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静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进行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讨幼儿园德育的异化现象,并从幼儿园、教师等角度提出德育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一、“三全育人”与幼儿园德育的内在连接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适用于幼儿园德育工作。幼儿的学习具有随机性与暂时性的特点,他们更多是接受碎片化知识,难以进行系统学习。同时,这一阶段的幼儿需要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事物,且认知对象多为感性的、具体的形象。而“三全育人”在德育方面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全程性的特点,能够确立多方位教育主体,对幼儿进行系统化的德育。
首先,“全员育人”即人人育人,强调每个人都要有育人意识,要从育人的主体出发,增强育人的责任意识,在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的同时,发挥个人的育人功能,构建幼儿园德育整体的、系统的工作体系。这里所说的“人人”,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所有工作人员、幼儿家长和幼儿所在社区的其他人员。
其次,“全程育人”是從时间上定义,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贯穿幼儿三岁入园至毕业离园的整个过程,强调要根据小班至大班每个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强调与设计不同年龄段幼儿德育的工作重点与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最后,“全方位育人”是从空间上定义,它强调育人要体现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善于将显性德育与隐形德育结合,通过各种手段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
幼儿园德育的异化现象
(一)幼儿园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幼儿阶段是实施德育的关键期,因此幼儿教育必须包含德育的内容。在此阶段,幼儿的大脑发育较为迅速,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德育知识,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大多数幼儿园会在不同领域融入德育,但相较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他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例如,各个幼儿园具有自身的办园特色,有的幼儿园以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为特色,有的幼儿园以生命教育为特色,但很少有幼儿园以德育为办园特色。多数幼儿园没有开设德育的系统课程,影响了幼儿的品德发展。
(二)施教主体配合度不高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健康生活与快乐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施教主体主要是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仅依靠教师难以完成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任务,需要多方主体共同配合。然而,施教主体之间存在配合度不高的现象,部分家长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一切教育工作应由教师负责。部分家长不够重视幼儿德育,他们更加关注幼儿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此外,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家长多处于被动参与、听从分配的状态。一些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德育后,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忽视了活动延伸与课后追踪教育工作。
(三)德育手段单一,忽视幼儿主体性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学活动相对于保育活动所占比重较小,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情况。传统的德育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即教师叙述故事,让幼儿机械地记忆材料和所学知识,这无法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除教学活动外,幼儿园还有大量的活动,如进餐、户外活动、游戏、盥洗、午睡等,是进行德育、体现幼儿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没有将德育融入日常情境活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四)德育缺乏针对性
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幼儿教育体系中没有设置德育的具体课程,德育内容较为零散,教学方法不统一。德育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同等重要,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概念与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德育没有设置具体的课程,更多是融于五大领域,缺乏针对性。在此背景下,部分教师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没有结合本班幼儿品德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德育目标;有的教师没有针对幼儿不同品德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教师较少对幼儿采取追踪教育,在其他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教育;等等。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幼儿园德育的优化策略
(一)幼儿园方面
1.创设德育系统园本课程。我国幼儿教育体系中没有关于德育的系统课程,幼儿德育的实施更多与五大领域学习相融。在幼儿道德发展方面,《规程》指出,要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幼儿园应以《规程》为依据,结合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相关课程内容,并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分类,结合本园特色形成系统园本德育课程。同时,幼儿园可以构建幼儿德育评价体系,客观了解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以教育评价指标为目标和抓手,更好地改进德育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格,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德育水平。德育具有隐性特征,可参照的资料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教师的创造性与专业性,但部分教师对德育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实施德育活动时容易受到阻碍。对此,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三点措施,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首先,幼儿园管理者可以根据本园教师情况,组织教学培训活动,促使教师学习德育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其次,不同幼儿园、班级之间的教师应该主动交流、共同学习。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交流教学心得的机会,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教学水平。最后,幼儿园应当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教师提供深造机会,以提高教师的德育水平,确保幼儿德育的有效实施。
(二)教师方面
1.形成“家园互助”德育合力。要想提高幼儿德育的质量,仅靠教师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幼儿良好的品德形成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德。首先,教师应在实施德育前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的品德发展情况,为德育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其次,教师应向家长咨询对德育计划的建议,结合家长反馈提高教育质量。再次,教师应做好德育追踪工作,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做好活动延伸工作。当家长遇到教育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以形成家园教育合力,更好地推动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最后,仅靠家园共育无法达到最佳德育效果,幼儿园应主动寻找社区教育资源。例如,幼儿园可以与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委员会等有关单位联系,共同协商教育对策,形成社会教育支持网络。
2.尊重幼儿主体性。幼儿是幼儿园德育的受教群体,幼儿园德育不应是教育者的单向灌输,而应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对话”。有学者认为,教师与幼儿都是外部世界语境中的意识主体,幼儿在任何意识形态背景下都不应该被霸权话语支配,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2~8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他们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因此,教师应当组织幼儿与一些道德行为进行“对话”,与幼儿共同探讨生活常识与道德规则。“对话”不是思想的灌输,而是思想的相互碰撞。教师应在“对话”中鼓励幼儿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在活动中强化幼儿的主体意识。
3.改进德育方法。幼儿园德育能否达到理想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通过课堂說教的方式向幼儿传授德育知识。皮亚杰指出,3~6岁幼儿的思维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渐进过程。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当考虑幼儿的年龄与思维特点,改进教育方法。例如,爱国主义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高度抽象的,教师应该先引导幼儿热爱身边的人和事物,在此基础上再扩大德育范围,如教导幼儿爱父母、爱教师、爱学校,最后上升到爱国家。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善于利用教育工具,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德育知识。此外,绘本的使用也很重要,绘本可以促进幼儿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在讲解绘本故事时可以将道德问题融入其中,创设道德两难情境,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
结语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幼儿教育活动的全域与全程,需要多方施教主体的支持与配合,形成德育合力,涵盖全方位、全过程。幼儿园应将德育与“三全育人”理念结合起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不断优化德育,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