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2023-08-18 13:55:42张倩刘素娇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2期
关键词:混合式课程改革

张倩?刘素娇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新常态。将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和线下传统课堂有机融合,使其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的功能。本文以高职医学类公共课程—《医学信息技术基础》为实施对象,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现状,重点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和线下传统课堂的构建,详细说明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更好地体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和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混合式;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知识虽浅显,但涉及知识面很广,对学生的信息意识、实践操作能力等要求比较高。该课程主要面向高职院校医学类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明确提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组成。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这些都对高职院校医学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信息技术课程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需求体现时代性,通过持续升级课程目标,不断创新课程教学设计,逐步优化整合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方法,引导学生向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其探究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的最终目标。可以说教育教学平台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催生了新的教与学方式,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新常态。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理论,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环境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并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1-2]。针对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一年级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由于生源不同,信息素养分层严重、学生动手能力差异明显等客观原因,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大有裨益。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情选择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网络课堂提供自主学习资源保障和师生及时交流提供平台支持,线下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提供师生讨论实践场所支撑,线上网络课堂线下传统课堂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优势。

目前,可选择的线上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多种多样,平台功能非常强大,涵盖多种习题形式,能进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4]。我院采用的线上教育教学平台是智慧课堂网络服务平台,线下传统课堂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完成实践操作。通过线上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结合线下传统课堂中教师的适时点拨,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创建更适合于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授课范围广,主要涉及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多个专业,授课班级多。为构建适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整个教学团队通力合作,反复揣摩课程目标,并不断调整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及时倾听学生反馈并调整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照顾到全体学生,是当下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

针对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线上智慧课堂服务平台中构建了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树,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及信息检索、计算机新技术及应用、Windows10操作系统、办公软件Office2016、医学信息系统六个模块[7]。每个模块都上传有配套的视频、文档和测验等活动,为课程资源库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支持。在线下传统课堂场所(计算机教室),配备了基本的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软件、实训软件等,教师机通过教学软件控制学生机,可以完成实践操作演示等任务。这一操作引进了实训考评软件,使得学生在软件上完成实操练习,考评软件可以自动打分。在成绩页面,学生可以查看成绩明细,明细中会详细标明题目正确与否,帮助学生找到操作问题所在,使得学生能及时调整操作步骤,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效果。总之,线上网络学习空间与线下传统课堂学习环境交织交融,为学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提供了环境支持。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高职医学生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学时安排较为有限。《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建议安排信息技术课程48~72学时[8],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时安排往往只有32-48学时。为实现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團队应该确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并以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大模块中的具体任务为主线,通过子任务分解知识点,利用综合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并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理论模块

依据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理论知识模块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及信息检索、计算机新技术及应用等。这部分内容易于学生掌握,采用线上网络课堂为主,线下传统课堂为辅的授课方式[10]。同时,在教学项目设计上,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做到了有机统一。比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要求学生网上搜索资料,了解当前中国计算机的发展现状,让学生知道我国计算机发展水平在很多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比如中科大团队研制的量子计算机“九章”,打破了国际上量子计算机最大量子比特数的世界纪录。通过这些真实案例,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11];在计算机新技术及应用模块,通过发布小任务计算机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有哪些,让学生深入体会信息技术为医疗卫生行业带来的巨变,明确医学信息技术学习可以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提供技术支持,意识到医学信息素养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课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智慧课堂中的课件、视频、文档等资源,先完成基础知识的自我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模块任务,小组讨论主要解决的是重点难点,组内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相互之间的灵感和求知欲,学生也可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来解决难点,组内学习完成以后,教师利用网络及时点拨,也可以在线下传统课堂中完成解答,新知识学习完成后,会设置对应的题目进行课堂测验,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实践操作

