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答卷

2023-08-17 07:43王震
作品 2023年8期
关键词:处境张老师难题

王震

契诃夫说,写作应做到使读者不需要作者的解释,这种实践无疑见诸《我的试卷》之中。《我的试卷》是个在一开始就容易让人陷落的故事——它从“可亲”的第一人称角度来讲述少年黄早青的日常与烦忧。一张象征着荣誉的高分试卷演绎出一个动人心弦的乌龙事件,萦绕在少年心头的愁绪可能显现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失语与愧疚,还有某种悄无声息无可抵御并充斥于衰落乡村生活之间的事实。

《我的试卷》开端,十岁的早青吃力地拎着铝皮桶喂猪食,此后他还要完成许多家务。这一切的活计都源于早青对于他人赞美的渴求。但是,对于生活在乡村的众人而言,“一个孩子成绩好远比懂事更值得赞美”。此时此刻,成绩好坏就成了早青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处境”。《我的试卷》中早青际遇改变的契机来自秦老师刻意用重音诉说的一句话——“黄早青啊,八十五分”。整篇小说的重要时刻,除了早青亲手拿到那张班级第二高分的数学试卷外,就是早青无意间发现试卷上那道未被阅卷人勾画的习题。正是这个意外发现摧毁了早青短暂的欢乐时光,从而使得早青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里,作家并没有仔细探究试卷可能出错的原因,相反,作家把目光转向了主人公早青微妙的情绪转化。从利用红笔增添对号的忐忑,到担心陈二冯戳穿自身举动的恐慌,再到上课时频频走神的迷茫,正是在这种满是纠结、困惑的特殊处境中,早青这个人物的复杂性被有效显现。尤其到了早青最后发现试卷的分数没有任何错误的时候:“我病倒了。明明在那一个多月间,我因以为自己‘偷过或‘捡过十五分而时常处于惶恐、焦虑和不安之中,可那时候我每天都健健康康的,偏偏是当我发现那十五分就是我自己的之后,我病倒了……”

此时的早青当然“疑惑”,但这“疑惑”却在小说里显得那么真实,让早青觉得应该让众人知道自己犯过这个错误。其实这就是早青所面对的最具典型性的处境。可能这在我们眼里并不存在选择上的难题,但关键在于选择坦白就意味着早青有可能失去自己最为重视的东西。虽然作家最后让早青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决定,但是却同时把这个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它一方面对于乡村那种持守与诚信形成了有力的衬托,小说里爷爷与舅舅的闲聊中抑制不住对于乡村道德伦理的推崇,更不用说作家有意安排让一个日常缺少他人认可的十岁孩童选择与他已经获得的夸赞以及成年人的看重告别。另一方面,这个难题又构成了对所谓坚守的反讽,让人看到它的“正确”,又让人看到它是多么地无力。如果说《我的试卷》里黄早青的懂事行为在乡村中并不罕见,那么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早青”的疑惑与复杂的处境则更是不可或缺。正是这些纠葛让早青的坚守变得不是那么虚假,也正是那些看似复杂的处境与难题让一个少年在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成长之路变得有迹可循。

《我的试卷》结尾,主動找到秦老师的早青感觉像是一只飞鸟。但问题是,成绩所构成的这种具体的、尚有弹性的处境在小说最后得到了妥善处理,那么小说隐约提及的缺失的学生、残破的窗户以及下岗的人群所喻示的乡村集体处境则成了个体难以抗拒的洪流。实际上,《我的试卷》中成年人的处境同样复杂。张老师等人所遵循的是乡村所形成的生活秩序与道德规则,所以即便张老师的爱人重病缠身,自己面临下岗风险,但是仍旧选择继续执教,而乡村中即便“自家田里的事忙不过来”,父亲与舅舅等人仍旧选择站好植保员的最后一班岗。事实上,这才是《我的试卷》这篇小说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小说对于人物个人处境精细的处理使得故事在对“持守”的不确定中生出小说本身的确定性。它让人们相信,又让人们为难,这也许也是对于阅读《我的试卷》读者的奖赏,借此我们才真正得以进入一个短暂的却又美好的另类现实。

猜你喜欢
处境张老师难题
画与理
张老师喝茶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
女性的处境及出路
现代雕塑的处境
健康难题征答