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奇
[摘 要]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企业应研究符合其实际特点的成本控制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协调,以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由此,文章对强化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展开分析,从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模式入手,探究企业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提出实施全面成本控制、设立专项管理部门、关注价值链成本、保证成本精益控制、落实成本评估及强化信息化管理等成本控制措施,为企业优化成本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为企业扩大竞争优势、持续稳健经营奠定基础。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企业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5-0046-03
(一)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理论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消耗。对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是指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集中核算、科学分析、管理决策制定等一系列管控行为。广义上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倾向于管控企业内所有消耗资源,包括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成本和制造成本、不能直接分配到产品中的间接成本及其他需要记录的成本费用。
随着成本管理与控制理论的发展,成本管控关注的范围逐步扩大,包括产品生产、研发、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这种深层次、大范围的成本管控在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模式
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模式体现的是成本管控技术的集成,通过系统的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战略成本管理与控制模式是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重点在于将企业的战略定位与成本控制管理融合起来,通过对主要成本要素的驱动动因及价值链的探究,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建立包括成本动因、战略定位及价值链三个因素在内的稳定管理机制。
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企业角度探究与成本有关联的价值链条,关注价值链活动相互之间的联系,顺着价值链向前或向后整合企业资源,进而实施成本管理。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涵盖企业与上游客户、下游供应商之间的垂直连接,同时涵盖企业立足于生产视角的、从生产到销售的横向连接。通过研究价值链获得成本信息,企业能够科学地分析成本的优势及不足,进而对成本控制策略加以完善。
全面成本管理模式是依据企业成本运动规律,实施全员、全方位及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该成本模式注重成本结构的改善和成本风险的规避,其管理体系更为完善,具有动态性、多维性的特点。全面成本管理同样注重对价值链的分析,通过价值链分析成本内外部联系,借此巩固企业的战略地位,更好地运用成本控制方法,优化成本投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一)完善企业控制体系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离不开对经济效益的考量。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有助于完善企业控制体系,以成本为目标,立足于企业的各项管理控制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和控制质量。
(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仅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同时能够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控制措施,优化企业的内部管控结构,从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各个角度防控经营管理环节,进而强化对资金的管控,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强化对资源的利用控制,减少不合理的消耗,为企业有效利用资源提供助力。
(三)增强产品竞争优势
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强产品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通过成本管理与控制,企业能够以更低廉的成本创造出工期短、质量高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具有更大的盈利能力,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同时,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的后续研发中,避免产品质量受到成本的牵制,通过协调成本投入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当企业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后,企业将从价值角度实现持续性的自查及反省,关注高成本、高消耗的业务策略或经营措施,立足于降本增效的原则,不断优化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全面成本控制,扩大管控范围
采用全面成本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成本管控的覆盖面,确保企业成本管控的连续性。
在事前控制方面,企业要合理规划成本预算,确立成本目标,编制成本事项规划。一方面,企业要把控经营战略,制订适应企业发展的成本计划;另一方面要关注各部门的运营特点,结合生产、制造、采购及营销等各个业务环节,关注部门成本预算。结合企业上一年度的数据信息及行业成本信息,在企业战略的基础上,设计预算指标,并结合市场环境及企业的综合经济状况,调整与完善成本预算指标。结合企业的预算目标,为企业各部门设定部门成本目标,分配成本管控任務,保障任务落地执行。企业需构建匹配成本任务的激励考核体系,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机制的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因此要将员工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控制宣导、激励考核和绩效控制,营造良好的成本管控环境,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在事中控制方面,企业要形成全程性的控制监督,并持续挖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数据,完善成本核算环节,为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实施成本事中控制管理时,不仅要将成本预算作为成本支出的审核标准,同时,要建立追踪和检查机制,持续监控与检查成本差异[1]。当出现差异时,快速向管理层提交差异报告,明确成本管理中的不足,不断完善企业的成本管控策略。