根据课程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操作模块有:Windows10操作系统、办公软件office 2016、医学信息系统。这部分内容实践操作性强,以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线上网络课堂教学为辅。在课程设计上,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综合项目设计,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连贯起来,提升学生综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与醫学类高职生专业相关的任务,并将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将内容贯穿于这些任务中。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的交叉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专业应用问题的思路。例如在PPT2016教学项目设计中,教师可以确定多样化的主题任务,比如在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人物故事或二十大重要思想论述等主题[12],每个小组选定主题,分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分配任务、搜集资料、讨论、设计、展示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共同协作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更深入了解模范人物和事迹,感受二十大重要精神的力量,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职业品格。在医学信息系统门诊部分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得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能从宏观上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由整体到局部,深刻理解每一个具体操作步骤的功能。通过陪诊视频案例导入,提取角色五个,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视频陪诊全过程,共同协作完成整个门诊就医。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患者从挂号、就诊、收费、取药等整个门诊就医流程,体会医院不同部门的职工工作,体验陪诊师这个新岗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高昂,能切身体会到不同角色的工作任务,熟悉医学信息系统平台的操作流程,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配合他人做好工作,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在综合实践项目部分教学设计中,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好主题,比如以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为主题做电子调查问卷100份,通过EXCEL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每个小组形成一份调研报告,以WORD的形式提交,要求内容以文字、图片、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并形成PPT分享展示调研结果。综合实践项目将WORD、EXCEL、PPT办公软件的三个模块内容糅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以探究式、协作式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点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突破重难点,协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课前,教师将课件、重难点视频、任务需求、学情测验等教学资源放到智慧课堂平台,让学生分组去做,制定任务方案,按照方案分配各自的任务,每个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通过网络查找需要的资料,用到的方法和知识,并利用所学完成对应的习题,同时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课中,教师对课前测验或课前学情调研有针对性地确定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逐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分析讨论,明确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突破,并通过教学软件给学生演示操作,引导学生按照流程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利用实训平台完成项目操作,项目完成后平台能自动判定成绩,显示详细的成绩明细,成绩作为项目的平时成绩,通过对学生实践操作成绩明细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项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对多次实践操作成绩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统计,查漏补缺,找到学生经常容易出错的地方,将难点各个击破。学生在完成操作训练的时候,可以与组内同学充分研讨,也可以反复观看智慧课堂平台上的资源,结合线上线下双平台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留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时候给出必要的提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实操完成后,组内学生展示并互评,提交展示组内优秀作品,教师根据最优作品给出小组综合评价。课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教师会针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一步发起智慧课堂平台活动,因为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层次有差异,也会给出适量的课后拓展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提升,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氛围中慢慢养成习惯,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做好下一项目的知识储备[13]。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方式

我院现行的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是考勤情况,期末成绩是实践操作考试。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后,现行的课程考核方式已经不能科学合理地体现学习效果,课程考核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由简单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融通贯通纵横的考核方式。最终,设定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单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由课堂出勤率10%,智慧课堂参与率10%、小组活动参与率30%,项目实践成绩30%,课堂测验成绩10%,拓展作业10%,几部分组成,最终考核成绩由几大模块的单次考核成绩综合确定。

五、结束语

总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实现线上网络课堂和线下传统课堂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灵活使用,实现自主学习,又能够根据课程安排,小组合作,突破重难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不足如深入挖掘二十大精神内涵融入课程建设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单位:张倩 刘素娇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  考  文  献

[1]刘丽娜,郭志刚,陈曦.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

[2]张倩.教育信息化在医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中国信息化.2022,(05).

[3]邱燕楠,李政涛.从“在线教学胜任力”到“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中国远程教育.2020(7) :7-15.

[4]曲丽娜,胡敏,赵晓菊,等.“钉钉直播+超星泛雅平台”在分子生物学线上教学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21,23(21):244-246.

[5]游思晴,赵娜,赵涵.线上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0(20):53-55.

[6]梁俊,肖锡林,刘婧婧.雨课堂与腾讯课堂联用的“有机化学”线上教学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育.2021,42(16):33-36.

[7]丁喜纲.数字素养视角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2(01):64-68.

[8]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OL].[2021-3-23].

[9]张倩.高职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初探.缔客世界.2021,(11):76-77.

[10]岳珊.基于知识块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信息素养.2020(6):132-133.

[11]罗彩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智库时代.2020(07):206-207.

[12]朱丹,贡惠敏,张宏,等.基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调研与启示—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1(06) :146-148.

[13]陈妍.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究.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1) :57-62.

猜你喜欢
混合式课程改革
工学类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5期)2016-11-25 08:59:33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之初探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8:54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0:05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