。一位教师偶遇自己学生时代的教师,非但没有丝毫热情,还佯装不认识。旁人提醒后,他道出原委:小学四年级时,这位老师布置了“我的父亲”的作文题,他兴冲冲地写了自己做教师的父亲,谁知本子发下后,这位老师却用红笔重重在“教师”前面添上“代课”二字。这让他所有的骄傲立即变成屈辱,一世也不忘那“猩红色的两个字”。

类似的事,或许很多教师干过。就在不久前,网上还爆出一名毕业20余年的学生,在街头偶然认出自己初中时代的教师,而对其大打出手的新闻——就在出手的一瞬间,过往的苦痛经历全部冲上脑门。可以说,正是过往与当下的无数细节,构成了所谓的教育常态,而我们就生活在如此的常态下,并被一种叫作“习以为常”的钝感力消解了所有躲在细节后面的无知和愚昧。

尼采说,我们要“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康德强调教育是“世界上最为困难的事情”。为何如此说?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中流露的细节,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些细节又都建立于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之上,折射着我们个人的教育哲学和教育品质。

写到这里,我们发现了《教育的细节》的独特穿透力:她能在常识、常态中叫人直面真相,给人棒喝,催人自省;“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她恰恰又善在众人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最陌生的风景。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朱永通先生试图用细节去“筑立”每个人的“观点地层”。自然界,历经千百万年会形成不同的地层,它的表面其实书写着地球46亿年来的沧桑。人的观念亦如是,也被历史、文化、经验层层更迭,直至最终确立。这种观念地层多是自发的,且形成于潜意识中,科学与愚昧、信条与盲从、正念与偏见、革新与守旧,泥沙俱下,良莠难分。当我们从书中刚刚有了“认识你(教育)自己”的慨叹时,新的观念地层才开始被“筑立”。

所谓“筑”,即构筑,这主要来自阅读。全书的“细节”共涉及黑格尔等国外名家18人,郑也夫等国内名家38人,内容涉及文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新闻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及宗教学等。可以说,这一本小书,犹如无数先贤思想的集成,并置于不同的真实场景,以毫发毕现的细节展现在后来者面前。

阅读的力量,催人在字里行间建筑新的观念地層。比如傅斯年颠覆常识的一句“一天只有21个小时,剩下3个小时是用来沉思的”,每次读都觉得有股向上“顶”的冲击力,令人不敢懈怠。因而,铲去“旧地层”的认知洼地和定势思维,建造“新地层”,脱离了阅读,根本无从谈起。

所谓“立”,即巩固,这来自建设性的行动。阅读给我们呈现的是广阔的图景,是一种“大样本”。比如《润泽的座位》一文中,作者从女儿受伤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难以被察觉的细节:如果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究竟该如何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在惯性思考中,人们多是以“消极惩罚”作为答案,也即谁犯了错误,谁“不幸”被选中。

但可不可以有另外一种可能:我们把这个特殊的座位变成“表扬的座位”?郑也夫先生在《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就呈现了这一做法,并作出理性分析:“追新”构成的适度刺激,变成了激励学生的媒介,暗合了人性炫耀的本能。也就是,从人性的诸多本能之中,潜藏着教育的资源与机会。

实际上,细节给人的启发是,我们不仅需要摆脱思维的路径依赖,积极地进行逆向思考,同时还要推动,让改良真实地发生。从“不要扫光紫荆树的落花”,到“增加长度的课桌”,再到“专放书包的柜子”……在这些“细枝末节”的改造中,我们已经开始筑立一所学校的“观念地层”,管理者再通过自己的引领和点化,渐渐改变一批人,这批人再影响身边的同事、家长、朋友,以此类推。不难发现,新言说、新行动、新举措将在不同的人群中找到合适的土壤和气候,逐日、逐月、逐季、逐年渲染与感召,或许有更多人在思维深处筑立起“观念地层”,从而由点及面、以小博大地推动中国教育渐进式改良。

尤为宝贵的是,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一定要直面现实的问题,直面人性的善恶,不逃避,不伪装。

实际上,在现实的教育场景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批判,甚至天生就是一个个伶牙俐齿的批判者、评论家,但如此立场,只会赢得浮于表面的回应,而无补于教育。《教育的细节》倡导每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积极寻求个人的“一厘米之变”,即以日拱一卒的进取精神,从任何可以改变的地方积点滴之功,施细微之善,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

朱永通先生在对教育的体察和思辨中,将智慧和希望之光愔愔地洒落在教育的每一隅尘土上,让人读来明快而不失省察,熟悉却又多高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育的力量,就在细节中。而细节的力量,在于以身体力行的实践重新筑立起每个人对待自身、对待教育、对待未来的观念地层。

窃以为,《教育的细节》所致力的,正是这一点。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座位常态观念
换座位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巴士上的座位
健康观念治疗
换座位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