在事后控制方面,企业要强化对成本的考核及对企业成本状况的反馈。一方面基于事前与事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归纳与总结现有问题及成本控制业绩,为下一年度的成本管理制定可靠的目标;另一方面,探究成本提升或下降的根本性要素,判断成本要素之间的联系,据此对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和关键性控制节点的判断,为后续成本控制改进提供参考。
(二)设立专项成本管理部门,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需要专项成本管理部门提供组织支持。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强化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独立的部门具有更强的管理优势,能够提升成本管理控制的专业性。
专项成本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成本费用核算、成本规划制定、成本方案审批及成本费用支出审核等。专项成本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层的领导下,要能够根据各部门现状,单独核算成本费用。结合企业战略及预算方案,专项成本管理部门要制定成本规划,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分解成本控制任务。随着成本控制工作的推进,专项成本管理部门要接收各部门反馈的成本数据,设计成本考核指标,跟踪考核各部门成本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支出成本费用时,专项成本管理部门要审核支出项目,审核通过后再将支出申请递交至财务部门接受二次审核。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部门与专项成本管理部门进行成本核对,分析成本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将差异原因向管理层汇报。专项成本管理部门要考核成本绩效,监控成本管理与控制事项的全面执行,紧紧围绕企业成本目标考核成本执行情况,对执行降本增效较为突出的部门实施奖励,对存在超支情况的部门予以处罚。
(三)关注价值链成本,改进各环节管控
实现价值的增长,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追求。因此,企业实施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要注重价值链成本的管控,优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发挥协同效应,最大程度地增强成本控制效果。
企业要通过产品设计优化,开发成本更低、生产工艺更为精简的产品,避免成本浪费,以研发为依托,推进企业增值。一方面,要合理运用各类耗材,在研发阶段注重材料成本的管控;另一方面,要利用集成理念实施研发活动,研发规划中不仅要关注产品功能和产品种类,同时要注重产品使用的技术、材料以及预期收益,在把控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必要消耗。
针对采购环节,从价值链角度优化采购流程,避免采购业务环节的浪费。一方面,要强化上游供应商管理,除针对品质、工艺等制定严格的要求以外,还要对供应商展开综合评价,包括交期、价格、生产能力及售后服务等。另一方面,采购计划要结合销售订单制订严谨的采购计划,确保计划与生产部门的定额数据相吻合。同时,在运输、审批、检验及收货等各个环节,明确关键性事项,做好成本管理,及时完成采购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在生产制造环节,准确考察其中的成本控制关键性节点,了解成本升降与生产环节的关联,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消耗控制制造成本。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优化措施包括提高生产制造技术水平,例如采用先进的制造设备,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升产品稳定性,减少制造环节成本,基于生产活动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在销售环节,优化销售渠道,实施多渠道的配合,扩大销售规模,减少销售环节资源投入。同时,注重与下游客户的长期合作,建立规范的销售费用管理制度,合理配置销售资源,达到控制销售成本的目的。
(四)保证成本精益控制,强化数据分析
精益成本管理是指基于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考核与成本分析,实施精细化、具有效益性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强化精益成本管理,需要企业注重对成本数据的分析,在成本决策中科学运用成本费用资料及预测数据;在成本核算中科学归集分配与核算所有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在成本考核中考查成本目标完成情况,设计合理的成本指标,构建精益化成本业绩评估框架;在成本分析中分析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及成本构成变化,揭示成本执行结果,并准确识别出成本影响因素,总结成本管理经验[2]。
(五)落实成本评估,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专项成本管理部门要针对成本现状,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成本评估,实施成本激励。一是针对预算审批、报销流程、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评估与审查;二是跟踪评估与检查成本控制策略及预算实施情况;三是定期组织预算汇报会议,汇总及上报成本支出数据,强化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四是有效地体现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约束及激励功能,实施多角度的绩效激励机制,将成本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最终落实到各个员工,同时将成本考核与员工薪酬或福利机制统一起来,激励员工实施节约成本的各项措施[3];五是定期提交成本分析报告,通过成本分析报告,落实成本评估,总结成本管理情况,及时纠偏,实施改善策略。
(六)强化信息化管理,推行成本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因此,企业要在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成本管控模式。根据实际业务,搭建管理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及时有效地传递数据信息,降低管理成本。结合经济活动的实际要求,实施信息化成本监控。运用信息技术,可准确、及时核算成本,同时快速比对成本指标与成本数据之间的差异。出现严重差异事项时,及时发出预警,提醒企业管理层及时启动成本管控策略,减少企业损失。
实施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仅是管控与节约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夠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资源、完善企业控制体系、增强产品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应当意识到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实施全面成本控制,扩大管控范围,完善管理体系,改进各环节管控,强化数据分析,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推行成本信息化,借此提高成本管控效果,促进企业发展。
[1]袁琢.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质量与市场,2022(15):64-66.
[2]严峻.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1(13):117-118.
[3]贾琼.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J].财会学习,2020(09):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